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醫學期刊 熱度: 時間:
《中國微侵襲神經外科雜志》
關注()【雜志簡介】
《中國微侵襲神經外科雜志》創刊于1996年3月,季刊。2003年起由季刊改為月刊,月20日出刊。由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忠誠擔任雜志名譽主編。《中國微侵襲神經外科雜志》是中國神經系統雜志中唯一的一本微侵襲領域方面的專業雜志。這本雜志的編委會、作者群、讀者隊伍聚集著一大批中國神經外科微侵襲領域的精英。本刊以中國神經外科微侵襲領域方面的新理論、新進展、新技術、新方法及新的臨床研究結果為報道重點。
本刊具有:
1、專科性較強、針對性好的特點,是中國神經外科領域中唯一的一本微侵襲領域專業雜志。
2、編委會由國內外知名教授、港臺及國內知名專家教授組成,這些人代表了神經外科微侵襲領域的最高水平。
3、作者隊伍為國內正在崛起的一批中青年精英。
4、讀者群遍及中國各省市的神經外科。
5、本刊吸納了大批有國家基金項目的稿件。
6、本刊被國內主要檢索機構收錄及二級檢索系統收錄。
7、已經進入中國科技部統計源期刊。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本刊已入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 2008年版 (即第五版)之臨床醫學/特種醫學類核心期刊,為國家科技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2004年在全軍第四屆醫學期刊質量評比中被評為優秀期刊。
2007年 《中國微侵襲神經外科雜志》被美國《化學文摘》 (Chemical Abstracts,CA)、《烏利希國際期刊指南》(Ulrich's International Periodicals Directory,Ulrich IPD) 和波蘭《哥白尼索引》正式收錄。
【欄目設置】
本刊辟有:述評、綜述、時訊、實驗研究、臨床研究、爭鳴與討論、論著摘要、臨床病理(例)討論、病例報告、基層園地、學科動態、網訊、譯文、讀者信箱等欄目。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手術切除程度對膠質母細胞瘤預后預測因素的影響 王永志,楊帆,季玉陳,劉彥偉,游贛,張偉,江濤,Wang Yongzhi,Yang Fan,Ji Yuchen,Li Yanwei,You Gan,Zhang Wei,Jiang Tao
幕下菊形團形成型膠質神經元腫瘤的診斷和治療 張忠,王永志,季玉陳,陳寶師,Zhang Zhong,Wang Yongzhi,Ji Yuchen,Chen Baoshi
單側慢性海馬電刺激治療顳葉癲疒間的療效觀察 遇濤,張國君,王雪原,肖東升,喬梁,舒偉,王玉平,李勇杰,Yu Tao,Zhang Guojun,Wang Xueyuan,Xiao Dongsheng,Qiao Liang,Shu Wei,Wang Yuping,Li Yongjie
三叉神經半月節與上頜神經射頻熱凝術治療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的臨床對比 熊鐵根,武肖娜,黎振聲,楊紅軍,Xiong Tiegen,Wu Xiaona,Li Zhensheng,Yang Hongjun
肢體溫度和肌松劑停藥時間對術中SEP、MEP監測的影響 王金川,王帆,高宏志,黃鳳鳳,王翠娥,劉金霞,胡偉鵬,Wang Jinchuan,Wang Fan,Gao Hongzhi,Huang Fengfeng,Wang Cui'e,Liu Jinxia,Hu Weipeng
顱內黑色素細胞瘤的診療 王凱,竇長武,張占普,高乃康,王飛,白杰,湯劼,Wang Kai,Dou Changwu,Zhang Zhanpu,Gao Naikang,Wang Fei,Bai Jie,Tang Jie
VasoCT在頸部支架植入術中的應用 牛曉旺,杜世偉,鄭娟,聶慶彬,甘慢慢,李冬梅,張友平,毛更生,Niu Xiaowang,Du Shiwei,Zheng Juan,Nie Qingbin,Gan Manman,Li Dongmei,Zhang Youping,Mao Gengsheng
