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醫學期刊 熱度: 時間:
《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
關注()【雜志簡介】
《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是廣州軍區聯勤部衛生部主管、廣州軍區武漢總醫院主辦的、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神經外科專業性學術期刊。原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委員會吳階平副委員長曾為該刊題寫刊名。該刊及時反映國內外神經外科的新進展,介紹我國神經外科的新技術、新經驗、新成就,促進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共同提高,并嚴格遵循“重在創新、重在臨床應用”及“求實、公正、嚴謹的辦刊方針,使之真正成為我國神經外科的學術園地,推動我國神經外科的發展。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該刊現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同時也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及中文生物醫學期刊文獻數據庫等多家數據庫收錄;曾榮獲全軍第三屆優秀醫學期刊二等獎,首屆《AJ-CD規范》執行優秀期刊獎等;該刊編輯部曾被湖北省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評為學會先進集體。
【欄目設置】
該刊設有論著、實驗研究、經驗介紹、新技術、學術講座、綜述、短篇報告等欄目。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腦血流彩色全循環成像對腦靜脈竇血栓形成診斷評價的研究 陳剛,向偉楚,李俊,盛柳青,李歡歡,祝源,趙曰圓,馬廉亭,CHEN Gang,XIANG Wei-chu,LI Ju,SHENG Liu-qing,LI Huan-huan,ZHU Yuan,ZHAO Yue-yuan,MA Lian-ting
顳淺動脈-顳淺筋膜-腦貼敷術治療煙霧病療效觀察 張登文,鄧劍平,張濤,陳虎,趙振偉,ZHANG Deng-wen,DENG Jian-ping,ZHANG Tao,CHEN Hu,ZHAO Zhen-wei
小腦后下動脈動脈瘤的血管內治療與手術治療(附21例報道) 廖旭興,蔡瑜,王輝,梁學軍,段成斌,胡建軍,鄧其峻,馬廉亭,LIAO Xu-xing,CAI Yu,WANG Hui,LIANG Xue-jun,DUAN Cheng-bin,HU Jian-jun,DENG Qi-jun,MA Lian-ting
顱外段頸內動脈夾層的治療 莊嚴,鄧引生,吳旻,陳澤軍,蔣明,焦磊,ZHUANG Yan,DENG Yin-sheng,WU Min,CHEN Ze-jun,JIANG Ming,JIAO Lei
橋靜脈位置及術中保留對竇鐮旁腦膜瘤患者切除術后早期預后的影響 王飛,王勇,周瑋林,耿鑫,孫濤,余化霖,WANG Fei,WANG Yong,ZHOU Wei-lin,GENG Xin,SUN Tao,YU Hua-lin
低頻段小探頭B超在神經外科手術中的應用 郭文龍,詹升全,甘武,周東,周德祥,林曉風,唐凱,王鵬,GUO Wen-long,ZHAN Sheng-quan,GAN Wu,ZHOU Dong,ZHOU De-xiang,LIN Xiao-feng,TANG Kai,WANG Peng
垂體偶發瘤的臨床處理 李運軍,李文德,高進保,陳立華,魏群,徐如祥,LI Yun-jun,LI Wen-de,GAO Jin-bao,CHEN Li-hua,WEI Qun,XU Ru-xiang
經額底前縱裂入路顯微手術治療鞍區病變的解剖研究 婁永利,郭永坤,張輝,閔有會,LOU Yong-li,GUO Yong-kun,ZHANG Hui,MIN You-hui
雙源CT三維血管成像技術在腦膜瘤術前評估中的應用 楊俊,吳雪松,莫鴻忠,潘榮南,賴杰,YANG Jun,WU Xue-song,MO Hong-zhong,PAN Rong-nan,LAI Jie
黃芪甲苷對大鼠蛛網膜下腔出血后腦血管痙攣的影響 趙建伍,于耀宇,余天壘,李延良,唐鑄,桂錚,周欣,姬文婕,ZHAO Jian-wu,YU Yao-yu,YU Tian-lei,LI Yan-liang,TANG Zhu,GUI Zheng,ZHOU Xin,JI Wen-jie
國家級期刊投稿:我國醫療侵權糾紛中患者舉證的現實困境探析
摘 要:在醫療侵權糾紛中,患者處于舉證的弱勢地位。由于醫療行為的倫理專業性和風險性,患者對醫療行為的舉證困難;我國醫療鑒定制度的不完善主要包括醫療鑒定和醫療賠償的雙軌制,鑒定機制采信制度缺失也造成患者對醫療鑒定的信任危機,因此應當通過規范醫方的醫療行為,引進專家證人等途徑來破解患者舉證困境,保障當事人的武器平等。
關鍵詞:舉證難,醫療鑒定,雙軌制
依照我國《民事訴訟法》和《證據規定》中規定的舉證責任分配原則,病患主張醫方有侵權行為或違約行為并造成損害的,必須承擔舉證責任,舉證不力要承擔敗訴的風險。現代醫療技術的高度專業性,醫患地位的不平等,醫療資訊獲得的不對等以及醫醫相護等都可能造成病患或者家屬的舉證困難。按照民事訴訟雙方武器平等原則,這些成為解決病患舉證難的核心問題。醫師是否具有過失,醫療行為與損害行為之間是否具有因果關系是醫療舉證中的關鍵[1]。患者在舉證過程中所遇到的現實困難主要包括對醫療行為舉證難和醫療鑒定制度不完善兩個方面。
搜論文知識網論文發表公告
2、本站提供期刊推薦、論文發表、論文寫作指導服務,如有需要請點擊在線客服人員進行具體咨詢。
3、本站只適當收要收取編審排錄費、排版、制作、印刷、郵寄樣刊、發票等綜合費用,以維持網站正常運轉。
4、本站所推薦期刊,均為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承認的,正規、合法、雙刊號期刊。
5、本站與雜志社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系,發表成功率高,文章審核通過確認錄用支付費用。
最后,感謝您一直以來對網站及合作期刊《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關注與支持,我們會認真對待您繁忙之余提出的寶貴意見和建議,我們會再接再厲,與您攜手共進!
