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醫學期刊 熱度: 時間:
《臨床精神醫學雜志》
關注()【雜志簡介】
《臨床精神醫學雜志》是國家科委批準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性雙月刊,系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本刊辦刊宗旨“突出臨床、注重實用、內容新穎、面向基層”。刊物內容涉及精神醫學各個方面,欄目較多,具有鮮明特色。主要讀者對象為精神衛生工作者,臨床醫務人員,社區衛生人員,醫務心理工作者及司法精神定向鑒定者。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系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欄目設置】
本刊設有論著、學術交流、專題討論、綜述、學術天地、精神醫學漫談、臨床研究、病例報告、述評、國內外學術動態等欄目。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抑郁癥患者個體化腦磁頻譜活動與臨床癥狀的相關性 賈鳳南,湯浩,史家波,盧青,劉楚,畢昆,閻銳,陳建淮,花玲玲,韋秋香,姚志劍,JIA Feng-nan,TANG Hao,SHI Jia-bo,LU Qing,LIU Chu,BI Kun,YAN Rui,CHEN Jian-huai,HUA Ling-ling,WEI Qiu-xiang,YAO Zhi-jian
《抑郁障礙共病--理論與實踐》出版
輔助營養治療對住院神經性厭食癥患者治療效果的對照研究 陳涵,胡昊,賈虹,范青,王振,劉強,亢清,陳玨,CHEN Han,HU Hao,JIA Hong,FAN Qing,WANG Zhen,LIU Qiang,KANG Qing,CHEN Jue
誤診為抑郁癥的腦膠質瘤1例 楊明華,諸紅秀
精神分裂癥首次發病患者未治期的影響因素分析 石賀敏,張云淑,嚴保平,張麗麗,栗克清,SHI He-min,ZHANG Yun-shu,YAN Bao-ping,ZHANG Li-li,LI Ke-qing
臨床治愈的抑郁癥患者靜息態腦功能磁共振研究 高帥,張寧,馬輝,王純,李鴻磊,滕昌軍,GAO Shuai,ZHANG Ning,MA Hui,WANG Chun,LI Hong-lei,TENG Chang-jun
日間康復站康復模式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效果的評價 周國權,鄭宏,ZHOU Guo-quan,ZHENG Hong
無抽搐電休克治療致患者言語表達障礙1例 杜建彬,王國強
應激相關失眠癥的易患性與心率變異度及血漿皮質醇水平的關系 高存友,甘景梨,李東河,范亮亮,馬學濤,白晶,GAO Cun-you,GAN Jing-li,LI Dong-he,FAN Liang-liang,MA Xue-tao,BAI Jing
精神分裂癥高危人群和首次發病未用藥患者及正常人群大腦結構比較 李海燕,范敏珍,周超,寧玉萍,LI Hai-yan,FAN Min-zhen,ZHOU Chao,NING Yu-ping
陜西中醫藥大學學報投稿:介入栓塞治療肝血管瘤57例臨床研究
【摘要】 目的 分析和探討平陽霉素碘化油乳劑(PLE)超選擇肝段動脈栓塞在肝血管瘤介入治療中的臨床療效。方法 57例肝血管瘤患者進行超選擇動脈栓塞治療, 其中41例運用 PLE聯合聚乙烯醇顆粒進行栓塞治療作為B組, 16例選用超液態碘化油(LE)、適量造影劑聯合聚乙烯醇顆粒制成乳劑進行栓塞作為A組, 術后 3~12個月觀察碘油沉積、腫瘤大小變化及并發癥的發生情況。結果 所有患者術前肝動脈造影顯示供血動脈輕度增粗, 瘤體較大時可有受壓移位征象。動脈早期血竇顯影, 血竇染色常維持到肝實質后期, 持續不退, 為“早出晚歸”表現。栓塞后腫瘤內碘油沉積良好, 造影復查血管瘤染色缺如, 供血血管消失。兩組患者第1次栓塞后 12 個月復查療效比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平陽霉素碘化油乳劑聯合聚乙烯醇顆粒動脈栓塞治療肝血管瘤是一種療效肯定、安全理想的治療方法。
【關鍵詞】 肝血管瘤,平陽霉素,栓塞,碘化油
臨床精神醫學雜志最新期刊目錄
抑郁癥患者腦白質微結構改變及與認知功能的相關性研究————作者:孫浩;閻銳;花玲玲;史家波;陳瑜;夏逸;王曉芹;盧青;姚志劍;劉海燕;
摘要:目的:探討抑郁癥(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患者腦白質微結構變化及與認知功能異常的相關性。方法:招募MDD患者完成彌散張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磁共振掃描及認知功能評估,對招募的MDD患者在其出院≥5年后進行復核診斷,診斷未發生改變的患者74例納入抑郁組,同期招募性別、年齡相匹配的健康對照者71名,完成磁共振掃描及認知...