鉆孔引流置管導向鉗的設計與臨床應用 肖陽
影像引導鎖孔入路內鏡幕上腦內血腫清除:119例分析 徐永革,王巖,張國珍,蘇輝,夏小雨,宋昭,Xu Yongge,Wang Yan,Zhang Guozhen,Su Hui,Xia Xiaoyu,Song Zhao
快速康復外科在兒童急性硬膜外血腫中的應用 徐偉光,殷利明,鐘德泉
顱內壓監測在顱腦損傷術后早期發現遲發性顱內血腫的價值 程樹來,陳永群,盧天喜,任安洲
康復醫學論文范文:論療養院里的康復醫學的發展
論文導讀:定期開展科室民主生活會,使科室在和諧的氛圍中持續發展。醫院應從臨床、教學、科研、政策導向、資金扶持上加以引導,在科研立項、設備引進、資金投入、學術交流等方面向康復或與之相關的專科、專病傾斜。使科室的空間布局更趨合理,儀器設備更趨完備,人員配置更加科學。在不斷激發內涵建設活力,提高學科建設質量的同時,還要注意院際間、學科間的學術和信息交流,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和學術氛圍。
中國微侵襲神經外科雜志最新期刊目錄
基于文獻計量學與可視化技術分析島葉膠質瘤的全球研究現狀及趨勢————作者:劉東;吳曉龍;梁建濤;程也;
摘要:目的 分析全球島葉膠質瘤領域的研究熱點及研究前沿。方法 文獻來源為Web of Science數據庫,檢索所有與島葉膠質瘤有關的文獻,利用VOSviewer及CiteSpace進行包括作者、期刊、國家、機構、關鍵詞等可視化分析。結果 136篇文獻被用于可視化分析,該領域的發文量總體呈增長趨勢;共計677位作者參與該領域的研究,其中發文量最多的作者為Hugues Duffau(10篇);發文量前三的...
智能多模態人機交互驅動神經外科科研教學的思考————作者:明鍵光;劉美辰;蔣傳路;沈若菲;胡靖澤;蔡金全;
摘要:近年學生對科研學習的需求日益增加,傳統科研教學模式已無法解決當代研究生科研學習所面臨的困境。隨著科學技術發展,人機交互技術進步為神經外科科研教學開拓新思路和新方法。其中,人機交互技術與人工智能技術、虛擬人交互等技術的聯合應用對提高神經外科科研教學水平具有積極意義。文章通過分析神經外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現狀,提出在利用智能多模態人機交互技術的基礎上,通過以下三個方面提高神經外科科研教學水平:在虛擬實驗室...
惡性膠質瘤的診治:溯歷程、明當下、思未來————作者:楊學軍;
摘要:<正>惡性膠質瘤診治近20年取得進步和突破,但仍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從全球情況看,我國腦腫瘤年新發病例占全球1/4以上,年病死率占全球1/5以上,疾病負擔位居全球首位[1]。對于惡性膠質瘤的診治,追溯歷程,可讓我們堅守初心,從宏觀視角去理解膠質瘤診治原則的邏輯;盤點現狀,可讓我們在踐行規范的同時,勇于創新。在系統醫學時代,我們更應思考,如何利用系統生物學、計算生物學、大數據分...
融合腦網絡的多模態三維可視化技術在腦膠質瘤手術個體化解剖的應用分析————作者:毛星剛;楊秋子;姬昂;呂瑞;孫季冬;張雷;羅鵬;蔣曉帆;
摘要:目的 探討融合腦網絡的多模態三維可視化技術在腦膠質瘤手術個體化的應用價值。方法 通過2例典型膠質瘤患者影像學資料,采用融合腦網絡的數字化多模態三維重建技術,顯示腦功能分區、動靜脈及神經纖維束的形態及解剖關系,并可據此構建個體化的解剖標志。依據這些標記,在術中顯露大腦后,可協助準確判斷腦功能區位置及其深部的神經纖維束等結構。結果 2例膠質瘤患者手術切除滿意,未出現感覺、運動功能障礙。2例膠質瘤患者在...
MGMT啟動子甲基化對不同分子亞型彌漫性膠質瘤的預后影響與預測價值————作者:張靜;劉彥偉;
摘要:目的 基于中國腦膠質瘤基因組(The Chinese Glioma Genome Atlas,CGGA)數據庫,探索O6-甲基鳥嘌呤-DNA甲基轉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啟動子甲基化對彌漫性膠質瘤不同分子亞型的預后影響與預測價值。方法 篩選3438例彌漫性膠質瘤患者的臨床資料和分子病理信息,排除既往膠質瘤病史和原發膠質母細胞瘤病...
