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醫學期刊 熱度: 時間:
《創傷外科雜志》
關注()【雜志簡介】
《創傷外科雜志》是反映創傷外科臨床和基礎研究內容的學術性期刊,國內外公開發行,是中國科技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刊載內容涉及急診科、神經外科、骨科、胸外科、腹部外科、頜面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泌尿外科、皮膚科、燒傷科等各專科的創傷醫學。主要讀者對象為從事創傷外科相關學科工作的臨床、教學、科研人員。本刊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方針,反映創傷外科臨床新經驗、新技術、新進展,促進國內外學術研究新成果和臨床救治新經驗的交流。本刊由多名我國著名的創傷外科專家擔任顧問,編委會集中了創傷外科各個方面的專家和學者。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是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數據庫、中國生物醫學文獻光盤數據庫(CBM)、中文生物醫學期刊文獻數據庫(CMCC)、萬方數據庫-數字化期刊群、國家版本數據庫、《中文科技資料目錄》等收錄期刊。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包括:創傷臨床研究、基礎研究、藥物應用方面論著;國內外創傷救治和研究進展方面的綜述、評論等;創傷救治新成果、新技術、新方法介紹;創傷臨床方面的經驗交流、病例報告、誤診分析、短篇報道、基層園地、國外醫學報道、臨床問答、專題講座等。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脊柱脊髓損傷救治及進展 初同偉,葉峰,CHU Tong-wei,YE Feng
問題1:對所有脊髓損傷患者都需要激素沖擊治療嗎? 葉峰
經皮椎弓根螺釘微創治療胸腰段爆裂骨折的研究 武繼偉,王暉,葛志強,楊振環,崔書偉,WU JI-wei,WANG Hui,GE Zhi-qiang,YANG Zhen-huan,CUI Shu-wei
經皮球囊擴張椎體成形術治療陳舊性椎體壓縮性骨折并假關節形成的療效觀察 張波,茍林,林宏,張兵,李偉,ZHANG Bo,GOU Lin,LIN Hong,ZHANG Bin,LI Wei
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術后椎弓根螺釘斷裂原因分析及其對策 洪全明,沈飛,丁懿,楊可佳,HONG Quan-ming,SHEN Fei,DING Yi,YANG Ke-jia
經皮椎體成形術及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的臨床療效對比 鄧愛民,張印,李國祥,周志兵,宋海剛,DENG Ai-min,ZHANG Yin,LI Guo-xiang,ZHOU Zhi-bin,SONG Hai-gang
問題2:胸椎骨折損傷分級及嚴重程度評分(TLICS)應用的最大難點及爭議在哪里? 葉峰
螺旋 CT 容積掃描方法診斷胸廓骨及肋骨骨折的價值探討 亓燕,玄國慶,王義云,QI Yan,XUAN Guo-qing,WANG Yi-yun
經皮逆行拉力螺釘固定髖臼后柱骨折的有限元對比研究 張瀟,楊曉東,夏廣,李濤,王華,樊仕才,ZHANG Xiao,YANG Xiao-dong,XIA Guang,LI Tao,WANG Hua,FAN Shi-cai
開放復位鎖定加壓鋼板與外固定架加克氏針固定治療橈骨遠端關節內骨折的臨床效果觀察 王昊,WANG Hao
第一屆中國醫師協會創傷外科醫師年會會議紀要 張連陽,張岫竹
肘關節恐怖三聯征的治療體會 陸慧,吳元勇,朱明,LU Hui,WU Yuan-yong,ZHU Ming
問題3:關于頸椎關節脫位閉合復位的爭議有哪些? 葉峰
四川中醫雜志投稿:微泡型多囊肝超聲診斷及分型作用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微泡型多囊肝超聲診斷及分型作用。方法 43例微泡型多囊肝患者, 根據檢查方法不同分為參照組與對照組, 參照組23例給予超聲檢查, 對照組20例給予CT檢查。觀察參照組與對照組的檢查結果, 并對比分析。結果 與對照組65.00%相比, 參照組診斷準確率91.30%較高,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微泡型多囊肝超聲診斷及分型作用較大, 能有效、準確診斷, 應予以重視, 推廣應用。
【關鍵詞】 超聲,微泡型多囊肝,診斷,分型
