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醫學期刊 熱度: 時間:
中國血管外科雜志
關注()《中國血管外科》雜志簡介
《中國血管外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管,人民衛生出版社主辦,國際統一刊號為:1674-7429,國內統一刊號為:11-9303/R。
《中國血管外科》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中國血管外科》雜志欄目設置
研究報告、文獻綜述、簡報、專題研究
《中國血管外科》雜志榮譽
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
2018年《中國血管外科》雜志04期投稿論文目錄:
胸腹主動脈瘤的治療進展趙紀春;陳熹陽;
胸腹主動脈瘤的手術方式與外科治療選擇來志超;孫曉寧;古麗丹娜·沙艷;鄭月宏;
血管腔內介入手術機器人的探討陸清聲;
頸動脈再通術后重度再狹窄病變的診治策略唐驍;符偉國;陳斌;史振宇;
同期股靜脈重建對髂股靜脈血栓形成后綜合征支架成形術后通暢率的影響葉開創;彭智猷;楊心蕊;秦金保;
斑塊旋切聯合藥物涂層球囊在股腘動脈長段重度鈣化病變治療中的臨床應用楊碩菲;倪其泓;陳佳佺;王韋侖;
覆膜支架及單純球囊擴張治療人工血管動靜脈內瘺失功的對比研究甄雅南;張建彬;鄭夏;陳潔;
門診和住院手術模式下靜脈曲張微創手術效果比較牛帥;張歡;牛鹿原;羅小云;
腹主動脈下段球囊臨時阻斷術纖維蛋白原及內生肌酐清除率的變化及臨床意義鄭毅;李期熠;鄭志勇;藍宇儉;
調控支架構型預防主動脈弓部夾層平行支架術后內漏的生物力學研究趙玉璽;鮑賢豪;吳明煒;馮家烜;
收錄論文:門診和住院手術模式下靜脈曲張微創手術效果比較
【摘要】:目的比較門診手術和住院手術兩種模式下靜脈曲張微創手術效果。方法總結北京世紀壇醫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下肢靜脈曲張微創手術病例,將符合條件的199例患者分為門診手術組(74例,90條患肢)和住院手術組(125例,155條患肢),對患者行超聲、體檢、VCSS評分、CIVIQ-14評分比較靜脈曲張微創手術的安全性、療效及患者滿意情況。
中國血管外科雜志最新期刊目錄
提高血管外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臨床帶教教學質量的探討————作者:余鉆標;郎德海;
摘要:血管外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是一項長期復雜的教學工作。筆者自身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帶教過程中發現了諸多問題,結合帶教經驗提出了相應的教學改進措施:倡導以病例、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模式;重視影像學知識的學習;建立線上精品課程;建立血管腔內模擬器教學。同時,建議在血管外科臨床規培時,重視落實規范化培訓管理制度,加快科研能力的培養制度,加強血管外科帶教師資隊伍的培訓,嚴格落實血管外科出科考核制度,以進一步提高...
92例頸動脈體瘤外科治療的單中心經驗————作者:浦佳希;王一杰;楊少飛;李朝民;陸民浩;趙志青;趙濱;
摘要:目的 探討頸動脈體瘤(carotid body tumor,CBT)外科治療的經驗。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3年8月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七人民醫院92例接受手術治療(94例次)的CBT患者的臨床和隨訪資料,包括瘤體最大直徑、CBT的Shamblin分型、手術方式、手術時長、術中出血量及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情況。結果 94例次CBT均被成功切除,其中ShamblinⅠ型10例次,Sha...
頸內靜脈帶滌綸套隧道型血液透析導管置入后中心靜脈病變的危險因素分析————作者:蘇朝江;姜燕;劉儷婷;熊智倩;司馬重陽;陳彥;劉宗旸;
摘要:目的 探討血液透析患者頸內靜脈帶滌綸套隧道型血液透析導管(tunneled cuffed catheter,TCC)留置引發中心靜脈病變的危險因素,為中心靜脈病變的預防以及導管拔除時機提供依據。方法 對貴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腎內科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278例頸內靜脈TCC拔管患者進行數字減影血管造影,回顧性觀察患者中心靜脈病變情況并分為中心靜脈病變組及無中心靜脈病變組,對兩組患者一般...
下肢動脈載藥器具應用策略的思考————作者:包俊敏;
摘要:<正>隨著人口的老齡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發病率也逐漸增高。血管腔內治療已成為周圍血管疾病的治療首選,但隨著病變的日益復雜,以球囊擴張、支架植入為主要方式的腔內治療術后再狹窄、再閉塞發生率也居高不下。由此,以抑制內膜增生、減少腔內治療術后再狹窄為目的的載藥器具應運而生。載藥器具包括藥物涂層球囊(drug-coated balloon,DCB)和藥物洗脫支架(drug-elut...
