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醫學期刊 熱度:167 時間:2025年5月6日 星期二
《中國體外循環雜志》
關注(167)声明:①本页面非期刊官网,不以期刊名义对外征稿,仅展示期刊信息当做参考资料.如果您要投稿、要查稿,请移步至期刊官网.②如果您是期刊负责人且不想本平台展示期刊信息,可联系在线人员予以删除.③如果需要期刊学术咨询服务可以联系学术顾问:服务详情
【雜志簡介】
《中國體外循環雜志》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主管、主辦和阜外心血管病醫院體外循環科等單位協辦的體外循環學術刊物,報道國內外體外循環技術與臨床研究的最新成果,普及體外循環理論,促進專業學術交流,為體外循環及相關專業的醫護人員提供學術、技術交流的園地。讀者對象:以從事體外循環、心血管外科、麻醉科等專業和相關專業的人員為主要讀者對象。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在“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首席醫學網”全文上網;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科技期刊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以及“解放軍醫學圖書館數據庫”收錄。2004年3月被科技部信息所收錄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欄目設置】
開辦的欄目有“專家論壇”、“專家點評”、“臨床研究”、“基礎研究”、“臨床經驗”、“綜述”、“技術交流”、“病例報告”、“國內外信息”、“繼續教育”。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國內體外循環膠體預充現狀的初步調查 黎筆熙,陶軍,張艷,周翔,秦明哲,劉方,凌娜佳,李欣,Li Bi-xi,Tao Jun,Zhang Yan,Zhou Xiang,Qin Ming-zhe,Liu Fang,Ling Na-jia,Li Xin
體外循環下心臟手術患者圍術期血糖嚴格控制與常規控制的Meta分析 曾慶東,郭莎莎,孫燕華,劉剛,周琴,李勇男,吉冰洋,鄭哲,Zeng Qing-dong,Guo Sha-sha,Sun Yan-hua,Liu Gang,Li Yong-nan,Zhou Qin,Ji Bing-yang,Zheng Zhe
康斯特液與威斯康星大學液保存供體心臟的對比研究 袁媛,郭莎莎,李勇男,劉剛,李景文,樓松,吉冰洋,鄭哲,宋云虎,王巍,胡盛壽,Yuan Yuan,Guo Sha-sha,Li Yong-nan,Liu Gang,Li Jing-wen,Lou Song,Ji Bing-yang,Zheng Zhe,Song Yun-hu,Wang Wei,Hu Sheng-shou
嗎啡復合七氟烷后處理對胸腔鏡下二尖瓣置換術患者的心肌保護作用 馮燕,張霞婧,邵勇平,陳敏,趙靜,陳濤,景桂霞,Feng Yan,Zhang Xia-jing,Shao Yong-ping,Chen Min,Zhao Jing,Chen Tao,Jing Gui-xia
丙泊酚靶控輸注在全胸腔鏡二尖瓣置換術中的應用 張慧,陳偉,雷翀,陳敏,Zhagn Hui,Chen Wei,Lei Chong,Chen Min
高壓氧預適應對心臟瓣膜置換術后的腦保護作用 吳帆,周凱,高峰,張近寶,付西,郭鑫,何春陽,Wu Fan,Zhou Kai,Gao Feng,Zhang Jin-bao,Fu Xi,Guo Xin,He Chun-yang
體外循環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中采用微量晶體停搏灌注法與不停跳法的心肌保護效果比較 陳祥舟,劉梅,肖穎彬,陳勁進,陳柏成,Chen Xiang-zhou,Liu Mei,Xiao Ying-bin,Chen Jin-jin,Chen Bai-cheng
低于15公斤患兒心臟手術圍體外循環期改良節約用血策略的安全性分析 鄒麗華,劉晉萍,馮正義,趙舉,崔勇麗,趙明霞,李守軍,閆軍,晏馥霞,王旭,Zou Li-hua,Liu Jin-ping,Feng Zheng-yi,Zhao Ju,Cui Yong-li,Zhao Ming-xia,Li Shou-jun,Yan Jun,Yan Fu-xia,Wang Xu
醫學期刊論文免費下載:運用行腹腔神經叢緩解腹部癌性疼痛
