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醫學期刊 熱度: 時間:
《中醫研究》
關注()【雜志簡介】
《中醫研究》雜志2004年改刊。本刊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主管,中華中醫藥學會、河南省中醫藥研究院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國家級中醫藥學術刊物,本刊辦刊宗旨為:報道最新中醫學術研究動態和臨床運用新進展,提倡學術爭鳴,活躍中醫學術。適宜廣大中醫、中西醫結合人員及各醫療、醫學研究單位、醫學院校師生訂閱珍藏。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為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來源期刊,全文收錄(證書編號:ZR471),并被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證書編號:QB471)。
【欄目設置】
本刊設有"學術探討"、"發展論壇"、"經典研究"、"實驗研究"、"藥學研究"、"臨床研究"、"醫史研究"、"臨床報道"、"臨床經驗"、"針灸經絡"、"綜述"、"專題研究"、"方藥縱橫"等欄目。
雜志目錄參考:
1 中醫現象學———傳統中醫哲學理念的重新構建 王瑞祥 1-2
2 基于腦腸軸對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虛證的研究思路 劉俊宏 汪龍德 3-5
3 《傷寒論》中生半夏在治療痰證的運用及研究思路 陳務華 羅仁瀚 李寶國 潘宗奇 謝雅苑 5-7
4 疏肝解郁法在治療心血管疾病中的地位與價值 周立華 崔圓圓 李嬌嬌 刁邵敏 劉慶樂 孫笑衛 7-9
5 中醫五行學說屬性與本質探析 陳吉全 10-12
6 中醫“治未病”思想在肛裂防治中的運用 楊會舉 孫現鵬 12-14
7 壽胎丸治療反復自然流產患者 T 淋巴細胞亞群Th17 / Treg 失衡 60 例 何冬梅 李江濱 14-16
8 中醫臨床路徑治療慢性心力衰竭 60 例 拜永寧 16-18
9 67 例腦出血患者超急期中風急癥證候與出血部位、出血量的關系分析 楊蘭生 18-22
10 沉蛤定喘湯聯合西藥治療慢性肺源性心力衰竭肺腎氣虛型 31 例 王亞寬 羅清菊 徐曉雯 丁志欣 23-25
11 糖腎寧膠囊聯合培哚普利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 30 例 楊辰華 張社峰 25-27
12 中風參芪通絡膠囊聯合西藥治療急性腦梗死40 例 張志軍 王寶亮 馮來會 27-29
13 黃芪片聯合纈沙坦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 24 例 竇晨輝 王松珍 29-31
14 當歸拈痛湯加減治療濕熱痹阻型強直性脊柱炎 28 例 郭國興 陳 亮 31-33
15 活血舒筋湯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36 例 李先鋒 33-34
16 參附芪養心湯聯合西藥治療慢性心力衰竭50 例 王守偉 35-37
17 四逆湯合葶藶大棗瀉肺湯聯合西藥治療慢性心功能不全 30 例 陳 曦 37-38
18 和解化絡飲治療結核性胸膜炎所致胸腔積液87 例 張惠生 郭建強 何昌研 39-40
19 芍藥甘草湯加味治療坐骨神經痛 42 例 趙志強 仝允輝 40-41
20 國醫大師李振華教授運用和法治療功能性室性早搏經驗 韓景輝 42-43
藥學論文投稿:社區門診抗菌藥物使用合理性調查分析
摘 要 目的:分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診抗菌藥物合理使用情況。方法:隨機抽查2012年1-12月門診抗菌藥物處方3 400張,按照衛生部《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等文件對社區門診抗菌藥物使用率、聯合用藥、使用級別、不合理用藥進行分析。結果:門診抗菌藥使用率為13.42%,二聯抗菌藥使用率為5.91%,三聯抗菌藥物使用率為0.06%;抗菌藥不合理使用率為10.47%。結論:社區醫生在抗菌藥的用法用量、適應證的掌握方面需要改進,加強社區醫師業務學習和增強居民合理用藥意識是主要途徑。
