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醫學期刊 熱度: 時間:
《上海中醫藥雜志》
關注()【雜志簡介】
《上海中醫藥雜志》由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市中醫藥學會主辦,1955年6月創刊,是一份在國內外享有較高聲譽、很有學術品味和影響的中醫藥學專業期刊。本刊以“立足上海,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為目標,既要全面展示上海地區在中醫藥基本理論、臨床醫療、實驗研究、養生康復及中西醫結合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與學術水平,也適當兼顧廣大基層臨床工作者對提高中醫藥理論水平和臨床診療技術的需求,在滿足不同層次讀者需要上精心組織選題,精編刊物,以倡導新思路、新導向、新內容的“海派”風格,遵循“讀者至上”和“學術面前人人平等”的編輯方針,繼續成為廣大讀者“開卷有益、拓展思路”的摯友。本刊注重欄目的設置,因為它既是從事不同專業和研究方向的作者、讀者與編輯進行交流的“眼睛”,更是我們共同辛勤耕耘的“園地”。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目前為《中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生物醫學核心期刊》、《國家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指定中文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統計源期刊》、《中國生物醫學文摘》和《中國藥學文摘》源期刊,并被中國生物醫學文獻光盤數據庫(CBM)、解放軍醫學圖書館CMCC系統、萬方數據庫、中文科技期刊數扼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等國內著名的檢索系統收錄。
【欄目設置】
設有醫理求真、臨證承啟、方藥攬勝、穴法新探、實驗研究、綜述等欄目。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劉祖貽清熱解毒利濕法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經驗 劉 芳,羅 星,向 茗,等1-4
基于 UPOINTS 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前列腺炎的規范化思考 陳偉杰,江寧東,張 清,等5-7
心象與中國文化及中醫學關系的初步思考 范逸品,王永炎,張志斌8-11
醒腦靜注射液對靜脈麻醉下伴有高血壓手術患者麻醉蘇醒質量的影響 金玉燕,王 健,邵 逸,等12-14
楊洪濤運用經方辨治慢性腎臟病驗案 4 則 楊 波,李 潔,李 康15-17
蔣健運用消食導滯通腑法治療脾胃病經驗 崔 晨,耿 琦,陳文文,等18-20
麻黃劑臨床應用驗案 4 則 黃仕沛,何莉娜21-23
易水學派脾胃論在小兒臨床中的運用 趙毅濤24-25+35
張秋娟治療垂體泌乳素大腺瘤驗案 1 則 徐 川26-28
基于“瘦素-攝食-免疫”網絡的消巖湯改善癌癥惡病質療效分析 張蘊超,賈英杰,路 娜,等29-31
抗瘤增效方結合化療治療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 97 例 鄧海濱,王中奇,吳 繼,等32-35
八珍湯加減方防治乳腺癌術后創面不愈臨床研究 吳 越,吳永強,鄭紅斌36-38
扶正減毒湯防治乳腺癌術后放療所致骨髓抑制臨床觀察 高 清,陳 剛39-41
口疳方治療胃癌化療所致口腔潰瘍臨床觀察 張微微,鄭 敏,陳 舲,等42-43
肝復樂膠囊聯合無水酒精瘤內注射治療原發性肝癌臨床觀察 吳孝雄,陳挺松,孫保木,等44-45
恩替卡韋聯合水飛薊賓治療 e 抗原陽性慢性乙型肝炎 45 例 黃鐘鳴,沈文娟,哈明昊,等46-47
牡丹江醫學院投稿:廣東省醫藥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
[摘 要]我國醫藥行業在電子商務平臺中占據著日益重要的位置,研究醫藥電子商務的發展具有實踐參考價值。本文從廣東省醫藥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出發,分析醫藥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并提出醫藥電子商務的發展對策。
[關鍵詞]牡丹江醫學院投稿,醫藥行業,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電子商務營銷模式已成為當前醫藥市場的重要營銷模式,發展電子商務成為醫藥企業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醫藥電子商務是指利用信息技術進行醫藥相關信息的傳播,促進和達成醫藥類商品的交易。通過互聯網進行藥品信息的發布和獲取、在線藥品批發業務、互聯網藥品廣告和招商、醫藥行業信息的傳播、醫療機構網上集中采購招標、網上藥品零售等行為,均是醫藥電子商務的有機組成部分。我國電子商務平臺的應用和發展,讓廣大醫藥企業認識到要想在激烈的醫藥市場競爭中長久地生存下去,構建經得起市場考驗的電子商務模式必不可少。筆者就廣東省醫藥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存在問題與對策展開分析。
上海中醫藥雜志最新期刊目錄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中醫藥標準化研究中的應用前景與挑戰————作者:劉嘉藝;賴鴻皓;潘蓓;趙國楨;李慧;曾芳;史楠楠;葛龍;
摘要:面對中醫藥標準化建設中的痛點問題,生成式人工智能正以其強大的多模態數據處理能力和深度語義理解優勢,為傳統醫學的傳承創新開辟新途徑。通過梳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中醫藥健康服務、質量提升、信息管理和智能診療等重點領域的應用現狀,分析其在推動中醫藥標準化建設過程中的應用前景與面臨的挑戰,以期為推動中醫藥標準化工作的創新發展提供參考和借鑒
電針對神經病理性疼痛大鼠痛閾值及脊髓小膠質細胞M1/M2活化狀態的影響————作者:汪靜;殷智宇;郭君;周亞蘭;唐煒;
摘要:目的 觀察電針對脊神經根結扎(SNL)大鼠的痛閾值和脊髓小膠質細胞M1/M2活化狀態的影響,探討電針參與慢性疼痛調控的可能機制。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隨機分為4組:假手術(Sham)組、SNL組、SNL+電針(SNL+EA)組和SNL+假電針(SNL+Non-EA)組,每組8只。除Sham組外其余組均通過L5脊神經根結扎建立SNL大鼠模型,Sham組大鼠僅暴露左側L5脊神經根,不進行結扎。SNL+...
