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文學期刊 熱度: 時間:
軍事文摘
關注()《軍事文摘》Military Digest(半月刊)1993年創刊,是國內最早創刊的軍事刊物之一。主要面向廣大青少年和部隊、武警等各界讀者。介紹各種軍事知識、新技術、新裝備、新動向、新發展,為國防建設服務,為提高全國人民的國防觀念服務。自創刊以來,一直以“呼喚和平,捍衛正義,啟迪智慧,感動心靈”為辦刊宗旨,深受廣大讀者喜愛。
《軍事文摘》是集軍事信息和技術為一體,博采眾家之長的軍事天地。內容極具權威性、導向性、前瞻性、可讀性,深受軍事、政治、經濟研究人員、部隊專業人員和廣大軍事愛好者的喜愛,成為軍事院校和軍工單位的必備資料和品牌讀物。
軍事文摘收錄情況/影響因子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維普網、知網數據庫、龍源期刊網收錄
1、數據:MARC數據、DC數據
2、圖書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軍事文摘欄目設置
中國軍情、兵家風采、名軍博覽、史海鉤沉、軍事論壇、周邊軍情、兵器點萃、史海泛舟。
閱讀推薦:現代軍事
《現代軍事》北大核心期刊,創刊于1975年,由中國國防科技信息中心主辦,是國內唯一由軍方主辦的大型專業軍事月刊。以其對國際軍事局勢、戰爭理論及武器裝備等前沿熱點時事的關注。1992年榮獲北大核心期刊。
《現代軍事》內容極具權威性、導向性、前瞻性、可讀性,深受軍事、政治、經濟研究人員、部隊專業人員和廣大軍事愛好者的喜愛,成為軍事院校和軍工單位的必備資料和品牌讀物。
軍事文摘最新期刊目錄
可惡的外來入侵物種——新幾內亞扁蟲————作者:犬君;
摘要:<正>2024年10月19日,當廣東和廣西地區的小伙伴還在為路邊巨大而黏滑的非洲大蝸牛惡心得頭皮發麻時,一起看似平凡的事件悄然登上了新聞——四川自貢發現了新幾內亞扁蟲!這是中國內陸首次發現這個著名的惡性外來入侵物種。繼2012年首次在香港被發現,2018年首次在廣東被發現后,新幾內亞扁蟲再度刷新了它在中國的分布地
第四屆“天宮畫展”在中國空間站、北京、澳門天地同步開展
摘要:<正>2024年12月14日,第四屆“天宮畫展”在中國空間站、北京、澳門三地同步開展,正在太空出差的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進行了在軌展示和介紹,一幅幅生動反映愛國奉獻、青春夢想、使命擔當等主題的青少年繪畫作品亮相“天宮”。由于恰逢喜迎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之際,本屆畫展將澳門小學生作品《祝福祖國》壓軸推出,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也專門從太空發來祝福,祝偉大祖國繁榮昌盛、國泰民安,祝澳門的明天更加美好
童心繪精彩 畫卷展未來————作者:吳甄宓;
摘要:<正>一輪明月,激起了人們對星河云天的遐想。古往今來,折桂蟾宮的飛天夢讓多少中華兒女魂牽夢縈。2024年12月14日,第四屆“天宮畫展”拉開帷幕,我的繪畫作品《紙鳶繪夢,布虎傳情——熱愛之心繪中華》有幸搭載天舟八號,遨游九天之上的中國空間站,并在北京、澳門同步展覽。得知這一消息,我既驕傲又自豪。從3歲開始,我就和繪畫結下了不解之緣。對我而言
中亞地區的文化與科技殿堂——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國家博物館————作者:陳潔 ;杜恒;
摘要:<正>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國家博物館是中亞最大的博物館,是哈薩克斯坦民族歷史珍貴的組成部分,于2014年7月2日成立,位于首都阿斯塔納獨立廣場,其獨特主建筑和諧地融入了廣場周邊的建筑群落,與哈薩克民族紀念碑、獨立宮、和平金字塔、國立藝術大學以及哈茲拉特蘇丹清真寺共同組成了一幅壯美畫卷
陰歷、夏歷與農歷————作者:郭紅鋒;
摘要:<正>陰歷“陰歷”,是根據月相圓缺變化的周期,即“朔望月”而制定的歷法,因月亮古稱太陰,故陰歷又稱“太陰歷”。古人很早就認識到月亮有非常規律的圓缺變化,這個規律就是大約29.5天的周期,于是古人就很聰明地把月亮圓缺變化的規律來記錄比“日”更長一些的日期,就是陰歷的“月”,而且采用大、小月交替,即大月30天,小月29天,平均下來就是29.5天
“星海精神”薪火相傳!——中國科學院附屬玉泉小學學生觀看當代舞劇《冼星!
