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醫學期刊 熱度: 時間: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關注()雜志簡介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是由黑龍江教育廳主管,齊齊哈爾醫學院主板的學術性刊物。1984年創刊,系半月刊,國內外公開發行。國際標準刊號ISSN1002-1256,國內統一刊號CN23-1278/R,郵發代號14-257,每月15、30號出版,單價10.00,全年價240.00。《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旨在為教學、醫療和科研等方面提供總結經驗、交流學術思想的園地和論壇,使師生的知識不斷更新、培養造就義務人才,為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服務。主要設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護理醫學、健康教育、預防醫學、技術方法、醫院管理、綜述講座等欄目。
本刊主要反映我校科研、教學、醫療方面的新成果、新技術、新經驗、報道國內外醫學新動態,以促進學術交流,提高醫、教、研水平。內容包括基礎醫學、臨床病理(例)討論、新技術新方法介紹、短篇報道、文獻綜述、專題講座、文摘等。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創刊于1979年,已經走過20個年頭,1999年由于季刊改為雙月刊,2001年更為月刊。現在已出版發行了80期,刊出了4000余篇文章,并建立了穩定的作者隊伍。本刊為了更好地為作者和讀者服務,2002年決定加大改革力度,并面向全國各高等醫藥院校、各醫療單位征集論文并擇優刊發,實現以質量求生存、以質量求發展的辦刊目標,使本刊達到標準化、規范化,并力爭與國際接軌。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ASPT來源刊
中國期刊網來源刊
欄目設置
欄目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研究、疾病防治經驗、護理醫學、技術·方法、醫院管理、綜述·講座、教學研究、病例報告、新動態、新信息等。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1. 東莨菪堿對強迫游泳大鼠雷帕霉素靶蛋白及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表達的影響朱濱,楊春
2. 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良性卵巢囊腫的臨床效果比較羅勝田,LUO Sheng-tian
3. miR-128在原發性肝癌組織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廖銀花,鄧石軍,胡玉林
4. 神經節苷脂聯合腦循環治療儀治療小兒腦癱療效觀察陳柱,黃向民
5. CA125和CA19-9在子宮內膜癌組織學和血清學中的表達及意義分析何凡桂,張莉
6. 正常胎兒肝臟及脾臟徑線超聲參考值的建立及其臨床價值王文榮,王興田,王榮,沈培璞
7. 經鼻纖支鏡引導下氣管插管加吸痰術在搶救重癥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應用游建明,林創輝
8. 腹腔鏡聯合膽道鏡在肝內外膽道結石治療中的應用許沈南,李曉輝,盧旭生,張偉亮,黃麗君,李佳杰
9. 支氣管哮喘患者不同發作時期外周血 OX40/OX40 L的表達及阿奇霉素的干預效果研究張智勇,李爽,馬雪梅,楊曉東
10. 頸動脈粥樣硬化、低密度脂蛋白與糖尿病大血管病變所致急性心肌梗死的關系梁德志,何靖霜,廖芳蓮
11. 藥物咨詢120例的分析與體會羅小勇,劉偉武,安細敏
12. cpap干預對腦梗死合并 OSAHS 患者纖溶系統及腦梗死再發影響涂文斌,TU Wen-bin
13. 肺功能檢查在本地區的普查情況及在基層醫院中的應用價值評估林會泳
14. 改良單步擴張技術應用于 ICU患者的經皮氣管切開術吳志偉,王國鋒,方超,林春鶯
15. 膽道引流管腹腔內脫出的臨床觀察及處理余勇飛,王剛
16. 放置環境對常用抗菌藥物配液中藥物濃度影響分析嚴春宏
17. 小兒肺炎采用復方丹參注射液輔助治療的臨床療效觀察謝筠,XIE Jun
18. 50例口腔黏膜下纖維化(OSF)患者采用丹參與潑尼松龍聯合治療的臨床效果分析石英姿
主治醫師論文發表:評價圍手術期因素對食管癌患者術后肺部感染的影響
摘 要 目的:研究食管癌患者術后肺部感染圍手術期的影響因素。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食管癌患者99例,其中感染患者為觀察組,未感染患者為對照組,對兩組在圍手術期的影響因素進行對比。結果:本次99例食管癌患者出現肺部感染15例,發病率15.15%,影響因素包括術前、術中、術后3個階段,吸煙時間長、年齡大、并發癥多、肺活量低、手術時間長、主動脈弓上有吻合口平面、繼發性神經損傷、抑酸劑以及經硬膜外間隙自控鎮痛時間長均是導致肺部感染的因素。結論:食管癌術后出現肺部感染的因素眾多,必須對每一步驟的治療操作嚴格把關,降低術后肺部感染的幾率。
關鍵詞 主治醫師論文發表,食管癌,肺部感染,圍手術期,影響
Evalua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peri operation factors on the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infection after the operation of esophageal carcinoma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最新期刊目錄
擴張型心肌病并發心力衰竭的風險預測列線圖模型構建研究————作者:李肖肖;郝雅欣;王肖靜;胥博;
摘要:目的 探討擴張型心肌病(DCM)患者并發心力衰竭的危險因素,并據此構建風險預測列線圖模型。方法 回顧性分析2020年6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216例DCM患者的臨床資料,按照2︰1比例將其分為建模組(n=144)和驗證組(n=72)。根據是否并發心力衰竭將建模組患者進一步分為心衰組(n=84)和非心衰組(n=60),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法分析DCM并發心力衰竭的危險因素,并基于...