創傷外科雜志最新期刊目錄
封面故事
摘要:<正>脾臟作為腹部閉合性損傷中最為脆弱的實質性器官,若未獲得及時且精確的診治,脾破裂患者可能因大量失血而引發失血性休克,甚至導致死亡。在急診情況下,對于脾臟損傷的診斷及損傷程度的評估,通常依賴于腹部平掃CT。然而,由于平掃CT分辨率較低以及臨床醫師診斷能力的差異,可能導致脾臟損傷的漏診和誤診,以及對損傷程度的不準確評估
輕度顱腦爆炸沖擊傷的多模態影像學研究進展————作者:李揚;葉倫;熊坤林;
摘要:短時間強作用力下的爆炸沖擊波引發的輕度顱腦爆炸沖擊傷(bmTBI)早期診斷困難,如未能提前發現患者精神狀態的惡化,會造成嚴重的神經功能障礙。多模態成像是指整合多種成像技術的新型診斷手段,多模態影像技術發展可以早期發現大腦結構、功能、代謝的變化,為下一步實戰條件下的顱腦爆炸沖擊傷防護及治療奠定基礎。本文對近幾年國外相關文獻進行回顧和整理,對幾種神經影像技術在bmTBI的應用進行綜述
可抽出縫線牽引聯合克氏針固定治療手指末節屈伸肌腱止點斷裂————作者:王松;陶忠生;耿麗;陳金強;趙寧;汪強;朱月新;李長云;
摘要:目的 探討應用可抽出縫線牽引聯合克氏針固定治療手指末節屈伸肌腱止點斷裂的臨床療效。方法 回顧性研究保定市第六人民醫院2018年3月—2023年12月收治的手指創傷性末節屈伸肌腱止點斷裂30例患者資料,其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齡3~60歲,平均31.6歲;運動撞擊傷11例,碰撞傷4例,機器擠壓傷3例,扭傷7例,切割傷5例。均采用切開手術治療,應用克氏針從指端經皮固定遠指間關節呈過伸位或屈曲位,針...
基于腹部平掃CT深度學習對脾臟損傷區域分割及嚴重程度預測————作者:周里平;羅德;李波;程智濤;冷妍霖;唐泳;劉燚;白昌松;古廣強;蘇松;
摘要:目的 構建基于腹部平掃CT的深度學習模型,探索其自動分割腹部閉合性損傷中脾臟損傷區域及初步評估脾臟損傷嚴重程度的價值。方法 回顧性收集腹部平掃CT診斷為腹部閉合性損傷中的脾臟損傷患者122例,以及正常完整脾臟人員240例,共4290張腹部平掃CT影像。其中男性192例,女性170例;年齡5~90歲,平均53.2歲。在自動分割脾臟損傷區域的研究中,使用UNet、FCN-ResNet50、FCN-Re...
單根逆行彈性髓內釘技術治療兒童肱骨近端骨折的短期療效分析————作者:沈陽;孫慶增;李大進;
摘要:目的 探討單根逆行髓內釘技術在兒童肱骨近端骨折中的應用及短期臨床療效。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8年6月—2022年1月徐州醫科大學附屬徐州兒童醫院骨科在全麻插管臂叢阻滯下施行閉合復位逆行彈性髓內釘內固定技術的4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兒臨床資料。男34例,女12例;年齡8~16歲,平均13.8歲;左側23例,右側23例。根據內固定置釘方式,分為單釘組(20例)和雙釘組(26例)。單釘組采用彈性單根髓內釘固...
量化訓練對關節鏡治療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短期療效的影響————作者:毛德舉;陽海波;
摘要:目的 探討基于運動醫學對量化訓練聯合關節鏡治療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的療效和對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前瞻性研究2021年1月—2023年12月聯勤保障部隊第九二二醫院骨科收治的96例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患者。男性56例,女性40例;年齡27~68歲,平均47.7歲;右膝72例,左膝24例;外側半月板損傷60例,內側半月板損傷36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量化訓練組和對照組,各48例。兩組均采用關節鏡治療,量化...
端側吻合非一級源血管的帶感覺股前外側穿支皮瓣在足踝軟組織缺損中的應用————作者:何建霖;朱必清;張斌斌;王肖肖;鐘俊波;
摘要:目的 探討端側吻合非一級源血管的帶感覺股前外側穿支皮瓣(ALTF)在足踝軟組織缺損修復中的應用及對感覺重建、皮瓣血運重建的影響。方法 前瞻性研究2019年1月—2023年4月自貢市第四人民醫院燒傷整形科收治的104例足踝創面軟組織缺損患者,男性55例,女性49例;年齡19~53歲,平均36.1歲。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2例。觀察組采用端側吻合非一級源血管的帶感覺ALTF修復,對照組...
