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醫學期刊 熱度: 時間:
延安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
關注()《延安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季刊)創刊于2003年,由陜西省教育廳主管、延安大學主辦,是一本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醫學期刊。內容包括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法醫學、藥學、祖國醫學、運動醫學等學科的新成果、新進展和新理論。主要欄目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綜合評述"、"醫學教育"、"護理醫學"、"醫院管理"等。本刊讀者群系醫學院校的教師、研究生、博士生、醫學研究機構的專業研究人員、臨床醫生等。
《延安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是由陜西省教育廳主管、延安大學主辦的醫藥衛生類綜合性醫學學術期刊。刊物以促進醫學科學發展,培養醫學專業人才,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宗旨,報道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口腔醫學、祖國醫學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新理論、新觀點、新方法、新進展等。本刊歡迎醫學科學研究及臨床實踐活動中具有創新性、科學性、實用性的學術論文、專家述評、研究快報、技術方法介紹等文稿。
《延安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2006提陜西省科技期刊審讀評優中獲編輯出版良好獎。
延安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雜志欄目設置
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綜合評述、醫學教育、護理醫學、醫院管理
延安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雜志榮譽
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
延安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雜志社征稿要求
1、《延安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資料可靠、數據準確、書寫規范,文責自負。
2、《延安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文章結構:題目、作者、作者單位、摘要、關鍵詞、文章正文、參考文獻、作者簡介、作者詳細通訊地址、電話、郵箱。
3、《延安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論文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專項基金或屬攻關項目,應注于文章正文下方。
閱讀推薦:海南醫學院學報
《海南醫學院學報》宗旨是報道海南醫學院及海南省的科研、教學的新成果、新進展。臨床醫療工作中的新技術,有指導意義的經驗總結等。為海南省內外醫療科研、教學人員及廣大醫務工作者提供學術交流的園地,為推動、促進海南省醫療衛生工作作貢獻。本刊以新穎性、學術性強,重點報道地方病、熱帶病為特色。
延安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最新期刊目錄
基于ENCORI數據庫分析LINC 00963在結腸腺癌中的表達及作用————作者:王雪;曹光材;劉廣平;白占濤;
摘要:目的 探究長基因間非編碼RNA 00963(long intergenic non coding RNA 00963,LINC00963)在結腸腺癌中的表達水平及其作用機制。方法 使用ENCORI數據庫的不同功能模塊,分析LINC00963在不同類型消化系統腫瘤中的表達水平,并篩選了結腸腺癌中可能的下游靶基因,利用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探討LINC00963的可能作用機制;同時分析了富...
基于網絡藥理學和生物信息分析法研究二甲雙胍對血管性癡呆的神經保護作用————作者:馬宇莘;馮禧軒;劉磊;馮天保;殷秀梅;車曉寧;王璐;劉曉琴;
摘要:目的 基于網絡藥理學和生物信息分析方法,探究二甲雙胍(metformin,Met)對血管性癡呆(vascular dementia,VaD)的潛在神經保護作用的機制。方法 從數據庫獲取Met作用靶點基因與VaD數據集GSE122063,篩選對照組與疾病組的差異基因,與Met靶點基因取交集后進行基因本體論分析(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與基因組百科全書分析(kyoto encycl...
內臟痛-褪黑素-腸道菌群互作機制研究進展————作者:吳艷艷;黃雨瑩;姜鳴;白占濤;劉霞;
摘要:內臟疼痛是一種典型的胃腸道疾病,是由中空的內臟器官壁過度收縮、拉伸、緊張、缺血或炎癥引起,臨床上表現為腹痛、腹脹、排便紊亂等。褪黑素(melatonin,MT)生理功能廣泛,主要體現在調節晝夜節律和胃腸道運動、鎮痛、免疫調節等,褪黑素抗內臟痛主要通過緩減胃腸道動力、調節腸道菌群與晝夜節律等途徑實現。腸道菌群參與調節宿主消化營養、免疫、機體代謝等生理病理功能,維持胃腸道菌群微環境穩態。腸道菌群-褪黑...
預測不同階段乳腺癌的生物標志物研究進展————作者:馮俊怡;呂思婷;李珍珍;王工程;曹朵;杜娟;
摘要:乳腺癌的發病率持續上升,已成為女性健康的重大威脅。在乳腺癌的治療決策中,生物標志物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這些生物標志物不僅有助于確認患者的疾病狀態,還能預測疾病進展、評估不同治療方法的效果。針對乳腺癌的不同階段,它們能夠為早期診斷、治療反應監測和預后評估提供重要的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持。本文總結了乳腺癌不同進展階段中生物標志物的最新研究進展,旨在為臨床實踐提供指導,幫助臨床醫生制定更精準的治療計劃,以...