關鍵詞 藥學論文投稿,抗菌藥物,門診處方,合理使用
抗菌藥物的應用涉及臨床各科,正確合理應用抗菌藥物是提高療效、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減少或減緩細菌耐藥性發生的關鍵[1]。為了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診抗菌藥物使用情況,我們對嘉定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12年1-12月的門診抗菌藥物處方進行回顧性分析,報告如下。
中醫研究最新期刊目錄
辛甘化陽法論治小兒雜病————作者:崔曉宇;杜澤宇;劉爽;郭亦男;
摘要:辛甘化陽法是運用性味合化理論調整陰陽盛衰的典型治法。通過查閱梳理與性味合化理論相關的文獻,分別總結論述辛甘化陽法在小兒雜病中的運用,旨在進一步完善辛甘化陽的理化內涵,認識和拓展臨床診治小兒雜病的治則治法,從而指導臨床與科學研究,為各醫家提供診療思路
《平三關病候并治宜》中的醫方初探————作者:鄭玲玲;周登威;張曉青;張陽;于靖;
摘要:《平三關病候并治宜》出自王叔和《脈經》,是論述脈證論治的文獻,現存于5種醫學文獻內,涉及脈證52條,收載醫方65首。其中寸部脈證17條,涉及醫方36首;關部脈證18條,涉及醫方36首;尺部脈證17條,涉及醫方27首。所載醫方中,桂枝湯、葛根湯、摩風膏、前胡湯、平胃丸、瞿麥湯、滑石散、芍藥湯保留藥物組成,且與出土秦漢醫方有著一定傳承關系。《平三關病候并治宜》所體現的用方模式主要是憑脈用方與以法統方,...
基于順通理論探析《傷寒雜病論》藥物外治法————作者:冷婧漪;任昕昕;汪洋;馬丁;劉應科;
摘要:基于順通理論探討《傷寒雜病論》藥物外治法的原理與應用。從陽部促升出、陰部促降入,中焦氣機升降出入同調,藥性寒熱調氣機升降,順勢通邪氣以出表四個角度分析藥物外治法的原理,提出溫熱升出、寒涼升出、溫熱降入、寒涼降入、通調氣機五種治療方法。深入探討張仲景外治思想的內涵,為臨床外治法提供新的理論依據和思路,指導臨床
從五臟“臟氣不治”論腹部動悸證治————作者:胡銘臻;趙健;
摘要:腹部動悸是臨床常見腹證,歷代醫家雖對其多有論述,但內容零散,尚不成體系。總結歷代醫著中關于腹部動悸的論述,發現五臟“臟氣不治”是腹部動悸的主要病機。“臟氣不治”最早見于成無己的《傷寒明理論》,釋為五臟真氣虛。腹部動悸病因包括“五邪中人”和“正經自病”;病機以五臟“臟氣不治”為本,水邪泛濫為標;治療應根據動悸部位及五臟兼證分別論治,或疏肝活血以利水,或溫補心陽以鎮水,或溫胃健脾以化水,或溫肺祛風以散...
基于中醫夢診理論探討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作者:趙璧卿;張彪;袁思成;李姍珊;郭少博;李文龍;趙天賜;冀緒政;
摘要:基于對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RBD)的特征性癥狀夢境演繹的認識,闡明夢、夢境與夢象的定義,并說明夢診理論概況。夢境易受日常生活、情志因素及個人稟賦等多重因素影響。以中醫夢診理論為核心,從陰陽盛衰、臟腑虛實、邪氣侵襲等角度分析引起病理夢象的病因病機,結合診夢三要素,探討RBD的治療。中醫夢診理論統轄于中醫學,針對...
基于腦-腸軸探討針刺八髎穴治療中風后便秘的機制————作者:王威;柏強;
摘要:便秘是中風發生后常見的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及后期恢復。基于腦-腸軸探討針刺八髎穴治療中風后便秘的機制,分析腦-腸軸對中風后便秘的影響,指出中風后會影響神經系統、腸道菌群及免疫系統而導致排便障礙。針刺八髎穴治療中風后便秘可通過改善腸道菌群、調節腦-腸軸功能而促進排便。結合西醫學和中醫學理論提出針刺八髎穴治療中風后便秘的新方案及獨特優勢,為臨床提供一定參考
郭艷幸治療膝骨關節炎的學術思想和臨證經驗————作者:劉源;李峰;馬江濤;史鵬博;胡笑燊;郭珈宜;
摘要:探尋平樂郭氏正骨傳承人郭艷幸教授的學術淵源,歸納其治療膝骨關節炎的學術思想、用藥規律和臨床經驗。郭艷幸教授認為膝骨關節炎是筋骨共病、痿痹共存的復雜病證,根本原因是機體平衡失調,具體表現為臟腑功能、氣血運行、筋骨系統和動靜平衡的失衡。治療以氣血共調、五臟兼顧,肝腎并舉、筋骨互用,標本兼治、動靜互補為原則,以促進平衡、維持平衡為核心。郭艷幸教授在治療過程中重視病史、體格檢查和個體化治療,采用中西醫結合...
