所屬欄目:文學期刊 熱度: 時間:
奮斗
關注()《奮斗》黑龍江科學文化期刊,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奮斗》欄目設置:奮斗之聲、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80周年征文、本刊特稿、新世紀黑龍江人、振興黑龍江、刊中報、專訪、農村大視野。
奮斗雜志欄目設置
奮斗之聲、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80周年征文、本刊特稿、新世紀黑龍江人、振興黑龍江、刊中報、專訪、農村大視野
奮斗雜志榮譽
知網收錄(中)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
奮斗雜志社簡介
1.來稿要求論點明確、數據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煉,每篇論文必須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單位所在地及郵政編碼、摘要和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一般為導師)簡介(包括姓名、性別、職稱、出生年月、所獲學位、目前主要從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頁地腳處注明論文屬何項目、何基金(編號)資助,沒有的不注明。
2.作者與單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數一般不超過5人,作者單位不超過3個。第一作者須附簡介,包括工作單位、地址、郵編、年齡、性別、民族、學歷、職稱、職務;其它作者附作者單位、地址和郵編。
3.注釋:是對文章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說明,其序號為①②③……,注釋文字與標點應與正文一致,注釋置于文尾,參考文獻之前。
閱讀推薦:神劍
《神劍》雜志始終堅持“宣傳科技強軍,服務國防建設,弘揚時代精神”的辦刊宗旨。《神劍》雜志每期發行量在3萬冊左右,發行范圍主要集中在總裝系統各機關單位,解放軍四總部,陸、海、空三軍和各大軍區機關單位,國防科技工業系統等。
奮斗最新期刊目錄
關于東北影視文化敘事空間的思考————作者:宋珮暄;
摘要:<正>近年來,中國東北影視作品憑借獨特的地域文化、現實關懷與藝術創新,成為文藝創作領域的一股強勁力量,尤以《人世間》《漫長的季節》《黑土無言》《南來北往》等作品為代表,呈現出鮮明的東北地域文化特色。這些作品既扎根東北黑土地,又以先鋒敘事和精良制作突破地域限制,引發全國觀眾的情感共鳴。東北地區是我國較早有人類居住的區域,也是中華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貫徹大農業觀、大食物觀 建好建強“大國糧倉”
摘要:<正>黑龍江作為農業大省和全國產糧第一大省,始終堅持把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作為建設農業強省的頭等大事,堅定不移地踐行大農業觀、大食物觀,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結合、植物動物微生物并舉,統籌保數量、保多樣、保質量,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打造踐行大食物觀先行地,當好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聚焦“五良”融合提單產,建好建強商品糧生產基地。以深入開展糧食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為抓手,全面實...
沃土明珠育薯香
摘要:<正>克山縣位于小興安嶺向松嫩平原過渡的黃金地帶,北緯47°的冷涼氣候與淋溶性黑鈣土、年均1.1℃的低溫與2400℃有效積溫、60厘米厚的松軟沃土中蘊含的5%有機質含量,為馬鈴薯的生長締造了完美生態鏈。這片被譽為“中國馬鈴薯種薯之鄉”的土地,以全國1.3%的種植面積貢獻了3%的優質商品薯產量。“克山土豆”憑借18%淀粉含量的黃金指標獲國家地理標志認證,成為深加工領域的明星原料。從年產30萬噸脫毒種...
持續推動“小沙棘”成為“大產業”————作者:賈飛飛;
摘要:<正>穆棱市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方向,依托113.26萬畝綠色有機食品基地和4個國家級綠色食品標準化生產基地,確定以大豆、果菜、糧食、食用菌精深加工為主的農產品加工路徑。其中,沙棘作為穆棱市特色農業產業化發展重點品類,已發展成為頗具影響力的地理標志農產品,精深加工產品種類日益增多,產業鏈逐漸健全,產業規模穩步壯大,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正不斷凸顯,不僅實現守護“綠水青山”的生態目標,...
充分依托生物科技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作者:武曉東;
摘要:<正>生物農業作為以現代生物技術為核心的新興農業,是實現從保證傳統糧食安全向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拓展的新路徑。黑龍江省農投生物產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黑龍江農投生物”)作為省屬的國有農業產業平臺,近年來深入貫徹大農業觀、大食物觀,積極推動生物農業產業發展,不斷提升食物來源的多樣性、營養性,確保食物供給的可持續性
守好“米袋子”,也要豐富“菜籃子”——訪全國人大代表、海倫市向秋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高向秋————作者:趙熙;
摘要:<正>近年來,黑龍江省深入貫徹大農業觀、大食物觀,以科技驅動、生態優先、多元供給為路徑,將糧食安全的邊界拓展至食物安全,開發多種資源,通過發展特色農業、設施農業、“庭院經濟”等,構建更加安全、更加豐富的食物生產供給體系。海倫市向秋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以下簡稱向秋合作社)以青椒、富硒蔬菜等特色產業為突破口,打造蔬菜全產業鏈,助力鄉村全面振興,正是這一背景下的生動實踐,充分體現了全省各地對省委農村...
以先行之姿打造大食物觀實踐樣本————作者:王沫;
摘要:<正>樹立大食物觀、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是黨中央提出的明確要求,是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的客觀要求和重要舉措。作為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黑龍江依托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率先提出“打造踐行大食物觀先行地”目標,通過系統性布局、科技賦能和全產業鏈升級,不僅實現了糧食產能的穩步提升,更以多元化、高質量的食物供給體系,為維護國家糧食安全提供了更加堅實的保障。政策規劃先行,在“拓源”上做加法...
