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醫學期刊 熱度: 時間:
《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志》
關注()雜志簡介
《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志》以普及影像診斷技術和進行知識更新為重點,堅持面向臨床、面向基層、突出重點、講究實用、體現理論與實踐,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原則,貫徹“百家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本刊重點介紹各種影像診斷技術的基本原理、適應癥的選擇、各種疾病的影像學改變及其臨床意義,報道各種影像技術的研究成果和臨床經驗、交流和推廣醫學影像技術在診斷、治療、科研方面的新成果、新經驗,促進我國醫學科學的發展。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本刊連續多年被評為遼寧省“省一級期刊”,2000年進入國家科技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2002年被國家新聞出版署評為“雙效期刊”、2004年又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確定為“臨床醫學類核心期刊”。
本刊目前被五家國外檢索期刊列為來源期刊,其中有俄羅斯《文獻雜志》(AJ)、美國《化學文摘》(CA)、美國《劍橋科學文摘》(CSA)、英國《科學文摘》(INSPEC)、波蘭《哥白尼索引》(IC)。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為:論著、論著摘要、綜述、病例報告等。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血管回聲跟蹤技術評價頭頸部腫瘤患者放療后頸動脈彈性 楊岫巖,林萍,羅曉玲,YANG Xiu-yan,LIN Ping,LUO Xiao-ling
MR3D-FIESTA-c序列增強掃描在臂叢節前神經成像的應用研究 閆海龍,閆瑞芳,任繼鵬,岳巍,翟戰勝,夏林峰,韓東明,YAN Hai-long,YAN Rui-fang,REN Ji-peng,YUE Wei,ZHAI Zhan-sheng,XIA Lin-feng,HAN Dong-ming
CT引導下肺內直徑小于等于30mm以下結節穿刺活檢:探討穿刺活檢準確率的影響因素及其安全性 趙罡,史曉寶,盧再鳴,ZHAO Gang,SHI Xiao-bao,LU Zai-ming
超聲心動圖在心內膜墊缺損分型中的診斷價值及應用 吳丹,任衛東,肖楊杰,王超,宋光,徐敏,WU Dan,REN Wei-dong,XIAO Yang-jie,WANG Chao,SONG Guang,XU Min
雙能CT單能譜應用對冠脈小內徑支架顯示的影響 王彥懿,初金剛,于揚,趙宇,戴旭,WANG Yan-yi,CHU Jin-gang,YU Yang,ZHAO Yu,DAI Xu
應用實時剪切波彈性成像評價替比夫定對慢性乙型病毒肝炎肝纖維化的治療效果初步研究 史紅梅,王倩暉,高莉,SHI Hong-mei,WANG Qian-hui,GAO Li
1型糖尿病患者胰腺體積和胰腺脂肪含量的相關性研究 崔斌,祝安惠,張曉錦,CUI Bin,ZHU An-hui,ZHANG Xiao-jin
超聲造影監測缺血再灌注損傷兔腎皮質血流動力學改變的實驗研究 葉帆,李明星,羅志建,陳曉梅,宣吉晴,YE Fan,LI Ming-xing,LUO Zhi-jian,CHEN Xiao-mei,XUAN Ji-qing
彩色M型超聲心動圖對臍帶繞頸胎兒右心室舒張功能的評價 劉海霞,王琳,石偉,王岳恒,LIU Hai-xia,WANG Lin,SHI Wei,WANG Yue-heng
肺動脈閉鎖和永存動脈干及主動脈閉鎖的產前超聲心動圖鑒別診斷 繆偉,MIAO Wei
下頜骨磨牙區螺旋CT測量方法的規范性研究 李春山,張祥林,陳斌,LI Chun-shan,ZHANG Xiang-lin,CHEN Bin
MRI征象及定量測量壞死體積對非創傷性股骨頭壞死的預測價值 郝麗,王琪,HAO Li,WANG Qi
針灸臨床雜志投稿:中醫辯證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臨床療效
摘要: 目的: 探討中醫辯證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臨床療效。 方法: 選擇我院收治的70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35例,分別采用常規西醫治療和中醫辯證治療并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 結果 : 中醫治療組有效率為91.4% ,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的77.1%,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 采用中醫辯證治療慢性支氣管炎,臨床療效確切,不良反應少,值得進一步推廣。
關鍵詞: 中醫,辨證,慢性支氣管炎,臨床療效
慢性支氣管炎是指多種因素導致支氣管黏膜及周圍組織發生慢性非特異性炎癥,該病病程較長,病情多呈進行性發展[1]。常規西醫治療慢性支氣管炎較難取得理想療效。老年患者由于年齡增大,且病程較長,身體各項機能發生退行性改變,發病率較高[2] 。我院近年采用中醫辯證施治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志最新期刊目錄
缺血缺氧性腦損傷后Glu-CEST成像可視化評估谷氨酸含量及其相關蛋白表達的研究————作者:趙思嘉;張琴;鄭陽;
摘要:目的:聯合谷氨酸(Glu)-化學交換飽和轉移(CEST)成像驗證Glu代謝及其轉運體受體在缺血缺氧性腦損傷(HIBI后的作用與機制。方法:選用出生3~5 d、體質量1~1.5 kg的新生豬24頭,隨機分為對照組4頭,HIBI組20頭(根據HIBI后時間點分為0~6 h、6~12 h、12~24 h、24~48 h、48~72 h組,每組4頭),通過7.0T MR Glu-CEST成像檢測HIBI后...
