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文學期刊 熱度: 時間:
《藝術與設計》
關注()搜論文知識網(wǎng)并非《藝術與設計》期刊的官網(wǎng)或雜志社,為客戶提供期刊征稿、論文發(fā)表等中介服務,在客戶與期刊雜志社之間搭建了一座省時、省力的便捷橋梁。本站與《藝術與設計》等上百家同類正規(guī)期刊保持著多年的密切合作關系,切實提高客戶期刊發(fā)表的質量與效率。通過本站發(fā)表論文,客戶將獲得更大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fā)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藝術與設計》期刊簡介:《藝術與設計》雜志是全球發(fā)行量最大的創(chuàng)意雜志,月刊。創(chuàng)辦于1997年,創(chuàng)辦者為錢竹。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主管,是中國國家設計期刊。
《藝術與設計》雜志是一本先鋒和權威的刊物,該雜志總能把握當下的藝術設計熱點,以高端的視野為國內外的讀者提供一流的資訊,包括時尚前衛(wèi)的設計觀念、沉著、包容的設計態(tài)度,以多視角的維度,提供高品位的閱讀享受,是中國最受創(chuàng)意人士歡迎的一份重要期刊。目前,中國國家圖書館、清華大學、中央美術學院、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等均是該刊的長期訂戶,刊物發(fā)行至海外37個國家和地區(qū),是中國出口量較大的期刊之一。
《藝術與設計》雜志包括環(huán)球創(chuàng)意、外刊速覽、特別策劃、平面、插圖、裝幀、產(chǎn)品、時尚、影像、廣告、品牌、設計后場、城市和建筑、當代藝術、展覽、設計報告、三邊聯(lián)談等欄目;介紹優(yōu)秀的平面設計、廣告設計、當代藝術、包裝與展示設計、時尚與潮流設計和建筑設計等方面的內容;刊物內容還包括介紹國內外設計大師和設計工作室;各大藝術、設計展覽會和重大設計、藝術交流活動資訊。其中,“三變聯(lián)談”欄目以敏銳的眼光,論及藝術、設計與公民社會的方方面面,其高水準的稿件和開放的設計理念更被廣大讀者認同。
《藝術與設計》雜志是藝術與設計出版聯(lián)盟的主要刊物,藝術與設計出版聯(lián)盟出版《藝術與設計》《產(chǎn)品設計》《數(shù)碼設計》《現(xiàn)代藝術》《1626》《中外生活廣場》《中國文房四寶》《居》《住》SurfaceChina、Q等一系列雜志,并擁有藝術與設計出版社和北京翰林世紀藝術設計有限公司、亞太創(chuàng)新中心(洛杉磯)等機構。
目前,《藝術與設計》雜志為200頁,全部彩色印刷;刊物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8-2832,中國標準刊號為:CN11-3909/J;郵發(fā)代號為:82-273,《藝術與設計-理論》是《藝術與設計》雜志的姊妹刊,誕生于2005年,是刊載設計學與藝術學論文的重要期刊。與《藝術與設計》雜志分為上下月版出版,月刊。
藝術與設計.理論.收錄情況/影響因子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本刊已被《中國學術期刊網(wǎng)絡出版總庫》及CNKI系列數(shù)據(jù)庫收錄。
藝術與設計.理論.欄目設置
雜志包括環(huán)球創(chuàng)意、外刊速覽、特別策劃、平面、插圖、裝幀、產(chǎn)品、時尚、影像、廣告、品牌、設計后場、城市和建筑、當代藝術、展覽、設計報告、三邊聯(lián)談等欄目。
鳴網(wǎng)鄭重承諾:
1、搜論文知識網(wǎng)并非各類雜志的官方網(wǎng)站或雜志社,是快速高效發(fā)表論文的中介機構,謝絕投遞雜志社的稿件。
2、本站提供服務全面,包括期刊推薦、論文發(fā)表、論文寫作等指導服務,如有需要請點擊在線客服人員進行具體咨詢。
3、本站只適當收取維持網(wǎng)站正常運轉的編審排錄費、排版、制作、印刷、郵寄樣刊、發(fā)票等綜合費用,無其他額外費用。
4、本站所合作的期刊,均為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認證的正規(guī)、合法、雙刊號期刊。
5、本站憑借多年的論文發(fā)表經(jīng)驗,審核、發(fā)表成功率高,文章審核通過確認錄用支付費用。
藝術與設計最新期刊目錄
事件
摘要:<正>亨利·馬蒂斯和弗里達·卡羅等藝術家作品進入版權公共領域|每年的1月1日,都會有一批新的藝術家和藝術品進入公共領域,這個日子也被人們稱為“公共領域日”。英國在線期刊《公共領域評論》和杜克大學公共領域研究中心分別發(fā)布了2025年進入公共領域的作品清單。其中藝術家亨利·馬蒂斯、弗里達·卡羅、羅伯特·卡帕和安德烈·德朗的作品版權將到期,意味著他們的作品可以被合法訪問、改編、重制和再出版
玩意
摘要:<正>PASITA Cover椅子PASITA Cover椅子的設計靈感來自意大利面幾何結構美學,這是一款簡單而有趣的設計,正是以設計師喜歡的幾何形狀來進行的設計。Peakamoka Peakamoka是一款專為冒險家設計的創(chuàng)新咖啡機。它符合人體工程學,軟木塞開瓶啟發(fā)手柄,輕松使用。內置的帶LED顯示屏的無線加熱器可以隨時加熱水,無需攜帶熱水。一個多功能的擴散LED燈條提供實時的釀造反饋,消除了檢...
