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政治法律期刊 熱度: 時間:
《法制資訊》
關注()【雜志簡介】
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由法制日報社、最高人民法院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聯合主辦的《法制資訊》雜志即將創刊。該雜志為法制領域的專業資訊、專業資料刊物,半月刊,公開發行,刊號CN11-5580/D。
《法制資訊》雜志旨在為廣大法律職業人士提供重要、準確、實用、新鮮、豐富的法制專業資訊,《法制資訊》將采取網刊結合的形式,推出《法制資訊》電子版和網站。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ASPT來源刊
中國期刊網來源刊
【欄目設置】
法制動態、前沿觀點、新案大觀、經驗交流、實務探討、基層信息、熱點聚焦、案例評析、專家論證、裁判文書、律師辯詞、新法解讀、法治時評、法律新書、域外傳真等。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1 牢牢堅持司法為民公正司法主線 周強; 1
2 實現與媒體宣傳良性互動 4
3 檢察環節排除非法證據的意義 5
4 以量刑適當為個案質量標準 6
5 推進裁判理由公開的路徑 7
6 學什么最好 張衛平; 8-11
7 “戾氣”的超越 張頤武; 12-13
8 感悟法官職業的“信、達、雅” 王旭光; 14-16
9 從前沒有律師的時候 馮象; 17
10 女生與法學院 楊國華; 18-19
11 司法專橫的病理分析 張建偉; 20-22
12 讓子彈在身體里飛一會兒 何帆; 23-24
13 律師緣何“死磕” 冀祥德; 25-28
14 上天的法律是面團 趙宗彪; 29-30
15 我更愿意做我自己 周國平; 31-32
16 2013年全國法院審理行政和國家賠償案件辦理執行案件情況分析 劉澤; 33-36
17 法律問題法律解決應成為常態 王逸吟; 37-38
18 建立符合司法規律的新型審判權運行機制 蔣惠嶺; 39-47
期刊雜志發表:建設離退休黨支部促進企業離退休工作
摘要:積極探索服務型黨支部建設推進離退休服務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徑,通過強化服務理念,提高思想認識,多措并舉,將服務型離退休黨支部建設與做好離退休服務工作有機融合,把服務作為離退休黨支部的自覺追求和基本職責。
關鍵詞:服務型,離退休,思想認識,組織建設,需求,為老服務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以服務群眾、做群眾工作為主要任務,加強服務型黨組織建設”。這一重大部署,為新時期黨組織發揮作用指明了方向。為此,我們積極探索以服務型黨支部建設推進離退休服務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徑,把服務作為離退休黨支部的自覺追求和基本職責,緊密結合工作實際,大力推進思想意識轉變、工作方式轉型、服務途徑創新,努力提升服務質量,為促進離退休職工隊伍穩定,建設精致美麗幸福企業加油助力。
法制資訊最新期刊目錄
生命的底色————作者:宋舒白;
摘要:<正>書摘在我的印象中,版畫大都是堅硬的線條,且底色大都是黑色,表現出來的意境,大都棱角分明、冷峻堅毅,而透過那些線條,會讀畫的人總能夠讀出生命的張力而我在這本日記里讀到的本森,就是這樣一個人——苦難是生命的底色,靈魂在苦難中涅磐《圣壇之火》宋舒白著黑龍江教育出版社我編輯出版本森的書已經是第四本了。前三本是《仰望星空》《自由之旅》和《大學之窗》。這三本書都是本森的文學隨筆,即有文學性,又充滿了睿智...
靈魂在場————作者:苗雨時;
摘要:<正>書評在紅塵滾滾的人世間,在物欲膨脹、人文淪落的背景下,詩人小心翼翼守護著自我靈魂的獨立,保持著精神欲求的純粹與高貴……平凡普通的生活,卻有靈魂在場。這就是她不同于世俗沉淪的全部詩意所在。她以時間丈量生命的長度,以空間承載生存的質量《日歷詩》徐芳著上海文藝出版社《日歷詩》,是按日月寫的詩,或以詩寫的日記。就像網絡上的博客日志一樣。但由于它是詩的文字,這種親切的表達方式,更適合心靈歷程的跡寫"某...
賈平凹和他的“山海經”————作者:吳琪;
摘要:<正>書評《老生》和賈平凹以前的小說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他是要寫一本當代的《山海經》。賈平凹歲逾甲子,感到了時間的緊迫感。對《老生》這部新作,賈平凹的用心不可謂不深,寄托不可謂不大《老生》賈平凹著人民文學出版社賈平凹又出新長篇小說了,這位高產作家的第15部長篇名叫《老生》(人民文學出版社)。《老生》還是寫陜南山村的鄉土故事,時間跨度大。村莊里的家家戶戶,從地主老財到幫工佃戶,盡收入書中。賈平凹筆力...
