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醫(yī)學期刊 熱度:147 時間:2025年5月7日 星期三
《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
關注(147)声明:①本页面非期刊官网,不以期刊名义对外征稿,仅展示期刊信息当做参考资料.如果您要投稿、要查稿,请移步至期刊官网.②如果您是期刊负责人且不想本平台展示期刊信息,可联系在线人员予以删除.③如果需要期刊学术咨询服务可以联系学术顾问:服务详情
【雜志簡介】
《中國人獸共患病雜志》是國家科委批準的國家級期刊,由中國微生物學會主辦。辦刊宗旨:為醫(yī)學、獸醫(yī)學專業(yè)人員共同交流和探討同類微生物和寄生蟲在人和家畜中感染、發(fā)病特點及相互關系的理論,總結和介紹人獸共患病的研究成果和防制經驗。讀者對象為從事人醫(yī)和獸醫(yī)的各級專業(yè)人員。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該刊被以下數據庫收錄:CA 化學文摘(美)(2009)、CBST 科學技術文獻速報(日)(2009)、Pж(AJ) 文摘雜志(俄)(2009)、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2008)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榮譽:中科雙效期刊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論著、實驗研究、綜述、調查防治、學術資料。
雜志優(yōu)秀目錄參考:
eha基因調控遲緩愛德華菌抵抗巨噬細胞氧化殺菌作用 徐澤炎,李玉紅,成靜,鄭恩金,高大慶,盛安康,陸承平,XU Ze-yan,LI Yu-hong,CHENG Jing,ZHENG En-jin,GAO Da-qing,SHENG An-kang,LU Cheng-ping
福氏志賀菌4av和Yv血清型PCR鑒定方法的建立及應用 羅霞,王建平,孫強正,LUO Xia,WANG Jian-ping,SUN Qiang-zheng
弗氏枸櫞酸桿菌CF74的FliS蛋白功能研究 劉麗云,郝帥,孫暉,LIU Li-yun,HAO Shuai,SUN Hui
全球西尼羅病毒毒株基因組種系發(fā)生分析 游麗斌,王金章,陳煒,黃萌,張擁軍,YOU Li-bin,WANG Jin-zhang,CHEN Wei,HUANG Meng,ZHANG Yong-jun
弓形蟲核苷三磷酸水解酶-Ⅱ真核表達質粒的構建與鑒定 陳鐳,李成朋,陳弟,趙徐寒暉,蔣凱,林佳鑫,劉陽陽,胡昕,譚峰
雙氫青蒿素對C2株藍氏賈第鞭毛蟲Delta giardin抑制作用的研究 劉阿倩,王洋,林志強,張亞粉,田喜鳳,余源,LIU A-qian,WANG Yang,LIN Zhi-qiang,ZHANG Ya-fen,TIAN Xi-feng,YU Yuan
單增李斯特菌P60單克隆抗體的制備及初步應用 殷茵,劉溯,王芳,朱學亮,周邦信,駱學農,YIN Yin,LIU Su,WANG Fang,ZHU Xue-liang,ZHOU Bang-xin,LUO Xue-nong
細粒棘球蚴線粒體CO1基因的克隆與序列分析 于晶峰,李濱,劉曉松,常建華,楊曉野,王瑞,楊蓮茹,李秀霞,木蘭
微孔板Alamar blue顯色法檢測結核分枝桿菌氧氟沙星耐藥性的研究 鄭玉紅,郭倩,李超,魏劍浩,趙麗麗,蔣毅,趙秀芹,萬康林,李桂蓮