槲皮素對多囊卵巢綜合征的治療作用及機制研究————作者:徐海鵬;徐淑穎;張淼;杜垚;宋順吉;王麗娜;張陽;
摘要:多囊卵巢綜合征是一種在育齡女性中普遍存在的生殖內分泌疾病,目前的臨床方案通常只用于控制其癥狀和體征,但不能完全預防并發癥。槲皮素為補腎養血、健脾化痰類中藥的主要活性物質,在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中具有極大潛力。綜述近年文獻研究發現,槲皮素對多囊卵巢綜合征的療效主要體現在改善胰島素抵抗、緩解高雄激素血癥及糖脂代謝異常、抗炎抗氧化等方面,且對卵巢組織形態學、卵泡形成和黃體化過程有積極影響,這些功能可能依賴...
大腸癌濕熱證患者舌苔代謝組學分析————作者:黃正陽;陳健慧;馮丹青;朱惠蓉;程悅蕾;
摘要:目的 借助代謝組學技術分析大腸癌濕熱證患者舌苔的生物學特性。方法 采集大腸癌濕熱證、大腸癌非濕熱證患者及健康人群的舌苔標本,分別設為濕熱證組、非濕熱證組、健康人群組,采用液相色譜-質譜技術檢測各樣本的代謝成分,獲得代謝指紋圖譜后進行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別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別分析,得到舌苔的相關代謝產物,尋找相應的代謝通路。結果 大腸癌濕熱證患者舌苔的差異代謝化合物主要為激素和傳遞介質、...
基于“肺與大腸相表里”理論從血瘀角度探析潰瘍性結腸炎————作者:李奕蓁;柳越冬;
摘要:基于“肺與大腸相表里”理論,從血瘀角度探析潰瘍性結腸炎的中醫病因病機、現代醫學發病機制以及辨治思路。認為肺與大腸經絡相通、表里同氣、氣血相關;從血瘀角度提出,本病病因病機為肺氣虛損、氣弱血留,肺氣閉阻、氣滯血停,肺熱移腸、灼絡血出,腸病遺肺、肺腸通應;結合現代研究,從免疫炎癥、微生物菌群失調和氧化應激異常佐證了“肺與大腸”在本病發病機制中的作用;治療上當益氣化瘀、行氣散瘀、清氣逐瘀
基于“火與元氣不兩立”論非肥胖型多囊卵巢綜合征————作者:康瀚卿;黃燦燦;岳斌;陳元歡;張雨知;陳琳;王婉潤;褚翠君;武權生;毛海燕;
摘要:基于“火與元氣不兩立”探討非肥胖型多囊卵巢綜合征的病機及治法。總結其發病關鍵在于“氣火失調”,元氣虛為發病伊始,陰火盛為病進之要,治療當注重溫脾啟元以潛藏浮陽、甘溫益氣以祛除郁熱,為非肥胖型多囊卵巢綜合征臨床辨證施治提供新思路
論漢代卦氣說視角下時令節氣的疾病思想————作者:劉立偉;畢洋;柳長華;范逸品;
摘要:漢代卦氣說承卜筮易學之余脈,以天人感應和陰陽五行災異論為構建基礎,形成了統攝天地氣運的占驗象數易學。其中以四時八節二十四節氣應期與否,表示風雨寒溫象數占驗的災異占候思想被引入到醫學中,在《黃帝內經》《傷寒論》中充分體現。八卦二十四節氣疾病思想包含了卦象、節氣、物候、人體經脈系統,充分展示了早期以氣象節氣異常為核心的時行疫氣思想。漢代卦氣說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時空氣象疾病模式,形成了早期天行時疫之傷...