重性抑郁障礙患者腸道菌群特征與艾司西酞普蘭治療效果的關聯分析————作者:馬英英;李秀梅;雷津平;綦航;張晉蘭;
摘要:目的:探究重性抑郁障礙患者腸道菌群特征與艾司西酞普蘭治療效果的關聯分析。方法:選取91例重性抑郁障礙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藥物治療效果分為應答組(n=52)和非應答組(n=39),選取同期39名健康對照納入健康對照組,采用16S rDNA測序方法檢測腸道菌群,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評價重性抑郁障礙患者腸道菌群特征與艾司西酞普蘭治療效果間的關系。結果:3組患者腸道菌群α多樣性和β多樣性存在明顯差...
重癥抑郁與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之間的因果關系:兩樣本雙向孟德爾隨機化————作者:李麗;胡發權;惠振;
摘要:目的:探討重癥抑郁與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之間的遺傳因果關系。方法:選取來自IEU數據庫的重癥抑郁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GWAS)匯總數據,來自FinnGen數據庫的短暫性腦缺血發作GWAS匯總數據,對其采用逆方差加權(inverse-variance weighting, IVW)、MR-Egger、加權中位數、簡單模式和加權模式進行孟德爾...
催產素受體rs2254298基因多態性與廣泛性焦慮障礙治療療效之間的相關性研究————作者:薛亮;倪紅芬;戴紅;陳萍;王露;沈鑫華;
摘要:目的:探討催產素濃度及rs2254298受體基因型與廣泛性焦慮障礙(general anxiety disorder, GAD)患者臨床療效間的相關性。方法:納入2021年8月至2023年6月湖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就診的88例GAD患者為病例組,應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在基線及治療第2、4、8周末進行療效評價;按照HAMA減分率分為有效組和無效組...
酒依賴共病雙相障礙患者復飲的危險因素————作者:苗慶山;張靜;穆迪;高磊;陳志民;董慧;楊韋;孔祥娟;
摘要:目的:探討酒依賴共病雙相障礙患者復飲的危險因素。方法:回顧性分析125例酒依賴共病雙相障礙患者的臨床資料,所有患者均根據戒酒1年后是否再次出現酒依賴分組,分為未復飲組(n=35)與復飲組(n=90)。比較兩組一般資料以及酒依賴的嚴重程度問卷(severity of alcohol dependence questionnaire, SADQ)、世界衛生組織生存質量評估簡表(world health...
童年創傷對青少年學習倦怠的影響:心理彈性和抑郁癥狀的鏈式中介作用————作者:李倩;李立圓;周波;
摘要:目的:探究童年創傷對學習倦怠的影響,以及心理彈性和抑郁癥狀在其中的鏈式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兒童期創傷問卷、心理彈性量表簡化版、抑郁篩查量表、青少年學習倦怠量表對5 869名中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童年創傷、抑郁癥狀和學習倦怠量表評分兩兩之間均呈顯著正相關(r=0.26,0.19,0.33;P均<0.01),而心理彈性量表評分與童年創傷、抑郁癥狀和學習倦怠量表評分三者均呈顯著負相關(r=-0.24...