基于GABA-CEST成像新生豬缺血缺氧腦損傷后GABA代謝的相關研究————作者:張琴;趙思嘉;鄭陽;
摘要:目的:聯合7.0T GABA-CEST成像研究新生豬缺氧缺血腦損傷(HIBI)后基底節區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的動態變化及其相關蛋白的表達,以期進一步明確GABA代謝的自我調節及其在HIBI中的作用機制。方法:選用出生3~5 d的健康新生豬,對照組4頭,HIBI模型組24頭,將模型組分為以下6個亞組(n=4):0~2 h、2~6 h、6~12 h、12~24 h、24~48 h。通過GABA...
多模態影像特征聯合臨床因素列線圖模型預測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療效————作者:阮野;劉興遠;曹思薇;金彥桐;張五岳;趙明明;王揚;高波;
摘要:目的:探討基于全視野數字化乳腺X線攝影(FFDM)、超聲(US)特征及臨床病理因素構建的列線圖模型對乳腺癌患者新輔助化療(NAC)療效的預測價值。方法:回顧性分析202例乳腺癌患者的臨床及影像資料,將患者以7∶3的比例隨機分為訓練集(n=141)及測試集(n=61)。在訓練集中通過Lasso回歸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篩選預測因子并建立列線圖預測模型,用訓練集數據計算列線圖最佳閾值以及進行...
基于Logistic回歸探討CT形態學參數對高級別肺腺癌的預測價值————作者:程保國;李衛星;栗鴻寶;李鵬政;秦栓梅;
摘要:目的:基于Logistic回歸探討CT形態學參數對高級別肺腺癌的預測價值。方法:回顧性選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9月已確診為肺腺癌且行肺癌根治性手術切除的患者187例,根據病理結果 分為高級別肺腺癌組(n=73)和非高級別肺腺癌組(n=114)。記錄并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與病理資料以及CT形態學參數(包括病灶長徑/短徑、平均CT值、分葉、毛刺、空泡、形狀、密度、支氣管充氣征和胸膜牽拉征)。采...
能譜CT定量參數與肺癌患者病理特征、預后的相關性分析————作者:孟錦;張冰凌;孫興智;李衛星;田曉敏;
摘要:目的:探討能譜CT定量參數與肺癌患者病理特征、預后的相關性。方法:選取2019年9月—2022年6月于我院經病理學檢查確診的102例肺癌患者作為研究組,同期110例肺炎患者作為對照組。所有入組病例均行能譜CT增強掃描,測量能譜CT定量參數(包括能譜曲線斜率(s-SHC)、動脈期標準化碘濃度(NICAP)、靜脈期標準化碘濃度(NICVP))。采用受試者工作特性(ROC)曲線評估能譜CT定量參數對肺癌...
非小細胞肺癌患者18F-FDG PET/CT參數與癌組織Ki-67、PD-L1表達的關系————作者:宋烈晶;徐海青;詹必成;張壘;胡玉華;
摘要:目的:探究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18F-FDG PET/CT參數與癌組織腫瘤增殖抗原(Ki-67)、程序性死亡配體1(PD-L1)表達的關系。方法:納入2021年9月—2024年4月我院收治的72例NSCLC患者進行研究。對比不同病理類型患者的18F-FDG PET/CT參數、臨床分期、腫瘤直徑和分化程度。使用免疫組化法檢測患者的Ki-67、P...
