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醫學期刊 熱度:239 時間:2025年5月24日 星期六
《中國骨傷》
關注(239)声明:①本页面非期刊官网,不以期刊名义对外征稿,仅展示期刊信息当做参考资料.如果您要投稿、要查稿,请移步至期刊官网.②如果您是期刊负责人且不想本平台展示期刊信息,可联系在线人员予以删除.③如果需要期刊学术咨询服务可以联系学术顾问:服务详情
【雜志簡介】
《中國骨傷》雜志是由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和中國中醫科學院主辦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骨傷科專業性學術期刊。辦刊宗旨是:堅持中西醫并重原則,突出中西醫結合的特色,執行理論與實踐、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方針。主要報道中醫、西醫和中西醫結合在骨傷科領域原創性的科研成果、理論探討和臨床診療經驗。刊登中國和國際的稿件,尤其重視刊登有國家和地方科研基金資助項目的原創性的臨床和基礎研究的學術論文。論文的主要類型有:專家述評、臨床研究、基礎研究、骨傷論壇、臨床經驗交流、文獻綜述、正骨手法介紹、學術講座、科研思路和方法、病例報告、繼續教育園地等。另外,還有讀者來信、國內外骨傷科學術動態及醫學書刊評價等文章。雜志重視學術導向,及時反映和傳授中、西和中西醫結合骨傷科領域的新知識、新進展,以促進國內外骨傷科的學術交流。讀者對象為骨科、創傷、及相關學科的臨床醫師、科研人員、教學工作者以及在校的大學生和研究生等。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已分別入編萬方數據中國數字化期刊群、《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和中國期刊網,是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和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本刊為首屆“國家期刊獎”獲獎期刊、中國醫學專業核心期刊、中文科技期刊論文統計源期刊和中國期刊方陣期刊。本刊被美國化學文摘(CA)、俄羅斯文摘雜志(AJ)、波蘭《哥白尼索引》(IC)列為來源期刊。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設有專家述評、臨床研究、基礎研究、骨傷論壇、學術爭鳴、經驗與教訓、學術講座、影像分析、診治失誤、經驗交流、文獻綜述、手法介紹、學習園地、科研思路與方法、臨床病例討論、繼續教育園地、國內外骨傷科醫學動態以及醫學書刊評價等欄目。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肩鎖關節脫位的分型與治療方法的選擇 黃強,HUANG Qiang
鉤鋼板治療肩鎖關節脫位肩痛原因分析的病例對照研究 楊英果,蔡曉冰,王曉民,朱永敢,潘合永,YANG Ying-guo,CAI Xiao-bing,WANG Xiao-min,ZHU Yong-gan,PAN He-yong
Triple-Endobutton技術治療TossyⅢ型肩鎖關節脫位 孫遼軍,盧迪,陳華,SUN Liao-jun,LU Di,CHEN Hua
雙Endobutton鋼板重建喙鎖韌帶聯合Ⅰ期肩鎖韌帶修復治療Ⅲ度以上肩鎖關節脫位 胡文躍,俞沖,黃忠名,韓雷,HU Wen-yue,YU Chong,HUANG Zhong-ming,HAN Lei
關節鏡下克氏針結合縫線不經骨骺線固定治療兒童脛骨髁間隆突骨折 趙其純,鄧小文,周平,尚希福,朱亞林,ZHAO Qi-chun,DENG Xiao-wen,ZHOU Ping,SHANG Xi-fu,ZHU Ya-lin
脊柱調衡手法與藥物治療退變性脊柱側凸癥的病例對照研究 田綱,沈茂榮,梁偉國,謝富榮,韋文武,TIAN Gang,SHEN Mao-rong,LIANG Wei-guo,XIE Fu-rong,WEI Wen-wu
椎體后凸成形術后的不同治療對骨質疏松性骨折療效的影響 王蕭楓,許兵,葉小雨,楊益宇,王冠華,WANG Xiao-feng,XU Bing,YE Xiao-yu,YANG Yi-yu,WANG Guan-hua
信息動態
T形鎖定鋼板內固定與外固定支架治療背側Barton骨折的病例對照研究 陳煥慶,溫喜樂,李陽明,溫從游,CHEN Huan-qing,WEN Xi-le,LI Yang-ming,WEN Cong-you
手法復位經皮克氏針固定治療兒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療效觀察 許益文,鄭勇,白祥軍,劉俊,李彥武,石振,游景揚,范江榮,張柘
醫生論文發表:外科清創治療III~IV度壓瘡80例療效
摘 要 目的:觀察老年人壓瘡外科治療的療效。方法:除壓瘡的基礎治療外,沿創周及周邊的瘢痕組織一并切除,手術范圍與深度以達微量出血為度,術后創面置呋喃西林紗布引流。結果:手術治療1個月,80例III度和IV度壓瘡患者痊愈40例,好轉27例,有效率為71.3%。其中52例III度壓瘡有效率為83.7%,28例VI壓瘡有效率為50.0%。結論:應用外科清創手術治療壓瘡,療程短,費用少,可提高治療效果。
關鍵詞 醫生論文發表,老年人,壓瘡,外科治療