基于機器學習與孟德爾隨機化篩選膿毒癥的潛在靶點————作者:楊丹丹;
摘要:目的 應用機器學習與孟德爾隨機化方法,篩選膿毒癥的潛在生物標志物,并探索其在免疫調節中的分子機制。方法 本研究利用公開的膿毒癥基因表達數據,首先通過差異表達分析和加權基因共表達網絡分析(WGCNA)構建基因共表達網絡,識別與膿毒癥相關的基因模塊。隨后,采用多種機器學習算法篩選關鍵診斷基因,并運用CIBERSORT算法分析免疫細胞浸潤特征。最終,通過孟德爾隨機化分析驗證候選基因與膿毒癥風險之間的因果...
基于護士核心能力的臨床護理技能教學標準化案例庫在實習護生教學中的應用————作者:秦立偉;張全英;劉林納;蘇琳琳;李少平;孔令鳳;賈冠華;
摘要:目的 探討基于護士核心能力的臨床護理技能教學標準化案例庫在實習護生實踐教學中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24年1月—10月在某醫學院附屬醫院進行臨床實踐的90名護生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每組各45例。對照組實施傳統教學,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基于護士核心能力的臨床護理技能教學標準化案例庫教學。教學實施后比較兩組護生的核心能力、出科考核成績能力及教學滿意度。結果 觀...
廣州某社區人群循環奇數碳飽和脂肪酸構成與膳食奶制品攝入頻率的關聯性分析————作者:錢興國;李敏;羅惠如;張喆慶;周泉;
摘要:目的 了解社區人群膳食奶制品攝入頻率與循環奇數碳飽和脂肪酸(OCFAs)的相關性。方法 于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廣州市黃石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招募符合條件的726名志愿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面對面調查的方式收集對象一般情況、膳食情況;進行身體測量并采集12 h空腹靜脈血用于檢測紅細胞膜奇數碳飽和脂肪酸。結果 社區30~69歲人群牛奶、奶粉、酸奶攝入頻率低于1次/周者分別占總人群的55.6%、...
《神經疾病與精神衛生》雜志訂閱
摘要:<正>期刊簡介《神經疾病與精神衛生》雜志于2000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現為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2001年正式創刊。本刊是黑龍江省教育廳主管、齊齊哈爾醫學院及中國醫師協會主辦、《神經疾病與精神衛生》雜志社出版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神經、精神科學及精神衛生領域科技類學術性期刊。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CN 23-1479/R,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ISSN 1009-6574
雙樣本孟德爾隨機化研究胃食管反流病與骨關節炎的遺傳診斷之間的相關性————作者:賀方正;廖長勝;吳濤;高宇浩;牛萌煊;韓鵬飛;
摘要:目的 使用雙樣本孟德爾隨機化(MR)來探索胃食管反流病(Genetic diagnosis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和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 OA)之間的因果關系。方法 從最廣泛的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中匯總的有關GERD和OA的數據集,使用Two Sample MR包篩選出連鎖不平衡的SNPs(Single nuc...
