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政治法律期刊 熱度: 時間:
《行政與法》
關注()【雜志簡介】
《行政與法》作為校(院)的窗口,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堅持鄧小平理論,堅持江澤民“三個代表”思想,把握正確的導向,貫徹、宣傳黨的各項方針政策,提高政府工作人員依法行政的管理水平和技能,研究探索行政管理與法律工作中相關問題,具有鮮明的理論性、實踐性、權威性、可讀性,為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務,為廣大教師及科研人員提供展示科研成果的陣地。
【辦刊宗旨】
本刊以“堅持正確導向,追蹤社會熱點,探討行政科學理論,關注法學研究”為辦刊理念,把“為政府中心工作服務,為讀者提供權威法律信息,為提高政府工作人員依法行政的技能和水平”作為辦刊宗旨,集專家學者智慧,刊發學術精品。注重理論性、實踐性、創新性;體現政策性、方向性、權威性;突出專業性、應用性、前瞻性。《行政與法》以講究知識性、可讀性為立足點,策劃和設計了“公共行政、政府與法治、政府與經濟、公務員論壇、公務員培訓、公務員制度、探索與爭鳴、行政法研究、法學論壇、司法實踐、工作研究、領導科學、熱點聚焦”等一系列有影響、有特色的欄目。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連續二次被評選為吉林省一級期刊
中國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
全國百強社科學報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公共行政、政府與法治、政府與經濟、公務員管理、研究與探索、工作研究、法學天地、以案說法。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1 新公共服務視角下的服務型政府建設研究 高玉貴; 1-4
2 打造吉林省服務型政府的民生之維 劉丹;于潔; 5-9
3 政府管理視角下的制度變遷 王松原; 10-14
4 論公民參與政府治理的法律保障 許玉鎮;楊冠一; 15-20
5 常態化社會管理的法治思維 韓春暉; 21-26
6 行政服務中心:發展、問題與對策 鄭偉民; 27-31
7 城市增長的負面效益及其化解——美國城市增長管理帶來的啟示 關靜; 32-36
8 論我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博彩業管制中的政府“暫時介入” 黃玉寅; 37-43
9 低碳背景下產業發展的新途徑——以濟南市為例 李金泉; 44-50
10 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費用報銷制度的反思 姜昕;崔美林; 51-56
11 改革開放后我國社會利益分化與重組的特征、原因及影響分析 黃璐; 57-59
12 淺析涉鑒輿情事件的應對和規制 宋方明; 60-64
13 環保NGO環境公益訴訟主體資格探究 李勁; 65-69
14 擺脫司法困境:司法內在化解維度探析 景云祥;張文捷; 70-75
15 我國《食品安全法》中的懲罰性賠償制度及其司法實效問題研究 高尚; 76-82
16 “非行政許可”的內涵和性質分析 王禎軍; 83-88
17 土地征收公共目的的界定、認定與救濟——基于美法日比較的研究 彭立峰;趙麥茹; 89-95
18 兒童作為權利主體在人權理論上的證成與限度 張楊;何娜娜; 96-99
19 論產品質量行政處罰對刑法機制的沖擊及解決路徑 姜瀛; 100-105
核心期刊投稿論文:論國有企業領導干部生活作風建設
摘 要:領導干部的生活作風,是黨的作風建設重要內容。要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領導干部生活作風建設,必須加強對領導干部工作生活全方位監督,建立國有企業領導干部生活作風建設長效機制。
關鍵詞: 領導干部,生活作風,對策
黨員領導干部的生活作風,是黨的作風建設重要內容。國有企業領導干部生活作風建設直接影響企業黨組織、黨員領導干部的形象和威信,直接關系到職工群眾的切身利益和企業的生存與發展。
行政與法最新期刊目錄
從“權益論”到“權利論”:企業數據集合的確權保護————作者:周秀娟;張一;
摘要:數據價值的動態生成往往表現為原始數據-數據集合-數據產品三個階段。數據集合作為數據價值動態衍生過程的中間形態,其與原始數據、數據產品相比具有更為駁雜的屬性,構建與數據集合價值內涵相匹配的產權機制是數據確權的重要環節。從我國數據集合糾紛的裁判流變入手,以“大眾點評訴愛幫網”為典型案例,分析司法實踐中數據集合糾紛事后救濟路徑狹隘、具體規則缺位、權屬認定遮蔽等裁判困境,進而全面檢視我國數據“權益論”與“...