晚期胰腺癌和晚期肝癌或其它上腹部晚期腫瘤,可壓迫腹腔神經叢,引起頑固性上腹疼痛給患者帶來極大痛苦。臨床上對中晚期腫瘤頑固性疼痛沒有太好的治療辦法,常應用杜冷丁等強止痛藥物,長時間使用麻醉藥易成癮,往往劑量越用越大,效果越來越差。腹腔神經叢阻滯術(neurolytic celiac plexus block,簡稱NCPB)是治療中晚期上腹部腫瘤頑固性疼痛的有效方法。腫瘤引起的慢性頑固性疼痛,治療的總有效率為77.00% ~ 94.00%,直到死亡仍有44.40% ~ 70.00%有效,且有效期與患者生存期一致。現就NCPB的解剖學基礎及治療方法綜述如下。
1 解剖學基礎
1.1 腹腔神經叢
腹腔神經叢由腹腔神經節、終止于該節的內臟大神經及神經節發出的纖維和迷走神經后干的腹腔支共同組成。位于腹主動脈上段前方,圍繞腹腔干和腸系膜上動脈的根部,前方有胰腺、門靜脈或腸系膜上靜脈及脾靜脈;左側有左膈角及左腎上腺;右外側有右膈角及下腔靜脈。其位置有94.4% ± 5.4%平對第12胸至第1腰椎體,5.6% ± 5.4%平對第11胸至第12胸椎體。
中國體外循環雜志最新期刊目錄
白細胞及其活化與體外循環相關不良預后專家共識————作者:杜磊;吉冰洋;周莉;閆姝潔;周思危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劉剛;喻翔;林靜;薄致遠;劉俠麗;
摘要:<正>體外循環(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ECC)/心肺轉流(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相關的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與心血管手術術后多種并發癥的發生和死亡息息相關,至今仍無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方法。白細胞及其活化在該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本專家共識將聚焦...
心臟手術圍術期血壓變異度的研究進展————作者:李維娜;周榮華;
摘要:血壓變異度(BPV)是描述患者在某一時間范圍內個體血壓測量值波動情況的連續變量,它反映了血壓的動態變化,BPV被證明與心血管疾病及術后結局有關。近年來,有關心臟手術圍術期BPV對臨床預后的研究越來越多,本文通過回顧近年相關臨床研究,介紹了BPV的基本概念、常用表達形式,綜述BPV在心臟手術中的應用現狀及其與心臟術后不良結局之間的關聯,分析現有研究中關于圍術期血壓管理策略對BPV的調控效果,并對未來...
體外循環心血管手術后血管麻痹綜合征的治療進展————作者:盧雨;呂強;
摘要:血管麻痹綜合征(VPS)是一種體外循環心臟和大血管手術后常見并發癥,嚴重影響心臟手術患者術后康復。如何降低體外循環后VPS的發生率,改善VPS患者的預后一直是臨床醫生關注的問題。近年來,有關心臟術后VPS的預防和治療取得了一些進展。本文將在VPS病理生理機制基礎上,對不同治療方案和藥物的療效、不良反應等進行綜述
囊泡在體外循環臟器損傷與保護中的作用————作者:黑飛龍;
摘要:<正>體外循環是心臟外科手術的關鍵支撐技術,通過人工設備替代心肺功能,維持全身血液循環和氧合,極大地提高了心臟手術的成功率。然而,體外循環引致的臟器損傷問題仍未得到根本解決,心肌損傷、肺損傷、腎損傷以及腦損傷等仍是心血管手術常見的并發癥。近年來,外泌體和微囊泡作為細胞間信號傳遞的重要媒介逐漸受到關注。囊泡在臟器損傷的修復和保護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研究表明,囊泡能夠通過攜帶生物活性分子(如mi R...
《中國體外循環雜志》稿約
摘要:<正>《中國體外循環雜志》擬更名為《中國體外生命支持》雜志,是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在國內外公開發行的中文科技核心期刊,現由中國融通醫療健康集團有限公司主管、融通醫健期刊出版(北京)有限公司主辦出版,為雙月刊。本刊收稿范圍為與體外生命支持相關的體外循環、心肺轉流、體外膜氧合、人工肺(氧合器)、人工心(泵)、人工腎(透析濾過)、人工肝(吸附過濾)、呼吸和循環輔助,以及與之相關的基礎研究等臨床研究或經驗性...
基于可視化分析的人工智能技術在體外循環中的研究熱點及趨勢————作者:鄧珣;彭婷婷;劉璐;張山;
摘要:目的 分析人工智能技術在體外循環(ECC)中應用的研究熱點及趨勢,為醫務工作者應用人工智能技術輔助臨床工作提供參考。方法 利用Cite Space軟件對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數據庫中收錄的相關文獻進行可視化分析,包括年發文量的變化趨勢、主要研究機構的分布、不同國家的研究貢獻、共被引期刊和關鍵詞聚類。結果 共116篇英文文獻納入最終分析,發文量由2020年開始呈現逐年穩步上升的趨勢;中...
