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醫學期刊 熱度: 時間:
《四川精神衛生》
關注()搜論文知識網并非《四川精神衛生》的官網或雜志社,為客戶提供期刊征稿、論文發表等中介服務,在客戶與期刊雜志社之間搭建了一座省時、省力的便捷橋梁。本站與《四川精神衛生》等上百家同類正規期刊保持著多年的密切合作關系,切實提高客戶期刊發表的質量與效率。通過本站發表論文,客戶將獲得更大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雜志簡介】
《四川精神衛生》宗旨是立足于我省精神醫學研究的特點和科技實力,面向全國交流精神醫學經驗與成果,力求內容與質量達到國內外水平,并以臨床實用性為重點,旨在更新我省精神衛生工作者的知識,提高對精神疾病的防治水平,以服務于我省人民保健事業。適用于廣大精神科醫護人員及臨床心理衛生人員閱讀。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知網,萬方,維普收錄期刊
【欄目設置】
本刊設有論著、學術交流、調查研究、短篇、病例報告、臨床護理、綜述與評述等欄目。
期刊優秀目錄參考:
1.家庭教養與兒童青少年社會化 楊世昌,杜愛玲,張迎黎
2.初中生獨生子女攻擊行為與家庭環境的相關研究 李軍,陳洪巖,楊世昌,鄒楓
3.工讀生攻擊行為在父母養育方式及人格間的中介作用 李青青,鄒楓,孫麗君,楊世昌,高紅麗,閆春平
4.460名普通中小學生兒童行為、情緒問題與受虐狀況調查 孫麗君,楊世昌,SUN Li-jun,YANG Shi-chang
5.強迫癥與兒童期被忽視的相關研究 樊鶯歌,楊世昌,FAN Ying-ge,YANG Shi-chang
6.農村特殊家庭留守兒童自我意識及家庭環境狀況 陳琴,余成民,李玲佳,李薇,李正發,劉國清,蔡捷
7.南充市某農村地區特殊家庭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 余成民,楊麗娟,李寧佳,李薇,李正發,劉國清,蔡捷
8.貧困大學生時間自我情感體驗與自我同一性的關系 陳幼貞,CHEN You-zhen
9.高職學生主觀幸福感及與自尊的關系 劉志強,LIU Zhi-qiang
10.抑郁癥患者短時睡眠與糖代謝異常的關系 張健,鄒琳,李曉白,ZNANG Jian,ZOU Lin,LI Xiao-bai
11.軀體形式障礙患者就醫行為研究 李武,胡春鳳,楊冬林,翟金國
12.強迫癥患者生活質量狀況及其影響因素 楊建明,蘭光華,YANG Jian-ming,LAN Guang-hua
13.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子女心理健康狀況 歐陽國華,羅黎霞,陳進良,劉軍,李淑春,羅文軒,劉靖馨,劉鐵橋
14.廣東惠州市華僑精神疾病流行病學調查 周映平,陳映妹,何坤中,歐陽景威,劉文先,林勇強,賈福軍,劉華,周東勝
15.四川省綿陽市某農村社區人群的自測健康狀況 余寧生,黃宣銀,張雪麗,文紅,王丹,李清金
醫學論文代發:變形鏈球菌Bsp蛋白結構域研究進展
【摘要】蛋白結構域是指蛋白質亞基結構中明顯分開的緊密球狀結構區域。Bsp蛋白結構域基因編碼的是一種65kDa的蛋白,含有N-末端,是GBS中的控制細胞形態的蛋白。不同細菌中存在類似于Bsp的蛋白結構域。
【關鍵詞】醫學論文代發,結構域,Bsp,Smb,CWB
1蛋白結構域概述
結構域(Structural Domain)是介于二級和三級結構之間的另一種結構層次。所謂結構域是指蛋白質亞基結構中明顯分開的緊密球狀結構區域,又稱為轄區。多肽鏈首先是在某些區域相鄰的氨基酸殘基形成有規則的二級結構,然后,又由相鄰的二級結構片段集裝在一起形成超二級結構,在此基礎上多肽鏈折疊成近似于球狀的三級結構。
四川精神衛生最新期刊目錄
學業拖延對大學生手機依賴的影響:認知情緒調節策略和焦慮情緒的鏈式作用路徑————作者:楊子默;高嘉成;馬嘉懌;焦江麗;
摘要:背景 學業拖延、認知情緒調節策略、焦慮情緒和手機依賴之間關系密切,但目前學業拖延對大學生手機依賴影響的作用機制尚不清楚,且缺乏相應的作用路徑研究。目的 探討認知情緒調節策略和焦慮情緒在大學生學業拖延與手機依賴之間的作用路徑,為預防和干預大學生手機依賴提供參考。方法 于2023年3月,采用隨機抽樣法,選取新疆師范大學474名本科生為研究對象。采用手機依賴指數(MPAI)、拖延評定量表-學生版(PAS...