數字新質工具賦能農村社區養老服務高質量供給研究————作者:江維國;王玉晶;
摘要:隨著深度老齡化和數字時代的到來,數字技術與傳統勞動工具的深度融合產生的數字新質工具成為養老服務高質量供給的重要驅動力。社區養老作為養老服務的主流形式之一,在農村養老服務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數字新質工具賦能農村社區養老服務高質量供給,主要體現在四個核心維度:數字管理系統借助數字化網絡與網格化制度幫助政府、市場、社區等主體達成跨區域的利益、價值與行動協同,促進供給主體的高度協同;智庫信息平臺利用大數據...
權威嵌入、資源整合與價值形塑:黨建引領鄉村建設的三重向度——基于皖南村莊的田野調查————作者:耿磊磊;
摘要:在鄉村建設中,黨建何以引領、以何引領與引領效能等問題成為黨建引領鄉村建設的重要學術課題。基于此,對黨的建設的“權威嵌入”“資源整合”和“價值形塑”等制度勢能進行機理闡釋,試圖呈現黨建引領鄉村建設的核心要素與內在邏輯。在此基礎上,結合皖南3個村莊多樣性的場景案例,深描“組織建設型”“資源統合型”“話語宣傳型”三重不同的實踐路徑,力圖揭示黨建引領鄉村建設的本土運行機理。通過3個案例共性與個性的比較分析...
行政復議變更決定運用的現實挑戰及應對策略————作者:吳衛東;
摘要:行政復議變更決定促進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具備制度優勢,行政復議變更決定運用對行政復議化解行政爭議主渠道作用發揮具有重要影響。2023年修訂的《行政復議法》對行政復議變更決定產生了職能的新調整、功能的新定位、內容的新變化,提升了行政復議變更決定在行政復議決定體系中的地位,實現了“明顯不當”到“不適當”變更標準轉換,提高了“查清事證”情形變更效率,完善了“禁止不利變更”內容規定,增強了行政復議變更決定運...
“雙碳”目標下金融機構環境義務之法律化————作者:康京濤;周泉翰;
摘要:金融機構環境義務法律化是生態文明法治和“雙碳”目標實現的必然要求。我國當前的金融機構環境義務在規范依據上存在政策主導的特點,在實施過程中具有規范效力層級較低、剛性不足及不穩定等先天缺陷,需要將政策話語轉譯為法律規則,從而提供法律強制力的約束和安定性的保障。從經濟邏輯看,我國金融機構環境義務法律化是外部性與利益相關者理論的延伸,應當為金融機構設置約束性義務來消解負外部性,保護利益相關者和公眾的環境利...
新質生產力驅動治理效能提升的邏輯與路徑————作者:丁志剛;王樂;
摘要:新質生產力作為一種具有前瞻性的經濟與社會發展動力源,正逐步顯現出其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新質生產力承載著現代經濟加速轉型的勢能,是國家治理現代化進程中不可或缺的關鍵要素。新質生產力不僅是對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的現代化延伸,更是對傳統生產力觀念的超越,進一步強調了技術進步和生產關系轉型在推動社會發展中的雙重實踐價值。在當代經濟體系中,“質”的轉變較“量”的擴張更能體現出其適應性和發展性,符合現代社會的...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底層邏輯、關鍵要素與路徑選擇————作者:高蕓;邢瀚文;
摘要:中國式現代化是器物現代化、制度現代化、人的現代化三者的統一,是中國過去的歷史命運、獨特的文化傳統、復雜的世情國情的必然產物,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理想實現的催化劑。實現中國式現代化需要聚集黨的核心領導作用、發展現實實際、國際國內安全、文化實力等關鍵要素,在此基礎上以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為基本遵循,尋找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進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
《長江保護法》司法適用的實踐、法理與完善——基于法院援引《長江保護法》司法裁判文書的分析————作者:王群;李浩然;
摘要:《長江保護法》為我國長江流域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提供了重要法治保障,對其司法適用狀況開展實證研究有助于進一步推動長江流域法治文明建設。以法院司法裁判文書為樣本,分析總結了《長江保護法》司法適用在時空分布、案件審理、法條援引、裁判結果等方面的規律,發現其圍繞長江流域生態治理發揮了價值宣示、定分止爭、一般預防的法律功能。未來,宜在深入實施《長江保護法》基礎上,激活《長江保護法》相關條款的司法適用,統一長...
