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醫學期刊 熱度: 時間:
國際生物醫學工程
關注()《國際生物醫學工程雜志》生物醫學雜志,創刊于1978年,是衛生部主管,中華醫學會、中國醫學科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主辦的國際醫學系列雜志之一,系公開發行的國家級專業學術期刊。本刊的辦刊宗旨是:貫徹黨和國家的衛生工作方針政策,貫徹理論與實踐、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辦刊方針,專門報導國內外生物醫學工程學科領域的新技術、新進展、新動向、新成果,促進國際生物醫學工程學科的學術交流。
《國際生物醫學工程雜志》讀者對象是生物醫學工程科研工作者、醫生和臨床工程人員、高等院校有關專業師生及研究生,以及有關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本刊主要刊登生物醫學工程學科領域新進展、新技術和新方法的綜述、論著、研究簡報、新技術介紹及消息等。連續兩屆榮獲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2008)、北大核心期刊(1992)。
國際生物醫學工程雜志欄目設置
綜述、資源與消息
國際生物醫學工程雜志榮譽
CA 化學文摘(美)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Caj-cd規范獲獎期刊
閱讀推薦:海南醫學院學報
《海南醫學院學報》宗旨是報道海南醫學院及海南省的科研、教學的新成果、新進展。臨床醫療工作中的新技術,有指導意義的經驗總結等。為海南省內外醫療科研、教學人員及廣大醫務工作者提供學術交流的園地,為推動、促進海南省醫療衛生工作作貢獻。本刊以新穎性、學術性強,重點報道地方病、熱帶病為特色。
國際生物醫學工程最新期刊目錄
姜黃素殼聚糖微球通過TLR4/MyD88/NF-κB通路對潰瘍性結腸炎小鼠炎癥反應的影響————作者:祁智;楊永泉;賈智宏;
摘要:目的研究姜黃素殼聚糖微球通過Toll樣受體4(TLR4)/髓樣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κB(NF-κB)通路對潰瘍性結腸炎(UC)小鼠炎癥反應的影響。方法取BALB/c小鼠以飲用5%右旋葡聚糖硫酸鈉(DSS)水溶液的方法誘導建立UC模型, 按照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模型組、空殼聚糖微球組、姜黃素組、姜黃素殼聚糖微球組、姜黃素殼聚糖微球+脂多糖組, 每組12只, 分別灌胃0.5%羧甲基纖維...
circ-BCAR3通過調控 miR-145-5p/VEGFR-2信號通路對胃癌細胞增殖和侵襲的抑制作用————作者:熊燕鵑;柳永;彭會琴;徐詠;郭婷;
摘要:目的分析環狀RNA-BCAR3(circ-BCAR3)在胃癌組織中的表達意義, 探討沉默circ-BCAR3對胃癌細胞增殖和侵襲的影響及分子機制。方法利用UCSC數據庫分析胃癌組織及其癌旁正常組織中circ-BCAR3的表達, 并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circ-BCAR3表達與胃癌患者生存率的關系。將干擾小RNA(siRNA)-陰性對照(si-NC)與si-circ-BCAR3分別轉染...
整合素亞單位β6在胃癌中的表達意義————作者:李寶玉;劉賓;萬方鑫;
摘要:目的探究整合素亞單位β6(ITGB6)在胃癌中的表達意義。方法在基因表達譜交互分析(GEPIA)數據庫中統計408例胃癌組織和211例癌旁正常組織中ITGB6表達水平, 并采用Kaplan-Meier法檢測ITGB6表達與患者生存率的關系。收集2013年10月至2019年10月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胃腸外科接受根治性腫瘤切除手術的胃腺癌患者(78例)的胃癌組織及癌旁正常組織蠟塊的玻璃切片, 通過免疫...