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最新期刊目錄
避免脊髓靜脈高壓綜合征誤診的新見解及對策————作者:馬廉亭;楊銘;吳濤;李俊;李明;潘力;黃河;徐召溪;秦杰;趙曰圓;安學鋒;馬生輝;
摘要:脊髓靜脈高壓綜合征是指由多種脊髓、脊柱及其周圍結構的血管性病變,導致脊髓引流靜脈回流受阻或椎管外靜脈血逆流入椎管靜脈系統,使脊髓靜脈系統壓力增高、循環減慢而產生的脊髓功能受損的一組綜合癥狀,常見病因包括脊髓血管疾病、硬腦膜動靜脈瘺、椎動靜脈瘺、椎旁靜脈系統狹窄和閉塞等。由于對脊髓靜脈高壓綜合征的病因、發病機制的認識缺乏,加之臨床表現無特異性,臨床容易誤診而延誤治療。本文總結脊髓靜脈高壓綜合征的病因...
神經電生理監測聯合術中超聲輔助下顯微手術治療高頸段椎管內腫瘤————作者:韋可;杜威;楊柳;夏敏;呂麗輝;莫雪紅;姚國杰;
摘要:目的 探討在神經電生理監測聯合術中超聲輔助下顯微手術治療高頸段椎管內腫瘤的療效。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26例高頸段椎管內腫瘤的臨床資料,在神經電生理監測及術中超聲輔助下經后正中入路顯微手術治療。結果 術后腫瘤全切除22例,部分切除3例,活檢加椎板減壓術1例。術后病理證實神經鞘瘤8例,脊膜瘤6例,室管膜瘤4例,星形細胞瘤4例,血管母細胞瘤3例,海綿狀血管瘤1例。術后1周...
腦室播散型復發性膠質母細胞瘤放療聯合靶向治療及免疫治療后存活2.5年1例報道并文獻復習————作者:郭曉鵬;王裕;馬文斌;
摘要:目的 探討腦室播散型復發性膠質母細胞瘤(GBM)的治療方法及療效。方法 回顧性分析1例腦室播散型復發性GBM的臨床資料,并結合相關文獻進行總結分析。結果 1例57歲男性,因右側顳枕葉占位,行開顱手術全切除病變,術后病理顯示IDH野生型GBM(WHO分級4級),MGMT啟動子非甲基化;術后給予標準Stupp方案治療。術后1年復查MRI發現左側腦室壁近室間孔處及透明隔結節樣強化,考慮疾病進展,進行化療...
MIR17HG在腦膜瘤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作者:楊震;宋景軍;楊偉;行治國;
摘要:目的 探討miR-17-92基因簇宿主基因(MIR17HG)在腦膜瘤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方法 收集2018年11月至2022年3月手術切除的115例腦膜瘤標本,另選擇80例因顱腦損傷減壓術中切除的非主流腦組織為對照組。采用實時熒光定量PCR法檢測MIR17HG水平。腦膜瘤病人術后隨訪術后隨訪至2023年11月30日或死亡,記錄腫瘤無進展時間和總體生存時間。結果 與對照組相比,腦膜瘤組織MIR17H...