壓瘡(pressure ulcer, PU)被認為是當今突出且有負面影響的健康問題之一,在長期臥床、昏迷、癱瘓、營養不良等患者的骨突出部位較易發生[1],是臨床常見的并發癥。作者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對80例III~IV度壓瘡患者進行壞死皮瓣切除及引流治療,報告如下。
中國骨傷最新期刊目錄
膝骨關節炎臨床治療進展及前景展望————作者:楊自權;郝耀;
摘要:<正>膝骨關節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類表現為滑膜炎、關節軟骨退變、半月板退變、關節周圍骨贅形成等病理特征的退行性疾病[1],主要高發于女性、肥胖及老年人群[2]。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KOA患者數量急劇增加[3],且60歲以上人群KOA發病率高達37%[4],是老年人致殘...
單髁置換術治療前交叉韌帶缺失的高齡膝關節內側骨關節炎的療效分析————作者:梁海松;盛東;惠小蘇;白新文;鄧煜;舒從科;向發松;
摘要:目的:探討單髁置換術(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治療前交叉韌帶缺失(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deficinencyACLD)的高齡膝關節內側骨關節炎的中短期臨床療效。方法:回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進行UKA的75歲以上原發性膝關節內側骨關節炎合并ACLD的31例患者的臨床資料,男12例,女19例;年齡...
社區老年人群骨量丟失與膝骨關節炎患病率的相關性研究————作者:夏臣杰;李瑾;李翔;周珂;方亮;金紅婷;童培建;
摘要:目的:探究社區老年人群膝關節骨關節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流行病學特點,及其與骨量丟失的相關性。方法:采用橫斷面研究設計,選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浙江地區1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50歲以上老年人群進行面對面問卷調查,收集受試者的性別、年齡、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T值及KOA診斷結果。采用單因素回歸分析年齡、性別、BMI及骨量...
手法復位聯合3D打印小夾板治療肱骨干骨折臨床療效觀察————作者:王強;冷燕奎;翟波;徐佳毅;姬更生;
摘要:目的:分析手法復位聯合3D打印小夾板進行外固定與同期手法復位傳統小夾板外固定治療肱骨干骨折的臨床療效。方法:回顧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采用3D打印小夾板與傳統小夾板治療肱骨干骨折患者40例,根據固定方式不同分為3D組與傳統組。其中3D組,男15例,女5例,年齡20~52(36.3±15.6)歲;傳統組,男17例,女3例,年齡16~51(32.9±17.2)歲。觀察并比較兩組并發癥發...
凝血纖溶指標聯合檢測對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預測價值————作者:張宏峰;何安吉;趙溪林;
摘要:目的:探討凝血纖溶指標聯合檢測對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proximal femoral anti-rotation intramedullary nail,PFNA)術后深靜脈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的預測價值。方法:采用回顧性病例對照研究分析2019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80例行PFNA治療的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臨床資料,其中男...
兩種內固定方式治療交鎖髓內釘固定后股骨骨不連的比較研究————作者:侯吳仁;徐安鵬;徐敏鷗;
摘要:目的:比較分析動力化固定和附加鋼板固定聯合植骨術治療交鎖髓內釘靜力型固定后股骨骨不連的療效。方法:回顧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22年12月采用髓內釘動力化固定和附加鋼板固定聯合植骨術(保留髓內釘)治療128例交鎖髓內釘靜力型固定后股骨骨不連患者,男104例,女24例;年齡19~59(32.70±9.21)歲。根據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動力化組和鋼板組。動力化組67例,男54例,女13例;年齡19~58...
人體測量參數在預測四股腘繩肌腱自體移植物直徑中的應用研究————作者:王曉寶;付昆;于鵬;林藝;楊宵;
摘要:目的:探討能夠有效預測腘繩肌腱移植物直徑的人體測量參數,并分析損傷原因及病程時長與移植物直徑之間的相關性。方法:回顧性分析自2013年1月至2023年12月,采用自體半腱肌-股薄肌四股移植物進行前交叉韌帶重建手術的166例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135例,女31例;年齡14~62(28.87±10.46)歲。采用皮爾遜相關系數、偏相關系數和逐步多元線性回歸分析,以明確結果變量(腘繩肌腱移植物直徑)與...