結核分枝桿菌Rv3134c蛋白抗原表位的預測 崔瑞娜,白雪娟,陽幼榮,梁艷,張俊仙,趙衛(wèi)國,吳雪瓊,CUI Rui-na,BAI Xue-juan,YANG You-rong,LIANG Yan,ZHANG Jun-xian,ZHAO Wei-guo,WU Xue-qiong
康復醫(yī)學論文:運動對藥物治療白癜風患者血漿及組織液內皮素—1的影響
摘要:為探討不同強度的運動結合藥物治療對白癜風患者皮損區(qū)面積,以及血漿和組織液內皮素-1(ET-1)含量的影響,選取白癜風患者45例隨機分成3組:安靜對照組(單純藥物治療)、中等強度運動組(中等強度運動+藥物治療)、大強度運動組(大強度運動+藥物治療),每組15例。中等強度運動組采取跑步運動,運動強度維持在心率120~140次/min,每次1h;大強度運動組采取跳繩運動,心率為160~170次/min,1d累計1h。每周運動5d,共進行16周的運動。16周運動干預前后,采取患者血液及組織液,應用放射免疫法測定ET-1質量濃度。通過對血漿微量元素的檢測判斷銅離子的變化;通過肢端血管微循環(huán)檢測血管側枝及管徑的變化。結果發(fā)現(xiàn):1)運動使血漿、組織液ET-1質量濃度明顯增加,其中以大強度運動組增加最為顯著;2)16周運動前后,安靜對照組與兩個運動強度組的血銅離子均增加,安靜對照組增加顯著,而運動組只是出現(xiàn)微量增加;3)長期有規(guī)律的運動增加了患者血管側枝及管徑,促進了血液循環(huán);4)實驗后3組患者皮損區(qū)縮小與實驗前有顯著差異,實驗后3組之間皮損區(qū)縮小面積差異沒有顯著性,但運動組比安靜對照組縮小面積大。結果說明,運動可作為白癜風患者的輔助治療手段,其中以大強度運動效果較佳。
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最新期刊目錄
福建省69株嗜肺軍團菌全基因組進化特征分析————作者:毛郡杰;金瑞;梁雪晨;鄧玉航;高亞東;李曲文;
摘要:目的通過全面的基因組學分析,了解福建省嗜肺軍團菌的遺傳多樣性、進化特征、潛在的致病力以及可能的耐藥機制,為福建省軍團菌病防控提供基礎數據。方法收集2019—2024年福建省環(huán)境來源嗜肺軍團菌69株,采用血清凝集的方法檢測菌株的血清型。對菌株進行全基因組測序和組裝;利用VFDB、MEGARes、IslandViewer4、PHASTEST、CRISPRCasFinder等開源軟件及VRprofile...
OPC-167832對偶發(fā)分枝桿菌的體外和胞內抑菌活性評價————作者:齊真言;于霞;黃海榮;段鴻飛;
摘要:目的評估OPC-167832作為治療偶發(fā)分枝桿菌感染新型候選藥物的潛力。方法肉湯微量稀釋法進行藥敏試驗,以確定OPC-167832對偶發(fā)分枝桿菌標準菌株和44株偶發(fā)分枝桿菌臨床分離株的最低抑菌濃度(MIC);構建DprE1過表達株,探究OPC-167832對偶發(fā)分枝桿菌MIC的變化;進行細胞內殺菌和棋盤格試驗驗證OPC-167832對細胞內偶發(fā)分枝桿菌的殺滅能力以及與阿米卡星、克拉霉素、亞胺培南、...
結核分枝桿菌Rv3641c抑制巨噬細胞Ⅰ型干擾素應答并促進胞內存活————作者:金雯;耿敏;胡蘇潔;張馨陽;李文琴;鄭成坤;焦新安;陳祥;徐正中;
摘要:目的 探究結核分枝桿菌Rv3641c基因對于宿主Ⅰ型干擾素應答的免疫調控功能和機制。方法 使用穿梭質粒pMV261構建Rv3641c過表達重組恥垢分枝桿菌,對重組菌的生物學特性進行分析,探究Rv3641c對于分枝桿菌生長曲線、菌落形態(tài)和抗逆性的影響。隨后,Rv3641c過表達恥垢分枝桿菌感染RAW264.7細胞,通過RT-PCR測定抑制Ⅰ型干擾素通路相關基因轉錄表達,通過ELISA測定IFN-β蛋...
