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醫學期刊 熱度: 時間:
《中華危重癥醫學雜志(電子版)》
關注()雜志簡介
《中華危重癥醫學雜志(電子版)》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主管,中華醫學會主辦,中華醫學電子音像出版社出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承辦的《中華危重癥醫學雜志(電子版)》已正式出版發行。本刊為雙月刊,以光盤附紙質導讀形式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圖文聲像并茂。
本刊的辦刊宗旨:貫徹黨和國家的衛生工作方針、政策,貫徹理論與實踐、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辦刊方針,圖文與影視相結合,反映國內外危重癥醫學領域臨床及科研工作的新成果、新進展、新經驗,介紹世界新的發展趨勢,構筑起自由的學術交流舞臺,提倡學術爭鳴,促進跨學科的學術交流,從而提高從事危重癥救治工作的各科醫務人員的業務水平,推動臨床醫學發展。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ASPT來源刊
中國期刊網來源刊
欄目設置
本刊的主要欄目有專家述評、論著、短篇論著、臨床研究、基礎研究、臨床經驗、綜述、病例報告、視頻講座、經典操作、動態影像分析、學術動態、護理園地等。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1 2014年美國成人高血壓管理指南(JNC8)引發的爭議 朱繼紅 2-5
2 大劑量鹽酸氨溴索對肺外型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血管外肺水及氧合功能的影響 劉勇軍 陳娟 歐陽彬等 6-10
3 肺復張策略在全身麻醉術后患者的早期應用 彭民 吳荷寧 張加艷等 11-14
4 鹽酸戊乙奎醚結合液體復蘇抑制失血性休克大鼠小腸黏膜凋亡的研究 徐浩鋒 張琴 姜久昆等 15-18
5 參附注射液對慢性心力衰竭大鼠 JAK-STAT 細胞信號傳導調節的研究 付仲穎 蔣藍英 酈旦明等 19-23
6 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對大鼠失血性休克后急性肺損傷的保護作用研究 鄭悅亮 蔡文偉 周晟昂等 24-29
7 膿毒癥并發急性腎損傷患者臨床特點及預后因素分析 韓靜 邱俏檬 吳斌等 30-34
8 中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漿Apelin的表達變化及RAS阻滯劑的調控作用 唐關敏 汪世軍 胡惠林等 35-41
9 恩替卡韋與替比夫定對治療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療效及預測因素的分析 嚴俊 周紅萍 陳曉瑾等 42-46
10 綜合重癥監護病房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標本病原菌及耐藥性分析 胡羅文 王冀 魏慶慶等 47-50
11 血清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對異位妊娠患者的診斷價值探討 湯洪 51-52
12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早期檢測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的臨床意義 來俊 53-55
13 2 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視黃醇結合蛋白 4 含量與胰島素抵抗的相關性分析 周薇霞 邢玉波 俞寧娟 56-58
14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非機械通氣治療新進展 劉軍 鄒桂娟 李維勤 59-63
15 酒精性肝病合并戒斷綜合征 16 例護理體會 孫彌環 64-65
16 無痛內鏡下透明帽輔助治療食管尖銳性異物的護理 黃巧彩 王昌雄 蔡靈敏等 66-68
核心期刊論文發表:阿爾茨海默病和輕度認知障礙靜息態功能
摘要: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老年癡呆中最常見的類型,并以記憶和其他高級認知功能進行性減退為特征的神經退行性疾病。近年來,研究提出AD時一種失連接綜合癥,即AD患者不僅在局部腦區存在結構和功能的異常,在腦區之間的功能連接也存在異常。本文主要回顧近年來基于種子點功能連接研究在MCI和AD中的進展,這些發現不僅為了解其病理生理學機制提供了新的視角,也為疾病的早期診斷尋找到敏感的影像學標記。
關鍵詞: 期刊論文發表,阿爾茨海默病,輕度認知障礙,功能連接,功能磁共振成像
中華危重癥醫學雜志(電子版)最新期刊目錄
血糖間隙對非糖尿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發生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預測價值————作者:齊疏影;李響;劉飛;
摘要:目的探討血糖間隙對非糖尿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發生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MIRI)的預測價值。方法選擇2019年1月至12月就診于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的541例非糖尿病STEMI患者。將男性、年齡、吸煙、發病時間、多支病變、入院時血糖(ABG)、糖化血紅蛋白、血糖間隙、血肌酐、尿素氮、甘油三酯、總膽固醇、超敏C反應蛋白(hsCRP)峰值、心肌肌鈣蛋白I(cTNI)峰值納...