自尊、述情障礙、疏離感對青少年非自殺性自傷行為的影響————作者:許春杏;李紅政;蒙永彩;張雨晴;李萌;張耀木;王雅琴;
摘要:背景 近年來,青少年非自殺性自傷(NSSI)行為的發生率逐年上升,自尊和述情障礙與青少年NSSI行為密切相關,疏離感與自尊和述情障礙存在相關性,但目前國內關于疏離感與青少年NSSI行為之間關系的研究有限。目的 分析疏離感與青少年NSSI行為之間的關系,探討青少年NSSI行為的影響因素,以期為青少年NSSI行為的預防和干預提供參考。方法 選取2021年9月1日—2023年3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
辯證行為療法治療邊緣型人格障礙:研究進展與挑戰————作者:李志遠;何書涵;黃國平;
摘要:辯證行為療法(DBT)作為獲得實證支持的邊緣型人格障礙(BPD)的治療方法之一,其通過整合行為主義、辯證哲學、生物社會理論和禪宗思想,旨在提升患者情緒調節、人際交往及痛苦耐受能力,從而緩解BPD癥狀。本文通過梳理DBT的理論基礎及其在BPD治療中的研究進展,深入探討DBT以及藥物治療和物理療法輔助DBT對BPD的干預效果,并分析DBT在研究與應用中面臨的挑戰,以期為DBT在中國的本土化應用與理論研...
艾司西酞普蘭聯合經皮頸部迷走神經刺激對重性抑郁障礙患者的療效及其對血漿IL-6和IL-10水平的影響————作者:李進;孫金鉑;吳迪;武文珺;孫潤珠;薛姍姍;崔亞朋;王化寧;陳怡環;
摘要:背景 侵入性迷走神經電刺激被批準用于難治性抑郁癥的治療,其發揮療效可能與迷走神經刺激(VNS)具有抗炎作用有關。無創的經皮頸部VNS(tcVNS)治療重性抑郁障礙(MDD)的效果及其對血漿炎性因子水平的影響尚不明確。目的 觀察艾司西酞普蘭聯合tcVNS對MDD患者抑郁、焦慮和睡眠質量的改善情況及其對血漿白細胞介素6(IL-6)和白細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響,以期為MDD患者的康復治療提供...
目標特征對抑郁障礙患者前瞻記憶的影響————作者:陳敏;呂東升;王崢;侯友;
摘要:背景 抑郁障礙患者的前瞻記憶受損,前瞻記憶的改善有助于抑郁障礙患者回歸社會。目前關于抑郁障礙患者前瞻記憶影響因素的研究結果不一致。目的 探討目標特征(情緒效價和凸顯性)對抑郁障礙患者前瞻記憶的影響,為抑郁障礙患者前瞻記憶功能的訓練和恢復提供參考。方法 納入2022年1月—12月在內蒙古自治區精神衛生中心門診就診的抑郁障礙患者(n=53),同期在社區招募健康被試作為對照組(n=45)。采用2(被試類...
抑郁障礙患者的決策行為及其與抑郁焦慮癥狀的關系————作者:王昱翔;張羅雅;張毛毛;鄧娟;彭彥杰;成曉彤;劉可智;雷威;陳晶;
摘要:背景 抑郁障礙患者常表現出決策功能受損。目前,抑郁障礙患者決策能力與抑郁焦慮癥狀的關系尚不清楚。目的 探討抑郁障礙患者的決策行為特征,并分析其與臨床癥狀的關系。方法 納入2020年10月—2023年5月于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心身醫學科就診的、符合《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4版)》(DSM-Ⅳ)抑郁障礙診斷標準的48例患者。同期在瀘州市招募與抑郁組年齡和性別相匹配的52名健康人為對照組。采用貝克抑...
首發和復發精神分裂癥患者新型炎癥指標水平與攻擊性的關系————作者:崔迎奧;楊鋮;田英漢;申晴晴;劉寰忠;
摘要:背景 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攻擊行為可能會引發法律糾紛和公共安全問題。不同疾病發作次數的患者新型炎癥指標水平與攻擊性之間的關系可能存在差異。目的 探討首發和復發精神分裂癥患者新型炎癥指標水平與攻擊性相關性的差異,尋找評定精神分裂癥患者攻擊性水平的炎癥標志物。方法 選取2022年10月—2024年4月因急性發病在安徽醫科大學附屬巢湖醫院住院的、符合《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DSM-5)診斷標準...
