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醫學期刊 熱度:268 時間:2025年5月8日 星期四
《中國藥科大學學報》
關注(268)声明:①本页面非期刊官网,不以期刊名义对外征稿,仅展示期刊信息当做参考资料.如果您要投稿、要查稿,请移步至期刊官网.②如果您是期刊负责人且不想本平台展示期刊信息,可联系在线人员予以删除.③如果需要期刊学术咨询服务可以联系学术顾问:服务详情
【雜志簡介】
《中國藥科大學學報》是由國家教育部主管、中國藥科大學主辦的藥學類綜合刊物,1956年創刊,雙月刊,96頁,國內外公開發行。主要刊登合成藥物化學、天然藥物化學、生藥學、中藥學、藥劑學、藥物分析、藥物生物技術、藥理學、藥代動力學等學科的原始研究論著。本刊分別被國內權威檢索機構:《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等列為藥學類核心期刊。同時進入“CA千種表”、“國際藥學文摘”、Elsevier數據庫等國外權威檢索數據庫。屢獲國家教育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科技部、教育部等各種獎項。據中國期刊引證研究報告(2003-2004)公布的最新數據,《中國藥科大學學報》2003年的影響因子為0.844,2004年的影響因子為0.810,分別位居高校學報(醫藥衛生)第1位和第2位。在藥學學術期刊中也是名列前茅(分別位居第3位和第8位),在藥學期刊界享有較高聲譽。本刊突出創新成果、前導預測、科研跟蹤、權威評述,具有“藥學前沿”、“獲獎成果”,“研究論文”,“研究簡報”,“技術交流”,“綜述”等品牌欄目,因此具有前瞻性、權威性、創新性、實用性、發行數量大、出版周期短的特點。本刊堅持以高學術品味示人,為醫藥科技人員報道新成果、提供新思路、應用新方法、開拓新視野架起了科技交流的橋梁。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獲獎情況
被評為首屆中國高校精品科技期刊
1992年榮獲全國優秀科技期刊評比三等獎
1999年榮獲全國優秀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及教育部優秀科技期刊三等獎
2004年榮獲教育部全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藥學前沿、論文、簡報、技術交流、綜述、論壇、快報、獲獎成果、文摘、書訊、國內外會訊、新藥之窗、學術交流活動等。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1 中藥調節內質網應激的研究進展 周華娜;姜楠;韓雨薇;寇俊萍; 385-392
2 代謝調控技術在放線菌生物合成抗生素的應用進展 張亞;周長林; 393-399
3 藥物代謝組學在腫瘤診治中的應用與研究進展 文柳靜;王晨; 400-405
4 小分子AMPK直接激動劑的最新研究進展 魏強強;段文虎;周金培;張惠斌; 406-415
5 培氟沙星C-3羧基等排體的合成及抗腫瘤活性(Ⅷ).均三唑硫醚酮縮氨基硫脲衍生物 謝玉鎖;高留州;閆強;吳書敏;倪禮禮;黃文龍;趙輝;胡國強; 416-420
6 一種改進的卡巴拉汀制備工藝 吳家權;周平;劉洋;接傳明;曹煥巖;彭濤;李曉紅;張海軍; 421-425
7 柳葉白前中非C21甾體類化學成分 余舒樂;馬林;吳正鳳;趙守訓;王磊;葉文才;張健;殷志琦; 426-430