MCM4在膀胱癌中表達及與PCNA的相關性研究————作者:王玉華;張峰;王亞林;李軍;
摘要:目的探討微小染色體維持蛋白4(MCM4)在膀胱癌中的表達及與增殖細胞核抗原(PCNA)的相關性。方法在基因表達譜交互分析(GEPIA)數據庫中分析MCM4在膀胱癌組織及癌旁正常組織中的表達。收集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新鄉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泌尿外科收治患者(72例)的膀胱癌組織及癌旁正常組織石蠟切片, 并采用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考察MCM4在膀胱癌組織及癌旁正常組織中的表達, 分析MCM4表達...
基于代謝亞型和生物標志物預測多西他賽敏感性前列腺癌————作者:張正;王貴鑫;張寶帥;朱識淼;
摘要:目的基于代謝亞型和生物標志物預測多西他賽敏感性前列腺癌。方法從癌癥基因組圖譜(TCGA)和GEO數據庫下載前列腺癌患者的基因表達譜和臨床數據, 通過單因素Cox回歸分析篩選前列腺癌中代謝相關基因, 并使用glmnet程序包構建預后模型。通過ConsensusClusterPlus程序包對代謝亞型進行分類。加權基因共表達網絡分析多西他賽敏感性前列腺癌的生物標志物。通過轉染空白載體和核糖核苷酸還原酶M...
基于神經再可塑性理論的Theta爆發刺激模式對運動皮層興奮性影響的研究進展————作者:趙夢圓;趙悅茁;劉志朋;殷濤;靳靜娜;
摘要:Theta爆發刺激(TBS)模式具有刺激強度低、刺激時間短且效應強的優點, 已經被用于多種神經和精神類疾病的治療。基于神經再可塑性理論設計的TBS模式可以增強其對大腦的調控作用, 在疾病治療中極具應用前景。首先介紹了神經再可塑理論, 然后讓間歇性TBS(iTBS)模式和連續性TBS(cTBS)模式輪流成為啟動刺激和測試刺激, 對iTBS-iTBS模式、cTBS-cTBS模式、iTBS-cTBS模式...
基于深度學習的低劑量計算機斷層掃描圖像去噪算法的研究進展————作者:張圣鈞;王春祥;
摘要:在計算機斷層掃描(CT)檢查時, 較高的輻射劑量會引起健康問題, 應在確保診斷要求的前提下, 盡可能降低輻射劑量。但低劑量計算機斷層掃描(LDCT)會增大圖像噪聲, 降低圖像質量, 影響診斷的正確率。因此, LDCT圖像去噪算法是研究的重點方向。綜述了基于深度學習的LDCT圖像的投影域預處理去噪、圖像重建去噪、圖像域后處理去噪以及這3個過程相組合的雙域處理去噪算法的研究進展。總結了目前LDCT圖像...
金屬納米材料的抗菌機制及其應用進展————作者:楊凱悅;于慶雨;黃晨露;張琳華;朱敦皖;
摘要:隨著抗生素等抗菌藥物的濫用, 細菌耐藥性問題也越來越嚴峻, 而納米技術的發展為耐藥菌的治療提供了新的解決思路, 其中金屬納米材料由于具有制備簡單、穩定性強、對耐藥菌殺傷能力強和毒性低等優點, 廣泛應用于抗菌領域。主要綜述金屬納米材料的抗菌機制以及金、銀、銅、鐵、鉑、鈀和鎵納米材料的研究進展及其在抗菌領域的應用現狀, 旨在為使用金屬納米材料抗菌提供參考
細菌及其衍生物介導腫瘤治療的研究進展————作者:楊曉晗;呂豐;董霞;
摘要:細菌及其衍生物介導腫瘤治療是一種新興的治療策略, 該策略利用細菌或細菌衍生物作為藥物載體, 通過細菌或細菌衍生物的靶向性和運動性將藥物遞送至腫瘤組織, 并利用其特殊的生物學特性與其他療法協同治療。主要綜述了細菌介導腫瘤治療的機制及其優勢, 并關注細菌療法與化療、光熱治療、放療的聯合應用, 通過協同作用提高了治療效果, 同時還對細菌衍生物細菌外膜囊泡(OMVs)和微細胞的特征、結構和組成及其介導腫瘤...