免疫原性細胞死亡誘導劑在腦膠質瘤治療中的新進展————作者:孫志強;陳謙學;
摘要:腦膠質瘤是中樞神經系統最常見的原發性惡性腫瘤,即使采用手術聯合術后同步放化療等綜合治療,療效扔較差。免疫原性細胞死亡(ICD)為一種新發現的調節性細胞死亡,可以被多種化學藥物、物理刺激和生物制劑誘導,引起細胞釋放多類損害相關分子模式,從而募集與激活多種免疫細胞,產生針對特定抗原的適應性免疫應答。ICD也被廣泛用于誘導腦膠質瘤的抗腫瘤免疫治療。本文簡要概括ICD及其相關誘導劑的最新進展
外泌體環狀RNA在膠質瘤發生發展中的作用————作者:宋旅萌;李舜;熊平;程銀川;夏小超;王子豪;
摘要:膠質瘤是最常見、最致命的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惡性腫瘤。目前,膠質瘤的治療手段主要采用手術切除聯合放療、化療等綜合治療,但幾乎所有惡性膠質瘤術后均會復發,并且化療耐藥率高,放療抵抗率高。因此,探究膠質瘤發生發展的分子機制、尋找新的治療靶點至關重要。外泌體是一種參與細胞間信息交流的細胞外囊泡,攜帶各種不同的物質,例如蛋白質、核酸、脂質等,在腫瘤微環境中發揮重要作用。環狀RNA(circRNA)是可由外泌...
輕型顱腦損傷認知功能障礙的評估技術研究進展————作者:周陽;張浩然;王鑠辰;劉立志;伍鵬;宋健;徐國政;
摘要:輕型顱腦損傷是最常見的顱腦損傷類型,約占所有顱腦損傷的80%。由于癥狀輕微,因此,容易被病人及醫生忽視。雖然輕型顱腦損傷對大腦的損傷輕微,但其對認知功能的損害可能是持續的。傳統影像學如CT、MRI識別輕型顱腦損傷的微小損傷的敏感性較低,而神經心理測試受病人主觀因素影響波動性較大。事件相關電位(ERP)是通過腦電圖記錄大腦對特定事件如刺激或任務的時間鎖定電活動,是一種高時間分辨率的無創腦功能評估方法...
顱-鼻-眶非霍奇金B細胞淋巴瘤1例————作者:柏明濤;劉海濤;牛紀杰;莊須偉;李曉龍;張玉海;
摘要:顱-鼻-眶非霍奇金淋巴瘤為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屬結外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種,臨床罕見,約占所有顱內惡性腫瘤1.6%,占結外淋巴瘤的1%~2%。該病惡性程度極高,手術旨在明確病理及減輕腫瘤占位效應,主要以放化療為主,但總體預后較差。本文報道1例顱-鼻-眶非霍奇金B細胞淋巴瘤,66歲女性,行手術活檢,術后病理證實為非霍奇金B細胞淋巴瘤,術后隨訪1個月死亡。總之,顱-鼻-眶非霍奇金大B細胞淋巴瘤臨床...
《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24年第29卷第1~12期總目次
摘要:<正>~
HJURP在人腦膠質瘤中的表達及意義:基于CGGA數據庫的生信分析————作者:孫玉晨;楊生偉;王惠娟;
摘要:目的 探討Holliday交叉識別蛋白(HJURP)在人腦膠質瘤中的表達及其與臨床、病理特征及預后的關系。方法 計算機檢索中國腦膠質瘤基因組圖譜(CGGA)數據庫獲取mRNAseq-325數據集中325例膠質瘤的轉錄組測序(RNA-seq)數據及臨床資料,應用mRNAseq-693數據集中693例腦膠質瘤數據進行驗證。利用R語言軟件分析HJURP的表達和腦膠質瘤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使用Kapla...
可拆卸式手動叩背排痰器的臨床應用————作者:余鵬;詹昱新;李冰;王佩;
摘要:目的 探討自制的可拆卸式手動叩背排痰器在神經外科肺部感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2021年12月至2022年7月前瞻性收集神經外科肺部感染60例,按照入院順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在對癥治療基礎上,觀察組使用自行設計的可拆卸式手動叩背排痰器進行叩背排痰,對照組采用人工叩背排痰。觀察叩背排痰后呼吸頻率、血氧飽和度、肺部CT復查結果等。結果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呼吸頻率明顯降低(P<0.01),血...
事件相關電位評估重復性亞腦震蕩后認知損害的研究進展————作者:張浩然;周陽;王鑠辰;宋健;
摘要:重復性亞腦震蕩是指頭部受到反復的輕微撞擊產生的腦損傷。雖然單次輕微撞擊不足以引發明確的腦震蕩癥狀,但是多次輕微撞擊就會對大腦造成損傷。重復性亞腦震蕩與長期神經功能改變和累積性腦損傷密切相關,可能增加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風險,從而導致認知功能的改變,使晚年的生活質量下降。事件相關電位技術可以客觀地、準確地評估腦功能在重復性亞腦震蕩暴露下的變化。本綜述對近年來重復性亞腦震蕩相關的事件相關電位研究進行回顧總...
