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文學期刊 熱度: 時間:
世紀
關注()《世紀》上海市文化期刊,雜志是由中央文史研究館、上海市文史研究館聯(lián)合主辦的綜合性文史雙月刊。《世紀》的前身是上海市文史研究館主辦的《上海文史》。1989年1月,《上海文史》創(chuàng)刊,內部發(fā)行,半年刊,1991年改為季刊,1992年獲公開出版發(fā)行。其時,著名作家、記者、翻譯家、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蕭乾先生為加強全國文史研究館系統(tǒng)間的交流合作,推動文史研究,積累史料,弘揚民族優(yōu)秀文化,提議將《上海文史》改由中央文史研究館與上海市文史研究館聯(lián)合主辦。后經(jīng)國務院領導指示同意,新聞出版總署批準,1993年7月《世紀》在上海創(chuàng)刊。
《世紀》創(chuàng)刊以來,中央文史研究館與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通力合作,堅持"積累史料、傳承文化"的辦刊宗旨和正確的輿論導向,依托全國文史館系統(tǒng)文史人才薈萃的優(yōu)勢,不斷擴大作者隊伍、拓展選題范圍、豐富欄目內容、提高出版質量,逐步形成了以追求高品位、雅俗共賞、文章史料價值高、可看性強的獨特風格,成為一份全國有影響的文史紀實類刊物。《世紀》發(fā)表的文章,強調以作者"親歷、親見、親聞"特色,同時也刊用文史專業(yè)工作者悉心研究的成果。編輯部同仁長期兢兢業(yè)業(yè),堅持以披露百年中國的重要史實為己任,努力為后人留信史。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世紀》已成為文史研究館文史研究工作服務社會的重要窗口,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在存史資政、以史育人、鞏固和擴大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等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曾先后獲得華東六省一市優(yōu)秀期刊和百家優(yōu)秀期刊進邊防連隊刊物之一的殊榮。
《世紀》向以知識界人士,尤其是中老年知識分子為讀者對象,讀者群相對穩(wěn)定,讀者遍及全國各地。北京國務院直屬機構在職的副部級以上領導、上海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協(xié)委員等都是固定讀者。編輯部積極加強宣傳,拓展發(fā)行渠道,進一步擴大刊物的社會影響。可喜的是《世紀》創(chuàng)刊以來每期都有不少精彩文章被海內外眾多媒體轉載,近幾年轉載率進一步提高。特別是在當今互聯(lián)網(wǎng)飛速發(fā)展的時代,編輯部與國內知名期刊網(wǎng)站開展緊密合作,使讀者面超越了國界的限制,全球每一個關注中國百年歷史變遷的人士都可及時讀到《世紀》,擴大了刊物的傳播面和影響力。
閱讀推薦:史學理論研究
《史學理論研究》南大核心史學期刊,創(chuàng)刊于1987年,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主辦的歷史學學術性刊物。主要刊載史學研究方面的學術論文,評析各種史學思潮和史學流派,研究國內外史學發(fā)展狀況和趨勢,刊載讀史隨筆、書評及綜述等。
世紀最新期刊目錄
近代滬商的精神氣象————作者:熊月之;
摘要:<正>滬商是一個較為寬泛的概念,不但指滬籍商人,也包括在上海奮斗的其他籍貫的中國商人。滬商來源廣泛,就籍貫論,除了上海本地,江蘇、浙江、安徽、廣東、福建等地的都有,開埠初期以廣東籍為多,進入20世紀則以江浙籍為多,其經(jīng)商起點、所營行業(yè)、發(fā)展路徑也各有千秋。但是,由于他們長期工作、生活在上海同一座城市里,具有相同的文化傳統(tǒng),面對相同的國際、國內環(huán)境,沐浴同樣的時代風雨,很多時候其競爭對手也是相同的外...
