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政治法律期刊 熱度: 時間:
人口與社會雜志
關注()《人口與社會》雜志簡介
《人口與社會》(季刊)創刊于1985年,是南京郵電大學主辦、江蘇省教育廳主管的社會科學類期刊,其前身是《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學院學報》,讀者對象為從事人口學、社會學專業研究的高校師生及人口計生、社會管理部門人員等。
《人口與社會》本刊是全國人口、計劃生育戰線唯一的高校學報。具有鮮明的人口理論研究和計劃生育管理探討的學術理論特色,同時非常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發揮學術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學術氣氛濃,可讀性強。它是廣大理論研究人員、人口與計劃生育管理實際工作者、人口與計劃生育管理專業的學員進行學術交流、探討問題、總結經驗、汲取營養的重要園地和沃土。《人口與社會》2010年榮獲全國高優秀社科期刊、江蘇省社科類一級期刊。
《人口與社會》欄目設置
人口研究、計生管理、專題調研、主任論壇、環球觀察、高等教育、百花擷英
《人口與社會》雜志收錄情況:
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
《人口與社會》雜志投稿須知:
1、文稿務求觀點明確,論據可靠,數據準確,文字精練。篇幅宜在8000字左右。
2、文稿應附有概述文章主要內容的“摘要”(200字左右)以及反映文章主要內容的術語——“關鍵詞”(3~5個)。
3、來稿如獲得某種科研基金或課題資助的,應在首頁地腳列出其名稱及編號。如“基金項目: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98BH005)”。
4、凡撰寫論文參閱的文獻、引用的資料(觀點、數據)等,均須列入文后“參考文獻”中,并在文中有關文字后用上角標“[]”標示序號,序號應與文后“參考文獻”的序號一一對應。
5、文稿應提供主要作者的“作者簡介”,內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職稱、學位、研究方向、工作單位(全稱)及所在省市、郵編。
6、文章對文稿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作進一步的解釋或必要說明的,應列入“注釋”。“注釋”一律排列于當頁地腳,序號以上角標圓圈標示,如①②。
7、投稿方式:(1)接受紙質文稿,手寫文稿要求字跡清楚工整,使用規范漢字;(2)接受電子稿件,可以通過電子郵件發送,電子郵箱地址(E-mail),也歡迎在本網站在線投稿。
人口與社會雜志最新期刊目錄
數字經濟時代外賣騎手的生活實踐及其主體建構————作者:高威威;
摘要:隨著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和深度卷入正在重塑平臺管理模式和生產過程。勞動過程的數字化轉型在提升效率的同時,也強化了對平臺勞動者的技術規訓,進而導致其陷入“被圍困”的主體性困境。在此背景下,作為能動者的外賣騎手將主體性建構的社會空間由生產領域擴展至生活領域,并嘗試通過生活實踐消解來自生產系統的結構性束縛,重建自身主體性。具體而言,外賣騎手借助休閑消費進行自我調節、通過社區參與獲得正式...
從緩解數字貧困到實現積極老化:數字時代老年社會工作探索及實證檢驗————作者:朱薈;郭蘭欣;
摘要:數字時代下老年群體的數字貧困問題給老年社會工作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數字貧困呈現出從接入貧困到使用貧困再到信息素養貧困的時序性特征,對老年人老化態度產生顯著的負向影響,而行為融入、關系融入和心理融入在內的社會融入在其中發揮部分中介作用。為促進老年人數字脫貧并實現積極老化,基于時序性和優勢視角提出數字時代下老年社會工作干預數字貧困的實務框架。該干預框架按照時序先后分為三個階段,即接入貧困干預、使用貧困...
新質生產力視域下數字文旅融合的實踐邏輯研究——基于地方營造理論————作者:田鵬;張藝舒;
摘要:新質生產力是生產力發展的一次飛躍式質變,為文旅融合產業的新技術、新動能提供戰略支撐和實踐指導。在現代科技的賦能下,數字文旅作為文旅融合產業的新質生產力為國家文旅事業和經濟發展作了有力支撐。本文基于地方營造理論,構建了“地方融合—地方感重構—地方認同”三維互構分析框架,研究拓展了該理論在文旅融合領域的應用場景,并探討數字文旅下的地方營造過程,解析如烏鎮這類旅游勝地經久不衰的內在邏輯。研究發現,“融合...
未實現的生育意愿及成因研究——基于2022年中國婚育狀況調查————作者:齊嘉楠;賀丹;
摘要:生育意愿與行為之間的差距稱為未實現的生育意愿,2022年中國婚育狀況統計調查顯示,我國育齡人群的平均理想子女數為1.89個,平均現有子女數為1.19個,未實現的生育意愿達0.7個,其中未實現的生育打算占84.8%。分解影響生育意愿實現的四類原因發現:現實困難制約占三成排第一,其中托育服務供給不足排原因首位。未實現的生育打算中,發展預期限制是最主要原因,未實現的生育理想中,現實困難制約是最主要原因。...
