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醫學期刊 熱度:219 時間:2025年5月7日 星期三
《校園心理》
關注(219)声明:①本页面非期刊官网,不以期刊名义对外征稿,仅展示期刊信息当做参考资料.如果您要投稿、要查稿,请移步至期刊官网.②如果您是期刊负责人且不想本平台展示期刊信息,可联系在线人员予以删除.③如果需要期刊学术咨询服务可以联系学术顾问:服务详情
【雜志簡介】
《校園心理》是國內第一本面向校園的心理科普讀物--以解讀青年成長困惑,促進心理健康為宗旨,圍繞在校大學生關注的學習、情感、交往、發展、適應等問題,設置了“特別關注”“心靈陽光”“人生視野”“情感地帶”“休閑沙龍”五大版塊。由國內50余位知名心理學專家擔任編委,同時吸納了全國高校最優秀的寫手,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實用性和知識性。
雜志創刊于1997年9月,第一期是一本素面朝天的32開本小冊子,主要是宣傳心理健康知識,以增強學生的心理自我保健意識。隨著工作的進一步開展,雜志由白皮冊子演變為擁有彩色封面和豐富插圖的成熟期刊。1999年11月,《校園心理》成立學生編輯部,主要負責欄目的版面設計、采稿、雜志編輯等工作。2001年成立東校學生編輯部,負責東校學生稿件的收集、錄入。學生的加入使《校園心理》更加貼近中學生,并且從32開本演進成16開本。到現在《校園心理》已發行近50期,并于2005年榮獲全國首屆中小學校內刊物評比一等獎。
《校園心理》的宗旨: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增強師生自我心理保健意識;努力成為教師、學生、學生父母三者相互之間理解的窗口,溝通的橋梁。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獲獎情況
山西省新聞出版局山西省委宣傳部山西省科技廳評為2005年度“山西省一級期刊”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卷首語、人物專訪、心靈陽光、人生視野、情感地帶、休閑沙龍。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1. 網絡成癮大學生使用行為城鄉比較研究 胡健,蔡太生,胡康
2. 大學生自我效能感與學習倦怠相關關系研究 楊馨,衣炫儒,于越,孔祥敏
3. 《高中心理輔導100問》征訂啟事 本刊編輯部
4. 不同學業階段學生妒忌情緒研究 王小婷,李舟,劉旭陽
5. 城鄉大學生群體偏愛的特點研究 孫瀟,張雅明
6. 中學生社會支持的調查研究 馮梅,張衛芹
7. 醫學生睡眠障礙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王燕,劉亞昆
8. 高中生身體活動與身體意象自尊的關系 林小麗
9. 山西省小學四年級學生欺負行為調查研究 張海燕
10. 初中生父母教養方式的調查分析 郭琴琴
11. 軍校學員心理韌性研究述評與展望 陳林,韓立
12. 四級朋輩心理輔導模式的構建與實施--以湖北工程學院為例 丁遠坤,李道友
13. 朋輩心理輔導在高校貧困生心理健康工作中的實踐及思考 楊佳
14. 朋輩團體心理輔導對大學新生適應性影響探析 張海苓
15. 本刊加入CNKI中國全文數據庫的聲明 本刊編輯部
16. 本刊加入“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的聲明 本刊編輯部
17. 霍桑效應對解決軍校學員不良心理問題的啟示 謝真龍
中醫好發的雜志投稿:激勵機制在醫院獎金分配中的運用
摘要:人才是現代醫院管理的戰略性資源,也是醫院發展最關鍵的因素,激勵機制則是人才管理的重要內容。獎金分配作為物質激勵的主要形式之一,對于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醫院管理應設立科學合理的獎金激勵機制,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實現醫院的長遠目標。
關鍵詞:中醫好發的雜志,醫院,激勵,獎金分配
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逐漸深入,醫院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醫院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吸引和激勵優秀的人才為其服務,必須要有完善的具有激勵作用的薪酬分配體系。醫院員工最大的需求是良好的事業發展平臺和較高的收入待遇,而獎金作為最重要的物質激勵手段之一。
校園心理最新期刊目錄
童年期心理虐待與忽視對職高生攻擊行為的影響:鏈式中介效應分析————作者:嚴潔玉;王麗萍;劉媛;
摘要:目的 為探討童年期心理虐待與忽視、公正世界信念、相對剝奪感對職高生攻擊行為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方法 采用童年期虐待問卷、公正世界信念問卷、相對剝奪感量表以及攻擊行為問卷對山東省煙臺市某職業高中20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 童年期心理虐待與忽視對職高生攻擊行為有正向預測作用,公正世界信念以及公正世界信念-相對剝奪感分別在童年期心理虐待與忽視和攻擊行為之間起單獨中介和鏈式中介作用,效應值分別為0.4...