基于時機理論的“互聯網+”賦能教育對酒精依賴患者心理渴求、焦慮癥狀及復飲率的影響————作者:王昊;李薇;甄文歌;李媛媛;劉杰;
摘要:背景 酒精依賴患者戒酒后易復飲,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給患者及家庭帶來沉重負擔。目前,賦能教育越來越多地應用于慢性疾病患者的康復管理中,但基于時機理論的“互聯網+”賦能教育在酒精依賴患者中的應用較有限。目的 探討基于時機理論的“互聯網+”賦能教育對酒精依賴患者的影響,以期降低患者的復飲率和對酒精的渴求,改善焦慮癥狀。方法 選取2022年5月—2023年4月在河北省精神衛生中心成癮醫學科住院治療的...
震后青少年孤獨感、社會支持及社交媒體使用對創傷后應激癥狀的影響————作者:郭朝然;車其承;吳志紅;石薇;
摘要:背景 地震后,青少年常出現創傷后應激癥狀(PTSS),嚴重影響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但目前尚缺少針對震后青少年孤獨感、社會支持及社交媒體使用對其PTSS影響的研究。目的 評估2021年“9·16瀘縣地震”后,該地區青少年的PTSS水平,并探究孤獨感、社會支持及社交媒體使用對PTSS的影響,以期為震后青少年PTSS的干預提供參考。方法 于2021年11月12日,采用簡單隨機抽樣法,選取四川省瀘州市瀘縣地...
父母心理控制對中學生抑郁癥狀的影響:消極完美主義及學業壓力的作用路徑————作者:曾海萍;周強;方圓;牛紅利;任衍鎮;
摘要:背景 抑郁是青少年階段高發的情緒問題,父母心理控制是青少年抑郁的重要預測因素,但目前關于兩者之間的作用機制研究尚不充分。目的 探討中學生消極完美主義和學業壓力在父母心理控制與抑郁癥狀之間的作用路徑,為降低中學生抑郁癥狀發生風險提供參考。方法 于2023年2月—4月,選取中山市2所初中和2所高中共1 100名中學生為研究對象。使用父母心理控制問卷、中文Frost多維度完美主義問卷(CFMPS)、中學...
改良電休克治療超高齡難治性抑郁癥患者1例————作者:崇杉;熊娜娜;范滕滕;
摘要:本文報道1例超高齡難治性抑郁癥患者接受改良電休克治療(MECT)。患者女性,87歲,抑郁癥病史8年,病程呈間斷性發作,既往對多種抗抑郁藥物反應不佳,接受MECT后抑郁癥狀緩解。近兩年,患者經歷生活應激事件后抑郁癥復發,接受MECT后好轉,然而停止MECT后抑郁癥多次復燃,故再入院繼續接受MECT以延續治療獲益,患者對MECT整體耐受性尚可。結合國內外研究,本文對超高齡難治性抑郁癥患者的治療選擇進行...
孕早期女性睡眠潛在剖面及影響因素————作者:劉思齊;蔡舒;梁云芳;譚穎瑤;
摘要:背景 睡眠障礙是孕早期女性常見的健康問題,既往研究主要以量表評定結果反映這一群體的總體睡眠質量,難以精準地體現不同睡眠障礙群組間的差異。目的 探討孕早期女性睡眠質量潛在剖面,分析不同剖面生理-心理-社會方面的影響因素,以期為制定個性化睡眠干預措施提供參考。方法 選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在深圳市某三級甲等醫院產科門診就診的1 066名孕早期女性為研究對象。采用基本資料調查問卷、匹茲堡睡...
慢性病排斥與歧視量表的漢化及其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信效度檢驗————作者:徐瀅佳;何偉;謝松洪;李明雅;黃菲;
摘要:背景 歧視知覺是導致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的主要因素之一,慢性病排斥與歧視量表(CIRDS)可用于評定慢性病患者的歧視知覺水平。目前,尚未查見針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中文版CIRDS。目的 對CIRDS進行漢化,評價其中文版在我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應用的信效度,為評定該群體的歧視知覺水平提供工具。方法 按照Brislin翻譯模式對CIRDS進行正譯、回譯和文化調試,通過預調查形成了中文版CIRD...