2019—2022年福建省登革熱流行病學及本地流行病毒株分子特征分析————作者:俞婷婷;闞乃鵬;林琦;王金章;
摘要:目的 了解2019—2022年福建省登革熱(DF)流行病學特征及本地流行登革病毒(DENV)的病原學特征,為DF的科學防控提供依據。方法 對2019—2022年福建省DF輸入病例和本地病例的流行病學特征進行統(tǒng)計分析;對各地區(qū)本地流行及部分輸入的DENV毒株進行E基因擴增及測序,應用MEGA 6.0軟件進行同源性和系統(tǒng)進化分析。結果 2019—2022年福建省共報告DF病例1 661例,其中輸入病例...
結核分枝桿菌調控宿主免疫代謝的研究進展————作者:張丹丹;萬珈旭;付莎莎;鄭成坤;陳祥;徐正中;焦新安;
摘要:免疫代謝主要研究不同類型免疫細胞功能和細胞能量代謝途徑之間的關系,宿主的免疫代謝在免疫相關疾病中發(fā)揮重要的調節(jié)作用。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 tb)是一種重要的胞內病原菌,進入機體后首先感染肺泡巨噬細胞,其與宿主之間的對抗是一個復雜而動態(tài)的過程,涉及到免疫應答、肉芽腫形成、免疫逃逸和潛伏感染等多方面,其中結核分枝桿菌效應蛋白在維持細菌毒力和調控宿主...
基于重組酶聚合酶等溫擴增的間日瘧快速可視化檢測研究————作者:李詩慧;高春花;危芙蓉;王多全;賈孝凱;張璟;王穎;石鋒;
摘要:目的基于重組酶聚合酶等溫擴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技術及側流層析試紙條(lateral flow dipstick,LFD)建立一種快速、可視化檢測間日瘧原蟲的方法,并進行檢測效果評價。方法以間日瘧原蟲18S rRNA基因保守序列(GenBank:DQ660817.1)為靶序列,利用primer premier 5設計引物和探針,以間日...
羊結核�。毫餍鞋F(xiàn)狀與防控策略————作者:安家興;孔文君;徐正中;鄭成坤;陳祥;焦新安;
摘要:羊是結核病分枝桿菌的重要宿主之一。近年來,羊結核病的病例報道數量逐漸增多,羊結核病病原體會在多種動物間相互傳播,甚至傳染給人類,這進一步加劇了結核病防控的難度,嚴重威脅人畜健康。本文總結了世界范圍內羊結核病的流行情況,并對我國羊結核病流行情況作出具體分析。列舉了羊結核病的常用檢測方法并簡要介紹了各種檢測方法的不足之處。同時根據世界各國羊結核病的監(jiān)測、處理與防控的常見方法,對我國羊結核病的防控提出建...
蜱傳腦炎全球研究現(xiàn)狀、熱點分析及趨勢展望————作者:馮行之;徐藝嘉;夏乾峰;蘆亞君;
摘要:目的 探討全球范圍內蜱傳腦炎(tick-borne encephalitis,TBE)的研究現(xiàn)狀、熱點及研究趨勢。方法 使用文獻計量分析和知識圖譜軟件VOSviewer對英文數據庫Web of Science和中文數據庫CNKI中TBE領域的文獻進行全面梳理和研究,構建TBE領域的研究框架,展示該領域的主要關鍵詞、研究國家、研究機構及出版期刊之間的關聯(lián)情況。結果 本研究共納入2 046篇英文文獻和...
新型結核桿菌融合菌株蛋白衍生物毒性與安全性的比較研究————作者:許昊祺;董江濤;張杰;吳芳;梁粟;柳小玲;高藍茹;王菊;張輝;吳江東;章樂;鄧喜玲;張萬江;
摘要:目的 探究新型結核桿菌融合菌株蛋白衍生物(簡稱B/R菌株活性蛋白)的毒性與安全性。方法 細胞實驗以各疫苗制劑分別干預處理RAW264.7細胞并檢測凋亡率。動物實驗采用C57BL/6小鼠皮下注射免疫接種,觀察并記錄2、4、8、12、16周小鼠存活情況與體重值變化;取肺臟、脾臟計算臟器系數并進行病理損傷檢測;免疫8周時用高濃度BCG感染小鼠,感染4周后觀察肺臟和脾臟病理學改變。結果 對6 h、12 h...