銅納米材料的制備、抗菌和抗病毒作用及其應用進展————作者:柴子涵;于慶雨;黃晨露;朱敦皖;張琳華;
摘要:細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導致的疾病逐年增加。目前對抗細菌感染的主要治療藥物為抗生素, 然而抗生素的過度使用容易使細菌產生耐藥性。由于銅納米材料具有廣譜抗菌性, 對革蘭陰性菌和革蘭陽性菌均表現出優異的抗菌活性。綜述了銅納米材料的制備方法, 論述了銅納米材料的抗菌和抗病毒作用以及其在抗菌和抗病毒領域的應用, 最后總結了銅納米材料在毒性和穩定性等方面的問題, 并對其未來在抗菌和抗病毒領域的應用進行了...
不同濃度濃縮生長因子對脂肪間充質干細胞成骨能力的影響————作者:黃昕;郭正健;李家寧;張雅婧;張婷婷;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濃度濃縮生長因子(CGF)對脂肪間充質干細胞(ADSCs)成骨能力的影響。方法差速離心法從大鼠血液中制備CGF, 通過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測定CGF內源性生長因子水平;從雄性SD大鼠腹股溝脂肪組織中提取ADSCs, 采用含不同濃度(5%、20%、50%、80%)CGF的培養基進行培養, 運用免疫熒光染色檢測表面標志物CD44表達和流式細胞術檢測CD29和CD90表達來鑒定AD...
天麻素聯合塞來昔布通過TLR4/NF-κB信號通路對膝骨關節炎大鼠軟骨損傷的保護作用————作者:王恒;李智斌;郭小霞;易晨心;趙曉明;陳治;
摘要:目的探究天麻素聯合塞來昔布通過Toll樣受體4(TLR4)/核因子-κB(NF-κB)信號通路對膝骨關節炎大鼠軟骨損傷的保護作用。方法采用改良Hulth法制備膝骨關節炎大鼠模型, 按照隨機數字法隨機分為模型組、天麻素組、塞來昔布組和聯合組, 每組10只, 另選10只健康大鼠作為對照組。天麻素組腹腔注射50 mg/kg天麻素注射液;塞來昔布組灌胃4 mg/kg塞來昔布溶液;聯合組先腹腔注射天麻素注射...
一種植入式無線神經信號采集系統的設計————作者:宋子玥;
摘要:目的設計一種微型化、實時處理和無線傳輸的植入式神經信號采集系統。方法硬件電路選用疊層設計, 3塊板的直徑小于3.5 cm, 裝上電池后, 3塊板疊層高度小于10 mm, 從上往下依次為電池供電模塊、藍牙通訊與電源轉換模塊和信號采集與處理模塊。選用LIR2450H作為系統的供電電池, 使用CH582M低功耗藍牙控制器集成2.4 GHz射頻收發器進行無線傳輸, 使用小封裝的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
結直腸癌放射治療技術的應用進展————作者:耿曉濤;秦培艷;
摘要:結直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 是我國第2常見的腫瘤, 需要通過手術、放射治療(放療)和藥物治療等多種方法的綜合治療, 其中放療廣泛應用于直腸癌術前新輔助治療、術后輔助治療、術后復發治療和轉移性結直腸癌(mCRC)治療。隨著放療技術的發展, 磁共振成像引導放療(MRIgRT)、碳離子放療(CIRT)、質子束治療(PBT)和立體定向放療(SRT)等技術應運而生。綜述了MRIgRT在直腸癌術前放療中的應...
結扎兔冠狀動脈左室支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模型————作者:秦江瑜;張華璐;劉賢樂;張怡夢;曹玉茹;徐哲龍;
摘要:目的結扎兔心臟冠狀動脈左室支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MIRI)模型。方法將36只新西蘭大白兔按照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3組:假手術組(n=6)、模型組(n=15)和持續缺血組(n=15);將兔全身麻醉后行氣管插管及頸總動脈插管, 呼吸機輔助下分離左胸部第3~4肋間肌以暴露心臟, 定位左室支并按照分組進行相應處理, 建模成功后用肉眼觀察心臟大體形態變化, 并分別計算各組的兔存活率和模型成功率, 描記...