術中超聲檢查在膠質母細胞瘤切除的療效分析————作者:郭少春;王元;冀培剛;寇云鵬;劉競輝;韓宇;李曉琴;強小鵬;王佳;王樑;
摘要:目的 探討術中超聲檢查在膠質母細胞瘤(glioblastoma,GBM)切除的價值。方法 回顧性分析136例GBM患者病例資料。均使用術中超聲輔助手術切除GBM。收集腫瘤位置及大小、手術前后MRI結果,術中超聲、術后病理結果和隨訪信息。通過術中超聲資料和術后MRI對比,確定腫瘤切除程度與是否存在殘留。結果 術中超聲指導下腫瘤全切組114例,腫瘤殘留組22例。與腫瘤全切組患者相比,腫瘤殘留組患者術前...
囊泡胺轉運蛋白1激活非經典NF-κB信號通路對腦膠質瘤患者預后及治療的影響————作者:單俠;孫志延;王寬宇;保肇實;楊沛;
摘要:目的 探究囊泡胺轉運蛋白1(vesicle amine transport protein 1,VAT1)促進腦膠質瘤惡性表型的潛在機制。方法 納入中國腦膠質瘤圖譜(Chinese Glioma Genome Atlas,CGGA)數據庫及美國癌癥基因組圖譜(The Cancer Genome Atlas Program,TCGA)數據庫中全級別膠質瘤樣本,結合VAT1表達情況,對臨床信息及轉錄組...
左側中央前回腹側部膠質瘤的手術切除和預后分析————作者:郝小桃;馬耐耐;周裕瑤;路俊鋒;
摘要:目的 探討左側中央前回腹側部(ventral precentral gyrus,vPrCG)膠質瘤的手術切除策略,評價左側vPrCG膠質瘤切除后患者的生存預后及語言功能。方法 回顧性分析19例左側vPrCG膠質瘤患者臨床資料。術前采用多模態影像導航融合與重建技術進行手術計劃;術中采用喚醒麻醉聯合語言皮質及皮質下定位技術定位并保護語言功能區,并在導航及術中磁共振輔助下對腫瘤行最大范圍安全切除;術后定...
血清脂質組與膠質母細胞瘤因果關聯的孟德爾隨機化研究————作者:孫瑛瑋;王格宇;戴雪健;楊若宇;寧一晟;馮思哲;
摘要:目的 利用兩樣本雙向孟德爾隨機化方法探究血清脂質組與膠質母細胞瘤(glioblastoma,GBM)之間潛在的因果關系。方法 使用公開的血清脂質組與GBM的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統計數據,將與脂質性狀有關的單核苷酸多態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作為工具變量(instrumental ...
以最小的手術創傷 爭取最大的治療效果——中國微侵襲神經外科技術發展30年回顧與展望————作者:王偉民;
摘要:<正>1歷史沿革“以最小的醫療損害獲得最大的治療效果”是臨床醫學一直以來遵循的宗旨[1]。神經外科醫生開始探索顯微手術始于20世紀50年代,KURZE[2]利用顯微鏡完成第1例聽神經瘤手術,并發表“神經外科的顯微技術”一文。60年代RAND和JANNETTA[3]應用雙目鏡手術顯微鏡處理腦腫瘤、顱內動脈瘤等疾病。YASARGIL 《中國微侵襲神經外科雜志》2025年征稿、征訂通知 摘要:<正>《中國微侵襲神經外科雜志》已于2023年12月28日獲批復刊,現主管單位:中國融通醫療健康集團有限公司,主辦單位:融通醫健期刊出版(北京)有限公司。辦刊宗旨:以全面反映我國神經外科微侵襲領域醫學研究成果,快速傳遞學科前沿信息,積極推廣先進技術,及時交流臨床經驗為宗旨;以服務神經外科及相關學科廣大醫務工作者為己任;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與普及相結合,積極倡導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辦刊方針。本... 《中國微侵襲神經外科雜志》稿約 摘要:<正>《中國微侵襲神經外科雜志》現主管單位:中國融通醫療健康集團有限公司,主辦單位:融通醫健期刊出版(北京)有限公司。本刊以全面反映我國神經外科微侵襲領域醫學研究成果,快速傳遞學科前沿信息,積極推廣先進技術,及時交流臨床經驗為宗旨;以服務神經外科及相關學科廣大醫務工作者為己任;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與普及相結合,積極倡導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辦刊方針。本刊實行嚴格的專家審稿制度,依據稿件學術質量... 《中國微侵襲神經外科雜志》增加手術視頻等新媒體功能的通知————作者:本刊編輯部; 摘要:<正>隨著網絡時代的不斷發展,人們交流的模式發生極大地改變。