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醫學期刊 熱度: 時間:
《中華肝臟病雜志》
關注()【雜志簡介】
《中華肝臟病雜志》是全國性的肝臟病專業的醫學學術期刊,是國內首批獲得處方藥廣告許可的醫藥專業媒體。本刊同時創辦了中華肝病網、《肝博士》雜志,在肝病領域有著極其廣泛的發展空間。本刊反映肝臟疾病基礎研究和臨床實踐的最新水平,報道國內最新研究成果,介紹國際學術動態,促進國際國內學術交流。內容包括肝臟的生理,各種肝臟疾病的病原學、流行病學、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學、發病機制、臨床診斷治療及預防的實踐經驗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術、新方法的重要進展。適合縣級以上醫療衛生機構從事肝病防治研究及臨床實踐的醫務人員、 預防工作者和基礎學科科技人員閱讀。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本刊已分別進入《中國科技期刊光盤版》、ChinaInfo網、《中國生物醫學文獻光盤檢索系統CBMDISC》和世界消化學網。
已被國際上最權威的科技信息檢索系統美國《化學文摘》(CA)、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醫學索引》、Medline、國家科委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數據庫、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及中國科協科技期刊論文數據庫收錄。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報告顯示:本刊影響因子及被引頻次均逐年上升,雜志知名度不斷提高,是國內外有影響的醫學科技核心期刊。
【欄目設置】
設有基礎(實驗)研究、臨床研究、臨床經驗交流、診療技術、述評、專論、臨床精粹、科研信息、基層醫院論壇、綜述、講座、國際交流、會議紀要等欄目。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肝癌的生物治療 呂桂帥,談冶雄,王紅陽,Lv Guishuai,Tan Yexiong,Wang Hongyang
肝癌基因治療的研究進展 程飛飛,楊智,錢程,Cheng Feifei,Yang Zhi,Qian Cheng
替比夫定與恩替卡韋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對腎臟功能影響的比較 李偉,張大志,Li Wei,Zhang Dazhi
難治性慢性丙型肝炎初治患者優化治療后的病毒學應答率研究 陳新月,尚佳,楊瑞鋒,謝青,高志良,徐小元,竇曉光,龔國忠,陳國鳳
HBV共價閉合環狀DNA與血清HBV DNA、HBsAg、ALT、年齡的相關性研究 謝琴秀,江曉平,張亞飛,胡向陽,李旭,李家斌,朱圣濤,蔡文婕
焦磷酸測序試劑盒檢測HBV耐藥的性能評價及臨床適用性 陳簡,劉穎,鄭志丹,申笙,隋少飛,陳華,周彬,孫劍
肝硬化患者并發敗血癥時血清降鈣素原水平的臨床研究 詹柱,張大志,胡鵬,周智,鄧勇,歐江,溫海平,曾維瓊
可解脫球囊治療門靜脈高壓和脾功能亢進的療效觀察 王承恩,孫成建,王彥華,劉彤暉,解玲玲,任偉超,Wang Cheng'en,Sun Chengjian,Wang Yanhua,Liu Tonghui,Xie Lingling,Ren Weichao
水通道蛋白9對人肝癌細胞系HepG2增殖、凋亡和侵襲遷移的影響 李傳飛,陳小鳳,張文廣,劉佳,呂琳,梅浙川,Li Chuanfei,Chen Xiaofeng,Zhang Wenguang,Liu Jia,Lv Lin,Mei Zhechuan
血色病肝臟鐵沉積的病理特點分析 孫磊,王鵬,張亮,滕曉英,周新剛,齊立明,郎振為,劉紅剛
人中性粒細胞明膠酶相關脂質運載蛋白與2型肝腎綜合征患者預后的關系 張忠臣,吳麗麗,陳霞,陳玲玲,王國平,顏海帆,Zhang Zhongchen,Wu Lili,Chen Xia,Chen Lingling,Wang Guoping,Yan Haifan
3113例嬰兒非溶血性黃疸病因回顧性分析 彭小蓉,許紅梅,Peng Xiaorong,Xu Hongmei
副主任中藥師職稱論文范文:PD―L1抑制同種淋巴細胞增殖反應研究
摘 要】目前已證實I型糖尿病和自身免疫耐受缺失有關,自身反應性T細胞在I型糖尿病的免疫發病機理中起主導作用。PD-L1已被證實為免疫負性調節受體 PD-1的配體,文獻證明PD-L1在免疫負性調節及外周耐受中發揮重要作用。本實驗在前期構建PD-L1表達載體和初步研究其功能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 PD-L1對同種淋巴細胞的負性調節作用,通過建立穩定表達PD-L1胰島細胞株,觀察PD-L1對同種淋巴細胞增殖的影響。
【關鍵詞】副主任中藥師職稱論文范文,I型糖尿病,PD-L1,NIT-1細胞