冠心病患者心理痛苦影響因素的研究進展————作者:段小甜;曹紅十;畢泰瑜;王海燕;王菘煜;趙全通;王冉;武春景;
摘要:冠心病作為一種慢性、終身性疾病,給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帶來雙重負擔,容易引發心理痛苦,進而影響疾病預后和患者的生活質量。本文通過對冠心病患者心理痛苦的現狀、評定工具、影響因素和干預方式進行綜述,提供有益于識別和預防冠心病患者心理痛苦的關鍵信息,旨在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管理和治療效果。本文共納入18篇原始文獻,系統分析了影響冠心病患者心理痛苦的人口學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及社會因素,為深入了解冠心病患者的...
中晚期住院癌癥患者反芻性沉思水平及其影響因素:一項多中心橫斷面研究————作者:都松美;吳小林;賀丹;吳清貴;練玉穎;龔紅霞;
摘要:背景 癌癥患者反芻性沉思能發揮一定程度的心理調適作用,既往研究側重于考查單一種類的癌癥患者的反芻性沉思水平,缺乏對不同種類的癌癥患者反芻性沉思水平的調查和影響因素研究。目的 探討中晚期住院癌癥患者反芻性沉思水平及其影響因素,以期為臨床開展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提供參考。方法 于2021年1月—2022年12月采用系統抽樣法選取在核工業四一六醫院、成都市第六人民醫院和宜賓市第一人民醫院住院治療的TNM分...
前庭神經炎住院患者抑郁癥狀的影響因素————作者:王雙志;曹飛虎;王柳;何佳蔚;鄒欣;張弟文;
摘要:背景 前庭神經炎是臨床常見的急性外周性眩暈疾病,部分患者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負性情緒,并可能導致前庭神經炎慢性化加劇,影響預后。前庭神經炎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有待進一步研究。目的 探討前庭神經炎患者抑郁癥狀與前庭癥狀的關系及其影響因素,為患者的臨床干預提供參考。方法 納入2021年6月—2023年6月在綿陽市第三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住院治療的前庭神經炎患者86例。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17項版(...
團體失眠認知行為療法治療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共病失眠1例————作者:劉敏;趙瑞;陳敏;蘇日娜;魏婉婷;姚萍;呂東升;
摘要:本文報道1例以失眠為主訴就診的患者,多導睡眠監測(PSG)結果顯示存在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SA)。患者嘗試接受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治療(CPAP),因感覺戴帶呼吸機后入睡更加困難而放棄,后僅接受團體失眠認知行為治療(CBT-I),失眠癥狀得到改善,OSA也由重度降為輕度。這一案例提示:(1)由于失眠與OSA具有較高的共病率,在失眠障礙患者的臨床診療過程中,應注意對OSA的評估;(2)CBT-I能...
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感覺衰減異常及干預策略————作者:周愛保;李澤愷;黃雅蓮;胡韜;
摘要:精神分裂癥患者在感覺衰減方面存在缺陷,即無法正確抑制自主行為的感覺反饋強度。感覺衰減作為主動控制感的重要組成部分,保障了個體對自身行為的真實感知和對外界的有效適應。對感覺衰減異常的研究,有助于探索精神分裂癥患者感覺信息加工障礙的發生機制。本文探討了感覺衰減異常與精神分裂癥早期識別的關系、感覺衰減異常的形成機制以及針對感覺衰減異常的干預策略,旨在為精神分裂癥的診斷和治療提供新的視角
團體運動治療改善急性期輕中度抑郁障礙患者睡眠質量的效果————作者:李睿楠;郭建軍;劉文洋;喬羽;田璐;賈盛陶;周晶晶;
摘要:背景 抑郁障礙患者普遍存在睡眠障礙,既往研究表明,團體運動治療有助于改善抑郁障礙患者的抑郁癥狀,但尚缺少團體運動治療對改善抑郁障礙患者睡眠質量的研究。目的 探討團體運動治療對急性期輕中度抑郁障礙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為臨床改善急性期輕中度抑郁障礙患者的睡眠質量提供參考。方法 納入2018年12月—2021年7月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門診就診、符合《國際疾病分類(第10版)》(ICD-10)抑...
無抽搐電休克治療聯合藥物治療對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療效及城鄉差異————作者:謝宏成;馮雙雙;王婷婷;梁峻釩;仁佳俊;張虹俐;林資圓;王思入;向波;劉可智;
摘要:背景 抗精神病藥物聯合無抽搐電休克治療(MECT)是目前治療精神分裂癥的常用方法,但其療效在不同患者群體之間可能存在差異。目的 比較MECT對在城鎮和農村居住的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效果,以期為城鄉患者的治療方案選擇提供參考。方法 納入2018年5月—2022年8月在瀘州市精神衛生中心、自貢市精神衛生中心和宜賓市第四人民醫院住院治療的、符合《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DSM-5)精神分裂癥診斷...
相關醫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