骨形態發生蛋白家族成員在成牙分化中作用的研究進展————作者:墨蕓;鄒慧儒;
摘要:骨形態發生蛋白(BMP)家族成員眾多, 在細胞分化和組織形態發生方面具有多種調節功能, 能夠精準調控細胞增殖、分化以及凋亡等過程, 其中BMP1、BMP2、BMP4、BMP7等BMP家族成員在成牙分化中發揮重要作用。通過深入研究BMP在牙齒發育及修復再生中的表達與調控機制, 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牙齒形成的生物學過程, 為牙體缺損的修復再生提供理論支持。然而, BMP的臨床應用仍面臨著諸多挑戰, 如何在...
基于超微型側視光學相干斷層成像內窺探針的靜脈穿刺指示系統————作者:萬莎;黃茲好;
摘要:目的設計一款基于超微型側視光學相干斷層成像(OCT)內窺探針的靜脈穿刺指示系統, 實現對靜脈注射針頂端周圍組織的即時掃描成像, 繼而根據成像結果判斷靜脈注射針是否已刺入血管, 從而實現靜脈穿刺指示。方法制作全光纖側視探頭, 將該探頭置入加長的30G皮下注射針的針干中制成超微型側視OCT內窺探針。將內窺探針插入靜脈注射針針干中, 并讓探針頂端探出注射針針干, 使探針能夠在旋轉套環的驅動下對注射針頂端...
基于眼生物參數序列的屈光度預測方法研究————作者:徐略標;丁嵐;梁宸;王鈺靚;劉雨佳;尚建慜;朱俊;項華中;褚仁遠;王成;瞿小妹;
摘要:目的基于眼生物參數序列建立一種屈光度預測方法。方法采用分層隨機整群抽樣方法抽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采集的上海楊浦區2所重點學校和2所普通學校5~13歲兒童的數據集。收集兒童的眼生物參數數據包括性別、年齡、屈光度、眼軸長、角膜曲率和前房深度信息, 采用最小二乘法計算最優擬合直線的斜率, 結合基線數據及預處理后的眼生物參數變化率, 建立最小二乘-反向傳播(BP)神經...
桔梗皂苷D對結直腸癌HT-29細胞增殖、凋亡、遷移和糖酵解的影響————作者:李鵬昊;卜憲越;郝敬鵬;
摘要:目的探討桔梗皂苷D對結直腸癌HT-29細胞增殖、凋亡、遷移和糖酵解的影響。方法選取人類HT-29細胞, 隨機分為對照組及桔梗皂苷D 25、50、100 μmol/L組, 桔梗皂苷D 25、50、100 μmol/L組分別用25、50、100 μmol/L桔梗皂苷D處理48 h, 通過細胞計數試劑盒-8(CCK-8)和集落形成實驗考察細胞增殖情況, 采用流式細胞儀和免疫印跡實驗考察細胞凋亡和凋亡相關...
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緩釋微球的制備及其通過TrkB/CREB對大鼠缺血缺氧性腦損傷的修復作用————作者:楊穎;周瓊;田璐;韓菲;楊茜茹;
摘要:目的探討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緩釋微球的制備, 及其對大鼠缺血缺氧性腦損傷的修復作用以及對酪氨酸激酶B(TrkB)/環磷腺苷效應元件結合蛋白(CREB)通路的調節作用。方法采用乳化-溶劑揮發法和聚合物合金法制備BDNF緩釋微球, 通過透射電鏡觀察微球形態, 馬爾文ZS90粒度分析儀測量微球的粒徑和Zeta電位, 測定BDNF緩釋微球的包封率和質粒載量, 同時檢測微球的體外緩釋情況。將45只...
相關醫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