128排(256層)CT診斷肺癌患者腫瘤分化及縱隔淋巴結轉移的價值————作者:曾蕾;熊亮;
摘要:目的:探討128排(256層)CT在肺癌患者腫瘤分化及縱隔淋巴結轉移情況中的診斷價值。方法:選取我院2020年6月—2022年12月收治的92例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病理檢查結果為腺鱗癌29例、腺癌29例、鱗癌34例。另取同期檢查的健康人群92例作為對照組。所有研究對象均行128排CT檢查。比較患者肺癌組織分化程度、淋巴結分布情況及診斷準確率。結果:肺癌組織低、中、高分化程度患者質量分布圖參數偏度...
不同劑量CT聯合不同模型圖像重建算法在肺結節篩查中圖像質量對比————作者:馬嘯天;賈禎;栗鴻寶;
摘要:目的:探討不同劑量CT聯合不同模型圖像重建算法在肺結節篩查中的圖像質量。方法:選取2022年1月—2024年5月于新鄉市中心醫院進行治療的肺結節患者120例,分別對患者開展低劑量CT以及極低劑量CT掃描,低劑量掃描條件為管電壓120 kV、電流30 mA,極低劑量掃描條件為管電壓120 kV、電流10 mA。采用64排螺旋CT掃描,并對患者的影像學圖像進行濾波反投影重建(FBP)、全模型迭代重建(...
基于MRI影像組學評估局部進展期直腸癌新輔助放化療反應:一項兩中心多設備研究————作者:賈子琪;林耿斌;袁文靜;張漢良;崔亮;林韻穎;劉峴;吳元魁;陳維翠;
摘要:目的:探討基于MRI影像組學評估局部進展期直腸癌(LARC)患者新輔助放化療(nCRT)后病理完全緩解(pCR)的價值。方法:回顧性收集2021年10月—2024年1月在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中心1,n=142)和廣東省中醫院(中心2,n=61)共203例LARC患者,每位患者nCRT后的高分辨MRI檢查于以上2個中心、4種不同機型的3.0T MR設備上完成。兩名放射醫生對nCRT后的T...
基于直腸彩色多普勒超聲特征聯合臨床指標的列線圖鑒別前列腺良惡性病變的價值————作者:羅珊;宗華;胡運霞;王玲;向新;
摘要:目的:建立基于直腸彩色多普勒超聲特征聯合臨床指標的列線圖,并評估其對前列腺良惡性病變的鑒別價值。方法:選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武漢市第八醫院接受直腸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并經病理證實的前列腺結節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其中前列腺增生44例,前列腺癌56例,通過隨機抽樣將患者按7∶3的比例分成訓練集(n=70)與驗證集(n=30),并根據病理學檢查結果進一步將患者分為良性組、惡性組。收集所...
超聲診斷青少年女性盆腔囊實性腫物的價值————作者:李倩倩;敬蓉;劉娜;周琦;
摘要:目的:對超聲診斷的青少年女性盆腔囊實性腫物的術后病理進行分析,評價超聲診斷青少年女性盆腔囊實性腫物的價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4年3月就診于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兒童病院經超聲檢查發現盆腔囊實性腫物的患兒35例,并經手術得到病理結果。收集并記錄35例盆腔腫物患兒的臨床資料、手術記錄及超聲檢查結果。采用SPSS 21.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果:...
18F-FDG PET/CT顯像對下肢長骨骨折相關性感染的診斷價值————作者:韓潔;馮瑾;張連娜;楊芳;
摘要:目的 :總結下肢長骨骨折相關性感染(Fracture related infection,FRI)的18F-FDG PET/CT征象,提高對本病的認識。方法:回顧性分析2019年5月—2022年10月本院42例確診為下肢長骨FRI患者的18F-FDG PET/CT圖像,分析歸納該疾病18F-FDG PET/CT征象及代謝參數的特點。...
常規超聲聯合超微血流成像評估血友病性滑膜炎在骨軟骨損傷風險預測中的應用價值————作者:趙宇心;周鴻;周洋;葉鳴;劉瑩;曾欣;
摘要:目的:使用常規超聲聯合超微血流成像(SMI)評估血友病性滑膜炎,探討其對骨軟骨損傷的預測價值。方法:納入2023年1月—2023年12月于我院就診的血友病A患者57例,受累關節共計155例,對受累關節行常規超聲及關節滑膜SMI檢查,分析一般臨床資料、常規超聲特征、SMI參數與骨軟骨損傷的相關性,比較骨軟骨損傷關節與無骨軟骨損傷關節一般臨床資料、常規超聲特征、SMI參數的差異,分析骨軟骨損傷的獨立危...