軀體性抑郁癥患者腦結構及其相關的功能異常與臨床特征的關聯研究————作者:劉婷婷;張柳怡;趙超齊;胡晏欽;胡雨璇;喬娟;
摘要:目的:以軀體性抑郁癥(somatic depression, SD)患者為研究對象,利用影像學技術探究其大腦結構與功能的改變及二者的關聯,以闡明軀體性抑郁癥的神經病理學基礎。方法:入組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在徐州醫科大學附屬徐州東方醫院住院的96例抑郁癥患者,根據患者健康問卷軀體癥狀群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15,PHQ-15)分為SD組(≥10分)...
單純家庭治療及聯合治療對青少年抑郁癥患者療效影響的Meta分析————作者:張瑤;郝婉婷;吳玉婷;劉芳;
摘要:目的:比較家庭治療及聯合其他治療對青少年抑郁癥的療效,為后續青少年抑郁癥的治療方法提供參考依據。方法:在PubMed、Web of Science、中國知網、萬方、維普數據庫中檢索關于家庭治療及其他聯合治療對青少年抑郁癥的隨機對照實驗,檢索時間截至2023年7月。采用Revman5.3對納入文獻進行質量評價及統計分析,采用Excel對數據進行提取。結果:最終納入文獻數量9篇,包含9項隨機對照試驗研...
精神分裂癥藥物治療相關基因多態性分布研究————作者:張雄;馬世發;李小龍;祁冬冬;
摘要:目的:探究抗精神分裂癥藥物基因遺傳變異位點分布情況,為臨床醫生個性化精準用藥提供參考依據。方法:檢測20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藥物治療相關基因遺傳變異位點,分析等位基因及基因型突變頻率,并比較其在不同性別、民族及病癥間分布特征。結果:精神分裂癥患者基因突變頻率范圍在1.25%~99.75%;僅c.-759C>T(HTR2C)位點基因型頻率分布在不同性別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僅c.551-3008C>G(...
藏族青少年抑郁障礙的臨床研究————作者:王大海;李元媛;雷雨佳;郭奎芳;卓瑪拉姆;孫彩虹;何蘭;
摘要:目的:了解藏族青少年抑郁障礙的人格特征及行為方式。方法:選取藏族青少年抑郁障礙患者(觀察組)110例及漢族青少年患者(對照組)120例為研究對象。分別采用自編一般資料表、癥狀自評量表(smptom check list 90,SCL-90)、艾森克人格問卷(E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EPQ)、應對方式問卷(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兒童母親壓力現狀及影響因素————作者:李晶晶;朱紅敏;劉智勝;陳靜;高丹;熊萍;姚聰;
摘要:目的:探究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兒童母親壓力現狀、影響因素及緩解措施。方法:選取150名首次就診的ADHD兒童母親,采用自編問卷、親職壓力指標簡表(parental stress index-short form, PSI-SF)、社會支持評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 S...
高頻重復經顱磁刺激-腦電圖技術治療酒依賴的效果研究————作者:王洋洋;彭述珊;王梟亞;鐘蓉;
摘要:目的:探討高頻重復經顱磁刺激-腦電圖(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electroencephalogram, TMS-EEG)技術治療酒依賴的效果。方法:選取80例酒依賴患者,使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n=40)及對照組(n=40)。兩組患者均接受常規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用高頻rTMS,對照組在此基礎上加用偽刺激,對比兩組的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
精神分裂癥與雙相障礙患者炎癥指標分析————作者:李金;彭四新;
摘要:目的:比較精神分裂癥與雙相障礙患者的炎癥指標水平的差異。方法:回顧性調查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上海市寶山區精神衛生中心收治的18~65歲急性期精神障礙患者,包括精神分裂癥患者135例,雙相障礙患者115例(其中躁狂發作102例,抑郁發作13例)。收集患者人口學資料及入院后次日的白細胞計數(white blood cell, WBC)、中性粒細胞百分比(neutrophil, NE%)、中...