女大學生客體化身體意識與社交焦慮的關系:負面評價恐懼的中介作用————作者:牛欣榮;劉元媛;
摘要:目的 探討女大學生客體化身體意識、社交焦慮和負面評價恐懼之間的關系。方法 采用整群隨機抽樣法,使用社交焦慮量表(IAS)、客體化身體意識量表(OBCS)、負面評價恐懼量表(BFNES),對青島大學317名女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 (1)客體化身體意識與社交焦慮呈正相關(r=0.56,P<0.001),客體化身體意識與負面評價恐懼呈正相關(r=0.61,P<0.001),負面評價恐懼與社交焦慮呈正...
心理資本對大學生學習投入的影響————作者:牟芷;黃貴懿;
摘要:目的 為提升大學生學習績效,深入探究心理因素對大學生學習投入的影響機制。方法 基于心理資本、自我決定和社會認知3個理論設計了分析框架,運用混合研究方法,對大學生心理資本與學習投入的關系開展調查研究。結果 通過Pearson相關分析發現大學生心理資本影響學習投入水平,大學生心理資本與大學生學習投入之間呈正相關(r=0.751,
大學生心理韌性與創業意愿的相關研究————作者:褚天嬌;王昊;
摘要:目的 探討大學生心理韌性與創業意愿的現狀及二者的關系。方法 使用心理韌性量表和創業意愿量表對309名吉林省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 大學生心理韌性總分為(75.9±5.4)分,創業意愿總分為(36.4±9.0)分,心理韌性在性別和是否獨生子女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創業意愿在是否獨生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是女大學生在創業可行性和創業行為傾向上高于男生;心理韌性總分、人際協助、積極認知、情緒控制和目標專...
關于研究倫理問題的說明————作者:本刊編輯部;
摘要:<正>根據《學術出版規范期刊學術不端行為界定(CY/T174-2019)》論文涉及的研究未按規定獲得倫理審批,或者超出倫理審批許可范圍,或者違背研究倫理規范,應界定為違背研究倫理。違背研究倫理的表現形式包括:1. 論文所涉及的研究未按規定獲得相應的倫理審批,或不能提供相應的審批證明。2. 論文所涉及的研究超出倫理審批許可的范圍。3. 論文所涉及的研究中存在不當傷害研究參與者,虐待有生命的實驗對象,...
成長型思維對小學高年級學生堅毅的影響: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作者:潘少萍;
摘要:目的 探討成長型思維對小學高年級學生堅毅的影響,同時考察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成長型思維量表、堅毅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對1 118名佛山市4~6年級學生進行調查。結果 成長型思維、自我效能感分別與堅毅呈正相關(r=0.34,0.43;P<0.01),成長型思維與自我效能感呈正相關(r=0.41,
美式聯合德式認知行為療法對青春期性教育心理咨詢1例————作者:侯星含;
摘要:咨詢師采用美式與德式認知行為療法聯合的方式,具體采用合理情緒療法以及正念療法等方式,旨在幫助來訪者重構對性行為的正確認知,并促進其形成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經過9次咨詢,來訪者的性認知偏差得到改善,心理狀態由輕度抑郁、輕度焦慮以及中度壓力轉向健康,社交回避及苦惱程度下降,手淫頻率降低
山西省特殊教育學校視力障礙兒童生命質量評價————作者:武大宏;曾廣賢;程靜;胡貝貝;王宇瀟;劉潔;賀鷺;
摘要:目的 了解山西省特殊教育學校視力障礙兒童的生命質量現狀及其影響因素,關注兒童情感、社會及角色功能等方面,以期為完善視障兒童康復教育體系、推動其全面健康發展和社會融入提供依據。方法 選擇山西省某4所特殊教育學校的1 014名視障兒童作為研究對象,通過視障兒童生命質量測量量表評估生命質量水平,利用單因素及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探討視障兒童生命質量的影響因素。結果 視障兒童生命質量總得分為(50±12)分,情...