8 2015年獲批的11個重磅炸彈藥物 430+443
9 含聚多價適配體的長鏈DNA用于抗腫瘤藥物的靶向傳輸 張志慶;王芳;周亭;張國棟;王秀鳳;李昀澤; 431-435
10 粒徑差異化的納米脂質載體的制備和表征 李會鵬;蘇志桂;陳明磊;孟凡飛;孫敏捷;王巖;張燦;平其能; 436-443
11 一種快速檢測中藥材中二氧化硫殘留量的熒光探針的合成及其應用 周琳;劉巍;狄斌;陳金龍; 444-449
12 LC-MS法鑒定利伐沙班有關物質 劉超逸;張戈;杭太俊;王磊;張曉飛;宋敏; 450-457
13 槲皮素、別嘌醇對高尿酸血癥大鼠血清尿酸水平及肝、腎功能影響的對比研究 黃敬群;王軍;尹中信;郭瑞峰;陳健;梁化印;劉藝; 458-463
14 2015年16月中國藥科大學獲得授權專利情況 463
15 黃酮類化合物GL-V9對人胃低分化黏液腺癌細胞株的凋亡作用及其機制 李國君;趙凱;姚彧遠;申樂;郭青龍; 464-468
16 2015新版《中國藥典》發布 共收載藥品5608種 468
康復醫學論文范文:論療養院里的康復醫學的發展
論文導讀:定期開展科室民主生活會,使科室在和諧的氛圍中持續發展。醫院應從臨床、教學、科研、政策導向、資金扶持上加以引導,在科研立項、設備引進、資金投入、學術交流等方面向康復或與之相關的�?�、專病傾斜。使科室的空間布局更趨合理,儀器設備更趨完備,人員配置更加科學。在不斷激發內涵建設活力,提高學科建設質量的同時,還要注意院際間、學科間的學術和信息交流,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和學術氛圍。
中國藥科大學學報最新期刊目錄
天冬氨酸/水滑石復合材料合成、表征與分子動力學模擬————作者:沈彥;潘國祥;徐博;裘城聰;徐敏虹;
摘要:傳統實驗手段在水滑石超分子結構與水合膨脹性能研究上存在不足,無法得知層間陰離子排布形態以及結構水分子的信息。采用共沉淀法和離子交換法兩種方法合成了天冬氨酸插層鎂鋁水滑石,用X射線粉末衍射、差熱分析、紅外光譜表征了水滑石前驅體及其與天冬氨酸插層復合材料的結構,并用Materials Studio軟件分子動力學模擬方法對復合材料的微觀結構和水合特性進行研究。制得的復合材料層狀結構規整、晶相單一,天冬氨...
血管紋上轉運蛋白與聽力損失關系的研究進展————作者:申凱迪;郭素菡;張德鵬;王廣基;周芳;
摘要:血管紋是位于耳蝸外側壁的高度血管化組織,是維持內耳內淋巴穩態和正常聽覺功能的重要結構,其功能依托于分布在其上的轉運蛋白系統。血管紋上的轉運蛋白精密地介導了離子、營養物質和代謝物等物質的雙向轉運,構成了內耳微環境穩態的基石。轉運蛋白的異常表達或功能失調可導致內耳微環境的失衡,進而導致聽力損失。但目前血管紋上轉運蛋白對聽力的影響還未被完全闡明。本文闡述了不同類型血管紋轉運蛋白的功能、分布及其與聽力損失...
國內外兒童抗癲癇藥研發上市現狀研究及對我國的啟示————作者:劉敬峰;肖英屹;李新宇;顏建周;
摘要:為完善我國兒童用藥研發上市激勵政策提供輔助決策依據,通過梳理國內外兒童抗癲癇藥的研發上市現狀,對比分析我國在兒童抗癲癇藥研發上市存在的問題。研究發現我國兒童抗癲癇藥在研發水平、研發進程上與國外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在上市品種、劑型、規格的豐富程度上與國外存在較大差距。建議我國從完善研發環節支持政策、健全藥品審評審批制度、加強藥品配備使用管理、促進合理用藥和強化上市后激勵政策等方面發力,持續優化兒童用藥...