精神康復干預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作用————作者:王玉城;吳榮琴;徐璐;黃嶺;張巖;周燕;杜向東;
摘要:目的:探討精神康復干預(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 PRI)及錯誤相關電位(error related negativity, ERN)聯合應用在精神分裂癥中的作用。方法:選取精神分裂癥患者148例,應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組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各74例,研究組采用PRI和對照組采用普通支持,療效評估者盲法,ERN對精神分裂癥認知功能進行監測。結...
1例經多學科診療的復發精神分裂癥病例————作者:俞天悅;胡瑤;郭茜;胡昊;劉曉華;鹿凱利;李冠軍;
摘要:精神分裂癥影響著全球約1%的人口,其發病和轉歸受遺傳及社會心理多重因素共同影響。部分患者癥狀難以控制,疾病負擔嚴重。本案例為1例復發的精神分裂癥患者,首發治療后數年小劑量藥物維持治療病情穩定,產后病情復發,調整多種藥物合并氯氮平療效欠佳,伴經前期急性激越、產后高凝肺栓塞可能、染色體異位及腦影像改變等多項異常情況。經多學科診療后,開展包括家庭環境調適、心理支持及探索性左乙拉西坦和屈螺酮炔雌醇片等綜合...
魯拉西酮與喹硫平對兒童青少年雙相障礙Ⅱ型療效與執行功能的比較研究————作者:劉杰;孫科;張培;馬筠;李軼琛;
摘要:<正>本研究是探索魯拉西酮與喹硫平兩種藥物,對兒童青少年雙相Ⅱ型療效與執行功能的比較研究,現報告如下。1對象和方法選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在我院門診及住院患兒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確診符合《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雙相障礙Ⅱ型診斷;年齡12~18歲;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17 items,HAMD-17)評分≥17分,Young躁狂評...
雙相障礙認知功能與非酶類抗氧化物和臨床特征的關系————作者:王雪梅;李毅;
摘要:<正>本研究探索雙相障礙(bipolar disorder,BD)患者的認知功能特點及其與非酶類抗氧化物水平和臨床特征的關系,報告如下。1對象和方法為2021年6月至2022年8月我院就診的BD患者,其中,抑郁發作43例(D組)、躁狂發作35例(M組),同期招募健康對照54例(H組)。研究經倫理委員會批準,本人或監護人簽署知情同意書
社交焦慮障礙獎賞加工各階段的異常表現研究進展————作者:李天欣;張驍晨;劉文敬;程文紅;
摘要:社交焦慮障礙是一種以社交功能受損為特征的精神障礙,在兒童青少年時期發病率顯著升高。社交焦慮障礙患者的獎賞處理能力受到損害,存在快感缺失和社交退縮癥狀。獎賞加工過程包含獎賞預期階段和獎賞反饋階段,本文從獎賞加工的兩階段對社交焦慮障礙的事件相關電位研究現狀進行綜述,旨在為制定更有針對性的治療和預防干預策略提供線索,以促進更有效的治療方法的發展
重性精神疾病妊娠期及哺乳期用藥與管理————作者:廖臘梅;馮浩軻;柳緒珍;孫靜;
摘要:精神分裂癥、雙相障礙等是臨床常見的重性精神障礙,這些疾病大多需要長期治療。對于患有重性精神障礙的女性,在妊娠和哺乳期間的用藥決策,直接關系到母親、胎兒和嬰兒的短期和長期身心健康。該時期治療涉及倫理和安全問題,相關研究匱乏且多為小樣本或個案報道。本文就近年來妊娠期與哺乳期治療相關報道進行綜述,以期安全管理重性精神患者的妊娠期與哺乳期
精神分裂癥思維形式障礙的生物學研究進展————作者:孔明君;高舒展;吳仁容;徐西嘉;
摘要:思維形式障礙是精神分裂癥的主要癥狀和疾病嚴重程度的重要標志,其背后的生物學基礎尚不清楚。近年來各國研究者對該癥狀的生物學意義進行了不同層面的探討。本文擬從遺傳、神經影像和神經電生理學這3個角度對精神分裂癥思維形式障礙的生物學基礎進行綜述
相關醫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