摘要:<正>2024年12月19日,國家大劇院戲劇場,國家大劇院與寧波市演藝集團聯合制作的原創當代舞劇《冼星!烽_啟第五輪演出。首場演出的現場,迎來了一群特別的觀眾——中國科學院附屬玉泉小學的數百名同學。通過觀賞舞劇《冼星!罚瑢W們以新的視角深入了解洗星海先生一生肩負使命、不懈奮斗,用生命書寫頑強不屈、抗戰到底的故事,并從中堅定了傳承中華民族精神的信念,增強了歷史責任感和時代使命感
末敏彈:坦克的“超級殺手”————作者:程剛;
摘要:<正>小朋友們都知道,坦克在戰場上是王者級別的,它們在陸地上威風凜凜,大殺四方。但是,它們也是有克星的,比如反坦克導彈、火箭彈等。在現代戰場上,又產生了一款新的“坦克殺手”——末敏彈,下面就給小讀者介紹一下
為什么飛機的舷窗都是圓角的?
摘要:<正>如今,飛機已經成為了我們日常出行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有些小伙伴在坐飛機時可能會發現,飛機的窗戶都是圓形或者橢圓形的。為什么飛機的窗戶不是我們常見的方形窗戶呢?飛機的窗戶為什么要這樣設計,難道僅僅是出于美學的考量嗎?事實上,這里有很大的學問。同時,也是經過慘痛的教訓得來的經驗。其實,最初的飛機舷窗并不是圓角的,而是方形的。1952年,英國德哈維蘭公司研制的“彗星”客機橫空出世,這也是第一架以噴...
嫦娥攬月歸 不負少年志——記北京天文館“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月球樣品展”活動————作者:孟維德;
摘要:<正>2024年12月28日,一場別開生面的天文科普盛宴——“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月球樣品展”開幕式在北京天文館隆重舉行。星云社隊員們在Mars老師帶領下滿懷期待與興奮,踏入這充滿奇幻色彩的科學殿堂,開啟探索月球奧秘之旅。開幕式上,院士及專家們講述了中國探月過程中的種種挑戰和收獲,從問天實驗艙到嫦娥五號、嫦娥六號月球探測器,從“明月幾時有”的古人浪漫到嫦娥探測器帶回的月球“土特產”——月壤。星云社...
科技前沿
摘要:<正>01恐龍滅絕是因為小行星撞地球?6500萬年前,恐龍為什么突然滅絕?日前一項科學研究顯示:雖然大規模火山活動帶來了暫時的寒冷期,但其相關影響在小行星撞擊地球前早已消退。研究人員推論認為,小行星撞擊地球才是導致恐龍滅絕的主因。在本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在小行星撞擊地球之前約3萬年,地球發生了一次大規模火山爆發;在小行星撞擊地球前約2萬年,地球氣溫已回升至火山爆發前的水平并已穩定。相比之下
追星少年——我的航天夢————作者:張涵睿;
摘要:<正>在浩瀚無垠的宇宙面前,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小學生,顯得如此渺小。然而,我的內心充滿了對星辰大海的無盡向往和探索熱情,帶著這份對未知的渴望,我踏上了對宇宙的探索之旅。我的生活因為天文而變得豐富多彩,我的夢想因航天而熠熠生輝!當我剛開始接觸天文時,我就對夜空中的星星充滿了好奇。每當有機會,我都會和爸爸媽媽一起帶著觀測設備前往郊外的觀星營地,去記錄璀璨的夜晚,拍下一幅幅絢麗多彩的星辰,雖然拍攝的過程很...
與風沙“賽跑”的莫高窟————作者:張澍舟;
摘要:<正>很多壁畫遭到了無情損壞1600多年前,樂尊和尚云游至敦煌,見鳴沙山上金光萬丈,便以此為圣地,于崖壁上開鑿出第一個佛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莫高窟成為中國目前現存規模最大的石窟,也是敦煌最具標志性的名片。莫高窟所處的地理位置,目之所及都是沙漠與戈壁,自然環境和干旱多風的氣候在保護莫高窟矗立千年不倒的同時,也將風害、沙害加諸其身。至20世紀30年代,最低層洞窟大...
哈爾濱冰雪大世界竟是這樣建成的!