人工智能加速發展下的人口安全:現實挑戰與應對策略————作者:沙勇;
摘要:我國人口發展呈現負增長、少子老齡化和區域增減分化等趨勢性特征,如何正確認識人口新形勢及其可能帶來的社會、經濟、政治和國防等方面的安全風險,守牢人口安全底線,成為當前亟需研究和積極應對的重要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2024年11月16日發表的署名文章《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中指出:“人口安全是人口高質量發展的底線要求,大國興衰往往受到人口狀況的深刻影響,要將人口安全納入總體國家安全范疇加以謀...
加強新時代社會治理效能,促進人口安全發展————作者:陳功;
摘要:我國人口發展呈現負增長、少子老齡化和區域增減分化等趨勢性特征,如何正確認識人口新形勢及其可能帶來的社會、經濟、政治和國防等方面的安全風險,守牢人口安全底線,成為當前亟需研究和積極應對的重要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2024年11月16日發表的署名文章《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中指出:“人口安全是人口高質量發展的底線要求,大國興衰往往受到人口狀況的深刻影響,要將人口安全納入總體國家安全范疇加以謀...
對于中國低生育率和負增長下人口安全的認識————作者:王金營;
摘要:我國人口發展呈現負增長、少子老齡化和區域增減分化等趨勢性特征,如何正確認識人口新形勢及其可能帶來的社會、經濟、政治和國防等方面的安全風險,守牢人口安全底線,成為當前亟需研究和積極應對的重要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2024年11月16日發表的署名文章《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中指出:“人口安全是人口高質量發展的底線要求,大國興衰往往受到人口狀況的深刻影響,要將人口安全納入總體國家安全范疇加以謀...
亟需重視陸地邊境人口減少問題————作者:段成榮;盛丹陽;
摘要:我國人口發展呈現負增長、少子老齡化和區域增減分化等趨勢性特征,如何正確認識人口新形勢及其可能帶來的社會、經濟、政治和國防等方面的安全風險,守牢人口安全底線,成為當前亟需研究和積極應對的重要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2024年11月16日發表的署名文章《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中指出:“人口安全是人口高質量發展的底線要求,大國興衰往往受到人口狀況的深刻影響,要將人口安全納入總體國家安全范疇加以謀...
養老保險參與對養老顧慮的影響——基于CGSS2021數據的實證分析————作者:郭郡郡;林熠桐;
摘要:運用2021年中國綜合社會調查數據,實證檢驗了養老保險參與對個體養老顧慮的影響及其機制,并探討了這種影響的異質性。研究結果顯示:養老保險參與可以緩解居民養老顧慮,尤其是經濟方面的養老顧慮;養老保險參與對男性、農村戶籍和青年群體養老顧慮的影響更顯著;從影響機制看,養老保險參與通過降低健康失能風險和改善家庭經濟狀況減少個體養老顧慮。因此,政府應不斷完善養老保障體系,根據不同群體的需求制定更具針對性的養...
“守住人口安全底線,實現人口高質量發展”學術筆談————作者:原新;陳功;王金營;段成榮;沙勇;盛丹陽;
摘要:我國人口發展呈現負增長、少子老齡化和區域增減分化等趨勢性特征,如何正確認識人口新形勢及其可能帶來的社會、經濟、政治和國防等方面的安全風險,守牢人口安全底線,成為當前亟需研究和積極應對的重要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2024年11月16日發表的署名文章《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中指出:“人口安全是人口高質量發展的底線要求,大國興衰往往受到人口狀況的深刻影響,要將人口安全納入總體國家安全范疇加以謀...
《人口與社會》投稿須知
摘要:<正>《人口與社會》主要刊登人口學、社會學及相關學科的學術研究成果,熱忱歡迎校內外作者來稿,文稿基本要求如下:1.來稿必須具有創新性、學術性、科學性、準確性、規范性和可讀性,篇幅宜1萬字左右。2.來稿必須包括中英文題名、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及郵編、中英文摘要和關鍵詞、中圖分類號、正文、參考文獻、作者簡介。3.論文的中文摘要宜200~300字,應能概述論文主要內容,反映研究目的、方法及主要結論和創新之...
互聯網嵌入、社會網絡與老年人老化態度——來自2020CLASS數據的實證分析————作者:邱坤;周雨田;
摘要:基于2020年中國老年社會追蹤調查數據(CLASS),采用多元回歸、工具變量等分析方法對互聯網嵌入與老年人老化態度的關系進行實證分析,并就其作用機制進行探討。結果顯示,互聯網嵌入能顯著影響老年人的老化態度,使用工具變量解決內生性問題后,互聯網嵌入依然對老年人的老化態度有顯著正向影響,而且這種影響在不同老年群體間具有差異。機制檢驗證實了社會網絡在互聯網嵌入對老年人自我老化態度的影響過程中起部分中介作...