程序性死亡分子配體-1(PD-L1)和程序性死亡分子配體 -2(PD-L2)已被證實為PD-1的配體[2]。由于PD-L1在非淋巴組織的表達提示PD-L1可以調節自身反應性T細胞或B細胞,同時(或者)調節靶器官的炎癥反應。有研究表明,PD-L1信號可以介導T細胞的凋亡,在腫瘤細胞逃逸免疫系統攻擊中起重要的作用。通過抗體阻斷PD-1:PD-L1這條通路可促進NOD鼠糖尿病的發生和發展[3]。本實驗在前期構建PD-L1表達載體和初步研究其功能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PD-L1對同種淋巴細胞的負性調節作用,通過建立穩定表達PD-L1胰島細胞株,觀察PD-L1對同種淋巴細胞增殖的影響,為PD-L1修飾胰島細胞移植重建糖尿病患者胰島細胞功能研究提供新的策略。
中華肝臟病雜志最新期刊目錄
基于TCGA數據庫和實驗驗證分析肝細胞癌中 PIKFYVE基因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作者:文麗梅;郭婭麗;鄭董璇;侯強;代武;高翔;楊建華;
摘要:目的基于癌癥基因組圖譜(TCGA)數據庫和臨床樣本的實驗驗證分析肝細胞癌(HCC)中含FYVE的磷酸肌醇3-磷酸5-激酶(PIKFYVE)基因mRNA的表達情況及其臨床意義。方法基于TCGA數據庫中的424例臨床樣本數據資料(包括HCC組織374例, 非腫瘤肝組織50例), 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歸分析評估PIKFYVE基因表達與HCC患者生存預后及其臨床特征的關系。通過PIKF...
2024年度藥物性肝損傷領域研究進展————作者:支陽;董一諾;茅益民;
摘要:2024年, 國內有4部藥物性肝損傷(DILI)領域的相關指南/專家共識正式發布, 對《中國藥物性肝損傷診治指南(2023年版)》是很好的補充, 有利于基層和其他學科醫務人員提高對DILI的認知, 并規范診療。同樣, DILI的研究也取得進展, 現對特定類別藥物的肝毒性、特殊人群中的DILI和風險因素、藥物的肝臟安全性信號、再激發等進行概述
利福昔明對野百合堿相關肝竇阻塞綜合征小鼠的療效及其機制————作者:趙思;肖江強;張晗;凃晶晶;殷芹;諸葛宇征;
摘要:目的探討利福昔明處理對于野百合堿誘導的肝竇阻塞綜合征(HSOS)小鼠的療效及其可能機制。方法將24只雄性C57BL/6J小鼠分為3組, 分別予以對照溶劑、野百合堿及利福昔明處理。通過蘇木精-伊紅染色觀察肝臟和腸道組織病理學變化, 比較3組小鼠肝臟指數、血清肝酶、炎癥因子、凋亡因子的差異;比較3組小鼠腸道菌群及腸道緊密連接蛋白的差異。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和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利福昔明處理組小鼠肝臟組織...
NBAS基因變異致兒童急性肝功能衰竭4例的臨床特征及遺傳學研究————作者:余金丹;趙泓;方優紅;羅優優;樓金?陳潔;
摘要:目的探討神經母細胞瘤擴增序列(NBAS)基因變異致兒童急性肝功能衰竭4例患兒的臨床特征, 并分析其臨床表型與基因型的相關性。方法回顧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23年6月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消化科收治的4例以兒童急性肝功能衰竭(PALF)為主要表現的NBAS基因變異患兒的臨床資料及基因檢測結果。以"NBAS""neuroblastoma amplified sequence""SOPH""s...
慢性乙型肝炎中B細胞研究進展————作者:唐莉莉;徐若男;王福生;
摘要:文章綜述了慢性乙型肝炎中B細胞的角色與功能。B細胞在體液免疫中發揮關鍵作用, 通過產生抗體、抗原呈遞和免疫調節參與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清除。在HBV感染中, B細胞表現出抗原異質性, 針對不同HBV抗原的免疫應答存在差異。近年發現,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體特異性B細胞分化異常, 而乙型肝炎核心抗體特異性B細胞功能相對完整。此外, B細胞的非抗體生成功能缺陷可能導致HBV持續感染。文...
肝細胞癌中 YARS1的表達及其對預后的影響————作者:胡林慧;潘靜;程浩;姚甜甜;錢建丹;曹靈杰;柴敏;柴佳穎;王貴強;王艷;
摘要:目的探索肝細胞癌中酪基因集富集分析蛋白基-tRNA合成酶基因(YARS)的亞型YARS1的表達及其對預后的影響。方法通過發掘腫瘤基因組圖譜數據庫, 對比分析記錄肝細胞癌患者腫瘤組織樣本(374例)和癌旁組織樣本(50例)中YARS1基因的表達量情況, 并根據這一數據將肝細胞癌患者劃分為高表達、低表達兩組, 用logistic回歸分析YARS1和肝細胞癌患者的臨床病理特征關系。用Kaplan-Mei...