事件相關電位評估電磁輻射環境對人腦認知功能影響的優勢和不足————作者:龔宇康;謝杭;程聰;文佳鵬;李響;宋健;徐國政;
摘要: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現代科技的發展,各種電磁設備廣泛的應用使人們越來越多的暴露在電磁輻射中。目前,關于電磁輻射對人腦認知功能有無影響,存在不同觀點,并且傳統評價人腦認知功能的方法,如評估量表、行為學測試,受主觀因素及外界影響誤差較大,難以發現微小的認知功能改變。事件相關電位技術是一種更為客觀、靈敏、經濟、全面地評估認知功能的方法。本文對事件相關電位技術評估電磁輻射環境對人腦認知功能影響的優勢和不足...
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神經外科全媒體書系》第一輯出版消息
摘要:<正>湖北科學技術出版曾出版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忠誠教授主編《王忠誠神經外科學》第1版(2005年3月)、第2版(2015年1月),深受廣大神經外科醫務工作者歡迎。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圖書出版界也引進全媒體出版技術,即將動態影像、手術錄像與語音等多媒體資料刻光盤播放形式,改為全媒體二維碼儲存、手機掃描播放、顯示動態影像、手術錄像與語音的新技術
新疆四七四醫院
摘要:<正>新疆四七四醫院前身是解放軍第四七四醫院,1969年11月17日組建于抗美援越戰場,1970年2月西遷進駐新疆烏魯木齊市,初稱空軍第一野戰醫院,1974年8月整編為空軍烏魯木齊醫院,1994年6月整編稱解放軍第四七四醫院,2022年10月轉隸中國融通集團,成為中央編辦批準的事業單位。醫院是一所集醫、教、研為一體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位于烏魯木齊市北京中路754號,占地面積162畝,設置科室31...
鷹潭一八四醫院
摘要:<正>鷹潭一八四醫院始建于1967年,1969年8月正式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八四醫院番號。2018年11月,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〇八醫院鷹潭醫療區”。2022年8月轉隸中國融通集團,成為中央編辦批準的事業單位。醫院是一所集醫、教、研為一體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位于江西省鷹潭市月湖區湖東路4號,占地面積225.85畝,設有臨床醫技學科40個、職能科室1 1個。年門診量23萬余人次...
《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增設全媒體出版功能通知
摘要:<正>網絡時代的到來,為我們學術交流也帶來了新的技術。為了便于神經外科同行能直觀、可視地進行交流,歡迎各位作者將自己文章中的影像做成動態單一影像或融合影像,將手術或血管內介入手術操作錄相截取關鍵精彩片段以動態錄相的形式提供給編輯部,我們會將您的寶貴動態資料以“二維碼”的形式發表嵌于文章內,讀者在閱讀論文時,可利用手機的“二維碼”功能閱讀文中的動態影像和手術操作過程
《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稿約
摘要:<正>《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是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神經外科專業學術性期刊。該刊旨在及時反映國內外神經外科的新進展,介紹我國神經外科領域內的新技術、新經驗和臨床與相關基礎理論研究的新成果,并嚴格遵循“重在創新、重在臨床應用”及“求實、公正、嚴謹”的辦刊方針。本刊以神經外科工作的醫護人員為主要讀者對象,對從事神經內科臨床及神經科學基礎研究的相關人員也有重要參考價值。本刊開辦的主要欄目有論著、實驗研究、新...
瘤腔內支架血流重建術治療從瘤體發出分支血管的顱內動脈瘤:附2例報道并文獻復習————作者:馬生輝;秦海林;趙曰圓;秦杰;安學鋒;王熒;黃河;宋健;楊銘;馬廉亭;
摘要:目的 探討瘤腔內支架血流重建術治療從瘤體發出分支血管的顱內動脈瘤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例顱內動脈瘤的臨床資料。結果 1例未破裂動脈瘤,1例破裂動脈瘤;2例動脈瘤有重要功能的分支血管從瘤體發出,瘤腔內應用支架重建血流輔助彈簧圈栓塞動脈瘤。術后造影顯示2例動脈瘤均致密栓塞,分支血管通暢。術后隨訪9、10年,動脈瘤無復發,神經功能完全正常。結論 瘤腔內...
環氧樹脂生物塑化技術在神經外科研究生解剖教學中的應用————作者:吳虓;逢燦;幸世宙;彭浩揚;張澤鈺;陳尚斯;鄭蘇月;趙業禹;梁亮;萬希晨;
摘要:目的 探討環氧樹脂生物塑化切片結合3D Slice結構重建的解剖教學方法在神經外科研究生培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外科2021~2023級碩士研究生48位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4人。觀察組采用環氧樹脂塑化切片輔以3D Slice重建教學方式,對照組采用傳統尸頭標本解剖教學。結果 觀察組理論成績、實踐成績和教學滿意度分別為(78.29±10.91)分、(...
相關醫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