《黃帝內經》五味理論之苦味新探————作者:劉中唐;趙思晨;裴曉麗;趙蕓慧;安冬;高艷奎;白敏;李曉玲;李宬鈺;尚立宇;梁永林;
摘要:梳理《黃帝內經》中涉及五味理論的代表性篇章中的條文,通過理論研究的方法,從“陰陽五行歸屬”“干預津液狀態”“五臟苦欲補瀉”“六氣致病用藥”4個層面,對五味理論中的苦味進行再認識,闡釋其不同功效背后的理論依據,總結其不同功效的使用規律,以期更好地指導臨床選方用藥
彭清華從“伏燥”分期辨治干燥綜合征型干眼癥經驗————作者:崔宏達;李江偉;彭俊;彭清華;
摘要:介紹彭清華教授從“伏燥”辨治干燥綜合征型干眼癥的臨床經驗。認為本病的關鍵病機為燥熱內伏,提出分期辨治,早期以外燥引動,伏燥竄絡,津液不足為主,治以清疏燥熱、滋養津液,方以沙參麥冬湯加減;中期以內燥錮結,氣陰枯涸,營血虛滯為主,治以益氣養陰、補血潤燥,方以生脈散加減;晚期以肝腎虧耗,陰損及陽,燥瘀阻絡為主,治以陰陽雙補、化瘀潤燥,方以右歸丸合二至丸加減
加味溫膽湯聯合甲地孕酮治療脾胃濕熱型癌性厭食的療效觀察————作者:駱學新;張梨琴;周羅瑜;
摘要:目的 觀察加味溫膽湯聯合甲地孕酮治療脾胃濕熱型癌性厭食的臨床療效,探討癌性厭食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方法 將67例脾胃濕熱型癌性厭食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34例)、觀察組(33例),對照組給予醋酸甲地孕酮分散片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聯合使用加味溫膽湯,兩組療程均為28 d。觀察臨床療效,比較歐洲癌癥治療研究組織生命質量測定量表(EORTC QLQ-C30)評分、中醫證候積分的變化情況,同時進行安全性...
地黃益智方治療高原地區腎精虧虛型血管性癡呆的臨床研究————作者:張立敏;閆建汶;范瑞東;顧超;
摘要:目的 觀察地黃益智方對高原地區腎精虧虛型血管性癡呆(VD)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將128例腎精虧虛型VD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即治療組64例、對照組64例。治療組予地黃益智方口服,對照組予吡拉西坦口服,療程均為12周。比較兩組中醫證候積分變化情況及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簡易精神狀態檢查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Zarit護理者負擔量表(ZBI)評分變化情況,并觀察不...
基于ATF2-Nrf2通路探討肺巖寧調控非小細胞肺癌鐵死亡敏感性的作用機制————作者:高紅芳;周蘭;周己揚;沈彬雯;徐振曄;
摘要:目的 探討肺巖寧對非小細胞肺癌鐵死亡敏感性的影響及其機制。方法 利用肺巖寧干預鐵死亡誘導劑埃拉斯汀(Erastin)誘導的非小細胞肺癌A549細胞鐵死亡,通過細胞計數試劑盒(CCK-8)檢測細胞活性改變,通過谷胱甘肽(GSH)檢測試劑盒、亞鐵離子(Fe2+)檢測試劑盒、丙二醛(MDA)檢測試劑盒分別檢測細胞內GSH水平、Fe2+水平及MDA水平改變。通過高內涵成像檢測活性氧(ROS)敏感熒光探針標...
天然低共熔溶劑提取山銀花中綠原酸工藝優化及其體外抗氧化活性研究————作者:李慧;譙磊;何文平;蔣永梅;嚴光華;匡菊香;王剛;
摘要:目的 采用低共熔溶劑(DES)超聲輔助技術提取山銀花中綠原酸(CGA),建立最佳DES提取方案,并初步明確DES回收的山銀花提取物的體外抗氧化活性。方法 通過高效液相色譜(HPLC)法測定提取物中CGA的含量,依據含量高低對比從30種DES中篩選出提取山銀花中CGA效果最佳的DES。研究摩爾比、含水量、液固比、提取時間、超聲功率、提取溫度對山銀花CGA提取效果的影響,進一步運用響應面法優化提取條件...