膝骨關節炎合并骨質疏松患者的維生素D及骨代謝特點————作者:王學宗;路雨;丁道芳;鄭昱新;曹月龍;
摘要:目的:探討膝骨關節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合并骨質疏松(osteoporosis,OP)患者的維生素D(Vitamin D,VitD)及骨代謝特點。方法:回顧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4年3月骨傷科收治的240例患者。依據病種不同分4組。單純KOA組(KOA組)90例,男13例,女77例,年齡50~91(68.48±8.96)歲。單純OP組(OP組)90例,男7例,女...
軟骨細胞氧化應激在骨性關節炎中的作用機制及干預研究進展————作者:陶葉龍;范建波;
摘要:隨著對骨關節炎發病機制認識的加深,針對軟骨細胞氧化應激的治療策略正逐漸成為研究的熱點。本文概述了氧化應激在骨關節炎發展中的重要角色,指出其與軟骨細胞衰老、炎癥級聯反應及軟骨基質降解密切相關。鑒于氧化應激在骨關節炎病理過程中的核心作用,抑制氧化應激和活性氧的生成被視為是緩解軟骨細胞損傷與衰老、阻止骨關節炎病程進展的關鍵。盡管當前骨關節炎的研究已取得一定進展,但仍面臨諸多挑戰,如骨關節炎病因的深入理解...
二氫楊梅素通過ROS/p38-MAPK信號通路對H2O2誘導骨關節炎軟骨細胞增生、凋亡的影響————作者:程瑛;陳慧娟;楊婷;
摘要:目的:分析二氫楊梅素通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ROS)/p38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通路對過氧化氧(hydrogen peroxide,H2O2)]誘導的骨關節炎軟骨細胞增生、凋亡的影響。方法:取5只C57BL/6J小鼠,麻醉后頸椎脫臼法處死,提取...
保留主動屈伸指活動的選擇性神經阻滯在手指狹窄性腱鞘炎的應用————作者:王麗;余曉軍;楊帆;黎娟;王志強;
摘要:目的:探討前臂遠1/3段超聲引導下、保留主動屈伸指活動的選擇性神經阻滯麻醉在手指狹窄性腱鞘炎應用效果。方法:回顧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間61例手指狹窄性腱鞘炎手術患者,美國麻醉醫師協會(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級Ⅰ級41例,Ⅱ級20例;男15例,女46例;年齡16~72歲;體質量44~75 kg。根據病變部位,在超聲引導...
微創復位尺骨雙皮質成角髓內固定治療BadoⅠ型兒童孟氏骨折————作者:張傳維;陳登山;王磊;丁幸坡;
摘要:目的:微創復位尺骨雙皮質成角髓內固定治療BadoⅠ型兒童孟氏骨折的療效分析。方法:回顧性分析自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15例BadoⅠ型兒童新鮮孟氏骨折的臨床資料。其中男11例,女4例;左側5例,右側10例;年齡4~12歲;其中尺骨上段骨折10例,中段5例;尺骨骨折線為橫形或短斜形9例,長斜形或螺旋形6例。所有患兒采用微創復位尺骨雙皮質成角髓內固定治療。根據Mayo肘關節評分系統評定療...
肌腱刀微創技術治療中重度臀肌攣縮癥的療效分析————作者:高嘉鍇;王陶然;畢龍;陳曉超;劉艷武;吳堯平;賀翔;牛志霞;
摘要:目的:探討肌腱刀微創技術治療中、重度臀肌攣縮癥的臨床療效。方法:回顧性研究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雙側臀肌攣縮患者85例(170側),均采用肌腱刀微創松解術進行治療。其中男32例,女53例,年齡15~37(22.3±6.3)歲。分析和評估本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切口長度、術后初次下床活動時間、并發癥發生率、復發率、Harris髖關節評分(Harris hip score,HHS...
單純距舟融合結合舟骨應力調整對Müller-Weiss病畸形的臨床療效————作者:莊新凱;辛大偉;曾林如;
摘要:目的:探討單純距舟關節融合結合舟骨應力調整對具有顯著平足畸形的Müller-Weiss病的中期療效。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21年3月,采用單純距舟關節融合術結合舟骨應力調整治療Müller-Weiss病患者13例,其中男5例,女8例;年齡47~67歲;病程8~20年;根據Maceira分期:Ⅲ期5例,Ⅳ期8例。比較術前和術后10個月美國足踝外科協會(American Orthopaedic ...