磁共振引導下鼻咽癌放療療效1例————作者:邵羚;戢楠楠;曾越燦;
摘要:<正>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主要集中在亞洲南部,病理類型多為非角化性未分化型癌,早期癥狀不明顯,確診時多已是晚期。晚期NPC因解剖結構復雜,治療面臨巨大挑戰。近年來,磁共振引導下放療(Magnetic reso nance-guided radiotherapy,MRgRT)因具有高軟組織分辨率和實時成像的能力,提高了臨床放療的精準度[1]...
氣管內炎性肌纖維母細胞瘤2例————作者:車思雨;張秋萍;李智勇;
摘要:<正>病例患者1,女,45歲。2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咳嗽,步行后氣喘,睡覺時伴有憋氣,右側臥位可緩解。患者于我院行胸部CT檢查:胸1水平氣管內結節,邊界光整、清晰,與氣管右側壁相連,大小約1.1 cm×0.8 cm×1.1 cm,密度均勻,平掃CT值約為42 HU(圖1a,1b)。3 d后行氣管鏡檢查提示氣管內球形鮮紅腫物,表面血管豐富,阻塞氣道約90%,距聲門約4 cm。患者有海鮮過敏史,否認其他...
超聲診斷右側頸內動脈先天性缺如1例————作者:黃偉林;鄧滿;高順記;
摘要:<正>病例女,50歲,因頭暈1月余就診。既往有高血壓病史2年、糖尿病病史1年,服藥控制尚可。頸部血管超聲檢查:左側頸總動脈、頸內動脈、頸外動脈顯示清晰,左側頸總動脈內徑約9.4 mm,右側頸總動脈內徑約4.0 mm,右側頸總動脈向上直接延續為頸外動脈,未見確切頸內動脈管腔顯示。CDFI:左側頸總動脈收縮期峰值流速(PSV)=93 cm/s,阻力指數(RI)=0.72;左側頸內動脈PSV=82 cm...
兒童肝臟惡性橫紋肌樣瘤1例————作者:高佳欣;楊琳;白月南;郝躍文;
摘要:<正>病例男,1歲1月,以“發現腹部包塊1周”入院。專科檢查,肝區可觸及10 cm×10 cm包塊,質硬,邊界清,輪廓不規則。CT平掃示肝左葉內側段見一巨大稍低密度腫塊,大小約13 cm×9.2 cm×12 cm,CT值約21~35 HU,腸管受壓向左移位(圖1a)
原發性尤文腎肉瘤1例影像學表現————作者:梁妍;黃崑;
摘要:<正>病例女,73歲,以“腎臟腫物3月,腫物進行性增大伴大便困難”為主訴入院。一般狀況良好,小便正常。查體:雙腎區未見叩擊痛,未觸及腫塊,雙下肢無水腫。常規超聲檢查(圖1):右腎中部可見低回聲,大小約4.82 cm×4.60 cm×3.87 cm,回聲不均勻,向包膜外突出,CDFI見點狀彩色血流信號
原發性宮外闊韌帶腺肉瘤1例————作者:萬敏;羅紅;
摘要:<正>病例女,47歲,12 d前無誘因出現右下腹疼痛,陣發性加重。既往史:2007年因子宮肌瘤行腹腔鏡子宮肌瘤剝除術。查體:中下腹捫及包塊約17 cm,上界達臍上1指,包塊質硬,活動差,無壓痛。實驗室檢查:CA125:192.5 U/mL。超聲檢查:子宮前上方見不均質弱回聲團,大小約16.8 cm×7.1 cm×14.0 cm,邊界較清楚,形態不規則,與子宮漿膜緊貼,內探及血流信號(圖1);右附件...
腫瘤相關性低磷骨軟化癥1例————作者:張樹龍;王志華;劉靜;
摘要:<正>病例女,56歲,兩年半前無誘因出現雙腳疼痛,呈持續性鈍痛,站立時加重,休息后可略緩解,1年前疼痛向上蔓延至雙側大腿及腰部,彎腰及負重時疼痛加重。多次在本地及外地醫院就診,具體診斷不祥,曾給予氨基葡萄糖膠囊、尼美舒利治療,效果欠佳,癥狀無明顯緩解。4月前疼痛加重,且出現雙足跟痛,雙下肢無力,下蹲起立困難,行走距離變短,就診本院
相關醫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