添加果膠膳食纖維的腸內營養對重癥患者免疫功能及胃腸道功能的影響————作者:繆小莉;葉紀錄;濮雪華;侯斌;石志祥;朱進;顧志林;
摘要:目的探究添加果膠膳食纖維的腸內營養對重癥患者免疫功能和腸道功能的影響。方法將4家醫院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140例重癥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70例。對照組患者在基礎治療上予以常規腸內營養治療,觀察組在基礎治療上予以添加果膠膳食纖維的腸內營養治療。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總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血紅蛋白的水平,CD3+、CD4+及C...
更正聲明————作者:本刊編輯部;
摘要:<正>本刊2021年10月第14卷第5期出版雜志中的《基于組蛋白去乙酰化酶為靶標的相關藥物在急危重癥醫學中的臨床應用前景》,因作者誤將項目申請書投稿編號填寫為正式項目編號,現將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8197080211)"更正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81971803)",特此申明并致歉
間充質干細胞胞外囊泡在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治療中作用及機制的研究進展————作者:袁雪燕;劉鳳;陸欣星;邱海波;
摘要:<正>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以彌漫性肺泡損傷為特征,主要表現為氣體交換障礙、上皮-毛細血管破壞以及難治性低氧血癥。ARDS一旦發生,預后兇險,病死率高達30%~50%[1-2]。臨床治療主要以保護性機械通氣以及限制性液體管理為主,尚缺乏逆轉ARDS肺部炎癥的有效治療策略[3]...
胸苷磷酸化酶與膿毒癥相關研究進展————作者:曾亞薇;齊文杰;
摘要:<正>胸苷磷酸化酶(thymidine phosphorylase,TYMP)又稱胸腺嘧啶核苷磷酸化酶,是由兩個相對分子質量為55 000的同源二聚體組成的蛋白質,廣泛存在于原核及真核生物細胞中,基因定位于22號染色體q13帶。目前該酶已經被證實有3種身份。第一種身份是作為TYMP,主要功能有:(1)參與嘧啶補救合成途徑,通過去磷酸化作用,將胸腺嘧啶核苷酸轉化為胸腺嘧啶和2-脫氧核糖-D核糖-1-...
3-乙酰基-11-酮-β乳香酸對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研究————作者:張艷;王俊;嚴永興;顧婧;魏穎楠;沈詠慧;
摘要:目的探討乳香提取物3-乙酰基-11-酮-β-乳香酸(AKBA)對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方法將80只大鼠分為假手術組、模型組、低劑量組及高劑量組,每組各20只大鼠。除假手術組外,其他三組采用改良線栓方法制備大鼠大腦中動脈缺血再灌注損傷模型,低劑量組在造模成功再灌注后60 min給予腹腔注射10 mg/kg的AKBA,高劑量組則給予20 mg/kg的AKBA。測定并計算各組大鼠腦梗死...
川崎病休克綜合征成功救治七例————作者:李小紅;邵啟民;楊麗平;喬貴雪;
摘要:<正>川崎病是兒童時期病因未明的全身血管炎癥疾病,主要累及中小血管,尤其冠狀動脈,易導致冠狀動脈損害[1-2]。在川崎病的急性期,出現血流動力學異常并不常見,2009年Kanegaye等[3]將在病程中出現血流動力學不穩定狀態的川崎病定義為川崎病休克綜合征(Kawasaki disease shock syndrome,KDSS)。與普通川崎病患兒比較,...