失血性休克血管內皮糖萼及損傷標志物多配體蛋白聚糖-1的研究進展————作者:付傳慶;張琪;王倩梅;尹文;
摘要:失血性休克(HS)伴有明顯的血管內皮糖萼破壞。缺血和低氧、氧化應激反應、炎癥以及創傷性交感神經腎上腺活化等都會造成內皮的損傷,內皮糖萼的脫落成分多配體蛋白聚糖-1(SDC1)與炎癥因子相互作用影響病情發展。而液體復蘇作為HS主要的治療方式,直接影響血管內皮屏障的恢復和內皮糖萼的完整性,對HS及復蘇期間內皮糖萼及其標志物SDC1的變化進行綜述有利于更完整闡述HS的病理生理改變,從而有助于HS治療
信息協同下院間實施復蘇性主動脈內球囊阻斷術的案例啟示————作者:鄧浩健;韋林華;甘起云;黃兆滿;黎俊睿;李小剛;甘濤;
摘要:<正>復蘇性主動脈內球囊阻斷術(resuscitative endovascular balloon occlusion of the aorta, REBOA)是臨時性控制軀干難治性出血的措施,可提升血壓,保障心腦灌注,爭取救治時間窗[1]。2014年首次報道院前使用REBOA[2],國內也有在創傷現場成功實施REBOA的案例[3] 基于傾向性評分匹配法分析手部開放性損傷術后傷口感染的危險因素————作者:劉祥;嚴偉; 摘要:目的 探討手部開放性損傷術后傷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并基于傾向性評分匹配(PSM)法分析術后傷口感染的危險因素。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2月信陽市中心醫院行手術治療的1 875例手部開放性損傷患者的臨床資料,男性1 249例,女性626例;年齡18~78歲,平均42.4歲;擠壓輾軋傷790例,切割傷556例,撕脫傷342例,刺傷155例,其他32例。根據術后有無發生傷口感染分為感... 書訊————作者:孫永華; 摘要:<正>“中華皮膚軟組織損傷修復學系列叢書(12卷)”是“十四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和國家出版基金項目。由我國創傷和組織修復與再生醫學首席科學家付小兵院士聯合中華醫學會創傷學分會和全軍戰創傷專業委員會等相關學會的一線專家學者共同編寫的以皮膚軟組織損傷為題材,比較全面、系統、完整地介紹皮膚軟組織損傷修復學的大型標志性學術專著。其代表了目前我國創傷與創面修復學領域基礎研究和臨床診治水平,具有很高的... 腦損傷后譫妄的預防與護理————作者:施景源;羅家柳; 摘要:<正>譫妄是腦損傷患者常見的后遺癥,患者可表現為躁動不安、有幻覺、錯覺,抗拒治療,拔除各種管道,甚至打罵陪護家屬、醫護人員。譫妄患者的護理工作常使得陪護家屬身心俱疲,患者抗拒治療的危險行為也影響其遠期預后。本文旨在向公眾科普腦損傷后常見的后遺癥——譫妄,幫助陪護家屬正確地、系統地認識腦損傷后譫妄,知曉如何預防譫妄的發生和如何護理譫妄患者 創傷性腹盆腔出血的疾病負擔與臨床救治中的幾個重要問題————作者:戴睿武; 摘要:目前創傷性腹盆腔出血(TAPH)的救治取得了重大進展,但在臨床實踐中仍存在一些爭議和缺陷。基于最新的全球疾病負擔(GBD)數據庫結果和救治經驗,筆者分析了TAPH的流行病學及疾病負擔,并探討了TAPH救治過程中的四個重要問題:基于“SMART”理念確定救治策略、重視合并基礎疾病的TAPH患者的病情判斷及處理、TAPH的手術選擇、TAPH傷員救治后隨訪及中長期預后研究。通過不斷臨床實踐和技術改進,未... 探討功能動作篩查對某部新訓人員訓練成績提高及訓練傷的預測意義————作者:張嫻;劉莉;孫俊;周曉斌; 摘要:目的 探討功能動作篩查(FMS)評估對新訓人員訓練成績的提高及對新訓人員訓練傷發生率的預測意義。方法 前瞻性將某部240名新訓人員作為研究對象,均為男性,年齡17~22歲,平均18.9歲。按數字表法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120例。對兩組新訓人員進行開訓前第1次FMS測試,具體包含跨欄步,直線弓步蹲,深蹲,肩、膝部靈活性,主動直腿上抬,旋轉穩定,軀干穩定性俯臥撐7個標準內容。對照組采取規范訓練... 