NSUN2通過介導ARMC9的m5C修飾促進胃癌細胞的增殖、轉移和侵襲————作者:李越;陳棟;王瑾;彭怡;張遠琦;楊芬;王學軍;
摘要:為研究NOP2/Sun RNA甲基轉移酶2(NOP2/Sun RNA methyltransferase 2,NSUN2)對胃癌惡性進展的影響及其潛在機制,使用TCGA數據庫分析發現胃癌組織中NSUN2表達水平顯著升高;Western blot發現,與胃黏膜上皮細胞相比,NSUN2在胃癌細胞中表達上調;集落形成實驗顯,示NSUN2過表達細胞中集落形成能力增高;Transwell實驗也證實NSUN2...
基于CRISPR/Cas9系統的原位生物成像方法進展————作者:張惟杰;尹王文康;馮家洛;沈玥;趙羿;王琛;鄒秉杰;宋沁馨;
摘要:原位生物成像技術為直接觀察細胞內核酸或蛋白質生物靶標的定位、表達和相互作用提供了強有力的工具,對于深入理解細胞功能和疾病機制至關重要。CRISPR/Cas9系統作為一種革命性的基因編輯工具,近年來也被用于開發高效的原位成像工具。本文綜述了近年來發展的基于Cas9蛋白、工程化引導RNA(sgRNA)及其偶聯熒光標簽的CRISPR/Cas9原位成像方法,并對其在活細胞與固定細胞中的應用特點進行了比較分...
雙特異性抗體雜質去除策略————作者:董鑫;周冠月;沈菊芳;張小猛;
摘要:雙特異性抗體憑借其雙靶向能力在腫瘤治療中展現出顯著療效,但其結構的復雜性導致其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多種工藝相關雜質(如HCPs、HCD和Protein A)和產品相關雜質(如半抗體、3/4抗體、同源二聚體、缺一條Fab臂的雙抗雜質和聚集體)等。系統總結了雙抗下游純化策略:通過親和色譜、深層過濾、羥基磷灰石色譜、疏水相互作用色譜、離子交換色譜及多模式色譜等純化技術高效去除各種雜質,旨在為雙抗的純化提供理...
能釋放超氧陰離子的β-半乳糖苷前藥的設計、合成及抗腫瘤活性————作者:劉珈璇;姚雪妍;譚云鷹;胡靜;傅俊杰;尹健;
摘要:以能在細胞內循環釋放超氧陰離子(O2-)的蒽醌類化合物HAQ-OH和AQ-OH為原藥,設計并合成了4個全新的蒽醌β-半乳糖苷前藥,期望利用Warburg效應和腫瘤細胞內過表達的β-半乳糖苷酶選擇性地在腫瘤細胞內釋放O2-殺死腫瘤細胞。細胞實驗表明,前藥Gal-HAQ和Gal-AQ可選擇性地抑制β-半乳糖苷酶過表...
外泌體在抗動脈粥樣硬化中的應用研究進展————作者:鄒子健;楊如月;奉建芳;涂亮星;程勐;
摘要:外泌體作為細胞間通訊的重要介質,在動脈粥樣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發生與治療中展現出廣泛的生物學功能。近年來研究表明,外泌體可攜帶多種活性物質,包括miRNA、lncRNA、蛋白質及脂類等,通過調控炎癥反應、脂質代謝、血管內皮功能及免疫微環境,從多個層面介導AS的形成、發展及逆轉過程。具體而言,外泌體中的miRNA可靶向調節炎癥因子表達,抑制巨噬細胞活化與泡沫細胞形成;而來源...
RNA可變剪接機制及其在腫瘤治療中的研究進展————作者:黃昕欣;唐銘珠;王多偉;
摘要:RNA可變剪接(alternative splicing, AS)是基因表達調控的關鍵機制,通過產生多種mRNA剪接異構體,增加蛋白質的多樣性,對細胞生理過程如增殖、代謝、凋亡等至關重要。在腫瘤治療領域,可變剪接的研究進展顯著,異常的可變剪接參與調控腫瘤發生、發展的多種生物學過程。研究表明,特定剪接因子的突變或表達變化在多種癌癥中起關鍵作用,如SF3B1、SRSF2、U2AF1等。在此基礎上,本文...