王其美論治結直腸癌體寒瘤熱證經驗————作者:黃婕;王其美;
摘要:湖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醫學學科帶頭人王其美教授提出結直腸癌體寒瘤熱證,認為該病以體寒為本、瘤熱為標,體寒陽虛和瘤熱陰郁相互影響。治療方面,清熱邪以抒發陰郁為主,藥用枳殼、厚樸等,輔以白花蛇舌草等清熱解毒;扶陽氣以六君子湯為基礎方,加石見穿、雞血藤等通脈化瘀。針對術后無需化學治療者,治以清瘤熱為主;術后輔助化學治療者,治以扶助陽氣、通脈化瘀為主;晚期姑息化學治療者,治以扶陽氣、調氣血為主。從體寒瘤熱角...
基于“陽化氣,陰成形”理論辨治子宮內膜息肉經驗————作者:鄭雅萍;史佳玉;劉銀姣;楊孟潔;
摘要:以《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中“陽化氣,陰成形”理論為切入點,探討子宮內膜息肉發病病機及治療方法。認為“陽化氣不足,陰成形太過”是該病的核心病機,宜從扶陽化陰著手治療,采用甘溫扶陽、化痰散結、活血化瘀之法,旨在固本治標,消除陰邪,促進子宮藏瀉及生殖功能的恢復。舉驗案1則
氣機升降理論臨床運用心得體會————作者:牛媛媛;劉磊;
摘要:人體生命活動中,氣機升降理論具有重要的意義。“升降出入,無器不有。”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氣機升降異常會導致各種復雜的病證。根據各臟腑的升降特點及病理狀態,結合臨床實踐,辨證治療肝氣上逆、胃氣上逆、膽火上炎、沖氣上逆、肺氣上逆、清氣不升、大氣下陷等異常狀態。對氣升降理論在臨床中的運用進行探討
溫陽益腎通絡方加顆粒型皮內針聯合西藥治療腎氣虛寒型類風濕關節炎的研究————作者:李朝陽;馬慶立;王妍琦;李滿意;
摘要:目的:觀察溫陽益腎通絡方加顆粒型皮內針聯合西藥治療腎氣虛寒型類風濕關節炎的療效。方法:將90例腎氣虛寒型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按1∶1的比例分為兩組。對照組45例口服甲氨蝶呤片,15 mg/次,1次/周;塞來昔布膠囊,0.2 g/次,2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溫陽益腎通絡方(藥物組成:杜仲、附子、懷牛膝、續斷、黨參、黃芪、當歸、白芍、川芎、秦艽、獨活、細辛、桂枝、炙甘草),1劑/d,水煎,每...
中醫兒童健康管理方案聯合基礎治療對特應性皮炎的影響————作者:郭嘉成;李娟;周方園;
摘要:目的:觀察中醫兒童健康管理方案聯合基礎治療對特應性皮炎的影響。方法:將100例特應性皮炎患者采用隨機抽樣法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對照組堅持皮膚清潔和保濕潤膚;采用地奈德乳膏適量涂抹患處,2~4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建立中醫兒童健康管理方案:(1)建立患兒的中醫健康管理檔案;(2)建立微信群;(3)膳食管理方案;(4)推拿方法及注意事項。兩組均干預7 d判定療效。對比兩組患兒治療...
《辨證錄》痰證辨治思路探頤————作者:劉會軍;錢仁義;沈曉明;蘭瑞;許玉珉;
摘要:目的:研究《辨證錄》痰證辨治思路,為該病的治療提供參考。方法:對《辨證錄·痰證門二十一則》中的病例進行逐條梳理,從治法規律、五行生克、臟腑特點、治療側重、選方用藥、服藥周期、飲食和情志方面總結陳士鐸辨治痰證的經驗;采用數據挖掘技術對痰證相關病例的處方用藥進行藥物頻次分析和關聯規則分析。結果:陳士鐸從臟腑虛實、外感六淫、內傷七情、飲食居處等方面辨痰證病因,以五行生克、邪正盛衰、三因制宜等為立論依據辨...