人獸共患結核病現(xiàn)況及防控策略————作者:王瑞白;劉海燦;萬康林;
摘要:結核病是包括我國在內的全球面臨的嚴重公共衛(wèi)生問題。結核病是典型的人獸共患病,可在人和動物之間以及動物之間傳播。人獸共患結核�。╖oonotic tuberculosis,ZTB)能否得到有效預防控制不但對國民經濟影響巨大,而且是能否按期實現(xiàn)終結結核病目標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對ZTB的病原特征、流行狀況、全球及我國防控策略和體系建設的歷史及進展進行綜述,旨在加強ZTB防控政策制定、高危職業(yè)人員與臨床...
沃林斯基分枝菌酸桿形菌肺病一例并文獻復習————作者:馬軍珂;崔俊偉;王世巖;張靜;王永亮;段鴻飛;
摘要:目的 分析1例沃林斯基分枝菌酸桿形菌肺病的臨床特點、影像特點和預后,并行相關文獻復習。方法 回顧1例沃林斯基分枝菌酸桿形菌肺病的診療經過。以“M. wolinskyi” OR “Mycobacterium wolinskyi” OR“Mycolicibacterium wolinskyi”為檢索詞在PubMmed數據庫進行檢索,以“沃林斯基分枝桿菌”或“沃林斯基分枝菌酸桿形菌”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
1例多殺巴斯德氏菌混合非結核分枝桿菌肺部感染病例的病原學分析————作者:鄭文穎;葉碩;
摘要:目的 報道1例多殺巴斯德氏菌混合非結核分枝桿菌肺部感染病例,研究多殺巴斯德氏菌的病原學特征。方法 病例為69歲女性,以支氣管擴張伴感染入院,行支氣管肺泡灌洗液細菌培養(yǎng)、分枝桿菌分離培養(yǎng)及Dano-seq多重病原體檢測后,對多殺巴斯德氏菌株進行藥敏檢測、二代測序及分析。結果 培養(yǎng)和Dano-seq多重病原體檢測出堪薩斯分枝桿菌、多殺巴斯德氏菌。多殺巴斯德氏菌主要的毒力因子有htrB、rfaE、msb...
老年結核病危重癥患者炎癥因子與預后的關系————作者:郭蕊;黎超凡;陳志;
摘要:目的 探討老年結核病危重癥患者血清炎癥因子與預后的關系。方法 選取2021年2月至2024年8月北京市解放軍總醫(yī)院第八醫(yī)學中心診治的172例老年結核病危重癥患者,根據患者的轉歸情況,分為存活組82例和死亡組90例。比較兩組患者血清炎癥因子(IL-5、IFN-α、IL-2、IL-6、IL-1β、IFN-γ、IL-8、IL-17、IL-12P70、TNF-α、IL-4、IL-10)與預后的相關性,采用...
青海部分地區(qū)蜱傳斑點熱群立克次體遺傳進化特征研究————作者:李志;張海寧;張學勇;朵紅;沈秀英;殷宏;付永;郭志宏;
摘要:目的 鑒定青海部分地區(qū)蜱種多樣性,分析蜱傳斑點熱群立克次體的遺傳分化特征,以期為該地區(qū)斑點熱群立克次體防控提供理論依據。方法 利用16S rRNA基因對采集的446份蜱樣本,進行分子生物學鑒定,通過斑點熱群立克次體外膜蛋白A基因(ompA基因)檢測蜱樣本中斑點熱群立克次體感染特征,運用DNASP v6、IQ-tree v2.2.0、BEAST v2.7.4等軟件進行斑點熱群立克次體單倍型分析、系統(tǒng)...
抗結核藥物作用靶點及新型治療策略的研究進展————作者:張揚;孫銘瑞;李小田;方仁;邢佳音;宋寧寧;
摘要:結核病(Tuberculosis, TB)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復合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 MTBC)感染引發(fā)的一種慢性傳染病,結核病又重新成為全球由單一傳染性病原體導致死亡的首要原因。由于抗結核藥物的廣泛使用和濫用,多重耐藥結核�。∕ultidrug-resistant TB, MDR-TB)、廣泛耐藥結核�。‥xtensively drug-res...