敦厚的品質————作者:劉火;
摘要:<正>書評敦厚,當然不是不明是非,更不是沒有感情,而是超越了個人的大情懷。敦厚作為一種人生姿態,同樣也作為散文文本的姿態。李致的"往事隨筆",正是這一姿態的最佳注腳《銘記在心》李致著天地出版社李致先生作為一位資深的出版人("文革"前是團省委《紅領巾》雜志社的總編輯和團中央《輔導員》的總編輯,"文革"后是四川人民出版社的總編輯),對新中國的出版事業有獨特的貢獻。李致作為巴金的親侄子,對巴金先生的文學...
走進那個變小的世界————作者:孫洛;
摘要:<正>書評即便我們手里的武器還不完美,筆也好,琴也罷,也要先準備好一顆善感的心。那是我們最應該磨快的刀子,有了它,就能雕塑出自己的作品,成為自己的思想家和藝術家。高曉松從不同的角度看世界,讓我們看到不一樣的世界,我們也要有自己的視角,收獲另一個不一樣的世界《曉說》高曉松著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因喜歡《曉說》,常看《曉說》,有人問我《曉說》好在哪兒呢?想了半天,不知道怎么說,最后覺得,還是高曉松這個人有意...
文明的憂思————作者:王曉斌;
摘要:<正>書評開放包容心態須有之,堅守本民族文明精華亦須時時牢記,"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只有如此,我們才能免于在歷史之路上被其他文明橫掃進而取而代之,才能走得更穩、更遠《受傷的文明》李駿虎著山西人民出版社一直堅信,一本書之所以讓讀者叫好,蓋因其能夠引起讀者內心之共鳴,發人深省,對于個體思想建設、人格塑造、精神陶冶有益。讀書之路上,不經意間,與李駿虎的《受傷的文明》一書不期而遇。一位身體力行的作家,一位...
小楷—李清照詞————作者:華碧芳;
摘要:<正>~
為推進依法治國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作者:周強;
摘要:<正>十八屆四中全會是我們黨第一次召開全會專題研究依法治國問題,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會議。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了關于依法治國的一系列新觀點、新舉措,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是中國共產黨依法治國的宣言書。全會對保證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提出明確要求,對深化司法體制
法律與音樂————作者:舒國瀅;
摘要:<正>猶太教法典的編纂者曾言:"如果你要理解無形之物,必須仔細觀察有形之物。"我們似乎也可以接著說,如果你要了解法律的精神,則必須研究音樂和音律。在法律與音樂這兩種看似毫無干連的事象之間,或許存在某種內在的隱秘的關聯,有待我們去認識,去探尋,去發現猶太教法典的編纂者曾言:"如果你要理解無形之物,必須仔細觀察有形之物。"我們似乎也可以接著說,如果你要了解法律的精神,則必須研究音樂和
波斯納的鋸子————作者:熊秉元;
摘要:<正>波斯納引述的名言:"(美國)最高法院的判決是終極的,并不是因為這些判決都是對的,而是因為這些判決是終極的。"如果在最高法院之上,再設一個超級法院,很多最高法院的判決,想必會被超級法院所推翻!或許,波斯納鋸齒式的論述,在不經意之間,透露出司法運作的局限和無奈對世界各地的法律學者和經濟學者而言,波斯納是如雷貫耳的人物。在法學和經濟學這兩個領域里,他的著作都大有可觀。他原是美國芝加
法學的風光與自大————作者:孟勤國;
摘要:<正>少出一些垃圾一樣的"成果",少做一些販子一樣的學問,少爭一些浮云一樣的名利,法學家就有時間有耐心多關注一些中國的民生,多比較一些國外的情況,多研究一些公平的規則。這樣,我們的法學才有可能修煉出不卑不亢的大家風范,自立于世界法學之林這十幾年來,法學真的風光起來了。先是電視屏幕上出現了許多說法的面孔。在"今日說法"、"以案說法"之類的專欄中,專家們西服革履、伶牙俐齒,將這個事件那個案例的法
理想的法律家————作者:陳衛佐;
摘要:<正>"法律家",按照《現代漢語詞典》的釋義,是指掌握法律專門知識或從事法律專門活動的人。筆者所理解的法律家在外延上包括法學家與法學教育家、立法者、法官、檢察官、律師、仲裁員、公證人、法律顧問以及其他從事法律專門活動的人。但不應該做庸庸碌碌的法律家,而是有所作為的"理想的法律家""法律家",按照《現代漢語詞典》的釋義,是指掌握法律專門知識或從事法律專門活動的人。筆者所理解的法律家在外延上包括法學家...