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理論的中國智慧————作者:夏曉麗;朱彩霞;
摘要:協商民主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是黨的群眾路線在政治領域的重要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理論是對馬克思主義民主理論的創新與發展,是對中國共產黨發展政治協商和協商民主實踐的經驗總結,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政治文化的揚棄,是對廣大人民民主訴求的現代回應,是對西方國家“民主失靈”的時代反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理論為人類政治文明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特...
困境兒童的微觀社會支持及其社會工作介入路徑選擇————作者:李文祥;劉一鋒;
摘要:當前,困境兒童的家庭、學校、社區支持功能弱化,導致困境兒童的生理、情緒及心理健康受到負面影響。消解困境的關鍵在于強化其微觀社會支持,社會工作基于其組織性以及功能性優勢能夠為困境兒童提供專業化、差異化以及精細化幫助,從而優化困境兒童的微觀社會支持網絡,保障困境兒童的健康成長。在家庭支持領域,社會工作能夠通過鏈接就業資源與親友資源、加強家庭教育指導、倡導親友互助,提升家庭的支持力度;在學校支持領域,社...
共同富裕視域下的文化傳統:歷史沿革、現實關照與古今互鑒————作者:王彥龍;王之富;
摘要:中華優秀文化傳統不僅塑造了中華民族獨特的價值觀與社會結構,更為現代社會的公平與和諧發展提供了寶貴的思想資源。在推動共同富裕的過程中,中國的文化傳統在歷史與現實的對話中顯示了深遠的影響力和持續的適應性。其中,“調均貧富”從簡單的“均平”思想演化到現代經濟政策中的財富均衡措施,展示了傳統“公平”“正義”觀念在現代社會緩解貧富差異的應用。“以文化人”從立足教育普及培養人民基本文化素質到新時代文化共享觀注...
有效性與有限性:社區治理共同體中算法治理的邏輯理路————作者:林榕;程倩;
摘要: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迅速崛起,智能算法將逐漸滲透進基層社會治理的每個“毛細血管”,社區作為社會治理的微單元,勢必是承接算法治理的現實載體。一方面,在智能算法的技術賦能下,社區治理共同體的精神面貌正在加速重塑,具體表現為:開辟“智能空間”擴大治理范圍、優化“科層結構”提升治理效能、生成“共享機制”整合治理資源、重建“社區秩序”再造治理制度;另一方面,算法治理攜帶的負面基因包括算法投喂、算法篩選、算法黑...
責任型政黨建設賦能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的三重邏輯————作者:劉欣;趙忠璐;
摘要:作為中國共產黨在新時代的新定位,責任型政黨概念強調中國共產黨肩負對民族、國家、人民、政黨以及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多重責任,上述責任共同延續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的初心,彰顯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時代背景下的使命。中國共產黨對責任型政黨的探索早已有之,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既是其對責任型政黨的百年探索史,更是一部“正本清源”的自我革命史。中國共產黨通過自覺履責,提升自身履責能力,實現了自我優化和自我完善,以責任...
嵌入式賦能:社會組織嵌入社區養老服務的實現路徑——以青島市“日善堂”公益餐廳為例————作者:楊秀勇;張榮璽;
摘要:社會組織參與社區養老服務是應對老齡化問題的重要舉措。基于嵌入理論,建構“關系—結構—認知”的分析框架,對青島市“日善堂”助老公益餐廳進行分析。研究發現,社會組織在參與社區養老過程中遵循“向內資源輸入型供給催生—向外資源輸出型需求滿足”的運行模式,并形塑出“嵌入式賦能”路徑。具體來說,社會組織通過關系嵌入、結構嵌入和認知嵌入入場社區養老服務場域,并在多方聯動下實現對社區養老服務的多重嵌入。其中,關系...