清熱法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研究進展————作者:成立;竇丹波;
摘要:潰瘍性結腸炎(UC)是臨床常見的消化系統疑難病,清熱法是中醫藥治療UC的核心法則。通過梳理文獻,綜述UC不同發展階段的清熱法代表方藥。濕熱初起,病理因素單一,可選用以黃連為代表的清熱燥濕方藥;熱毒熾盛,可選用清熱解毒方藥,代表藥物為白頭翁;血分熱盛,則當用清熱涼血藥,如地榆類方;瘀熱肉腐,則須在清熱解毒、涼血的基礎上加用具有祛瘀排膿功效的藥物,如敗醬類方。此外,UC病程中還可選用青黛類方藥清肝火,...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焦慮抑郁的中西醫研究進展————作者:李超桐;陶麗宇;蔣巨峰;李婧;崔松;
摘要:回顧近年文獻,梳理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焦慮抑郁的聯系機制、現代醫學主要治療手段及其局限性。探討中醫藥對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焦慮抑郁的病因病機認識,總結其臨床常見證型、治法方藥及中醫特色療法等,以期為臨床實踐提供借鑒
“血-脈-心-神”視域下產后抑郁的診療思路探析————作者:林祥羽;岳斌;張作良;胡安鑫;王婉潤;毛海燕;白敏;武權生;
摘要:以“心主血脈”與“心主神明”為理論指導,從血、脈、心與神的關系闡述情志病的發病機制。武權生教授認為“血-脈-心-神”功能失調是產后抑郁發病的關鍵,并從氣虛血瘀、神機失用、五臟失和3個方面進行闡述,提出以益氣養血、暢脈安神、和調五臟為治療原則,分析中醫藥治療產后抑郁的療效優勢,為中醫藥治療產后抑郁提供參考。并附驗案1則
《金匱要略》己椒藶黃丸條新解————作者:邱旭東;李良松;鐘相根;
摘要:基于《金匱要略》原文記載,回歸張仲景“辨病→平脈→析證→定治”之“病脈證并治”臨床診療決策模式,通過文獻學、考據學等方法,對己椒藶黃丸條內涵展開探討。認為己椒藶黃丸當屬于支飲治方,其用丸劑之意除“峻藥緩投”之外,尚考慮到支飲腹滿不耐飲水,以及椒目利于入丸散服用的因素;鄧珍本之方后注中“口中有津液”后脫漏“止”字,應作“口中有津液,止”,即口中有津液為取效;己椒藶黃丸主治支飲發病過程中出現腹內有水作...
基于人工智能算法與中醫體質類型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預測模型————作者:朱晶晶;張揚;龔小會;鄭婉怡;毛麗君;宋花玲;徐祥龍;
摘要:目的 結合人工智能算法、臨床血液檢查數據與中醫體質理念,構建針對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預測模型,為個性化健康管理提供新手段。方法 納入2018年至2022年上海市黃浦區豫園社區1 068名65歲以上的糖尿病患者,通過邏輯回歸模型(logistic regression)和極限梯度提升模型(XGBoost)兩種機器學習算法,利用中醫的9種體質變量和血液檢查指標,構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預測...
電針針刺膀胱募穴穴組治療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臨床研究————作者:宋秀玲;劉璐慜;明樹人;關立欣;王茜;胡俊威;陳躍來;
摘要:目的 觀察電針針刺膀胱募穴穴組對輕、中度女性壓力性尿失禁(SUI)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80例SUI患者按1∶1比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對照組,每組40例。在盆底肌訓練(PFMT)基礎上,觀察組取中極、關元、大赫(雙側)穴進行電針治療,對照組取穴同觀察組,施以安慰電針治療;兩組治療均為每周3次,療程6周。比較兩組1 h尿墊試驗漏尿量、國際尿失禁咨詢委員會尿失禁問卷簡表(ICI-Q-SF)評分、平均24 ...
基于眼電信號關聯維數特征探討針灸“治神”對得氣針感的影響————作者:林錦文;齊詩儀;王世豪;吳靖雅;湯文政;林麗莉;林棟;
摘要:目的 基于眼電信號關聯維數(D2)特征探討得氣針感在不同關注狀態下針刺的表現形式、關注狀態與得氣針感強度的關系等,以期為針刺“治神”與得氣理論提供科學依據。方法 50例健康受試者以相同順序依次接受3種關注狀態下的足三里穴針刺,每次干預間隔7 d洗脫期。運用自主研發裝置和中文改進版馬薩諸塞醫院針刺感覺量表(C-MMASS)采集眼電信號和得氣針感,比較3種關注狀態下得氣針感強度、...
相關醫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