中國法律知識資源總庫——規范、完備、智能、整合的法律學習應用平臺
摘要:<正>底蘊深厚版權規范中國知網傾力打造國家新聞出版總署主管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出版清華大學主辦同方知網(北京)技術有限公司發行資源完備來源權威案例論文獨具特色法規庫——收錄中央及地方法規36萬篇,特色法條檢索細致入條,準確定位查詢對象,海底撈針不再難。案例庫——收錄裁判文書和案例評析15萬篇,關聯引用法規、案件評析及研究成果,對比分析功能強大。論文庫——收錄法學及相關論文110萬余篇,...
解決罰金刑執行難的進路————作者:吳三軍;
摘要:<正>罰金刑是法院根據犯罪性質和情節,依據刑事法律的規定判處自然人和單位向國家繳納一定金錢數額的刑罰。但在司法實踐中,罰金刑的執行成為法院面臨的一個難題。法院在判決生效后如果不能及時追繳罰金或對被告人財產進行沒收,罰金刑的執行就有可能長期中斷,則一方面不能對被侵犯法益所造成的損失進行有效彌補;另一方面使罰金刑成為"空判決",削弱司法裁判的權威性
董治良
摘要:<正>男,漢族,一九五五年十一月生,云南保山人。一九七七年參加工作,一九八五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云南大學政治系畢業,中央黨校研究生學歷。二零零八年一月任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黨組書記。二零一三年二月一日連任。二級大法官法庭是人民法院彰顯司法公正、弘揚法治精神的重要陣地。國家的法治建設能不能深入人心,法庭是橋梁,是紐帶,法庭是否建設地好、工作是否開展地好,是解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的重要一環。
法院面對媒體要自信從容————作者:張志銘;
摘要:<正>當前,媒體與司法正處于一種復雜的博弈關系中,作為審判機關的法院如何面對媒體報道公眾關注案件的審判,成為需要特別關注的問題。媒體報道與司法審判之間的無序關系值得警惕。一些媒體對公眾關注案件的審判進行片面、割裂或過度地報道,甚至虛構事實、肆意炒作以博取公眾眼球;使用感情色彩與傾向性濃厚的詞語來報道案件,有違媒體報道客觀性;以"正義"之名,對裁判結果進行暗示,甚至出現所謂的"媒體審判"。這些都給法...
準確理解和適用監視居住————作者:付建恩;
摘要:<正>監視居住是對人身自由限制程度介于取保候審與拘留、逮捕之間的一種非羈押性刑事強制措施。實踐中如何落實修改后刑訴法,實現監視居住應有的功能,筆者認為應注意把握以下三個問題:如何準確理解立法意圖?從立法本意上看,修改后刑訴法意在擴大監視居住的適用范圍,發揮其作為替代措施減少羈押的作用。但是,修改后刑訴法仍保留了一些模糊性的規定,如第72條第一款規定的五種適用情形中,只有兩種情形規定是確定的,其他幾...
構建防范冤假錯案綜合體系————作者:鄭少三;
摘要:<正>冤假錯案絕不是一個偶然的社會法律現象,只要冤假錯案存在的社會條件還在發生作用,那么冤假錯案便不可避免。但是,通過研究分析冤假錯案發生的原因、機理等,可以把握防范其發生的一般規律,并由此出發,從理念、方法、機制等方面,構建防范冤假錯案的綜合體系。轉變刑事司法理念,首先是公安機關、檢察機關的司法人員觀念轉變問題。絕大多數冤假錯案,在偵查階段就已偏離正確軌道,走向了
法官該怎樣講話————作者:田成有;
摘要:<正>說話是一門學問,如何說?該說些什么?法官要有些講究的技巧,掌握些必要的語言藝術普遍認為,法官要謹言、慎言、慎行。我們對他人的最初印象,不僅僅從外表表現得出來,更重要的是通過其語言談吐來獲得。作為一種交流、溝通的工具,法官要通過語言的運用來查清事實、判明是非、定紛止爭。語言文明、準確,用語規范、抑揚頓挫,我們就會對這個法官有了好印象;如果說話有氣無力,用語隨便,甚至怒斥當事人,就動搖了當事人對...
問學者的好奇心————作者:何帆;
摘要:<正>與東來老師相比,尹宣更像一個學術"個體戶"。他的研究,沒有學術立項,也無機構資助,卻櫛風沐雨、不計名利。這些問學者的好奇心,是取之不盡的動力源泉,激勵著我輩后學薪火相傳一直相信,人與人之間,因從事相同志業,冥冥中會有緣分牽連。2011年初,因譯了些法政作品,我開始對美國憲法感興趣,擬重新譯注,匯以心得,結集成書。當時,尚不知此事難易深淺,還未著手,就想好《美憲譯疏》這一書名,并與譯林出版社張...
相關政治法律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