地圖
摘要:<正>希臘|阿斯蒂爾碼頭景觀阿斯蒂爾碼頭坐落于希臘雅典南海岸的沃里亞格米尼半島。該項目源于設計一個目前沒有陸地的景觀的挑戰(zhàn)。為攻克這一挑戰(zhàn),設計單位研究了表現(xiàn)這種海洋景觀的方法,并在航海圖和地圖上使用高程標記、輪廓、風矢量、顏色漸變和陰影來表示水線上方和下方的領土
巴黎圣母院重新開放:正在改造大教堂的藝術家們————作者:卡米爾·布瓦-馬丁 ;阿爾諾·薩巴蒂埃;
摘要:<正>2019年,巴黎圣母院發(fā)生毀滅性火災的畫面?zhèn)鞅槿?人們悲痛地看著這座標志性建筑被火焰吞噬。2024年12月8日,經(jīng)過精湛的修復工作,這座大教堂從灰燼中重生并重新向公眾開放,伊奧娜·沃特林(Ionna Vautrin)、讓-夏爾·卡斯泰爾巴雅克(JeanCharles Castelbajac)等多位當代設計師和創(chuàng)作者參與了此次修復工作
手藝里的中國————作者:九月;
摘要:<正>在時光的長河中,中國傳統(tǒng)手工藝宛如璀璨星辰,照亮了華夏文明的漫漫長路。如今,在全球化與科技飛速發(fā)展的浪潮下,重拾并弘揚這些傳統(tǒng)手工藝顯得尤為重要。當現(xiàn)代化的機器生產(chǎn)充斥著生活的每個角落,傳統(tǒng)手工藝所蘊含的人文溫度與獨特魅力愈發(fā)珍貴。它們是先輩們智慧的結晶,承載著數(shù)千年的歷史文化、地域風情與民族精神。每一門手藝都訴說著一段故事,從細膩精美的刺繡中能看到古代女子的才情與耐心,質樸厚重的陶藝里蘊含...
Jovana Zhang,“張燈結彩”過新年————作者:九月 ;品物流行;
摘要:<正>當新春的腳步日益臨近,熟悉的年味便開始在空氣中彌漫開來。大街小巷仿佛被一只無形的手施了魔法,漸漸換上了喜慶的盛裝,紅彤彤的燈籠高高掛起,五彩斑斕的彩帶隨風飄舞,處處張燈結彩,洋溢著濃濃的節(jié)日氛圍,讓人的心底不由自主地涌起一股溫暖與喜悅之情。而在這一片熱鬧祥和的背后,設計領域正綻放著一朵將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完美融合的絢爛之花——品物流行的“張燈結彩”項目。這個項目宛如一條靈動的紐帶,巧妙地串聯(lián)起了古老...
陳旻:以東方哲思,解鎖傳統(tǒng)工藝現(xiàn)代密碼————作者:冀靖軒 ;
摘要:<正>“當設計是一種語言,我們的目標,就是要在設計的世界里找到‘漢語’。”——陳旻一只“杭州凳”,不僅讓世界看到了陳旻,還掀起了全世界對中國傳統(tǒng)設計工藝的關注熱潮。從2012年橫空出世的“杭州凳”到2021年的立體書法系列“東(Dong)”,再到如今每年一度的“neooold新開物”展覽,陳旻的設計之路已走了10多年。這10年間,他被評價為“國際設計師中最懂工藝的人”,獲得業(yè)界肯定。同時,他關注工...