一生獻給空間發(fā)動機事業(yè)————作者:王繼盛 ;游本鳳;
摘要:<正>不馳空想,不騖虛聲。王繼盛之所以能堅守空間飛行器液體發(fā)動機點火試驗半個世紀,正是他始終心懷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的樸實信念。中國航天之所以如此輝煌,正因為有像王繼盛這樣一大批航天專家,用強烈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頑強地支撐起浩瀚蒼穹。2023年6月7日,本文作者游本鳳在上海交通大學文博樓對王繼盛進行了訪談
祖父吳湖帆與《富春山居圖》的淵源————作者:吳元京;
摘要:<正>眾所周知,中國畫的巔峰之作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經(jīng)歷磨難,在明末被收藏家吳洪裕欲陪葬而燒成兩段。事后分別再起名,前段較短,稱為《剩山圖》;后段稱為《無用師卷》。2011年6月1日,《富春山居圖》之《剩山圖》和《無用師卷》在成畫660余年,遭火殉一分為二360余年,分藏海峽兩岸60余年后,終于完成了歷史性的合璧展覽,在兩岸的交流史和中華文化史上寫下了動人的篇章。其實,我爺爺吳湖帆和《富春山居圖...
梅志的童話作品————作者:丁言昭;
摘要:<正>我從小就喜歡看童話書,父親丁景唐告訴我,梅志(1914-2004)是個兒童文學作家,所以我很早就知道梅志這個名字了。第一次見到她,是在1993年3月,我和父親一起出席在湖南常德的桃花源舉行的“丁玲文學創(chuàng)作國際研討會”。第二次見到她,是1993年9月,我和陳思和、王錫榮、周忠麟等一些朋友去參觀“胡風生平與文學道路展覽會”,再次見到梅志。那年她已年屆八旬,可是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年輕多了,精氣神十足...
用相機記錄時代的戰(zhàn)地攝影師張紹柯————作者:李夢璐;
摘要:<正>在遼沈戰(zhàn)役紀念館的展廳里,陳列著一部柯達牌135型折疊相機。它縱8.5厘米,橫12厘米,高4厘米,機身小巧,便于攜帶。機上配有濾色鏡,內裝德國膠卷盒,外有皮盒、皮帶。相機的主人是犧牲在遼沈戰(zhàn)役中的戰(zhàn)地攝影師——張紹柯。雖然這部相機看起來有些陳舊,但在解放戰(zhàn)爭時期已是比較先進的攝影器材。當年,戰(zhàn)地攝影師被稱作“帶著特種武器的戰(zhàn)士”,他們跟隨參戰(zhàn)部隊,憑著專業(yè)、堅韌和勇毅,以相機、攝影機為武器,...
胡愈之與鄒韜奮的交往————作者:羅銀勝;
摘要:<正>我在寫《潘序倫傳》(該書于2007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時發(fā)現(xiàn)他和《生活》周刊的主編鄒韜奮交往頗深,繼而對韜奮先生產(chǎn)生了研究的興趣,學習了《鄒韜奮全集》《鄒韜奮年譜》《胡愈之文集》等相關資料。《生活》周刊是由黃炎培主持的中華職業(yè)教育社創(chuàng)辦的,旨在“傳播職業(yè)教育消息”,鄒韜奮任主編。他是一位愛國的出版家,與胡愈之早已相知,但九一八事變后兩人才得以謀面。這時候胡愈之剛剛發(fā)表《莫斯科印象記》,鄒...
湖南省文史研究館館員書畫作品選刊
摘要:<正>康移風,1947年生,湖南新化人,畢業(yè)于中國美術學院,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湖南省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煤礦美術家協(xié)會名譽副主席,湖南當代中國畫創(chuàng)作院院長,湖南省畫院特聘畫家。多次參加全國重要美術展覽及藝術創(chuàng)作活動,先后在湖南、山東、廣東等地舉辦個人作品展,2005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礦工專題作品展,作品《我的弟兄》《憨》被中國美術館收藏,曾作為湖南十位有代表性的畫家之一參加由全國政協(xié)...
兩航起義中的貴州籍航空先驅——張鎰————作者:彭科;
摘要:<正>1949年11月9日,兩航(原中國航空公司、中央航空公司)轉移到香港的兩千余名航空技術、業(yè)務人才,出于對祖國的熱愛,對故土的熱戀,在兩航總經(jīng)理劉敬宜和陳卓林率領下,毅然脫離國民黨,沖破重重阻礙,冒著生命危險,從香港駕駛12架飛機到達首都北京和天津兩地并宣布起義,這便是當時震驚中外的“兩航起義”。在“兩航起義”中,張鎰?chuàng)伪憋w機長,為起義的勝利作出了重大的貢獻。毛澤東主席盛贊“這是一個有重大意...
