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政治法律期刊 熱度: 時間:
《電子知識產權》
關注()搜論文知識網并非《電子知識產權》的官網或雜志社,為客戶提供期刊征稿、論文發表等中介服務,在客戶與期刊雜志社之間搭建了一座省時、省力的便捷橋梁。本站與《電子知識產權》等上百家同類正規期刊保持著多年的密切合作關系,切實提高客戶期刊發表的質量與效率。通過本站發表論文,客戶將獲得更大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雜志簡介】
《電子知識產權》雜志于1991年創刊,由信息產業部科學技術司主管,信息產業部電子科技情報研究所、信息產業部電子知識產權咨詢服務中心主辦。本刊集理論性和實踐性為一體,是目前國內信息技術領域唯一的知識產權專業期刊。
本刊全面介紹知識產權法律信息,提供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工作指導,探討解決現實中最新的知識產權問題,交流國內外最新知識產權理論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
本刊以滿足企業知識產權工作需求為目標,建立了信息產業界與知識產權立法界、學術界以及司法界之間的橋梁,對推動國家和企業開展知識產權工作和促進中國知識產權事業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ASPT來源刊
中國期刊網來源刊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國內外簡訊、政策與法規、案件追蹤、企業之窗、管理實務、學術探討、工作研究、案例介紹。
本站已成功發表的論文:
1 風起于青萍之末——高通反壟斷調查案件背景評述 鄧志松 戴健民 19-27
2 “高通模式”反壟斷調查的知識產權分析——以利益平衡理論為視角 馮曉青 陳嘯 羅嬌 28-32
3 標準必要專利持有人的市場地位認定 韓偉 尹鋒林 33-37
4 從專利視角看人機交互全球技術發展態勢 孫劍鋒 夏蕓 38-41
5 中國標準化策略與知識產權政策評價——從美國國家科學院的視角看中國 楊曉麗 崔麗麗 高洪飛 42-48
6 接觸權的性質及行使條件研究 周曉冰 49-53
7 電子游戲的形象權問題研究——以美國的司法實踐為視角 阮開欣 54-65
8 由著作權與外觀設計專利權權利沖突的審查引發的思考 楊加黎 66-71
9 跨國實施移動互聯網專利的規制:從蘋果 Siri 侵權訴訟談起 張韜略 72-78
10 知識產權與反壟斷執法:促進創新和競爭 盧文濤 臧安臻 79-81
11 三網融合潮流下的審判技術困境 李青 84
12 外觀設計專利侵權判定模式的比較與選擇 馬云鵬 85-89
13 熱播網劇遭遇侵權國內首例手機聚合 90-91
14 首字為“國”字商標是否具有不良影響的判定——評析國臺酒業集團有限公司訴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商標駁回復審行政糾紛案 陳志興 92-93
15 類視頻 APP 侵權成立被判賠 劉嶺 92-93
16 向喬布斯致敬《喬布斯的發明世界》讀后感 段然 94
雜志編輯部投稿須知:
1、來稿要求論點明確、數據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煉,每篇論文必須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單位所在地及郵政編碼、摘要和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一般為導師)簡介(包括姓名、性別、職稱、出生年月、所獲學位、目前主要從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頁地腳處注明論文屬何項目、何基金(編號)資助,沒有的不注明。
2、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100字左右),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范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
3、文稿篇幅(含圖表)一般不超過5000字,一個版面2500字內。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外文字符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應區別明顯。
4、文中的圖、表應有自明性。圖片不超過2幅,圖像要清晰,層次要分明。
5、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請按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參考過的、最主要的、公開出版文獻。未公開發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請采用腳注方式標明,參考文獻不少于3條。
6、來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個工作日內審稿,電子郵件回復作者。重點稿件將送同行專家審閱。如果10日內沒有收到擬用稿通知(特別需要者可寄送紙質錄用通知),則請與本部聯系確認。