第二代蛋白精氨酸甲基轉移酶5抑制劑的研究進展————作者:胡浙棋;尹春香;毛慧歡;常藝清;朱啟華;徐云根;龔國清;鄒毅;
摘要:蛋白精氨酸甲基轉移酶5(PRMT5)在多種癌癥中高表達,近年來已成為癌癥治療的重要靶標。然而,第一代PRMT5抑制劑缺乏選擇性,導致顯著的血液毒性,嚴重限制了其臨床應用;第二代PRMT5抑制劑通過特異性靶向甲硫腺苷磷酸化酶(MTAP)缺失的腫瘤細胞,而不影響正常細胞,從而顯著提高了安全性和療效�?偨Y了PRMT5在MTAP缺失腫瘤細胞中的生物學機制,系統回顧了當前處于臨床研究階段的五款第二代PRMT...
基于人工智能的艾葉活性成分多維藥理活性及分子機制系統研究————作者:張洪榕;許奇;馬忠民;方朝暉;
摘要: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探究艾葉中的活性成分的藥理活性及潛在作用機制。檢索HIT、TCMSP、TCMIO數據庫獲取199種艾葉的活性成分。綜合K最近鄰、多層感知機、隨機森林、支持向量機算法及基于Lipinski規則及Veber規則的算法模型對艾葉化合物成分進行毒性和口服利用度預測,發現其中14種成分滿足無毒性且口服利用度較好。采用合成可行性分數(SAscore)模型對以上14種成分進行可合成性分析,并通過...
老年人群疫苗研發及應用————作者:劉一凡;楊盛然;周振歆;湯洋;王佑春;
摘要:作為不可避免的社會發展趨勢,老齡化問題對于社會各個層面均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尤其是給全球各國和地區的衛生健康體系造成了嚴峻挑戰。面對人類與疾病將長期共存的客觀現實和人們日益增長的衛生健康保障需求,疫苗產品的成功研發為有效應對傳染性疾病提供了可靠的預防手段。本文通過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帶狀皰疹疫苗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4種適用于老年人群的疫苗研發及應用進行概述,旨在為我國相關疫苗的研發和普及提供...
T5MHCII:基于深度學習的MHC-Ⅱ類蛋白質與多肽的親和力預測模型————作者:高正;高向東;姚文兵;田浤;
摘要:為解決抗原肽與特定MHC-Ⅱ類分子的結合親和力預測模型性能較低,無法滿足臨床需求的現狀,提出一種基于深度學習的MHC-Ⅱ類分子與多肽親和力的預測模型T5MHCII。該模型通過遷移學習的方法,利用蛋白質語言模型ProtT5已學習到的知識對氨基酸序列進行特征提取,生成高質量的表征,并結合深度學習強大的學習能力,得到具有良好預測性能的新模型。五折交叉驗證結果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下的面積(AUC)為0.89...
HPLC-MS/MS法測定米力農中米力農氮氧化物————作者:張嵐;李潔麗;施柯;紀順利;
摘要:為了建立一種測定米力農中米力農氮氧化物含量的HPLC-MS/MS方法,采用液相色譜-質譜聯用(HPLC-MS/MS)技術,使用ACCHROM XCharge-C18色譜柱(100 mm × 2.1 mm × 5 μm),以甲醇(A相)和5 mmol/L NH4FA(用甲酸調至pH3,B相)作為流動相進行梯度洗脫。選用Agilent 6410三重四極桿質譜...