互聯網使用對老年人社交的影響————作者:彭大松;胡秋怡;
摘要:在數字化時代,互聯網已成為社會互動的重要場域,深度嵌入日常生活世界。互聯網究竟是促進老年人社交的有效工具,還是導致老年人社交疏離的催化劑?基于2010—2021年CGSS數據,采用年齡時期-隊列分析(Age-Period-Cohort)框架,探索了老年人社交變化以及宏觀互聯網發展和微觀互聯網使用行為帶來的影響。研究發現:老年人社會交往在過去十年間的變化與我國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密切相關;微觀層面的...
居住安排對高齡鰥寡老年人生活滿意度的影響研究————作者:周曉蒙;趙清;周越;
摘要:我國的人口結構與經濟社會發展階段賦予了研究高齡鰥寡老年人的必要性。使用2014年和2017—2018年全國老齡健康影響因素跟蹤調查(CLHLS)數據,實證研究了居住安排對高齡鰥寡老年人生活滿意度的影響。結果表明:與子女同住相比,獨居和機構養老會顯著降低高齡鰥寡老年人的生活滿意度,并且對于農村、經濟狀況一般、健康狀況一般以及具2個及以上子女的老年人而言尤為明顯;獨居的不利影響主要在于精神慰藉、醫療服...
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供給及利用狀況分析————作者:張福順;
摘要:本文基于第五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數據,采用描述性統計分析方法,研究我國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供給及利用狀況,以期為老年人供給精準化的養老服務提供實證依據。研究結果顯示,有照料需求的老年人整體比例較高,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上門看病、助餐服務、文化娛樂等服務需求度高,但供需錯配、利用率偏低問題普遍存在,需求和利用受服務滿意度、老年人健康狀況、經濟狀況等多重因素影響。家庭成員依然是老年人最主要照...
數字經濟對女性就業的影響——紅利還是鴻溝?————作者:陳燕兒;肖衛寧;
摘要:女性就業規模和層次結構是衡量勞動力市場是否良性運行的重要標尺,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一項重要內容。利用省級面板數據構建數字經濟對中國女性就業影響的計量模型并進行檢驗,明晰了數字經濟對女性就業的影響以及其作用機制。研究發現:數字經濟具有創造效應,顯著擴大了女性就業規模且研究結論具有穩健性;數字經濟主要通過數字產業化的路徑影響女性就業規模,產業數字化的影響并不顯著;數字經濟促使女性就業結構“高級化”,高技...
家庭代際支持關系演變與代際支持均衡發展思考————作者:代燕;梁海艷;
摘要:文章利用2016年“中國家庭生育決策機制調查數據”,結合個案訪談資料,對浙江、四川、山東、廣東、遼寧、湖北6個省份家庭代際支持關系的演變趨勢進行研究,結果發現:根據家庭代際支持方向及內容,可以把不同生命歷程階段的家庭代際支持關系分為六個階段:親代對子代的支持分為早期的生育撫養支持、中期的婚姻與事業支持、晚期的隔代支持三個階段;子代對親代的支持分為早期的臨時支持、中期的常規支持、晚期的臨終關懷支持三...
基于PMC指數模型的新時代我國普惠托育服務政策量化評價研究————作者:陳志其;韓夢奇;
摘要:普惠托育服務既是“家事”,亦是“國事”。利用文本分析法對2019年至2024年中央和地方出臺的普惠托育服務政策進行文本挖掘,構建新時代我國普惠托育服務政策PMC指數評價模型,并對收集的52項文獻進行量化分析。評估發現:52項政策中,3項為優秀,49項為良好,但政策診斷機制觀照不足、政策效力級別不高、配套政策有所欠缺、政策評價科學性有待提升。未來應完善普惠托育服務政策診斷機制、加速普惠托育服務政策法...
“內生化供給”:農村養老公共品有效供給的路徑研究————作者:何盼;
摘要:探索農村養老公共品有效供給路徑是積極老齡化背景下建設普惠性養老體系的重要內容。國家提供的福利支持與村莊社會的實際需求不能精準匹配,大量農村養老服務項目陷入低效能困境。以Y市老年食堂為例,調研發現,在政府統籌的制度框架下,“內生化供給”實現了養老公共品供給的有效運行。通過責任激活機制、供需匹配機制、資源整合機制和監督內化機制,村集體實現了外部資源供給與內生治理的協同,將養老公共品供給過程中的經營成本...
互聯網使用對婚姻穩定性和生育意愿的影響——基于CGSS2021數據的實證分析————作者:梁麗霞;黃燕;
摘要:高離婚率和低生育率是當前中國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探究個體的婚姻穩定性及生育意愿對于民生福祉和社會秩序整合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基于2021年中國綜合社會調查(CGSS)數據,實證研究互聯網使用對我國居民婚姻穩定性和生育意愿的影響及異質性,同時進一步剖析性別角色觀念在其中發揮的機制作用。研究發現:互聯網使用會顯著降低居民婚姻穩定性及個體生育意愿,但這一負面影響存在世代及性別差異。其中,互聯網使用能夠顯著...
相關政治法律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