7、來稿文責自負。所有作者應對稿件內容和署名無異議,稿件內容不得抄襲或重復發表。對來稿有權作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雜志一個版面2500字,二個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數,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況,請在郵件投稿時作特別說明。
8、請作者自留備份稿,本部不退稿。
期刊論文發表范文:淺析工傷保險制度發展現狀與前景瞻望
摘 要 作為我國社會保障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工傷保險制度的法律基礎釋義通常是指勞動者就職的用人單位,因與勞動者勞動關系的存續而為其繳納工傷保險費,如此期間勞動者因工作原因或某些特殊情況下遭遇意外事故或染患職業病等情形,導致勞動能力受限、喪失勞動能力,甚至死亡的,勞動者本人或其法定繼承人可依法獲得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的相關工傷保險待遇的一項社會保障制度。本文簡要概述了我國工傷保險制度的建立始末,對推行工傷保險政策后的制度發展現狀進行了扼要分析,并結合筆者多年實踐工作經驗,對工傷保險制度相關問題困境、完善對策等作出了深層次的探討,試圖找出制定和推行工傷保險政策的客觀規律與實現持續發展的若干建議,以期對我國社會保障服務體系構建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 期刊論文發表,工傷保險條例,社會保障體系,勞動者,社會保險
作者簡介:于春煜,河北省易縣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
隨著新《工傷保險條例》與 《社會保險法》的出臺,工傷保險制度有了更為重大的發展與進步,不僅提高了工傷待遇標準、簡化了工傷處理程序、調整了工傷認定范圍與工傷保險適用范圍,還清晰明確了工傷保險支付內容、鞏固了工傷保險制度強制力,等等。
電子知識產權最新期刊目錄
《電子知識產權》征稿啟事
摘要:<正>《電子知識產權》(月刊)創刊于1991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主管,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主辦。本刊集理論性和實踐性為一體,探討解決理論界和實務界中最新的知識產權問題,交流國內外最新知識產權理論研究成果及司法實踐經驗,是國內工業行業領域唯一的知識產權學術期刊
《電子知識產權》投稿須知
摘要:<正>1.稿件內容應與知識產權密切相關。2.論文類稿件應在10000字左右(含腳注),須有英文標題、3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3-5個中英文關鍵詞。摘要應簡明扼要地陳述文章內容,不宜用“我認為”“本文認為”等寫法,不加注釋和評論。3.稿件不區分注釋和參考文獻,均采用腳注形式,以1.2.3.……連續編號。著作類需注明作者、書名、出版社、版次、頁碼。期刊類需注明作者、篇名、刊名、年代、期號、頁碼。引文...
美國聯邦數據隱私立法規制研究————作者:呂思嘉;
摘要:美國各界一致呼吁制定統一的聯邦數據隱私立法,然而至今尚無任何提案能夠成功轉化為法律。《美國隱私權法》作為美國最新的立法提案,體現了美國聯邦數據隱私規制方案的最新動向,其以擴大消費者個人權利、限制科技巨頭數字權力為手段,旨在強化國家安全,促進數字經濟合理有序發展。然而基于聯邦和州分層規制和市場自我規制的傳統,聯邦數據隱私立法面臨中央和地方立法沖突、政治利益集團的博弈,以及數據監管目標悖論的立法困境。...
地理標志保險:中國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新思路及其探索————作者:葉文慶;董慧娟;
摘要:地理標志是促進農村區域特色經濟發展的有效載體,是增加農民收入、助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有力支撐,為地理標志提供充分法律保護意義重大。基于種種原因,我國地理標志相關權利保護狀況不容樂觀。地理標志侵權行為時有發生但維權行動動力明顯不足,對侵權行為打擊不力。維權不足兩大主因是維權主體特殊和成本高昂。保險被公認為具有獨特的風險分擔與經濟補償功能,加大知識產權金融保險產品創新力度,對于適時發揮、利用地理標...
反不正當競爭法中競爭關系的認定——德國聯邦法院“德國足球職業聯盟超級杯案例”評析————作者:鄭友德;
摘要:德國聯邦最高法院(Bundesgerichtshof,以下簡稱“BGH”)的裁判揭示了數字平臺經濟中認定競爭關系的復雜性,強調應通過經營行為對市場競爭秩序的實際影響來認定具體競爭關系,這一觀點突破了傳統以直接競爭和替代性競爭為核心的認定框架。盡管平臺運營商并未直接參與商品交易,其廣告行為仍可能對一級市場的供給方產生負面影響。例如,提前推廣門票銷售可能損害發行方的商譽,從而構成不正當競爭。BGH通過...
歐盟標準必要專利治理新模式探析————作者:耿邦;
摘要:2023年4月27日發布的“歐盟標準必要專利(以下簡稱SEP)新提案”開啟了“專門機關監管”這一SEP治理的新模式:通過建立行政監管機關、強制注冊制度、總許可費率確定制度、“必要性”檢查制度等對SEP進行治理。與之前已經存在的法院治理模式、反壟斷機關治理模式、標準組織治理模式等相比較,其突出特點在于強調專門機關在SEP治理中的“行政性強監管”。該新模式既具有促進SEP治理創新、增加SEP交易的透明...