基于網絡藥理學探討氯化兩面針堿抗馬爾尼菲籃狀菌的作用機制————作者:張萌;韋吳迪;詹佰利;何小桃;謝曉婷;蔣俊俊;葉力;梁浩;
摘要:目的 基于網絡藥理學探討氯化兩面針堿(Nitidine Chloride, NC)抗馬爾尼菲籃狀菌(Talaromyces marneffei, TM)的作用機制。方法 通過各個數據庫收集NC和TM的作用靶點,利用藥物與疾病共同靶點構建蛋白相互作用網絡(PPI),并對共同靶點進行KEGG通路和GO富集分析。利用體外細胞實驗檢測不同濃度NC的抗菌能力,qPCR方法檢測目的通路上基因的mRNA表達,W...
G4P[23]型豬輪狀病毒的基因組序列分析及其對乳鼠和仔豬的致病性研究————作者:鄧慧;韓楠;陶然;王建新;蘇雪繁;王晨;程曦;卞賢宇;宋家鵬;朱雪蛟;張雪寒;肖紅波;周金柱;李彬;
摘要:目的 對分離的豬輪狀病毒進行進化分析并研究其對乳鼠、仔豬的致病性。方法 從腹瀉仔豬糞便樣品中分離到一株G4P[23]型豬輪狀病毒(Porcine rotavirus, PoRV)JSJR2023株,在非洲綠猴胎腎細胞(MA104)上進行體外增殖特性分析并進行全基因組測序及分析,利用MEGA7.0等軟件對全基因組序列進行基因分型和遺傳進化分析;并利用該病毒在5日齡C57BL/6品系乳鼠和3日齡仔豬上...
河北省某市大別班達病毒感染及其遺傳特征分析————作者:李璐伶;魏亞梅;耿明浩;鄭炎;蔡亞男;韓旭;王振坤;王爭光;李琦;
摘要:目的調查2023-2024年滄州市發(fā)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SFTS)疑似病例及蜱蟲標本中大別班達病毒(DBV)感染情況,為該地區(qū)SFTS的防治與病原監(jiān)測提供科學依據。方法對滄州市2023-2024年SFTS疑似病例及蜱蟲標本進行病原學檢測及病毒分離,應用高通量基因測序技術開展DBV全基因組測序,使用MEGA、DNAStar等軟件構建系統(tǒng)發(fā)育進化樹,并進行同源性比較與氨基酸變異位點分析。結果70例S...
粗糙型布魯氏菌疫苗的研究進展————作者:王倩;皮向成;馮宇;那仁畢力格;蔣卉;
摘要:布魯氏菌病是由布魯氏菌引起的一種人獸共患傳染病,能引起動物和人類持續(xù)性感染。該病不僅嚴重影響畜牧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對人類健康和社會公共衛(wèi)生安全也存在著很大的威脅。目前疫苗接種是預防動物布魯氏菌病最為有效的方法。與光滑型菌株相比,粗糙型菌株不含有O鏈抗原,免疫動物具有毒力低、安全性高、不干擾臨床診斷等優(yōu)點,因此粗糙型布魯菌疫苗在布魯氏菌病的防控中具有良好的開發(fā)前景。目前研究者將開發(fā)粗糙型布魯氏菌疫苗作為...
福建濕地野鳥源H9N2亞型禽流感病毒HA的分子特征————作者:陳珍;朱春華;陳翠騰;劉斌瓊;蔡國漳;萬春和;黃瑜;施少華;
摘要:目的 為了解福建主要濕地野鳥源H9N2亞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HA的分子特征。方法對福建閩江口、九龍江、三都澳、興化灣和泉州灣濕地野鳥糞便樣品中分離的5株H9N2亞型AIV進行序列測定與分析。結果5株分離株之間的HA基因核苷酸同源率為89.8%~99.4%,均屬于h9.4.2.5c進化分支;HA蛋白裂解位點基序均為PSRSSR↓GLF,符合低致病性AIV...
相關醫(yī)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诉邮箱:qianyanxs@163.com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