憶1978年上海市話劇匯報演出————作者:劉業(yè)雄;
摘要:<正>1978年7月15日,星期六。晚上7點30分,在位于烏魯木齊北路的上海靜安區(qū)文化館,公演了一場“小戲專場”。這是1978年上海市話劇匯報演出中唯一的獨幕劇專場。共上演三出獨幕話劇,由兩個業(yè)余劇團和一個專業(yè)劇團演出:上海膠鞋一廠的《初捷》、上海師范大學課余話劇團的《最后一次手術》和中國福利會兒童藝術劇院的《約會》。我是剛進上海師范大學的一年級學生,參加了《最后一次手術》的演出。這是我第一次正式...
戰(zhàn)時壘允往事:中國銀行與中央飛機制造廠的因緣際會————作者:劉平;
摘要:<正>壘允,位于云南瑞麗縣最南端的一個傣族小村莊,80多年前在這里誕生的中央壘允飛機制造廠,為抗戰(zhàn)時期的航空工業(yè)作出了重要貢獻。近期筆者在上海市檔案館偶然發(fā)現(xiàn)的中國銀行相關檔案,記錄了該行與中央飛機制造廠的一段因緣際會。肇基:戰(zhàn)時的主動選擇“九一八”事變后,為抗擊日軍入侵,國民政府把發(fā)展中國軍用航空制造業(yè)提上了日程。1933年12月,國民政府與美國公司在南京簽訂合資成立飛機制造廠的合同。美國公司投...
孫中山那次不尋常的回國————作者:廖大偉;王健;
摘要:今年是孫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孫中山先生是偉大的民族英雄、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他一生以革命為己任,立志救國救民,為中華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冊的貢獻。為學習孫中山先生熱愛祖國、獻身祖國的崇高風范,天下為公、心系民眾的博大情懷,追求真理、與時俱進的優(yōu)秀品質,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本期特邀上海大學歷史系教授、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廖大偉等撰《孫中山那次不尋常的回國》,上海社會科...
再戰(zhàn)上海:孫中山1916年的日與夜————作者:徐濤;
摘要:<正>1916年伊始,袁世凱廢除了民國紀元,改元“洪憲”。在所謂“非袁不可”的喧鬧聲中,袁世凱悍然稱帝,新生的共和體制一觸即碎,這個古老的國度再度陷入至暗時刻。然而,袁世凱未曾預料到,自詡“天下莫予毒”的他在復辟帝制后,中國各地掀起了一波比1913年“二次革命”更加兇猛的反袁浪潮。蔡鍔、唐繼堯之首義云南不論,貴州、廣西、廣東、浙江、湖南、陜西、四川各省,這些受過辛亥革命洗禮、被革命民主主義思想熏陶...
金企淵與大夏大學————作者:張建安;
摘要:<正>作為華東師范大學前身之一的大夏大學,是民國時期的著名大學,培養(yǎng)出許許多多的人才。長期擔任商學院院長的金企淵,對大夏大學有著卓越的貢獻,但由于他后來因事離開,自己也沒留下著作,世人對其知之甚少。筆者根據(jù)相關檔案資料及采訪,梳理一下金企淵在大夏大學的主要事跡
聽家父俞征談復旦大學第五任校長章益————作者:俞汝庸;
摘要:<正>家父俞征(1910-2001,建筑學家)在復旦大學工作期間,曾與時任復旦大學校長的章益教授共事多年。我年幼時也見過他,給我留下了慈祥的印象,后來聽家父多次談起章益,知道了章益和復旦大學的深厚淵源。章益(1901-1986),字友三,安徽滁縣(今滁州市)人,民革中央顧問,博士,教授,我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教育學家、翻譯家。1943年2月至1949年7月任復旦大學校長。他擔任校長一職長達六年半之久...