血小板/淋巴細胞比值對心臟死亡器官捐獻肝移植術后機械通氣時間延長和預后的影響————作者:王翰;左祥榮;曹權;
摘要:目的探討血小板/淋巴細胞比值(PLR)對心臟死亡器官捐獻(DCD)供肝肝移植術后機械通氣時間延長(PMV)及預后的影響。方法回顧性分析2018年1月至12月期間在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接受DCD肝移植手術的93例成年受體的臨床資料,根據術后轉入ICU后的機械通氣時間將其分為PMV組(機械通氣時間> 24 h,38例)和對照組(機械通氣時間≤24 h,55例)。比較兩組患者術前、術中和術后的臨床資...
“三明治”法負壓紗布填塞治療嚴重腹部外傷合并出血的應用效果————作者:儲誠南;丁威威;楊超;王新宇;陳方;王凱;李維勤;黎介壽;
摘要:目的探討"三明治"法負壓紗布填塞治療嚴重腹部外傷合并出血的應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顧性病例對照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9月東部戰區總醫院重癥醫學科戰創傷救治中心收治的40例因嚴重腹部外傷合并出血經藥物、介入及外科止血無效使用紗布填塞治療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紗布填塞方式分為傳統紗布填塞組(傳統組,19例)和"三明治"法負壓紗布填塞組("三明治"組,21例)。比較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創傷嚴重程度...
耳穴貼敷對腹部術后胃腸功能障礙的干預研究————作者:何彩紅;張勤;
摘要:目的探討耳穴貼敷聯合常規治療在預防腹部術后胃腸功能障礙中的作用。方法選取2018年3月到2019年4月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老年醫學科住院治療的40例行腹部手術患者,分為對照組(19例)與干預組(21例)。對照組術后予常規治療,干預組術后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耳穴貼敷療法。記錄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采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比較兩組患者恢復腸鳴音時間,首次排氣、排便時間,術后腹內壓、中醫癥狀評分及恢復...
ⅣA型黏多糖貯積癥患者二例應用酶替代療法的效果評價————作者:黃玉芬;向宇俊;諸紀華;周紅琴;徐紅貞;
摘要:<正>黏多糖貯積癥(mucopolysaccharidosis,MPS)是一組罕見的遺傳代謝病。所有MPS疾病的共同臨床特征包括骨骼和關節異常、視力和聽力障礙、心肺問題、肝脾腫大等[1]。ⅣA型MPS以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方式遺傳,是由于缺乏N-乙酰半乳糖胺-6-硫酸酯酶(N-acetylgalactosamine-6-sulfatase,GALNS)活性,造成糖胺聚糖(glyc...
經鼻空腸內營養防治老年人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臨床研究————作者:劉宇;徐君;鄭孝瑜;趙鳳芝;劉暉;張豐;尹海燕;
摘要:目的探討經鼻空腸管腸內營養在預防老年人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中的作用。方法選擇2017年4月至2019年6月期間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綜合ICU收治的預計需要機械通氣> 48 h、年齡≥75歲的114例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114例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57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方法留置胃管給予腸內營養,觀察組則采用經鼻空腸管給予腸內營養。記錄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比較兩組患者的VAP發...
體外膜氧合在危重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治療中的應用————作者:許淑云;林明;許能鑾;李鴻茹;陳愉生;
摘要:<正>2020年3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2型(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2,SARS-CoV-2)演變為全球大流行[1]。人群對SARS-CoV-2普遍易感,部分病例可發生嚴重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甚至...
質量功能展開和業務流程再造集成在急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從醫院大門到球囊擴張流程改善中的應用————作者:徐淑英;徐曉玲;陳劍平;厲錦巧;
摘要:目的探討質量功能展開(QFD)和業務流程再造(BPR)集成在急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從醫院大門到球囊擴張(D2B)流程改善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溫州醫科大學附屬東陽醫院2021年1月至4月首次就診并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術的急性STEMI患者60例,采用隨機抽樣進行分組,使用未完善急診STEMI患者D2B流程的30例患者納入傳統流程組,使用完善后流程的30例患者納入...