盧志榮:體味生活中的詩意————作者:冀靖軒 ;盧志榮;
摘要:<正>“我們需要恢復信心,不再擔心我們所做的不夠滿目、耀眼,能夠遠離裝飾,這是一種自信。當沉重的裝飾脫下,回到空之盈的境界時,這就是‘無華’。我們正在失去的是被無關重要的裝飾表層所掩蓋的真諦和本質。”——盧志榮華裔設計大師盧志榮,以其“以詩為用,以用為詩”的中心思想,重申永恒設計之道,在國際設計領域斬獲廣泛贊譽,并于2015年被授予“世界杰出華人設計師”稱號。他的創(chuàng)作不僅展現(xiàn)出他在當下的制作過程中...
蘇獻忠,表達未曾表達————作者:喬智;
摘要:<正>“我每天都在敘述,在工作室干活就是在敘述。”在光線略微昏暗的工作室內,憑借著從窗外透進的日光,一副硬朗的面容展現(xiàn)在眾人面前。蘇獻忠坐在茶幾的后面,點燃了一根香煙,那縷煙徐徐散去,引導著眾人環(huán)顧四周,右側墻面上貼滿了新舊設計稿和最近正在嘗試的全新藝術表達方式的實驗稿。他并不是很高調的藝術家,反而是隱居在深山里面的隱士,這便是蘇獻忠?guī)Ыo眾人的印象,他強調自己是一個手藝人
Studio KAE,跨越材料與工藝的探索————作者:吉麗 ;
摘要:<正>中國傳統(tǒng)著色工藝扎染與中國傳統(tǒng)造物工藝陶瓷,這兩種看似毫不相關的傳統(tǒng)工藝,在Studio KAE的作品“染瓷凳”中結合到了一起。“染瓷凳”的創(chuàng)作過程伴隨著手工性和不可預見性,是工作室的新嘗試,也是對設計的一種反思。通過這個項目,我們得以探索“手工藝是什么?”“在當下手工藝可以用來做什么?”這些更寬泛的問題
高俊杰:表面的刻印,內里的韻味————作者:喬智 ;高俊杰;
摘要:<正>“有色同寒冰,無物隔纖玉。象筵看不見,堪將對玉人。”琉璃藝術,作為工藝美術領域的璀璨明珠,以其獨特的通透性區(qū)別于其他藝術形式,擁有特殊的審美價值,其制造技藝也蘊含著巨大的探索空間。高俊杰作為琉璃藝術家,扎根東方文化,從竹編、太湖石等元素中汲取靈感,形成別具一格的造型語言。表達的轉
王凱,棕編的“改革”之路————作者:吉麗 ;王凱;
摘要:<正>相對于很多大家耳熟能詳?shù)膫鹘y(tǒng)手工藝來說,棕編看似并不常見,但其實眾多詩句中都隱含著對棕編的記錄,比如《詩·小雅·無羊》中的“何蓑何笠”、《漁歌子》中的“青箬笠,綠蓑衣”……棕編一直伴隨著中國人的生活。棕編起源于我國四川、湖南等地,自古便用來制作蓑衣、拖鞋、提籃等生活用品,后來還發(fā)展出棕編工藝品,用于滿足審美需求。珠寶設計師王凱的“棕編改革”系列將棕編的實用屬性與審美價值融合于當代珠寶設計,探...
陳粉丸:剪紙藝術的現(xiàn)代詮釋者————作者:姜鈺潔 ;陳粉丸;
摘要:<正>你會用一張紙來做什么?寫字?畫畫?剪紙?還是折一個童年的紙飛機?90后藝術家陳粉丸卻用紙來創(chuàng)作作品。在B站上,有關于她的每一條搜索都與“紙”有關,網(wǎng)友們給她下了很多的標簽,比如“商業(yè)奇跡剪刀手”“頂級剪紙藝術家”等。這個染著粉色的頭發(fā)、穿著粉色衣服的藝術家,以紙為媒介創(chuàng)作作品,一張張紙經(jīng)過她的手,被她對稱折疊、剪空、黏貼、堆疊,就可以變成一朵花,一條巨龍,一片夢幻森林……她將中國古老的傳統(tǒng)剪...
溫秋雯:花燈的跨界新生————作者:九月 ;溫秋雯;
摘要:<正>她的作品曾在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展出,引起轟動。中央電視臺也特別采訪過她,撒貝寧說,“溫秋雯讓滅絕的古生物重新復活了”。去年,溫秋雯被DIOR選為中國合作的手藝人參與到DIOR2025早春系列的圣誕櫥窗設計,她的作品宛如一場夢幻的視覺盛宴,將紙藝花燈的獨特魅力與高級時尚完美融合。那些在櫥窗中熠熠生輝的紙藝花燈作品,以其精致的造型和細膩的工藝,瞬間抓住了過往行人的目光,不僅為DIOR門店增添了一...