基于心肺運動試驗指導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后患者有氧運動康復訓練并評估對心肺功能的影響————作者:劉曉配;邢鳳英;王英慧;楊璐;沈青青;
摘要:目的 研究心肺運動試驗(CPET)對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ABG)患者圍手術期有氧運動康復訓練的指導作用以及對患者心肺功能的影響。方法 選擇在本院進行CABG患者148例,以隨機數字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74例。應用CPET對患者心肺功能進行測試。2組患者經過CABG治療后,除常規護理和基礎治療外,同時對患者進行心臟運動功能訓練。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進行有CPET評估的有氧運動,其中以無氧閾前一分...
心臟停搏液在A型主動脈夾層手術中應用的臨床效果研究————作者:高蘭英;薄致遠;陳劍;陳杰;王偉;何琳;賈彬;
摘要:目的 比較del Nido停搏液與含血停搏液用于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急診手術的心肌保護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2020年1月至2024年8月因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接受急診外科手術的151例成人患者。根據術中采用的心臟停搏液分為傳統含血停搏液組(傳統組,n=95)和del Nido停搏液組(DN組,n=55)。采用傾向性評分1:1匹配,得到術前術中基礎數據均衡的2組樣本作比較分析。主要研...
體外膜氧合聯合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患者的臨床特點及抗凝治療————作者:喬莉;張奇峰;張雙龍;邢曉輝;王征;
摘要:目的 探討體外膜氧合(ECMO)聯合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CRRT)患者的臨床特點及抗凝治療。方法 單中心回顧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5月北京大學國際醫院重癥醫學科20例接受ECMO治療患者的臨床數據,比較其臨床特點及抗凝方案。結果 共納入患者12例,死亡9例,其中體外心肺復蘇患者死亡率為85.71%,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死亡率為60%。ECMO聯合CRRT患者的并發癥為出血事件(75%)及遠...
檸康酸對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研究————作者:封林奇;陳城;山文菊;蹇玉紅;易蔚;
摘要:目的 探討檸康酸在脂多糖(LPS)/干擾素-γ(IFN-γ)誘導RAW264.7巨噬細胞在炎癥中的作用以及在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MI/RI)中的作用。方法 通過LPS/IFN-γ誘導RAW264.7巨噬細胞產生炎癥反應,細胞計數試劑(CCK-8)評估檸康酸處理后細胞活力,實時熒光定量聚合酶鏈反應和蛋白免疫印跡評價RAW264.7巨噬細胞的炎癥反應;通過構建MI/RI模型,比較小鼠腹腔注射外源性...
靜脈-靜脈體外膜氧合預后評分系統臨床應用的研究進展————作者:路思捷;李慧珍;李勇男;吳向陽;
摘要:靜脈-靜脈體外膜氧合(V-V ECMO)是一種用于治療嚴重呼吸衰竭的高級生命支持技術,適用于那些對常規治療無效的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患者以及其他需要臨時呼吸支持的患者。及時識別接受V-V ECMO治療患者的死亡危險因素,并全面分析幸存者的長期預后是至關重要的。目前,對嚴重ARDS行V-V ECMO的死亡預測(PRESERVE)評分、呼吸ECMO生存預測(RESP)評分、ECMO協作網...
Ⅱ型雜交治療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的療效分析————作者:李曉寧;張思雨;岳之峰;馬洪亮;
摘要:目的 比較Ⅱ型雜交技術和改良孫氏手術治療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ATAAD)患者的早中期療效,旨在評估Ⅱ型雜交技術治療ATAAD的有效性。方法 回顧性分析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2020年2月至2023年12月行全主動脈弓替換手術的患者,本次研究共入選患者90例,其中45例接受了改良全主動脈弓置換及象鼻支架置入術(改良組),45例接受了一期Ⅱ型雜交修復術(雜交組),所有患者手術均完成順利。結果 改良組年齡...
改良超濾致循環系統進氣原因分析與應對策略————作者:郭錚;張蔚;沈佳;姜磊;黃堅鵠;王偉;
摘要:目的 分析改良超濾(MUF)致循環系統進氣的原因,并探討預防措施以及處理策略。方法 回顧性總結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近12年心肺轉流(CPB)過程中發生的MUF致循環系統進氣事件,并對其發生原因、處理方法、預后情況等予以分析。結果 2013年1月至2024年8月,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共計開展CPB手術34 519例,其中MUF致循環系統進氣事件共計18例(0.05%),人為因素和技術因素各9例。人為因素中,...