公共數據知識產權賦權的理論闡釋與制度方案————作者:劉鑫;張俊豪;
摘要:數字時代,公共數據的資源屬性和流通價值日益凸顯,亟須在公法規制路徑之外,構建起以數據財產賦權為前提的公共數據知識產權制度。圍繞公共數據的保護難題和知識產權的基礎理論,可以從公共數據私法保護的必要性、公共數據作為知識產權客體的合理性,以及公共數據知識產權立法的可行性三個方面,為確立公共數據知識產權的正當性提供學理依據。為了制定系統性的公共數據知識產權規則,應建立公共數據知識產權確權機制,構筑起以數據...
歐盟《人工智能法案》的域外效力研究————作者:謝焱;葉知秋;
摘要:人工智能技術的廣泛應用對社會、經濟、法律等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引發了一系列亟待解決的法律問題。歐盟在《通用數據保護條例》成功實施的基礎上,推出《人工智能法案》,旨在擴大其域外效力。該法案域外效力可以解構為“投放地標準”和“效果原則”:前者根據歐盟境內的活動程度設定監管義務,后者則基于在歐盟內產生的實質性影響及受影響者位置拓展管轄范圍。然而,長臂管轄的實施面臨著挑戰,需平衡各國法律差異,尊重他國主權...
網絡服務提供者不作為侵權模式之還原————作者:趙迪雅;
摘要:由于我國不存在間接侵權制度,我國網絡服務提供者侵權責任的法理基礎是幫助侵權成為學界通說。隨著“避風港”規則制定時的利益平衡被打破,我國借助“應知”概念的延展性,將網絡服務提供者的被動注意義務拓展至事前,同時通過強調“必要措施”的必要性來擴大網絡服務提供者的責任范圍。然而,此種路徑在理論層面與幫助侵權構成要件不符,幫助侵權理論已與實踐選擇脫離。隨著我國在本土“避風港”規則過程中,將“必要措施”要件的...
技術類復合型知識產權專業碩士的培養模式探究————作者:鄧恒;姚芳遙;
摘要:探究技術類復合型知識產權專業碩士培養模式,培育適應創新經濟發展需要的專業人才,對于國家知識產權事業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本文梳理了我國知識產權專業碩士學位的設立之源起與背景,明確了技術類復合型知識產權專業碩士的專業定位與應然內涵,借鑒了國內外相關學科開展技術類復合型知識產權人才培養的經驗與做法,同時參考現有企業對此類人才培養的相關社會模式及經驗,從培養理念、培養導向、培養方向、培養課程等四個方面出...
知識產權制度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優化路徑——以“基金激勵機制”為視角————作者:嚴馳;沈汪成;
摘要:知識產權制度長久以來被視為保護和激勵創新之關鍵,同時也承擔著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使命。隨著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傳統知識產權激勵理論在證成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IGC)知識產權保護正當性時已顯現出其局限性。基于著作權主體視角,人工智能模型無須也無法被激勵;基于著作權客體視角,AIGC不具有可激勵之稀缺性。健康影響力基金作為代表性的基金激勵機制,在推動全球藥品研發創新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其...
新質生產力賦能出版業的學理闡釋、法律困境與紓困之道————作者:李曉宇;
摘要:新質生產力通過新技術應用催生了出版業的新業態、新動能和新模塊,引發了出版發展方式的根本性變革。出版業的新質生產力主要體現在技術、要素、融合、綠色和開放五個方面。在推進出版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新型生產力的崛起同時伴隨著一系列新的法律挑戰,包括出版勞動者技術性失業糾紛、新技術生成作品的權屬爭議,以及機器學習帶來的版權侵權風險。為化解新型法律問題,應從以下三個維度展開對策:首先,通過完善勞動法條款、...
人工智能模型訓練的版權困境及其破解:聚焦數據獲取階段————作者:肖如意;張今;
摘要:人工智能模型訓練是推動人工智能技術進步的重要引擎,然而,這一過程正面臨著版權困境。當前,現有解決上述版權困境的研究著眼于人工智能模型訓練行為的整體法律定性,卻忽視了人工智能模型訓練在數據獲取之初,便遭遇了如數據投毒工具等新型技術措施帶來的技術障礙,以及法律適用上的空白。為解決上述困境,應在版權保護技術措施制度的特定領域保持法律沉默,以松綁對技術措施的過度限制;基于技術中立理論,明確界定并規制技術措...