家庭親密度與大學生社交焦慮的關系:心理韌性的中介作用————作者:王媛媛;趙立軍;
摘要:目的 探討家庭親密度與大學生社交焦慮之間的關系并驗證心理韌性在兩者之間是否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家庭親密度量表》《青少年心理韌性量表》和《青少年社交焦慮量表》作為研究工具,采用方便取樣法在聊城大學選取400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 (1)家庭親密度與大學生社交焦慮呈負相關(r=-0.628,P<0.01),心理韌性與大學生社交焦慮呈負相關(r=-0.550,
關于來稿圖片發表需遵循的原則————作者:本刊編輯部;
摘要:<正>來稿圖片要求精練,設計應正確、規范,應有圖題。說明性資料應置于圖下方注釋中,注明圖中使用的全部英文縮寫的中文全稱。照片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對比度。大體標本照片在圖內應有尺度標記,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數。圖如有引自他刊者,請注明出處。圖注的順序編號采用英文字母,如“a.b.”。此外,圖片的刊登尚需遵循以下原則:1.不可用圖注代替圖題。2.不要對一張圖片的局部進行增強、模糊、移動、移...
大學生健身手機應用程序使用與鍛煉行為關系:鍛煉身份認同的中介作用————作者:張萍;陳龍;吳星雨;張煒;朱風書;
摘要:目的 探討健身手機應用程序(App)使用、鍛煉身份認同和鍛煉行為的關系,重點關注鍛煉身份認同在健身App使用和鍛煉行為之間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健身App使用量表、鍛煉身份認同量表和國際體力活動量表(短卷),對方便抽樣的490名使用健身App的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 (1)健身App使用與鍛煉身份認同呈正相關(r=0.58,P<0.01);健身App使用與鍛煉行為呈正相關(r=0.62,P<0....
人格特質與狀態焦慮的關系:心理韌性各因子的并行中介作用————作者:李文靜;胡偉堅;黃千宸;
摘要:目的 探究心理韌性各因子在不同人格特質對狀態焦慮影響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整群隨機抽樣的方法,選用大五人格量表、青少年心理韌性量表、狀態焦慮量表,對657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以心理韌性各因子為中介變量構建并行中介模型。結果 神經質、外傾性和盡責性都能通過影響心理韌性中的5個因子(目標專注、情緒控制、積極認知、家庭支持和人際協助)影響狀態焦慮(Ps<0.05);宜人性通過影響目標專注外的其余4個...
理工科類高職生手機依賴與學習倦怠的關系:時間管理傾向的中介作用————作者:張雅靜;戈儷沄;蔣紅娟;胡潔;
摘要:目的 探討理工科類高職生手機依賴、時間管理傾向和學習倦怠的關系。方法 采用手機依賴(MPAI)、時間管理傾向(ATMD)和學習倦怠量表對3 493名理工科類高職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 手機依賴與學習倦怠呈正相關(r=0.500,P<0.01),與時間管理傾向呈負相關(r=-0.420,P<0.01);時間管理傾向與學習倦怠呈負相關(r=-0.548,
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中高年級小學生正念水平調查研究————作者:杜瑞霞;郭青青;吝玲玲;
摘要:目的 了解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中高年級小學生的正念水平現狀,為農村小學生正念水平的提高提出相應的建議與對策。方法 采用兒童青少年正念量表,以河北省2所農村小學隨機選取的315名四五年級的學生為被試,進行調查研究。運用SPSS 26.0軟件對數據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和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不同年級農村小學生的正念總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49),五年級高于四年級,在覺察與不評判維度差異也有統計學意義...