鉤藤網絡藥理學多靶點效應價值研究進展————作者:張雯昕;張春霞;韓凌飛;柳文媛;
摘要:中藥鉤藤為茜草科植物鉤藤的干燥帶鉤莖枝,所含化學成分包括生物堿類、萜類、黃酮類和有機酸類,具有抗氧化、抗炎等多種藥理活性,對多種疾病具有潛在的治療效用。網絡藥理學多成分多靶點多通路的特點能夠分析中藥活性成分群與疾病標志物之間的復雜作用機制,闡明藥物、靶點、疾病三者的關系。本綜述總結了基于網絡藥理學研究分析鉤藤干預神經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炎癥等病癥的研究進展,為中藥鉤藤臨床應用提供理論依據
以傳統優勢學科賦能潛力/新興學科發展————作者:丁佐奇;湯真;羅杰文;孫勁楠;
摘要:如何科學評價高校學科建設發展情況是“雙一流”建設的一個重難點。本研究基于ESI和InCites數據庫,持續一年對江蘇省“雙一流”建設高校的學科進行觀測分析,聚焦新興/潛力學科發展態勢,并嘗試探究傳統優勢學科對新興/潛力學科發展的影響及其路徑,從而為江蘇高校的學科發展提供參考和借鑒。研究發現,相關高校總體學科發展成熟度高、發展態勢好、部分學科具有一定的發展潛力,且受到傳統優勢學科的強有力支持,但同時...
甲硫氨酸代謝重塑腫瘤代謝-免疫微環境的研究進展————作者:黃瑤;陳真;吳紅茜;
摘要:腫瘤代謝重編程與免疫逃逸協同促進腫瘤進展,其中甲硫氨酸(methionine,Met)代謝通過表觀遺傳調控和免疫微環境重塑發揮關鍵作用。本文系統總結了Met代謝異常導致腫瘤細胞“甲硫氨酸成癮”及維持惡性表型的機制,并闡述其對免疫系統的多重調控:誘導T細胞耗竭、促進M2型巨噬細胞極化、抑制NK細胞活性及增強腫瘤相關成纖維細胞功能。同時,探討靶向Met代謝治療策略,包括甲硫氨酸限制性飲食、代謝酶(MA...
肝臟器官芯片在成藥性評價中的應用進展————作者:涂遠博;徐晨;王譯羽;王堯龍;張峻穎;吳春勇;
摘要:成藥性評價是新藥研發中的核心環節之一,其中體外肝臟模型的不準確性與高成本是限制成藥性評價的重要技術瓶頸之一,制藥行業愈發需要可靠的肝臟體外模型以提高新藥研發效率。由于傳統動物模型和體外2D培養模型在模擬體內生理和病理上存在著局限性,近年來,借助微流控技術、體外細胞培養技術和生物傳感技術的進步,肝臟器官芯片(liver-on-a-chip, LOC)在新藥研發領域日益得到關注,有望成為解決成藥性評價...
基于滾環擴增的核酸載體靶向遞送化療藥物的研究————作者:張如燕;張子辰;張國棟;張志慶;
摘要:化療藥物普遍缺乏特異性,開發一種可主動靶向遞送化療藥物、對生物體無免疫原性的載體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本研究通過滾環擴增技術(rolling circle amplification, RCA)將合成的具有串聯重復序列的DNA長單鏈與幾條包含適配體AS1411的短鏈DNA雜交來構筑含有多價適配體的核酸載體(multivalent aptamer, Multi-Apt),利用其雙螺旋結構大量負載抗腫...
水飛薊賓衍生物的設計、合成及體外抗腫瘤活性————作者:李雁;高磊;張朝會;孟艷秋;
摘要:以天然黃酮類化合物水飛薊賓為母體,通過氧化脫氫、烷基化、選擇性去甲基、�;确磻埠铣闪�16個水飛薊賓衍生物,其結構均通過1H NMR、13C NMR、MS確證,確定均為未經文獻報道的新化合物。選用胃癌細胞SGC-7901和人膠質母細胞瘤細胞LN-229,采用MTT法,以拉帕替尼為陽性對照藥測定新型水飛薊賓衍生物的體外抗腫瘤活性。實驗結果表明,合成的新型...
相關醫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诉邮箱:qianyanxs@163.com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