威虎山:聽見跨越時空的回響————作者:杜金瑩;
摘要:<正>在黑龍江省東南部,有座山名為“威虎山”。威虎山是張廣才嶺余脈中一處峻拔的山峰,位于今黑龍江省海林市境內。提起威虎山,許多人會想到《林海雪原》這部小說,想到“智取威虎山”這一發生在林海雪原里的英雄傳奇和楊子榮那激蕩人心的革命豪情。《林海雪原》描寫的是解放戰爭初期東北地區剿匪的戰斗故事,小說中部分人物的原型,正是當年與小說作者曲波并肩作戰的戰友
延安時期在職干部學習小組如何抓學習————作者:林寧;
摘要:<正>1939年5月,毛澤東親臨延安在職干部教育動員大會作動員講話,強調:“組織了學習小組,有的已經開始學習,而且有了相當的成績,這是很好的。”延安時期在職干部學習運動中我們黨創造性地推行學習小組的做法和經驗,于今亦有寶貴的啟示。依類編組,增強實效1940年3月,中央書記處首創按“文化水準+理論水準+工作經驗”的標準把在職干部簡要分成四大類,一、二類是文化、理論水準都較高和較低的老干部,三、四類是...
一曼街:把英雄銘刻在城市記憶里————作者:奇克;
摘要:<正>哈爾濱市主城區有5條以英雄名字命名的街道,一曼街是其中之一。一曼街始建于1921年,原名山街。1932年,抗日英雄趙一曼在這條街上宣傳革命思想。后來,趙一曼被捕,被關押在位于這條街上的偽滿哈爾濱警察廳(現為東北烈士紀念館),遭受了敵人長達數月的酷刑折磨。1936年8月2日,年僅31歲的趙一曼壯烈犧牲。1946年7月7日,哈爾濱市將這條她戰斗過的街道命名為一曼街
以習近平文化思想引領紅色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作者:黃魯玙;國峰;
摘要:<正>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戰略高度,圍繞新時代我國文化建設舉什么旗、走什么路等根本問題,科學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形成了習近平文化思想。近年來,黑龍江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牢牢把握“七個著力”重大要求,充分立足本土紅色資源稟賦和紅色旅游產業發展實際,扎實推進文化強省和旅游強省戰略實施,著力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以紅色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
踐行大食物觀 讓“中國飯碗”更豐盛————作者:本刊編輯部;
摘要:<正>民以食為天。我國有14億多人口,解決好吃飯問題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農業農村發展新形勢,順應食物消費結構新變化,提出“要樹立大食物觀”,并對其內涵不斷進行闡釋、豐富和發展,為我們深刻把握現代農業發展規律、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供了根本遵循
論“講認真”————作者:申國華;
摘要:<正>“講認真是我們黨的根本工作態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做到無私無畏、敢于擔當,把認真精神體現到黨內生活和干事創業方方面面。”干事創業,無論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新兵”,還是久經沙場的“老手”,都需要“講認真”,不斷提升工作質效。現實生活中,一些干部仍然存在不認真、不上心的問題。有的缺乏認真之心
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作者:習近平;
摘要:<正>一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必須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全會決定從多個層面提出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的改革舉措。在功能定位上,明確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在產權保護上,明確提出公有制經濟財產權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經濟財產權同樣不可侵犯;在政策待遇上,強調堅持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實行統...
打造“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忠實實踐地————作者:許勤;
摘要:<正>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3月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黑龍江代表團審議時指出,黑龍江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為我們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把冰天雪地的“冷資源”轉化為振興發展的“熱經濟”指明了方向。2023年9月,總書記再次考察黑龍江、作出重要指示,為推動冰雪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帶來了哈爾濱冰雪旅游火爆“出圈”
春潮澎湃啟新程 重任千鈞再出發————作者:本刊評論員;
摘要:<正>三月的中國,春潮奔涌、欣欣向榮。不久前,2025年全國兩會圓滿完成各項議程順利閉幕。話改革、謀發展、問民生……習近平總書記同代表委員們聚焦黨和國家發展大計真情互動、深入交流、共商國是,聚力譜寫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華章。今年是“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謀篇布局之年,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龍江實踐的關鍵之年
經濟大省如何挑大梁,總書記指明四個著力點————作者:新華社記者;
摘要:<正>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經濟大省要挑大梁,為全國發展大局作貢獻。能力越大,責任就越大,這是經濟大省的顯著特點。2024年,廣東、江蘇、山東、浙江等GDP排名前十省份,以占全國近兩成的面積,貢獻全國超六成的GDP,足以說明經濟大省是“壓艙石”,直接關系著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盤
雙周觀察————作者:本刊編輯部;
摘要:<正>黑龍江省代表委員赴京出席全國兩會3月3日,黑龍江省代表委員抵達首都北京,出席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十五五”規劃謀劃之年,是實現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目標任務、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一年,開好今年的全國兩會,意義非凡、責任重大
冰天雪地“熱”經濟————作者:隋安輝;杜金瑩;
摘要:<正>當冰雪熱疊加“爾濱熱”,當中國年遇上亞冬會,黑龍江省立足資源稟賦、區位優勢、產業基礎和歷史文化積淀,把發展冰雪經濟作為新增長點,著力讓城市“流量”轉變為發展“增量”,讓賽事紅利轉化為經濟效益,發展潛力充分釋放。從“共和國長子”到冰雪旅游現象級“頂流”,這一轉變的背后,是黑龍江省加速將冰天雪地變為“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與豐碩成果
筑牢生態屏障 做強林下糧倉————作者:呂曉光;
摘要:<正>食為政首,糧安天下。自古以來,糧食安全都是治國安邦的“定海神針”。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解決好十幾億人的吃飯問題作為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提出了國家糧食安全新戰略,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糧食安全之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這既是拓展新型食物資源的必然要求,也是確保新時代新征程國家糧食安全的根本保證。近年來,鐵力市深入貫徹伊春市委“在全省率先打造...
相關文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