房樹人測驗對評估學齡中期兒童社交焦慮的作用————作者:姚暢;陳永涌;
摘要:目的 探討學齡中期兒童社交焦慮的現狀以及在房樹人繪畫測驗中呈現的特征。方法 采用兒童社交焦慮量表以及房樹人繪畫測驗對194名小學生進行調查。結果 學齡中期兒童社交焦慮的檢出率為45.88%,社交焦慮平均得分為7.68分;三年級的社交焦慮分數高于四年級(t=2.85,P=0.01),獨生子女的社交焦慮檢出率(χ2=6.910,P=0.03)以及社交焦慮分數高于非獨生子女(t=2...
人工智能對大學生心理功能的負面影響及優化路徑————作者:馬翔;朱久宜;
摘要:近年來,人工智能發展迅猛,在各個領域被廣泛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大學生普遍會用到人工智能(例如智慧校園、地圖導航等)。隨著人工智能技術越來越先進,能夠完成的任務越來越多,相信大學生在工作學習、日常生活中也必然會更加依賴人工智能,更多地使用人工智能。由此可見,未來人工智能將影響大學生的各個方面。本文從認知、情緒、意志三個方面探討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對大學生心理功能的負面影響,并從心理學角度提出優化路徑供...
大學生完美主義傾向與鍛煉行為的關系:社會體格焦慮的中介作用————作者:劉銘卓;張煒;陳龍;朱風書;
摘要:目的 探討大學生完美主義、鍛煉行為和社會體格焦慮的關系,重點關注社會體格焦慮的中介作用。方法 選擇方便取樣方法,以江蘇省揚州市某高校的學生作為調查對象,采用多維完美主義量表、社會體格焦慮量表、體育鍛煉等級量表調查,運用中介效應驗證法進行數據統計分析。結果 (1)大學生完美主義傾向能夠正向預測其鍛煉行為(t=7.821,
核心自我評價對高中生適應的影響:應對風格的中介作用————作者:安樂樂;張小梅;
摘要:目的 探討高中生核心自我評價和適應的關系及應對風格的中介作用。方法 以517名高中生為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內容包括核心自我評價、應對風格和高中生適應。結果 核心自我評價與適應呈正相關;在應對風格6個維度中,核心自我評價與解決問題策略、情緒認知調節策略以及這2個策略與適應均呈正相關;在核心自我評價與高中生適應的關系中,解決問題策略,情緒的認知調節策略起部分中介作用。結論 高中生適應直接受核心自...
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的研究熱點——基于Cite Space的文獻計量可視化分析————作者:王東京;黃惠慧;肖夢潔;
摘要:目的 研究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相關文獻,探討該領域的研究焦點與發展趨勢,為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領域研究指引方向。方法 用文獻計量分析法,借助CiteSpace軟件以1999—2024年中國知網收錄的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的相關核心期刊文獻為研究對象進行可視化分析和知識圖譜繪制。結果 年核心期刊發文量整體呈下降態勢;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以大學生、心理危機、危機干預等為核心的10個關鍵詞;文獻作者及機構多獨立研...
親社會行為和心理危機的三水平元分析————作者:陳鈐雯;張露;
摘要:目的 探索親社會行為與心理危機的關系。方法 本研究采用縱向研究的三水平元分析方法,通過文獻檢索與篩選納入15項研究33個效應量,涉及被試26 804人。結果 (1)主效應檢驗結果表明T1時間點親社會行為與T2/T3時間點心理危機存在負相關(r=-0.113,P<0.001),T1時間點心理危機與T2/T3時間點親社會行為也存在負相關(r=-0.124,
相關醫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诉邮箱:qianyanxs@163.com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