為了便于作者、讀者能夠直觀可視地進行學術交流,歡迎各位作者將文章中典型病例影像做成動態單一影像或三維融合影像,或將手術、血管介入等手術操作中的精彩片段截取后提供給我們,本刊將制作二維碼鏈接相關視頻,然后將二維碼印刷在文章中,以方便讀者掃碼觀看。歡迎作者踴躍投稿 本刊開設“時訊”、“爭鳴與討論”欄目————作者:本刊編輯部; 摘要:<正>本刊對重大科研成果,新技術、新方法的創立及罕見病例的報道將使用“時訊”欄目,在最短的時間內予以發表,確保創新成果不失時效。凡要求以“時訊”欄目發表的論文,作者應提供關于論文創新性的書面說明和省級查新報告。經審核同意后我刊將在收到稿件后2個月內刊出。為活躍辦刊學術氣氛,希望持不同學術觀點的文稿能在本刊進行爭鳴與討論,使某些問題在討論中達到共識,同時也歡迎對本刊已發表過的文稿進行追蹤、討論,提出... 敬告作者及讀者————作者:本刊編輯部; 摘要:<正>本刊作為“中國臨床試驗注冊和發表協作網”成員單位,優先發表經中國臨床試驗注冊中心注冊的研究報告 神經內鏡血腫清除術治療慢性硬膜下血腫的臨床療效————作者:張波;趙加偉;陳學勇;劉灃; 摘要:目的 探討神經內鏡血腫清除術治療慢性硬膜下血腫(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的應用價值。方法 回顧性分析67例CSDH的病例資料,其中對照組(n=35)采用顱骨鉆孔引流術,治療組(n=32)采用神經內鏡下CSDH清除術。比較兩組患者的血腫清除率、術后3個月復發率、并發癥、顱內壓增高評分(Markwalder score,Markwalder評分)、運動功能評分量表... 血清學指標聯合檢測對重型創傷性腦損傷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的預測價值————作者:沈小芳;吳劍紅;王俊;董國麗; 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學指標聯合檢測對重型創傷性腦損傷(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的預測價值。方法 選取118例重型創傷性腦損傷患者,根據其是否發生認知功能障礙,分為發生組與未發生組。采用單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sTBI發生認知功能障礙的危險因素。繪制受試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腦轉移瘤伽瑪刀治療進展————作者:湯可;張南; 摘要:<正>1伽瑪刀在腦轉移瘤治療中的地位20%~40%惡性腫瘤患者在疾病過程中會發生腦轉移[1],對原發惡性腫瘤有效控制可使患者生存時間顯著延長,同時影像檢查的進步使腦轉移瘤檢出率增高,這些均為腦轉移瘤發病率日益增長的因素。腦轉移瘤對患者認知、神經功能和生存時間均產生不利影響。幾十年來,全腦放射治療(whole brain radiation therapy,WBRT)是多發腦轉移瘤的標準治療方式,但... 內鏡下第三腦室底造瘺術聯合腫瘤活檢術治療第三腦室腫瘤引起腦積水:附33例病例回顧————作者:朱獻倫;張永樂;盧耀云;許家豪;楊錦堂;陳潔瑩;陳遠忠;吳婉婷;胡日明;陳達明;潘偉生; 摘要:目的 探討內鏡下第三腦室底造瘺術(endoscopic third ventriculostomy,ETV)聯合內鏡下腫瘤活檢術(endoscopic tumour biopsy,ETB)的效果與安全性。方法 回顧性分析33例第三腦室(包括松果體和丘腦區域)占位性病變合并非交通性腦積水患者的病例資料,中位年齡為23歲。均接受ETV聯合ETB治療。除2例患者采用雙顱孔和雙路徑操作外,其余患者均為單顱... 超聲引導下顯微切除術在改善腦膠質瘤患者神經功能的應用————作者:張林;郭田田;王縱;李力;楊揚; 摘要:目的 探討腦膠質瘤患者應用超聲引導下顯微切除術治療的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80例腦膠質瘤患者病例資料,根據手術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常規顯微切除術,n=37)和觀察組(超聲引導下顯微切除術,n=43),比較兩組手術前后神經功能中樞神經特異蛋白(central nervous system specific protein,S100-β)、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 相關醫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