基于GC-MS聯合網絡藥理學和分子對接技術探討麝鼠香活血化瘀的作用機制————作者:孫菲菲;張振凌;周微;
摘要:目的 基于氣相色譜—質譜聯用(GC-MS)技術和網絡藥理學方法研究麝鼠香活血化瘀的物質基礎和作用機制。方法 利用GC-MS技術分析麝鼠香化學成分,通過中藥系統藥理學數據庫和分析平臺(TCMSP)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數據庫預測麝鼠香化學成分對應靶點,借助Genecards、OMIM數據庫查詢血瘀相關靶點,采用Cytoscape軟件構建疾病—成分—靶點網絡,借助Metasc...
上海某三甲中醫院老年膿毒癥患者血培養陽性病原菌分布及耐藥特征的回顧性分析————作者:孔娜娜;Liu Weiwei;
摘要:目的 分析本院老年膿毒癥患者血培養陽性病原菌的分布情況及其耐藥特征,為提高臨床老年膿毒癥的診治水平、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提供理論依據。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8—2023年本院老年膿毒癥患者血培養標本分離出的病原菌種類分布特點及耐藥情況。結果 共分離出292株病原菌,其中革蘭陽性球菌134株(45.89%),革蘭陰性桿菌119株(40.75%),真菌35株(11.99%),革蘭陽性桿菌4株(1.37%)...
杏貝止咳顆粒聯合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治療兒童重癥支原體肺炎的療效觀察————作者:冀波;方圓;石迎迎;張建東;
摘要:目的 探究杏貝止咳顆粒聯合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治療兒童重癥支原體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MP)的臨床療效。方法 回顧性分析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MP患兒85例的臨床資料,按照治療方式不同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取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治療(n=42),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杏貝止咳顆粒治療(n=43),比較兩組患兒的炎性因子水平[腫瘤壞死因子(TNF...
輕度甲狀腺功能異常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影響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預后分析————作者:楊旋;王琳;武金娥;郝六一;
摘要:目的 探討輕度甲狀腺功能異常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影響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 MACE)的預后分析。方法 選擇2021年2月—2022年10月就診于某市中心醫院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的患者1842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納排標準最終1628例患者進入研究,并根據入院時游離三碘甲狀腺...
術前預后營養指數與原發性肝癌患者的臨床病理特征及預后的相關性研究————作者:朱永樂;彭陽陽;王帝;趙萍;閃海霞;
摘要:目的 探討原發性肝癌患者術前預后營養指數(PNI)與患者預后的相關性。方法 納入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180例原發性肝癌患者(原發性肝癌組)和同期50名健康體檢者(對照組)作為研究對象。收集臨床病理數據及術前PNI數值。對原發性肝癌患者術后進行隨訪并分為預后良好組(n=91)和預后不良組(n=89)兩個亞組。根據89例預后不良的原發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位PNI表達水平,分為PNI...
血栓彈力圖與凝血四項、血小板計數在胃惡性腫瘤患者中的相關性分析————作者:蔣劍洪;陳凱莉;陳清庭;張祖程;蔣俊煌;
摘要:目的 分析血栓彈力圖、凝血四項、血小板計數在胃惡性腫瘤患者中相關性及一致性。方法 回顧性分析2022—2023年本院初治并同時間進行血栓彈力圖、凝血四項、血小板計數檢測的159例胃惡性腫瘤患者的臨床資料,比較其對高凝狀態的預測價值,并進行相關性及一致性分析。結果 TEG對提示胃惡性腫瘤患者的高凝狀態的價值優于凝血四項與血小板計數(
超聲引導下針刀松解治療拇長屈肌腱狹窄性腱鞘炎的效果分析————作者:信天游;胡雨璇;劉倩蕓;王金萍;馮軍;
摘要:目的 分析超聲引導下針刀松解治療拇指長屈肌腱狹窄性腱鞘炎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擇2023年4月—2024年4月本院收治的60例拇長屈肌腱狹窄性腱鞘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每組各30例。對照組應用傳統切開手術治療;觀察組采用超聲引導下的針刀松解治療。觀察兩組治療效果、手術時長、術中失血量、術后疼痛感、并發癥發率和復發率等。結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達93.33%,顯...