股骨頸系統與空心釘雙平面垂直固定治療中青年股骨頸骨折的臨床效果分析————作者:李沖;李磊;李蒙;周詠輝;徐瑋;徐磊;方詩元; 摘要:目的 比較股骨頸動力交叉釘系統(FNS)與4枚空心螺釘(4CS)雙平面垂直固定方式治療中青年PauwelsⅢ型股骨頸骨折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2021年6月—2022年12月安徽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骨科收治的中青年原發性PauwelsⅢ型股骨頸骨折患者65例。男性34例,女性31例;年齡18~63歲,平均44.3歲;致傷原因:道路交通傷32例,高處墜落傷33例。根據手術選擇的內固定方式不... 游離髂腹股溝皮瓣移植治療手部軟組織缺損的療效研究————作者:馬剛;官常和;萬紅林;鄭雪鋼;王永亮; 摘要:目的 探究游離髂腹股溝皮瓣移植治療手部軟組織缺損的療效。方法 回顧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四川省攀鋼集團總醫院骨科就診的30例手部軟組織缺損患者臨床資料,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36~62歲,平均50.4歲;合并創面感染13例;碾壓傷7例,重物砸壓傷14例,其他9例;手背部20例,手掌部10例;軟組織缺損范圍4.0 cm×3.0 cm~6.0 cm×8.0 cm。患者均接受... 腓動脈穿支螺旋槳皮瓣在修復足踝軟組織缺損中的臨床應用————作者:張向超;陸兆豐;趙華山;歐昌良; 摘要:目的 探討腓動脈穿支螺旋槳皮瓣在修復足踝創面中的臨床應用及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9年2月—2022年9月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急診科收治的足踝軟組織缺損患者15例,運用腓動脈穿支螺旋槳皮瓣進行修復。男性9例,女性6例;年齡22~60歲,平均38.5歲。道路交通傷10例,機械傷5例。創面缺損面積3.5 cm×4.5 cm~8.5 cm×10.5 cm,皮瓣切取面積4.0 cm×5.0 cm~... 冰袋冷敷對前交叉韌帶(ACL)重建術治療軍事訓練致ACL損傷的影響————作者:李想;王彬;柏青; 摘要:目的 觀察冰袋冷敷對軍事訓練致膝關節前交叉韌帶(ACL)損傷重建術后康復效果。方法 前瞻性研究2021年4月—2023年1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收治的軍事訓練致膝關節ACL損傷患者98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接受ACL損傷重建術以及術后常規治療)和觀察組(對照組的基礎上接受自制冰袋冷敷患側膝關節30min,每日1次,連續治療7d),各49例。對照組男性31例,女性18例;年齡19~... 基于范圍綜述和Delphi法的重癥創傷傷員ECMO轉運方案構建————作者:齊俊生;江巧;舒勤;尹昌林;劉娟;張彥;曹英; 摘要:目的 構建重癥創傷傷員體外膜肺氧合(ECMO)轉運方案,為重癥創傷傷員ECMO轉運提供參考。方法 基于循證原則檢索建庫至2024年9月16日ProVation MD、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英國國家衛生與臨床優化研究所、國際指南協作網、美國國立指南庫、WHO、Embase、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CKNI、中國生物... 經顱磁刺激治療腦損傷下肢痙攣的范圍綜述————作者:彭秋怡;劉璐;楊曼;廖伶藝;高長越; 摘要:目的 分析經顱磁刺激(TMS)治療腦損傷后下肢痙攣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主題詞檢索的方法,以“Muscle Spasticity”、“Brain injury”、“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腦損傷”、“經顱磁刺激”、“痙攣”等關鍵詞檢索建庫至2024年3月12日PubMed、Web of Science、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服務系統(CBM)、中國知網(CN... 相關醫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