基于系統藥理學的白芍和赤芍差異分析————作者:吳延嬈;張明亮;溫瀑;唐進法;
摘要:目的:基于系統藥理學研究白芍和赤芍的差異性。方法:采用中藥系統藥理學數據庫和分析平臺篩選白芍和赤芍的有效成分,采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和相似性集成方法數據庫錄入并獲取有效成分作用靶標蛋白,采用Uniprot數據庫將靶標蛋白名稱轉換為基因Symbol;采用Cytoscape 3.6.1軟件構建白芍、赤芍有效化合物與靶標蛋白的可視化網絡,進行生物拓撲學分析;采用STRING數...
益腎祛痰湯聯合來曲唑片治療腎虛痰濕型多囊卵巢綜合征的研究————作者:張瑞湘;劉莉萍;張瑞青;
摘要:目的:觀察益腎祛痰湯聯合來曲唑片治療腎虛痰濕型多囊卵巢綜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的臨床療效。方法:將118例腎虛痰濕型PCOS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59例。對照組于月經周期(或黃體酮撤退性出血)第5天口服來曲唑片,2.5 mg/次,1次/d,連服5 d停藥,下個月經周期繼續按此方法服藥。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益腎祛痰湯(藥物組成:熟地黃、黨參、山...
健脾養血方敷臍療法聯合西醫治療心脾兩虛型心臟神經癥的研究————作者:鞏偉玲;張振麗;于偉;
摘要:目的:觀察健脾養血方敷臍療法聯合西醫治療心脾兩虛型心臟神經癥(cardiac neurosis, CN)的療效。方法:將94例心脾兩虛型CN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47例。對照組給予酒石酸美托洛爾片口服,50 mg/次,2次/d;同時進行心理疏導,囑患者適當安排工作、生活,摒棄不良生活習慣,適度戶外運動。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健脾養血方(藥物組成:黃芪、人參、當歸、茯神、遠志、纈草、木香、冰片...
中醫藥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焦慮抑郁的研究進展————作者:鄭彩霞;聶偉;汪嚴;于盼;韓金花;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合并焦慮抑郁發病率較高,且易被臨床忽視。基于國內外治療COPD合并焦慮抑郁的研究成果,主要對中醫藥治療該病的進展進行研究。首先,綜述COPD合并焦慮抑郁的病因病機。其次,根據COPD不同分期對COPD合并焦慮抑郁的中藥治療及非藥物特色治療進行文獻回顧,系統闡述中醫藥治療的優勢,以期為COPD合...
開天門聯合耳穴壓豆對缺血性腦卒中后眩暈的影響————作者:胡冬蓉;楊瑩珠;潘思敏;李苑紅;陳曉英;劉蘭苑;
摘要:目的:觀察開天門聯合耳穴壓豆對缺血性腦卒中后眩暈的影響。方法:將40例缺血性腦卒中后眩暈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20例。對照組給予注射用腦蛋白水解物180 mg,加入9 g/L氯化鈉注射液250 mL中,靜脈滴注,1次/d;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100 mL/次,靜脈滴注,2次/d;阿司匹林腸溶片,100 mg/次,1次/d,早飯前空腹口服;阿托伐他汀鈣片,20 mg/次,1次/...
中西醫干預措施治療性早熟療效的網狀meta分析————作者:鐘欣然;黃偉;
摘要:目的:基于頻率學的網狀meta分析對比臨床常見中西醫干預措施治療性早熟的療效。方法:采用中國知網、萬方醫學網、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維普網)、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服務系統等進行文獻資料檢索,收集整理國內醫學期刊近五年發表的有關中西醫干預措施治療性早熟的隨機對照試驗(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文獻,采用Revman 5.4.1軟件進行文獻質量評估,采用Stata ...
《中醫研究》雜志稿約
摘要:<正>《中醫研究》雜志由中華中醫藥學會、河南省中醫藥研究院主辦,是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國家級中醫藥學術刊物,是河南省衛生健康系列高級職稱評審推薦的二類期刊。《中醫研究》雜志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證書編號ZR471)、《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證書編號HA152)、《中國學術期刊(網絡版)》《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以及《超星...
相關醫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