新時代網絡意識形態治理優化之匙————作者:于建瑋;
摘要:網絡意識形態治理是不同部門對網絡意識形態工作協同配合、共同發力的治理行為。網絡意識形態治理的覆蓋面更廣、治理機制更有效、治理活動更加靈活,能夠有效化解由網絡技術衍生的網絡意識形態風險,其治理主體包括領導主體、主導主體和參與主體。領導主體是各級黨委,全面領導網絡意識形態治理;主導主體是各級政府,在法定權限內對網絡意識形態實施行政管理;參與主體由媒體、互聯網企業、網民構成,是網絡意識形態治理的生力軍。...
低空經濟賦能智慧城市建設:制約因素與推進策略——基于技術、組織、環境與制度框架————作者:梁麗芝;周璧;
摘要:隨著人口的持續增長和城市化快速擴張,智慧城市建設已經成為順應時代潮流,全面推進城市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模式。智慧城市是城市轉型與經濟發展的轉化器,其核心運作模式在于借助信息技術的整合能力,對城市內復雜的各類資源進行深度挖掘與高效鏈接,進而構建起一個高效智能的城市生態系統。低空經濟作為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能夠依托低空空間資源,深度開發并利用多元經濟活動,為智慧城市建設注入強勁動能、拓展城市創新邊界。當...
主觀過錯認定:地方性法規中“不”與“未”的規范應用————作者:劉康磊;駱玉涵;
摘要:地方性法規在法律體系中起著結合地方實際、貫徹上位法執行與主動調整地方發展存在問題的作用,其立法語言需精準無歧義。義務條款是地方性法規中的核心內容,它規定了行政相對人、行政主體應當遵守的行為規范。“不”與“未”二字在地方性法規中被用來描述違反義務內容的應責事由,表示行為人沒有履行義務的情形,且與此相對應的法律責任認定與有效落實也與之具有緊密聯系。“不”多用于描述行為人實施了違反義務規則的行為,是對動...
見義勇為:一個公法概念向私法規則嬗變的歷史進路、法理邏輯與制度延展————作者:沃耘;韓涵;
摘要:見義勇為具有公、私法雙重法律屬性:行政法上的公權力主導性,在見義勇為中體現為通過制約維護秩序正義,又通過激勵促進私利益保障;民法上的私權利平等性,在見義勇為中體現為私法規則給予見義勇為者制度認同,即賦予其“相對優勢地位”。公法與私法相互密切、共同服務于社會治理,見義勇為作為公法與私法“必須”交匯的典型領域,在行政法與民法體系中具有不可忽略的規范效應。民法上需要“有組織地通過行政命令與控制權”來明確...
政策效力到轉型成效:地方政府低碳試點政策促進區域綠色轉型的模式與路徑——基于首批試點省份的多案例比較————作者:司林波;張豐;
摘要:隨著生態文明理念與綠色低碳治理目標的深度融合,低碳試點政策的綠色轉型成效逐漸顯現,但具體到不同地方也表現出顯著差異。以政策反饋理論和行動者網絡理論為基礎,構建“政策效力—行動網絡—轉型成效”分析框架,對首批低碳試點省份的實踐案例進行經驗總結和類型學研究。研究發現,資源效應下低碳政策的持續創新與完善,行動主體利益聯結對良性互動合作的激勵,以及減污降碳擴綠增長的有效協同是試點省份低碳政策促進區域綠色轉...
基層減負政策量化評價——基于PMC指數模型————作者:劉志輝;王福云;
摘要:基層減負政策是減輕基層工作人員負擔、激勵廣大干部有所作為的重要設計,也是我國政府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舉措。通過引入政策工具和政策重點來構建基層減負政策的二維分析框架,利用Nvivo20對中央以及各省出臺的40份基層減負政策文本進行編碼,發現政策工具的運用存在比例失衡的問題,權威型政策工具的使用最為頻繁,能力型和變革型政策工具的使用相對較少。為了更精確地評估基層減負政策的實施效果,還采...
相關政治法律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