追尋金九等韓國獨立運動志士的在華往事————作者:馮喬;
摘要:20世紀初,因朝鮮半島遭受日本殖民統(tǒng)治,大批韓國志士流亡海外。1919年4月11日,韓國獨立運動志士在上海法租界金神父路22號(現(xiàn)瑞金二路50號)舉行了臨時議政院會議,標志著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的誕生,霞飛路321號為其辦公地。1926年7月,臨時政府辦公地遷至普慶里4號(現(xiàn)馬當路306弄4號),之后在此處策劃了虹口公園爆炸事件,打擊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臨時政府于1932年離開上海后,經(jīng)過各地艱難輾...
從投親插隊到重返學校————作者:楊玉良 ;金光耀;金大陸;林升寶;
摘要:<正>我的家庭我老家在浙江省海鹽縣澉浦鎮(zhèn),是個古鎮(zhèn)。查《辭海》的話,可以查到有個人叫楊梓,是元代戲曲作家,做過京官,后來在杭州做官時被貶,到了澉浦。澉浦南門出去是一個宋代的碼頭,楊梓被貶去管這個碼頭,家道從此中落。但他有音樂才能,就給人家婚喪喜事唱曲牌。這在澉浦成了一個傳統(tǒng),我爺爺就是唱曲牌的,我父親還跟著他一起到大戶人家去唱。我母親、我姐姐是農(nóng)民,我還有個妹妹,患小兒麻痹癥癱瘓。我和父親兩人在上...
蕭勁光:向海圖強,逐夢深藍————作者:肖墨寒;白凝素;
摘要:<正>一段時間以來,一些媒體對開國大將蕭勁光曾任海軍司令員達30年之久和海軍航空母艦建設發(fā)展等有關的問題給予廣泛的關注并引起了熱議。筆者通過查閱相關史料、訪問蕭勁光親屬以及征引其他多維度的參考資料等,本著尊重歷史事實和對老一輩革命家負責任的態(tài)度提出了我們初步的認識和研析結果,供廣大軍事愛好者和讀者共同研究和參考
“刊讀上海”品牌期刊進書店————作者:本刊訊;
摘要:<正>[本刊訊]為進一步優(yōu)化“書香上海”品牌建設,由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傳媒監(jiān)管處指導,上海書刊發(fā)行行業(yè)協(xié)會牽頭聯(lián)合上海各品牌實體書店共同打造“刊讀上海”品牌期刊進書店的專架展陳活動。在上海期刊中優(yōu)選20種具有代表性、適合零售的品牌期刊參加。《世紀》雜志入選,并將在全市16個區(qū)30家品牌實體書店門店以專架展陳方式銷售。入選的20種品牌期刊有:《第一財經(jīng)》《萌芽》《書城》《小說界》《收獲》《故事會》《...
征文啟事————作者:本刊編輯部;
摘要:<正>為進一步發(fā)揮《世紀》雜志“積累史料、傳承文化”的作用,2025年,本刊擬圍繞以下重點選題向社會各界誠征優(yōu)秀稿件,歡迎廣大作者踴躍投稿!征稿內容:1.抗戰(zhàn)故事;2.紅色記憶;3.改革開放;4.科技強國;5.脫貧攻堅;6.文化星空;7.經(jīng)典回眸(含音樂、戲劇、繪畫、書法);8.名師風范;9.體壇風云;10.城市建設;11.文明互鑒;12.檔案寶藏(權威解讀公開檔案)。征稿要求:1.定位:注重史實...
孫中山與中山大學————作者:趙立彬;李興國;張文苑;
摘要:<正>在中國大陸,以人物命名的大學很少,而由偉人親手創(chuàng)辦、并以偉人名字冠名,從而將一位世紀偉人與一所大學如此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的,當數(shù)中山大學。秉持“教育為神圣事業(yè)、人才為立國大本” 1,孫中山于1924年親手創(chuàng)辦了廣東大學。1926年,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廣東大學改名為中山大學。今天,中山大學已發(fā)展成為蜚聲中外的著名學府、華南地區(qū)的第一名校。孫中山與中山大學的不解之緣,在現(xiàn)代中國的教育史上,是值得...
相關文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國內期刊大全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wǎng)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