藥物干預對自閉癥兒童社交能力影響的Meta分析————作者:付曉;魏倩;姜鳴;楊亮;楊清湖;吳艷艷;劉霞;白占濤;
摘要:目的 通過系統評估不同類別藥物(包括激素類與非激素類藥物)對自閉癥譜系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兒童社交能力與刻板行為的干預效果,為臨床精準用藥提供循證依據。方法 系統檢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及Cochrane數據庫中關于藥物干預對自閉癥兒童社交能力影響的隨機對照試驗(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PPP2R1A作為肺腺癌潛在預后標志物的研究————作者:白靜;王卓靈;劉菲;劉美麟;韓繼明;張華華;
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討蛋白磷酸酶2支架亞基Aalpha(Protein phosphatase 2 scaffold subunit Aalpha,PPP2R1A)在腫瘤發生、進展及免疫治療中的作用。方法 多種生物信息學數據庫分析PPP2R1A在泛癌中的表達、與腫瘤免疫的關系及其與腫瘤預后的相關性。生物信息學分析聯合Western blot實驗檢測PPP2R1A在肺腺癌(Lung adenocarc...
新型鐵死亡抑制劑的合成及其對脊髓損傷的治療作用————作者:張蝶;白心悅;宋禹萱;于滟心;王樂怡;候銘政;張欣;趙菊梅;
摘要:目的 探討新型鐵死亡抑制劑B3對愛拉斯汀(Erastin)誘導的PC12細胞鐵死亡及其對SD大鼠脊髓損傷的影響。方法 通過有機化學方法合成一種新型鐵死亡抑制劑B3,使用1H、13C NMR和高分辨質譜等方法表征其結構。采用CCK8法檢測B3對Erastin誘導的PC12細胞鐵死亡的抑制作用;采用GSH、MDA、Fe2+試劑盒分別檢測...
百香果皮納米銀的體外抗氧化活性研究————作者:周晶;呂楠;賈一博;田紅英;
摘要:目的 百香果皮納米銀表征及其體外抗氧化活性研究。方法 以百香果皮醇提取液為還原劑和穩定劑合成了銀納米粒子(silver nanoparticles,AgNP),使用紫外-可見光吸收光譜、X射線衍射、透射電子顯微鏡、傅立葉紅外光譜,探究合成AgNP的結構與表征,通過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trinitrophenylhydrazine,DPPH)自由基清除實驗、...
循環中總膽紅素與自然人群血脂譜及動脈粥樣硬化指數相關性分析————作者:閆保娥;韓拓;鞏紅;馬維冬;朱敏杰;張春艷;周靜;
摘要:目的 探究循環中總膽紅素(total bilirubin, TBIL)水平與健康體檢人群中血脂異常及動脈粥樣硬化指數之間的關聯性。方法 收集2020年5月至2020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健康體檢數據,記錄其臨床資料及相關實驗室檢查結果,并計算血漿致動脈硬化指數(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 AIP)、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數(triglyceride-glucos...
Chiari畸形Ⅰ型患者術后常規腰大池置管引流術的臨床療效————作者:樊宇耕;袁胤淞;趙開勝;楊小崗;強京靈;
摘要:目的 觀察常規行腰大池置管引流術(lumbar continuous drainage of fluid, LCDF)對Chiari畸形Ⅰ型患者術后早期并發癥的臨床療效。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9年07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Chiari畸形Ⅰ型68例患者的臨床資料,均在全麻下行后正中入路軟膜下下疝小腦扁桃體切除及枕大池重建術。按照術后第1天是否行LCDF分為兩組,觀察組36例行LCDF,對照組3...
腸道微生物群與缺鐵性貧血的因果關系:一項兩樣本孟德爾隨機化研究————作者:付楠;楊淦傑;張佳彤;王一;
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利用孟德爾隨機化研究分析腸道微生物與缺鐵性貧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發病風險的因果關系。方法 利用英國生物庫GWAS數據庫的公開數據集,以腸道菌群相關單核苷酸多態性位點作為工具變量。采取兩樣本孟德爾隨機化方法,使用逆方差加權法、MR-Egger回歸法、加權中位法等5種方法評價其因果關系,并進行質量控制。結果 發現14個不同水平的腸道菌群可能與IDA...
基于雙氣相定量CT分析肺空氣體積在COPD中的診斷價值————作者:張萌;李振豪;吳非;馬寧;翁茂偉;黃曉旗;
摘要:目的 探討雙氣相定量CT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肺空氣體積(Lav)改變與常規肺功能(pulmonary function,PFT)及其他定量CT指標[肺氣腫指數(LAA%)、平均肺密度(mean lung density,MLD)]之間的關系。方法 收集延安大學附屬醫院2018—2024年確診COPD患者98...