后路脊柱內鏡治療腰椎退行性疾病并發癥類脊髓高壓綜合征1例————作者:尚大財;逯登鵬;鄭有鑫;王東;
摘要:<正>患者,男,52歲,2022年8月以“反復腰痛伴左大腿疼痛、麻木9月余”入院。診斷為L2,3椎間盤突出癥。入院查體:行走跛行,腰椎活動度可,L2,3棘突間壓痛明顯,腰椎叩擊痛陽性,放射至左大腿前方,雙下肢肌張力不高,肌力正常,左大腿前方皮膚感覺減退,雙下肢直腿抬高試驗陰性,左側股神經牽拉試驗陽性,膝跳反射陽性,跟腱反射強陽性,病理征未引出
創傷性肩關節前脫位穩定結構的損傷特點及治療選擇————作者:向明;
摘要:<正>肩關節作為全身活動范圍最大的關節,為了實現其活動度,必然要犧牲穩定性,因而肩關節脫位在全身大關節中最常見,占所有脫位的50%和肩部創傷的10%[1]。肩關節脫位分為外傷性或非外傷性。非外傷性肩關節脫位常與潛在的基礎病理有關,如多發關節松弛;而外傷性肩關節脫位則與特定的創傷事件有關
肩關節鏡下雙排與單排技術治療IdebergⅠA型肩胛盂骨折的病例對照研究————作者:沈哲源;吳榮;彭巧英;李恒;郭松華;張占豐;
摘要:目的:比較關節鏡下雙排固定與單排固定技術治療IdebergⅠA型肩胛盂骨折的臨床療效。方法:自2018年6月至2022年12月選取肩關節鏡治療的26例IdebergⅠA型肩胛盂骨折患者,根據骨折塊固定方式分為單排錨釘組和雙排錨釘組。單排組12例,男7例,女5例;年齡25~53 (38.42±9.61)歲;外傷至手術時間2~7 (4.75±1.82) d。雙排組14例,男10例,女4例;年齡21~5...
經腋窩后緣入路與肩胛骨外側緣入路治療肩胛骨骨折的對照研究————作者:李冰;徐鵬;袁亞兵;張興州;何樟寧;
摘要:目的:比較經腋窩后緣入路與經肩胛骨外側緣入路治療MillerⅡ、Ⅳ型肩胛骨骨折的臨床療效。方法:回顧性分析自2020年6月至2024年6月采用切開復位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的28例新鮮肩胛骨骨折(MillerⅡ、Ⅳ型)患者,按手術入路方式不同分為兩組。腋窩后緣組13例,男8例,女5例;年齡26~71(39.2±6.5)歲;Miller分型,Ⅱ型5例,Ⅳ型8例;摔傷9例,車禍傷4例;右側7例,左側6例;...
關節鏡自體半腱肌肌腱移植上關節囊重建術聯合肱二頭肌腱轉位治療不可修復性肩袖撕裂的早期療效分析————作者:王錫豪;楊智濤;梁鈞文;張柏榮;劉濤;姜金;韻向東;
摘要:目的:探討關節鏡自體半腱肌肌腱移植上關節囊重建術聯合肱二頭肌腱轉位治療不可修復性肩袖撕裂的早期臨床療效。方法:選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3月行關節鏡自體半腱肌肌腱移植上關節囊重建術聯合肱二頭肌腱轉位治療不可修復肩袖撕裂患者16例,其中男12例,女4例;年齡53~72(62.13±5.35)歲;左側3例,右側13例。所有患者術前有關節活動受限、靜息痛和活動痛,且均有超過8個月保守治療無效的病史...
活血方定向透藥聯合體外沖擊波治療肩袖損傷的療效觀察————作者:朱亞莉;樓宇梁;費慧;
摘要:目的 :探討活血方定向透藥聯合體外沖擊波治療肩袖損傷的早期臨床療效。方法 :回顧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42例肩袖損傷患者,根據治療方法不同分為沖擊波組和定向透藥組。沖擊波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齡47~68(63.2±3.3)歲;病程2~6(3.1±1.4)周;Ellman分級Ⅰ級10例,Ⅱ級10例;采用非甾體類藥物+體外沖擊波治療。定向透藥組22例,男16例,女6例;...
相關醫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诉邮箱:qianyanxs@163.com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