本期導讀
摘要:干細胞技術作為治療終末期肝病的新興方法, 顯示出了良好的應用前景。臨床試驗表明, 干細胞治療在減輕肝臟炎癥、促進肝細胞增生等方面具有潛力。目前已有大量臨床前研究和臨床研究發表。本期邀請到王福生院士團隊對干細胞治療終末期肝病的機制和臨床應用現狀進行總結, 并對干細胞治療目前面臨的挑戰和應用前景進行了探討(王彥虎等, 第103~107頁)。肝臟類器官技術為解決疾病研究模型和肝細胞來源問題帶來了新的希望...
肝纖維化發生和發展過程中肝臟巨噬細胞組成及其作用機制的研究進展————作者:劉睿茜;劉金芳;徐平;
摘要:巨噬細胞是肝纖維化進程中的關鍵細胞, 參與肝纖維化各個階段, 既能促進肝纖維化的進展, 又能促進肝纖維化的消退, 因此鑒定肝內關鍵巨噬細胞亞型對于肝纖維化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該文根據巨噬細胞的炎癥表型、來源、表面標志物和對纖維化發生的作用等方面總結了巨噬細胞的分型及功能;介紹了利用單細胞測序技術揭示的在肝纖維化發生和發展過程中新的巨噬細胞亞型及作用方式;分析了傳統抗纖維化治療的局限性, 以及靶向巨...
他汀類藥物用于肝細胞癌防治的策略————作者:童婷;李俊峰;史隴珍;張立婷;
摘要:肝細胞癌(HCC)是一種發病率和病死率極高的惡性腫瘤, 盡管目前在治療上取得了一些新進展, 但整體預后仍不佳。因此, HCC的防治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他汀類藥物主要用于高膽固醇血癥的治療及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近年越來越多的研究結果顯示他汀類藥物在預防HCC發生及改善HCC預后方面顯示出優勢。現就他汀類藥物抗HCC的機制及目前其臨床防治HCC的新進展進行綜述
2006—2021年中國居民乙型肝炎相關死亡情況的流行特征分析————作者:王瑞華;胡晶晶;李政;韓雪;
摘要:目的分析2006—2021年中國居民乙型肝炎相關死亡情況的流行病學特征, 并預測2022—2027年的乙型肝炎相關死亡情況, 為乙型肝炎防控工作提供參考。方法收集來自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表的2006—2021年乙型肝炎相關死亡病例數據集進行回顧性分析, 并以2000年的人口結構作為標準人口進行年齡的標化, 計算乙型肝炎相關的的粗死亡率(CMR)和年齡標化死亡率(ASMR), 分析乙型肝炎死亡病例...
干細胞治療失代償肝硬化和肝衰竭的臨床研究進展————作者:王彥虎;謝云波;張紫英;潘月飛;王福生;
摘要:慢性肝病仍然是對人類健康的嚴重威脅。慢性肝病若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 可能會逐漸發展為終末期肝病, 包括失代償性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目前干細胞技術作為一種新興的治療方法, 多項臨床試驗證實其在治療失代償期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方面具備良好的應用前景。因此, 干細胞療法有可能為這些患者提供一種新的治療選擇。該文總結了基于干細胞治療失代償期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的相關臨床研究進展, 并分析目前存在的挑戰和應用...
肝臟類器官技術及其在肝病研究中的相關進展————作者:王澤瑞;余瀅瀅;洪衛國;王福生;令狐恩強;
摘要:肝移植、肝細胞移植和生物人工肝是治療終末期肝病和急性肝衰竭的手段, 然而肝源不足和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應, 還有肝組織或細胞供體短缺等是臨床治療面臨的挑戰。近年來, 肝臟類器官技術的研究進展有可能為解決上述難題提供新的途徑。類器官是一類由多能或成體干細胞經體外三維培養, 自組織形成的三維細胞凝聚體, 能夠模仿原器官的空間結構和生理功能特點, 能在體外傳代培養、大規模復制, 具有自我更新能力。類器官技...
中國乙型肝炎最新流行病學及防治進展————作者:鄧優;孟彤彤;尤紅;王宇;賈繼東;
摘要:過去三十年間, 我國在控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HBsAg總體陽性率從1992年的9.72%降至2020年的5.86%。尤為顯著的是, 5歲以下兒童的HBsAg陽性率從1992年的9.67%下降至2020年的0.30%。這一轉變得益于自1992年起實施的新生兒乙型肝炎疫苗普遍接種, 避免4 000多萬例HBV感染和700多萬例乙型肝炎相關死亡。盡管如此, 我國目前仍有約7 500...