超聲引導下注射肉毒桿菌毒素治療局部疼痛療效的Meta分析————作者:何建娣;田果;殷珊娛;胡瑛;鐘麗云;蔣天安;趙齊羽;
摘要:目的系統評估超聲引導下注射肉毒桿菌毒素(BoNT)對局部疼痛(神經疼痛和關節痛等)患者療效的影響。方法計算機檢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Scopus、中國知網、維普及萬方數據庫從建庫至2020年2月發表的關于超聲引導下注射BoNT治療局部疼痛患者的文獻。由2位研究者按照納入和排除標準對相關文獻獨立進行文獻篩選及數據提取,使用STATA 12.0軟件進行Meta分析...
神經外科護士對預防誤吸知信行的現狀調查————作者:童曉飛;楊芷;張丹營;王倩;羅維嘉;
摘要:<正>誤吸是指進食或非進食時,在吞咽過程中有液體或固體的食物、分泌物、血液等進入聲門下呼吸道的過程,可以分為顯性誤吸和隱性誤吸[1]。研究顯示,由誤吸導致的吸入性肺炎占肺炎患者的10%~43%,其可導致不同程度的肺部并發癥,嚴重者可發生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致死率為40%~50%[2-4]。神經外科重癥患者意識障礙、吞咽功能障礙、咳嗽反射減弱或消失、腸內營...
心臟移植圍術期查檢單的設計及應用————作者:馮潔惠;馬量;徐建寧;郭雷;朱旭菁;潘英;方璉;耿慧慧;
摘要:<正>心臟移植是治療終末期心臟疾病的有效方法。目前,無論是外科手術技術,還是移植術后監護,均趨于成熟[1]。然而,心臟移植圍術期管理面臨諸多挑戰,如術前心肺功能衰竭,手術準備環節復雜,術后并發癥監護、感染防控、排異反應觀察等,均關乎患者安全。醫護人員一些不經意的疏忽或錯誤可能對患者造成傷害,延長住院時間,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查檢單可以在短時間內對重要環節進行質量檢查,以保證安全...
體外膜氧合救治肺栓塞伴惡性心律失常患者一例的護理體會————作者:蓋玉彪;辛晨;孫會亭;姚松楠;劉迪;郭小靖;
摘要:<正>肺栓塞是內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動脈引起肺循環障礙的臨床和病理生理綜合征,具有極高的發病率、誤診率和病死率。據文獻報道,發生心臟驟停肺栓塞患者的30 d病死率為52%~65%[1]。肺栓塞合并休克患者在休克出現后的最初幾個小時內病死率最高,因此快速診斷和治療對于挽救患者的生命至關重要。研究表明,體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
補陽還五湯促缺血性腦卒中后血管生成機制的研究進展————作者:張鐵松;黃思聰;潘劍威;
摘要:<正>缺血性腦卒中(ischemic stroke,IS)是全世界范圍內最常見的腦血管疾病之一,也是導致患者殘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主要臨床表現為急性的腦功能障礙。大約70%的急性腦血管事件為IS,其余為腦內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和短暫性腦缺血發作[1]。時間就是大腦,對于急性起病的IS,及時采用藥物以及新興的血管介入等治療手段開通血管有助于患者臨床癥狀緩解及預后改善...
發熱患者預檢分診管理制度的建立及標準化作業流程的應用效果評價————作者:陸麗芬;褚林霞;吳慧;鄭桂;
摘要:<正>發熱是臨床最常見的癥狀之一,可由多種疾病引起,其中大部分傳染病均有發熱癥狀。自2003年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發生以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一直借助發熱門診進行呼吸道傳染病監測[1]。發熱門診承擔著醫院所有發熱患者的傳染病排查與治療工作,是傳染病疫情監控的重要"哨點"[2]。然而,傳統的分診流程中,護士只負責簡單的分診叫號和體溫測量,無法對傳染病患者進行...
相關醫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