核心穩定性訓練聯合低能量體外沖擊波治療痙攣型腦癱患兒的臨床效果————作者:李靜梅;孫艷麗;郭曉迪;
摘要:目的 分析核心穩定性訓練聯合低能量體外沖擊波治療痙攣型腦癱患兒的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洛陽市第三人民醫院72例痙攣型腦癱患兒資料,按不同康復治療方案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6例。對照組采用低能量體外沖擊波治療,觀察組采用核心穩定性訓練+低能量體外沖擊波治療。比較兩組肌張力[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運動功能[...
成人扁桃體術后鼻咽部淋巴組織反應性增生1例并文獻復習————作者:楊川;彭霞;
摘要:<正>1病例資料1.1一般情況患者李某,男性,51歲,因“打鼾8年,加重并憋氣1年余”之主訴就診。門診行多導睡眠監測(polysomnography, PSG)后示“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OSAHS)合并重度低氧血癥”,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apnea hypopnea index, AHI):67,...
蛋白磷酸酶在癌癥發生進展中的作用及應用價值————作者:趙文雪;高寧;樊欣悅;郭曉夢;趙菊梅;杜娟;
摘要:蛋白磷酸酶是一類功能與蛋白質磷酸化酶相反,催化磷酸化修飾蛋白質去磷酸化的酶。通過底物蛋白磷酸化修飾改變,蛋白磷酸化酶-蛋白磷酸酶能夠快速調控包括代謝、免疫、凋亡等在內的細胞活動。腫瘤發生過程中存在多種蛋白磷酸酶功能障礙,全面了解蛋白磷酸酶在腫瘤中的作用對闡明其在癌癥中的作用機制,尋找潛在的腫瘤生物標志物,篩選癌癥治療的靶點具有積極意義
腫瘤浸潤性T淋巴細胞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及治療策略————作者:王思佳;陳美霓;劉悅;高寧;杜娟;劉佳浩;李佳文;霍宇萌;邢燕子;趙菊梅;
摘要: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見的癌癥,也是女性癌癥死亡的主要原因,而目前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療策略。免疫調節可增強機體的抗腫瘤活性,具有不良反應少,患者預后好的特點。因此,乳腺癌免疫治療的研究成為熱點,試圖通過激活患者的免疫系統抑制和/或殺傷腫瘤細胞。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是腫瘤微環境的關鍵組成成分,對于機體對抗腫瘤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微環境的改...
心肺運動試驗在冠心病診治中的應用進展————作者:白喆;王營忠;
摘要:心肺運動試驗(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CPET)作為一種能夠客觀、定量、無創地評估心肺等器官系統整體功能和儲備能力的檢查方法,現已廣泛應用于心肺疾病領域。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CPET在冠心病的早期預測、篩查診斷、療效評價和個體化康復治療指導中展現了重要價值和廣闊前景。然而,國內心臟康復事業發展較晚,CPET的應用尚處于起步階段。本文主要就心肺運動試驗在冠心...
姜黃素調控腸道菌群改善脊髓損傷的研究進展————作者:田春平;王青燕;吳佳俊;杜嘉妮;胡倩倩;席回林;孟鼎倫;楊彥玲;
摘要:脊髓損傷是一種嚴重的創傷性中樞神經系統性疾病,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極大影響。研究發現,脊髓損傷與腸道微生態失衡密切相關,而姜黃素作為一種天然化合物,具有調節腸道菌群的潛力,因此在脊髓損傷治療中受到廣泛關注。本文將以腸道菌群為切入點,從姜黃素通過抗炎、抗氧化、抗微生物活性以及生物轉化四個方面,探討姜黃素調控腸道菌群改善脊髓損傷的研究進展,為今后治療脊髓損傷的深入研究和藥物研發提供理論依據
脂肪酸合酶與乳腺癌的相關性研究進展————作者:王艷梅;王若涵;王佳瑤;王悠然;寇方園;王浩;
摘要:脂肪酸合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在乳腺癌組織中高表達。選擇性抑制FAS來減少腫瘤細胞所需的脂肪酸,將FAS作為內源性脂肪酸合成靶向治療的靶點,為乳腺癌治療提供新思路。現就近年來有關FAS與乳腺癌的相關性以及FAS抑制劑的研究進展作一綜述
中老年抑郁癥狀人群睡眠時間與關節炎風險的相關性研究————作者:徐哲寧;崔羽羽;崔朝淑;丁麗娟;周小燕;
摘要:目的 旨在探討中國45歲以上抑郁癥患者中睡眠時間與關節炎之間的關聯。方法 采用橫斷面研究,研究樣本源于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2018年數據,并對睡眠時間和關節炎數據進行分析。通過多變量Logistic回歸模型探討睡眠時間與關節炎之間的關系,并使用平滑曲線擬合評估潛在的非線性關系。同時,采用...
相關醫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