肝細胞癌2024年度研究進展————作者:南月敏;苗同國;趙素賢;
摘要:原發性肝癌是我國常見惡性腫瘤之一, 居腫瘤致死病因高位, 其防控任重道遠。現回顧2024年原發性肝癌領域的重要研究, 重點闡述肝細胞癌發病、轉移、抗腫瘤藥物耐藥機制及臨床診治新技術、新方案研究進展
珠海丙型肝炎微消除行動“福星計劃”結果分析————作者:鄭新春;歐夢黨;李穎;鄒幼清;邱利娣;洪仲思;夏瑾瑜;
摘要:目的為響應世界衛生組織"2030 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為公共衛生危害"的目標, 珠海建立了丙型肝炎微消除行動計劃——"福星計劃"項目, 并評估其在丙型肝炎篩查、治療和隨訪方面的有效性。方法 2021年5月在珠海市感染性疾病醫療質量控制中心主導下, "福星計劃"項目通過政府、各級醫院和社區之間構建橋梁, 進行丙型肝炎防治策略培訓、開展院內和院外丙型肝炎篩查和宣傳教育, 設立丙型肝炎專門工作人員負責患者...
1990—2021年中國肝癌流行病學趨勢分析————作者:韓顏澤;孫惠昕;徐東升;
摘要:目的分析1990—2021年中國肝癌的發病與死亡情況, 評估不同年齡、時期和出生隊列對肝癌的影響, 并預測2022—2045年肝癌的發病與死亡情況。方法用2021全球疾病負擔研究數據庫, 采用Joinpoint回歸模型分析肝癌標化發病率和標化死亡率的變化趨勢。基于年齡-時期-隊列模型探討肝癌發病與死亡的年齡、時期和隊列效應。采用Nordpred預測模型對肝癌的標化發病率與標化死亡率趨勢進行擬合, ...
兒童肝糖原貯積病25例的臨床特點及隨訪結局————作者:劉文雯;王美娟;金萌;張姌;米明冉;鐘雪梅;
摘要:目的探討肝糖原貯積病的臨床特點、基因特征和隨訪情況, 以期進一步改善肝糖原貯積病患兒的預后。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23年4月在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消化內科診斷為肝糖原貯積病住院患兒的臨床資料, 回顧性分析患兒實驗室檢查及基因測序結果。根據基因測序結果將病例數(n)大于3例的進行分組:1組為Ⅰ型(n=8)、2組為Ⅲ型(n=5), 3組為Ⅸa型(n=8)。隨訪患兒生長發育及預后情況, 總結...
腹水分級及非選擇性β受體阻滯劑的應用對慢加急性肝衰竭1年預后的影響————作者:劉婉姝;申力軍;賀希;田華;翟慶慧;李東澤;辛紹杰;游紹莉;
摘要:目的探討腹水分級及非選擇性β受體阻滯劑(NSBBs)應用對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1年預后的影響。方法對1 386例ACLF患者進行腹水分級并隨訪1年, 使用Kaplan-Meier Log-rank檢驗、Cox逐步回歸法進行多因素回歸, 分析腹水分級及NSBBs等對ACLF 1年預后的影響。計量資料組間數據比較應用t檢驗、Mann-WhitneyU或Kruskal-Wallis檢驗;計數資料組...
細胞角蛋白19表達與雙表型肝細胞癌臨床病理特征及其與預后的相關性————作者:延永琴;曲利娟;葉顯宗;李敏;歐陽小娟;
摘要:目的探討細胞角蛋白(CK)19的表達與雙表型肝細胞癌(DPHCC)的臨床特征及其與預后的相關性。方法收集確診為肝細胞癌(HCC)并行外科手術切除的患者資料, 通過免疫組織化學法篩選出DPHCC病例, 并進行追蹤隨訪及分組;采用統計學方法分析CK19的表達與DPHCC臨床病理特征及其預后的相關性。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或Fisher確切概率法分析。結果 CK19的表達與DPHCC的腫瘤直徑、組...
基于單細胞TCR αβ雙鏈擴增配對的HLA-A*24:02限制性HBsAg特異性TCR篩選及功能鑒定————作者:沈國俊;鄭安琪;師夢芬;李雪瑩;廖寶林;王戰會;于樂成;
摘要:目的建立一種新的篩選鑒定乙型肝炎病毒特異性T淋巴細胞受體(TCR)的方法和平臺, 探索基于HBV特異性TCR的抗乙型肝炎免疫治療新策略。方法分離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單個核細胞, 經HBsAg肽庫刺激后分選CD3+CD8+CD137+T單細胞, PCR法分別擴增單個細胞TCR的α和β鏈, 經高通量測序后進行TCR雙鏈配對和慢病毒包裝, 再感染Jurkat-76-NFAT-GFP細胞并篩選穩定表達T...
相關醫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