股腘動脈藥物涂層球囊應用的循證:優勢、不足與進展————作者:朱崢嶸;
摘要:<正>股腘動脈(femoropopliteal artery,FPA)病變是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最常見的類型。血管腔內治療雖然被推薦為FPA疾病的一線治療策略[1],但最常用的普通球囊血管成形術(plain old balloon angioplasty,POBA)和支架植入術1年內的再狹窄率高達40%[2]
TurboHawk斑塊旋切系統治療膝下動脈硬化閉塞癥的短中期臨床療效研究————作者:謝海;張友嘉;岳彥宇;李曉強;冉峰;
摘要:目的 評價TurboHawk斑塊旋切系統治療膝下動脈硬化閉塞癥的短中期療效。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2月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使用TurboHawk斑塊旋切術治療膝下動脈硬化閉塞癥的17例患者(18條患肢)臨床資料,觀察手術成功率及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手術前后間歇性跛行距離、踝肱指數、臨床驅動的靶病變血運重建率。結果 手術技術成功率為94.44%(17/18),無手術相關并...
TurboHawk斑塊旋切術聯合藥物涂層球囊治療股腘動脈閉塞的療效分析————作者:唐雷;王翠敏;呂柏楠;石曉明;吳勝春;楊永賓;牛帥;姜廣偉;李計寬;
摘要:目的 分析TurboHawk斑塊旋切聯合藥物涂層球囊擴張術治療股腘動脈閉塞的臨床療效。方法 回顧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4年3月河北省人民醫院和石家莊市中醫院收治的102例股腘動脈閉塞癥患者資料,其中54例行TurboHawk斑塊旋切聯合紫杉醇藥物涂層球囊治療的患者為聯合組,48例只進行藥物涂層球囊治療的患者為對照組,對比兩組術后1年的一期通暢率、二期通暢率、踝肱指數和間歇性跛行距離等指標。...
血栓真空抽吸導管與導管接觸性溶栓治療急性下肢動脈缺血的對比研究————作者:趙敬熊;李曉強;李文東;王煒;孫莉莉;陳弘;
摘要:目的 比較血栓真空抽吸導管(thrombus vacuum aspiration catheter,TVAC)與導管接觸性溶栓(catheter directed thrombolysis,CDT)治療急性下肢動脈缺血(acute lower limb ischemia,ALLI)患者的短期療效。方法 回顧性分析2023年3~8月于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就診的38例ALLI患者臨床資料,根據...
經皮血管腔內支架成形術治療椎動脈狹窄120例臨床分析————作者:岳陽陽;葉遠鵬;董健;韓陽;黃勛;劉嘉欣;王吉昌;馮駿;
摘要:目的 探討椎動脈狹窄患者的腔內血管治療策略及安全性。方法 回顧性收集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2016年1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120例接受經皮腔內手術治療的椎動脈狹窄患者臨床資料,分析其檢查方式、手術結果 和隨訪結果 。結果 81例術前接受頸部血管超聲檢查的患者僅26例提示椎動脈異常,13例在術前接受頭顱CT血管造影檢查的患者中,10例提示椎動脈異常。120例患者手術均取得成功,術后平均殘余...
醫源性假性肱動脈瘤伴正中神經壓迫的診治體會————作者:弋文;楊川;郭黎;朱克鵬;尹均明;杜果城;
摘要:目的 探討醫源性假性肱動脈瘤伴正中神經壓迫的診治體會。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充市中心醫院收治的21例醫源性假性肱動脈瘤患者,分析正中神經壓迫患者的肱動脈破口直徑、動脈瘤體積、治療方案及預后等臨床資料。結果 6例患者伴發正中神經損傷,其肱動脈破口直徑和未發生神經損傷患者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770),而瘤體體積比未發生神經損傷患者更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
腹主動脈腔內修復術后繼發主動脈十二指腸瘺診治1例————作者:錢昊;李振振;
摘要:<正>患者,男性,72歲,因“反復黑便、嘔血1月余”于2024年4月8日入院。患者1個月多前因反復解黑色成形或稀爛便,伴嘔血、腹脹、頭痛、乏力、精神行為異常而在消化內科就診,病程中患者血紅蛋白在45~89 g/L波動,胃超聲造影示淺表性胃炎,予輸血、止血、抑酸護胃、調脂、改善循環等對癥治療后出院,院外規律口服抗腦缺血、降壓、抑酸護胃等藥物
左髂靜脈受壓綜合征并發髂靜脈瘤血管腔內治療1例————作者:陸辰怡;蔡志新;錢愛民;