摘要:<正>第26屆哈爾濱冰雪大世界開園首日,就迎接游客6.2萬名。不少人好奇:“平地起高樓”,這座冰雪王國究竟是怎么建成的?初冬時節,取自松花江的冰塊,成為這里的“基石”。上萬名冰建工人齊聚園區,他們中有傳承幾代的冰雕大師,也有初露鋒芒的年輕匠人。在設計圖指引下,電鋸飛轉、冰屑飛濺,規格一致的冰塊被雕琢成各式各樣的形態
送給你的太空種子禮物來啦————作者:本刊編輯部;
摘要:<正>“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草木萌發,萬物爭春,沉寂了一個冬天的大地出現了農民伯伯的身影,這可真是耕種的好時節呀!親愛的小讀者們,我們也跟著農民伯伯開始播種吧!三月份,也是《軍事文摘·科學少年》雜志每年一度的“種植月”呀!我們將免費贈送大家太空種子:綠色尖椒、彩椒、黃瓜、小番茄,只要精心愛護它們,給它們足夠的陽光和水分,它們一定不會辜負你的期望,幾個月后,色彩繽紛的果實就...
航天“行話”知多少————作者:吳杰;
摘要:<正>在看電視、刷短視頻時,你有沒有對一些帶著“航天味兒”的日常用語不太理解?比如“窗口”是什么?“?俊笔鞘裁?“撤離”又是什么?在航天人的世界里,這些“行話”不僅酷炫,還承載著技術知識,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吧。試車即發動機試驗,是指在地面利用專門的試驗和測試設備檢驗發動機的性能、可靠性和耐久性的試驗
世界早期航空器的發展————作者:洋洋兔;
摘要:<正>18世紀早期,中國的孔明燈技術傳入西方。薄薄的紙燈籠也能穩穩地飛上天?這種神奇的升空現象讓西方人對飛上天這件事又產生了新的想法。18世紀后期載人熱氣球誕生1783年,法國的蒙哥爾費兄弟參考孔明燈的升空原理,發明了熱氣球,并在6月4日實現了首次升空,他們也因此聞名法國。9月19日,他們又在法國凡爾賽宮前面的廣場上,在萬人矚目下,成功將三位特殊的動物乘客(羊、雞、鴨各一只)通過熱氣球送上了天空
“天”“海”競賽:在競爭中前行的衛星通信技術————作者:于曉樂 ;倪大寧;
摘要:<正>太空中的通信衛星和海底的通信電纜(光纜),二者看起來似乎風馬牛不相及。但在現實中,它們卻有著特殊關系,彼此競爭和超越,不斷涌現出顛覆性的新技術,為人類的通信、教育、醫療和娛樂提供著越來越好的服務。下面,我們就將它們的發展歷程向小讀者介紹一下吧!第一條跨大西洋海底電纜,讓通信邁入新時
“鐵人王進喜紀念館”研學感悟————作者:阮蔚然;
摘要:<正>甘肅研學活動開始了!我和同學們坐著火車開心地前往第一站——玉門市。出發前,我認真看了紀錄片《鐵人王進喜》,在車上還和好朋友交流了關于王進喜的事跡。下了火車,用過早飯,我們又馬不停蹄坐了一個半小時的大巴車,終于來到“鐵人王進喜紀念館”。一進大門,我們就看到了一座約3.7米高的王進喜塑像,他頭頂47條光帶,代表著鐵人47年的人生歲月。隨著人群往里走
2025年世界航天會有哪些新鮮事兒?————作者:于遠航;
摘要:<正>小編的話:2025年,世界載人航天即將邁入商業空間站和月球軌道空間站建設的新階段,深空探測也將再攀高峰。讓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這些新鮮事吧!載人航天關注地月全球載人航天事業在2025年將穩步發展。國際空間站、中國空間站會維持常態化運營,俄羅斯航天員計劃將單次任務時間延長至7~9個月,多樣化太空實驗將為人類更長時間駐留太空、改善太空生活質量貢獻力量。印度即將開展“加甘揚”飛船首次無人試飛,為...
在天上觀測莊稼生長的風云三號氣象衛星————作者:錢永蘭;
摘要:<正>種莊稼的好幫手——風云三號氣象衛星今年莊稼哪里長得好,哪里長得不好?產量可能有多少?以前農民的土地少,到地頭一看,莊稼長勢盡收眼底,非常直觀?墒乾F在不一樣了,有的專業承包戶或者合作社的土地少的上千畝,多的甚至過萬畝。一萬多畝的農田按原來的方法要進行估產可就費勁了,而且一天也看不完。別著急,現在我們有“天眼”——氣象衛星來幫忙了。我國的衛星遙感技術雖然起步晚,但發展迅速,目前已進入世界先進行...
相關文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