NPM1抑制劑在腫瘤發生發展中的研究進展————作者:王寶迪;劉云龍;高秀麗;朱文斌;陳紹森;段文博;李月;喬雪涵;馮博;趙恩亮;岳麗玲;
摘要:在靶向癌癥治療領域、核磷蛋白1(Nucleophosmin 1,NPM1)也被稱為B23,是一個很有前途的靶點。NPM1是一種多功能蛋白,在多種細胞過程中發揮核心作用,包括核糖體的生物發生,腫瘤抑制蛋白p53的調節和基因組穩定性的維持等。NPM1在癌癥中的作用機制是多方面的,涉及過表達、突變、易位等多種因素。本綜述將根據NPM1參與癌癥的作用機制,梳理目前在臨床前研究中有前途的NPM1抑制劑及其作...
超極化激活的環核苷酸門控通道與心血管疾病的進展————作者:魏代宗;元奎昌;
摘要:超極化激活的環核苷酸門控(HCN)通道在心臟、中樞和外周神經系統中以四種不同的亞型(HCN1-4)表達。其電流在心臟中通常稱為If,在控制竇房結細胞的節律活動方面起著關鍵作用。病理狀態下各亞型的異常分布或HCN通道相關基因的突變常常引起各類心律失常,例如心房顫動、不適當竇性心動過速以及部分心血管疾病并發的惡性心律失常等。心臟生物起搏技術,目前也是電生理學界研究的熱點之一,HCN通道與生物起搏也有著...
股骨頭壞死全髖關節置換術后脫位患者自我憐憫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作者:許夢瑤;王金良;
摘要:目的 分析股骨頭壞死全髖關節置換術(THR)后脫位患者自我憐憫狀況,并分析其影響因素。方法 選擇2021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90例股骨頭壞死THR后脫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便利抽樣法,行THR治療且術后脫位的股骨頭壞死患者進行橫斷面研究,設計基線資料調查表收集患者基線資料,采用自我憐憫量表(SCS)評估股骨頭壞死THR后脫位患者的自我憐憫狀況,并采用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分析影響SCS評...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后穿刺部位血腫發生的影響因素分析————作者:王克奇;王珍珍;
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后穿刺部位血腫發生的影響因素。方法 選擇2021年8月—2023年8月本院收治的行PCI治療的108例AMI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于PCI后24 h內通過超聲觀察穿刺部位血腫發生情況,根據是否發生穿刺部位血腫將患者分為發生組和未發生組,采用單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AMI患者PCI后穿刺部位血腫發生的影響因素。結果 10...
基于生物信息學分析氧化石墨烯量子點刺激的小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對多發性骨髓瘤的影響及潛在分子機制————作者:魏子媛;劉丹陽;張曉東;王璐璐;李永濤;沈雷;
摘要:目的 探討氧化石墨烯量子點(GOQD)刺激的小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mBMSC)對小鼠多發性骨髓瘤發生過程的影響及其潛在分子機制。方法 正常培養的mBMSC為對照組,含100μg/ml GOQD培養的mBMSC為實驗組。兩組均在37℃、5%CO2條件下培養24 h后,轉錄組測序技術檢測兩組基因。R4.2.1的Edge R包篩選實驗組的差異表達基因(GOQD-DEG);GEO數據...
基于nnU-Net增強CT對肝癌自動分割性能影響的研究————作者:張慶;金成;李崢;陳大同;許東濱;孫躍;梁明輝;
摘要:目的 探討不同訓練集大小及不同增強期影像對肝癌患者增強CT影像自動分割效果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7年6月—2024年9月齊齊哈爾醫學院附屬醫院和哈爾濱醫科大學第四醫院收治的100例肝細胞癌患者的增強CT影像數據。將數據按8︰1︰1比例隨機分為訓練集(80例)、驗證集(10例)和測試集(10例)。為分析訓練集大小對模型性能的影響,將訓練集進一步劃分為A組(80例)、B組(60例)、C組(40例)、...
基于網絡藥理學和分子對接研究黃柏—白頭翁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作用機制————作者:卜宇軒;周子俐;樊馨悅;余佳怡;金偉;王杰;馬克龍;
摘要:目的 采用網絡藥理學方法和分子對接探索黃柏—白頭翁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作用機制。方法 依托中藥系統藥理學分析平臺(TCMSP)檢索黃柏—白頭翁活性成分及作用靶點;借助GeneCards、Disgenet數據庫,檢索疾病相關基因;借助Uniprot數據庫對相關基因標準化,運用Cytoscape軟件構建藥物—活性成分—靶點—疾病網絡圖,采用STRING數據分析蛋白相互作用(PPI),應用Metascap...
相關醫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