機遇、挑戰與對策:算法時代虛擬主持人及其播報內容的版權問題探究————作者:李青文;王思琪;
摘要:虛擬主持人服務的實時性和業務的廣泛性能夠滿足公眾的個性化需求,在藝術和技術的雙輪驅動下,虛擬主持人與具體應用場景深度耦合,代表著未來新聞創作與傳播的新趨勢。《著作權法》對新聞內容及藝術表演的保護以人類創作為中心。虛擬主持人不是人,無法納入“表演者”的范圍,其播報內容也非簡單的自然人表演作品的產物,這給我國現行《著作權法》關于新聞內容及表演者權利的保護規則帶來嚴峻挑戰。為促進數字智能時代新聞行業的健...
論數據資源持有權的基本范疇:法律釋義與體系形塑————作者:陳中山;崔家龍;
摘要:數據產權制度是整個數據基礎制度構建的邏輯起點,《數據二十條》已在政策上確立了這一權利,但在實操上仍留有不少問題。如何將“數據資源持有權”等數據三權分置方案在司法實踐中落地轉化,系涉數據權益糾紛案件裁判面臨的難題。以“數據資源持有權”為切入點,應明確其權利客體系“數據資源”、主體系“數據持有者”,權利人對其享有自主支配管控和排除特定妨害的權益。同時,應將“數據資源持有權”定位為一種“法益化權利”,并...
商標混淆可能性的規制范圍:類型演進與適用規則————作者:楊祝順;
摘要:混淆可能性是商標侵權的判定標準,明晰其規制范圍和演進脈絡是進行商標侵權判定的前提。我國司法實踐對混淆可能性的擴大解釋存在爭議,混淆可能性的適用規則亦有待明確,需通過典型案例分析,梳理混淆可能性的類型演進與適用規則。類型演進方面,混淆可能性存在混淆內容、混淆時間、混淆方向的演進過程。混淆內容維度由來源混淆向贊助混淆演進;混淆時間維度由購買時混淆向售前混淆、售后混淆演進;混淆方向維度由正向混淆向反向混...
比例原則與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的倍數認定方法研究————作者:胡洋;
摘要: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的倍數認定缺乏規范標準是實務層面亟待解決的難題,具體表現在其過于依賴法官主觀判斷容易陷入說理不清、穩定性不足的困境。比例原則能夠填補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間的方法論斷層,通過均衡性原則的限制,保障懲罰目的的實現與當事人權益分配的衡平。應當依托比例原則、司法解釋及判例經驗,通過近年來有關部門發布的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典型案例,拆分具體主客觀違法要素,提出倍數認定的方法建議,提升懲罰性賠償...
外觀設計專利侵權判定中的“商標法基因”————作者:姚建軍;
摘要:外觀設計作為專利的類型之一,其侵權判定應以體現專利“基因”為主。但專利立法中外觀設計融進了“商標法基因”,引入了“不相同或者不相近似”的判斷。客觀上,其侵權判定借鑒了商標法的“混淆理論”,但需結合外觀設計的特有框架進行,并從“產品類別”和“設計內容”考察“相同或者近似”;對比外觀設計中的“一般消費者”與商標法中的“相關公眾”及“創新”與“混淆”模式,說明判定外觀設計專利侵權的“商標法基因”具有一定...
《電子知識產權》征稿啟事
摘要:<正>《電子知識產權》(月刊)創刊于1991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主管,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主辦。本刊集理論性和實踐性為一體,探討解決理論界和實務界中最新的知識產權問題,交流國內外最新知識產權理論研究成果及司法實踐經驗,是國內工業行業領域唯一的知識產權學術期刊。本刊設“專題研討”“學術研究”“業界實務”“法苑”等欄目,誠邀海內外專家學者賜稿。稿件內容應與知識產權密切相關,要求學...
《電子知識產權》投稿須知
摘要:<正>1.稿件內容應與知識產權密切相關。2.論文類稿件應在10000字左右(含腳注),須有英文標題、3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3-5個中英文關鍵詞。摘要應簡明扼要地陳述文章內容,不宜用“我認為”“本文認為”等寫法,不加注釋和評論。3.稿件不區分注釋和參考文獻,均采用腳注形式,以1.2.3.……連續編號。著作類需注明作者、書名、出版社、版次、頁碼。期刊類需注明作者、篇名、刊名、年代、期號、頁碼。引文...
相關政治法律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