張曉棟:過去與現(xiàn)代一直并存————作者:九月 ;張曉棟;
摘要:<正>張曉棟是一個非常喜歡問問題的采訪對象,“書是什么?”“閱讀是什么?”“書的演化過程跟什么有關系?”“藝術與設計的區(qū)別是什么?”……這大概跟他理工科的背景有關系。畢業(yè)于沈陽航空大學工業(yè)設計系的張曉棟在畢業(yè)之后走上了一條與他的同學截然不同的道路。身為被官方認定為唯一的龍鱗裝非遺傳承人,張曉棟認為這項與科技完全不掛鉤的技藝卻與科技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在龍鱗裝出現(xiàn)之前,中國的書是沒有‘翻頁’這個概念的...
回望海外2024:藝術經(jīng)緯中的交融與碰撞————作者:喬智 ;2024威尼斯雙年展 ;流明獎 ;巴塞爾藝術博覽會 ;Photo London ;
摘要:<正>步入2025,回望2024,藝術在時代的浪潮中展現(xiàn)出獨特的風貌與深刻的內涵。這一年,是藝術與社會緊密交織、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激烈碰撞、世界各國深度交融的一年。在國際舞臺上,藝術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巴塞爾藝術展、威尼斯雙年展等國際級藝博會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收藏家以及藝術愛好者,成為了藝術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平臺
2024全球設計回望:在變革與突破中,對話未來————作者:姜鈺潔 ;本刊編輯部;
摘要:<正>2024年悄然過去,轉眼迎來嶄新的2025年。2024年,全球設計界在變革與突破的旋律中,演繹了一場精彩絕倫的盛宴。科技的創(chuàng)新為設計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革,而設計也愈發(fā)緊密地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產(chǎn)生著深遠的影響。這一年,我們見證了科技如何賦能設計,使得設計作品在視覺效果、交互體驗等方面實現(xiàn)了質的飛躍。例如,巴黎奧運會海報通過復雜的手工繪制,結合現(xiàn)代數(shù)字技術,呈現(xiàn)出了一幅令人震撼的法國版“清...
大膽突破:從Y世代到Z世代————作者:本刊編輯部;
摘要:<正>在時代快速演進的洪流中,Y世代逐漸淡出前沿,Z世代正以無與倫比的活力與創(chuàng)造力強勢登場。這一代際的交替在藝術設計領域掀起了深刻且劇烈的變革浪潮。Z世代,出生于1995年至2010年間的數(shù)字原住民,成長于互聯(lián)網(wǎng)高速發(fā)展的時代,對技術有著天生的親近感和掌握能力。同時,技術的革新為Z世代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虛擬現(xiàn)實(VR)、增強現(xiàn)實(AR)、人工智能(AI)等技術的應用,讓設計師們能夠創(chuàng)造出前所未有...
余繼繹:參與、創(chuàng)造、表達————作者:冀靖軒 ;余繼繹 ;設制場;
摘要:<正>很長一段時間,當人們談起Z世代時,往往將目光聚焦在“躺平”“自我中心”這些負面特點上。然而,隨著Z世代逐漸在社會各領域嶄露頭角,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Z世代并非只是一系列簡單化的標簽所能定義的群體。所謂的“躺平”,實際上是他們以一種非傳統(tǒng)的方式承擔起社會責任,對成果持有一種超然的態(tài)度;而“自我中心”則是他們對借助內心情感來激發(fā)社會活力及創(chuàng)新精神的一種追求。這些認識逐漸打破了公眾對Z世代的刻板印...
洪衛(wèi):設計是認知局限的產(chǎn)物————作者:冀靖軒 ;洪衛(wèi);
摘要:<正>2024年11月,日本字體協(xié)會(JTA)公布了2025日本字體設計年鑒獎獲獎作品名單。洪衛(wèi)的19件作品獲得優(yōu)異獎,作品《京》更獲得了最高獎——最佳作品獎(Best Work獎)。1991年,剛剛大學畢業(yè)的洪衛(wèi)來到深圳,彼時他還不是平面設計師,印刷廠手工排版的經(jīng)歷使他初窺平面設計。他回憶當時的理想,樸素又簡單——這輩子能賺到5萬塊錢。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他每天“蹲守”報紙上平面設計的征集啟事,自...
相關文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國內期刊大全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wǎng)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