摘要:<正>患者,男性,65歲,因“左下肢淺靜脈迂曲擴張20余年”于2016年7月5日入院,患者的CEAP分級為C5級,靜脈臨床嚴重程度評分為9分;專科查體無腹壁靜脈曲張,左下肢淺靜脈迂曲擴張,左小腿內側緣大面積皮膚色素缺失,可見潰瘍愈后瘢痕,右下肢無明顯淺靜脈迂曲擴張,雙下肢無水腫及潰瘍,脛后動脈及足背動脈搏動正常
減容手術聯合藥物涂層球囊對下肢動脈支架內再狹窄的治療進展————作者:徐展;姜維良;
摘要:<正>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是引起下肢慢性缺血的常見血管疾病,其傳統的手術方式為下肢動脈旁路搭橋術,具有良好的遠期通暢率[1-3],但手術時間長、風險高、創傷大,且老年患者無法耐受手術。隨著血管腔內技術的發展,支架植入術已成為治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主要手術方式[4],但是下肢動脈尤其是股腘動脈在支架植入術后受大腿周圍肌肉及關節的反復擠壓、彎曲、扭轉等因素影...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血運重建術后血管再狹窄的預測進展————作者:張雨璠;鐘林堃;繆健航;
摘要:<正>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主要由動脈內膜斑塊形成和血管狹窄導致下肢血流受限引起,是一種常見的動脈粥樣硬化疾病,也是造成成年人截肢的主要原因[1],在60歲以上人群中發病率高達10%[2, 3]。隨著國內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齡化的趨勢加重,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在中國的患病率呈上升趨勢,給公共衛生和醫療保健系統都提出了更大的挑戰[4] 《中國血管外科雜志(電子版)》2025年重點號征稿啟事 摘要:<正>經《中國血管外科雜志(電子版)》編輯委員會討論,現確定本刊2025年的重點號專題如下。熱忱歡迎臨床工作者及科研人員投稿。對于圍繞重點號選題的論文,本刊將擇優優先發表(請在出版日期前至少3個月完成投稿)。本刊唯一有效的投稿途徑為官方網站:http://www.jvscn.com,投稿時請務必寫明詳細的通訊地址、聯系電話及E-mail,以便編輯部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 腹主動脈瘤腔內修復術中血小板變化的研究進展————作者:嚴響;陸清聲; 摘要:<正>腹主動脈腔內修復術(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AR)與傳統開放手術相比,具有微創、圍手術期并發癥少、死亡率低及術后恢復快等特點,已成為治療腹主動脈瘤的主要手段。研究發現,血小板(platelet,PLT)在EVAR過程中的變化非常顯著,且與患者預后密切相關[1],但PLT在EVAR過程中的變化規律以及相關影響因素尚不明確。本文就EVAR后早期炎癥反應、PLT變... 《中國血管外科雜志(電子版)》(2024年)第16卷總目次(按內容分類排列) 摘要:<正>~ 急性肺栓塞患者復發的危險因素分析及列線圖預測模型構建————作者:韓婷;張文沛;王小霞;楊濤;田宇;高紅霞; 摘要:目的 探究急性肺栓塞患者復發的危險因素,并構建列線圖風險預測模型。方法 回顧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山西白求恩醫院收治的233例急性肺栓塞患者臨床資料,患者按是否復發分為復發組和未復發組。比較兩組的臨床資料,通過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影響肺栓塞患者復發的獨立危險因素并構建列線圖風險預測模型,通過C指數、校正曲線、決策曲線進行模型評估。結果 70例患者復發,復發率為30.04... AngioJet血栓抽吸聯合導管溶栓治療急性中高危肺動脈栓塞的療效分析————作者:魏森;朱健;李曉強; 摘要:目的 探討AngioJet血栓抽吸聯合導管溶栓治療急性中高危肺動脈栓塞的療效。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血管外科采用AngioJet血栓抽吸聯合導管溶栓治療的32例急性中高危肺栓塞患者資料,比較治療前后的效果以及出院后隨訪結果 ,觀察手術成功率和動脈氧分壓、氨基末端腦利鈉肽前體、肺動脈收縮壓、呼吸困難嚴重程度評分等臨床指標變化情況。結果 32例患者手術成功... 藥物洗脫支架在股腘動脈病變中的應用————作者:高喜翔;郭連瑞; 摘要:<正>在載藥器械應用之前,球囊和支架在股腘動脈病變的治療都沒有展現出令人滿意的結果,特別是對于長節段或涉及腘動脈的病變[1]。藥物涂層球囊(drug coated balloon,DCB)通過抗增殖藥物(如紫杉醇或西羅莫司類藥物)提高靶血管通暢率,目前已成為股腘動脈病變治療的重要手段。然而,DCB單次接觸難以實現較長期、緩慢、均勻釋放藥物的效果[2],且... 相關醫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