中性粒細胞誘捕網在小鼠胸主動脈瘤和夾層形成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作者:張彬;朱翰朝;孫赫;江麗青;宋凡;蔣鵬程;金振曉;段維勛;俞世強;
摘要:目的 探討中性粒細胞誘捕網(NETs)在小鼠胸主動脈瘤和夾層(TAAD)形成中的作用及機制。方法 飲水加入β-氨基丙腈(BAPN)[1 g/(kg·day)]構建小鼠TAAD模型,采用腹腔注射脫氧核糖核酸酶I(DNaseⅠ)[20 mg/(kg·day)]清除NETs。80只3周齡雄性C57BL/6小鼠隨機分為對照組(Con+V)、對照+DNaseⅠ組(Con+DNaseⅠ)、BAPN+V組和BA...
超聲心動圖在體外膜氧合治療心原性休克患者中的研究進展————作者:焦顯婷;李斌飛;尹晴;古晨;廖小卒;
摘要:對于心原性休克(CS)的患者,體外膜氧合(ECMO)可幫助其在心臟功能衰竭時保持足夠的氧合和血流,并提供雙心室支持。臨床對于這類患者的心功能評估、判斷非常重要,需及時了解其繼發心力衰竭的危險因素,給予相關干預措施。作為常用的心功能評估手段,超聲心動圖在ECMO啟動前就開始使用了,但其評估結果對這類患者成功撤機的影響仍在探索中。因此,本文將詳細闡述超聲心動圖在接受ECMO治療的CS患者中的應用現狀和...
俯臥位通氣對心外科手術后低氧血癥患者的影響研究————作者:劉麗;邢麗娜;王沅芷;馬晶;
摘要:目的 評估俯臥位通氣治療對心臟外科術后低氧血癥患者的臨床效果和康復影響。方法 前瞻性納入120例心臟外科術后低氧血癥患者,采用隨機數表法將患者分為俯臥位通氣組和對照組。俯臥位通氣組患者于ICU內接受俯臥位通氣治療,對照組進行常規治療。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后24 h、48 h、72 h監測生命體征并進行血氣分析。比較兩組患者的動脈氧分壓(PaO2)、動脈二氧化碳分壓(PaCO
體外膜氧合抗凝管理的新進展與挑戰————作者:徐恩慧;孫琦;盧娟;熊鷹;魏新廣;劉燕;
摘要:在體外膜氧合(ECMO)期間,抗凝管理的目標是防止管路、氧合器和患者體內血栓形成,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出血并發癥。出血及血栓是ECMO治療中常見的并發癥,且與死亡及不良預后的增加顯著相關,抗凝治療是保持ECMO通暢和避免血栓引發并發癥的必要條件,同時也是出血性并發癥的促成因素。如何減少出血預防血栓形成,成為ECMO支持治療中面臨的首要問題之一。因此,ECMO支持期間凝血情況的監測和抗凝策略變得尤為關...
體外膜氧合支持患者病原菌分布的回顧性研究————作者:陳武;劉剛;王靖;王建;王添隆;滕媛;吉冰洋;
摘要:目的 回顧分析體外膜氧合(ECMO)支持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況。方法 回顧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體外生命支持電子數據庫,收集2017年3月至2022年8月期間95例ECMO支持期間病原菌檢出陽性的患者。收集患者臨床資料、ECMO支持期間送檢標本病原菌檢出情況、感染指標峰值、ECMO運行情況及患者結局。結果 患者平均年齡(51±14.4)歲,男性占62.10%;靜脈-靜脈ECMO 3例,靜脈-動脈EC...
HA380灌流器在原發性高膽固醇血癥冠心病患者體外循環術中使用1例報告————作者:高雪;熊瑤瑤;
摘要:<正>1資料與方法1.1病歷資料本研究已獲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臨床研究倫理委員會批準[(2021)倫審【臨研】第(090)號]。患者女,23歲,未婚,主因發現皮膚黃斑10余年,活動后胸痛半年于2023年9月3日入本院。患者10余年前因腹瀉就診,發現皮膚黃斑,完善血脂檢查發現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異常升高,達20 mm...
離體心臟長時間在心肌保護液中低溫保存對線粒體的影響————作者:王一涵;李雙磊;何瀟一;肖蒼松;
摘要:目的 研究心臟保存液(HTK)對離體大鼠心臟長時間低溫保存的效果,觀察其在血流動力學和心臟組織結構方面的變化,并初步探討HTK液低溫保存對心肌線粒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影響。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體重280~360 g,隨機分為3組,分別是假手術組(Sham)、HTK液低溫保存8 h組(HTK-8)和12 h組(HTK-12)。利用Langendorff裝置記錄心臟血流動力學變化、利用蘇木精-伊紅(...
相關醫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诉邮箱:qianyanxs@163.com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