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政治法律期刊 熱度: 時間:
黨史文苑
關注()《黨史文苑》江西政工師發表期刊,創刊于1981年,由中共江西省委黨史研究室、江西省中共黨史學會主辦。自創刊以來,經歷了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最初側重于資料性,后轉為學術研究刊物。1997年成功改版,定位為大眾化通俗文史類讀物,聚焦百年大事,透視風云人物,關注社會熱點,融思想性、知識性、史料性、可讀性于一體,為廣大讀者“探秘歷史,享受文學,領悟人生”服務,受到廣大讀者的充分肯定與一致好評,走上了一條有自己特色的辦刊之路。
辦刊宗旨:
《黨史文苑》本刊高揚愛國主義主旋律,突出以史鑒今、資政育人的辦刊宗旨,在黨史研究、宣傳、教育方面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得到了社會的認可。榮獲中文核心期刊(1992),華東地區首屆優秀期刊、華東地區優秀黨史期刊、中國共產黨類核心期刊。
《黨史文苑》是中共歷史的回顧,革命歲月的追憶。"歷史廣角",追憶艱苦的過去;"名人檔案",講述名人的今昔;"秘文新知",揭示鮮為人知的秘密;"警鐘長鳴",記載今日的案例。這里,將帥的起伏,偉人的風采,是無可磨滅的歷史的烙印。
期刊欄目:
人物研究、專題研究、毛澤東思想研究、鄧小平理論研究、“三個代表”研究、黨建研究、根據地研究、史實考證
期刊收錄:
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
黨史文苑雜志社征稿要求:
1、文稿應資料可靠、數據準確、具有創造性、科學性、實用性。應立論新穎、論據充分、數據可靠,文責自負(嚴禁抄襲),文字要精煉。
2、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排列應在投稿時確定。作者姓名、單位、詳細地址及郵政編碼務必寫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時須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錄稿通知后不再改動。
3、文章要求在2000-2400字符,格式一般要包括:題目、作者及單位、郵編、內容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等。文章標題字符要求在20字以內。
4、文章中的圖表應具有典型性,盡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線表;圖要使用黑線圖,繪出的線條要光滑、流暢、粗細均勻;計量單位請以近期國務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為準,不得采用非法定計量單位。
5、為縮短刊出周期和減少錯誤,來稿一律使用word格式,并請詳細注明本人詳細聯系方式。
閱讀推薦:北京黨史
《北京黨史》黨政論文發表期刊,創刊于1982年,是由中共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主管、主辦的政治、法律類刊物,大十六開,總發行量36千冊。初始刊名為《北京黨史資料通訊》,系內部刊物,不定期出版;1987年7月更名為《北京黨史通訊》,改內部雙月刊;1989年7月更名為《北京黨史研究》,1993年1月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正式出版、公開發行;1999年1月改為現刊名,每逢單月5日出版。1996年榮獲北大核心期刊。
搜論文知識網并非《黨史文苑》期刊的官網或雜志社,為客戶提供期刊征稿、論文發表等中介服務,在客戶與期刊 雜志社之間搭建了一座省時、省力的便 捷橋梁。本站與《黨史文苑》等上百家同類正規期刊保持著多年的密切合作關系,切實提高客戶期刊發表的質量與效率。通過本站發表論文,客戶將獲得更大 的 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黨史文苑最新期刊目錄
抗戰時期陜甘寧邊區貨棧對中國共產黨經濟工作的貢獻————作者:王自政;
摘要:<正>貨棧在中國歷史上曾對商業貿易發揮了重要作用,1843年各地開埠通商后,作為溝通大陸內地和港口貿易的橋梁,發揮著承接內外商品流通、儲存貨物和轉運等作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了陜甘寧邊區的過載棧(以下稱貨棧),充分鞏固了黨對經濟貿易的統一領導,并在平穩邊區民生物價與換回彈藥糧餉等方面擔負起必要職能
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
摘要:<正>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坐落于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區象山南路119號,建于1915年,原為北洋軍閥張勛公館。1938年1月6日至4月4日,新四軍軍部在此辦公,并完成組織南方八省紅軍游擊隊下山改編為新四軍開赴抗日前線的任務。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管轄舊址的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陳列館先后被評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國家國防教育示范基地、國家AAAA級旅游景...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湘鄂贛蘇區土地政策的探索與實踐————作者:胡雅琳;
摘要:<正>中國革命的實質是農民革命,中國革命的中心問題是農民問題,農民問題的中心是土地問題。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湘鄂贛蘇區的土地政策,是中國共產黨在土地政策方面的一次偉大嘗試,為后來的土地政策提供了寶貴經驗,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中國共產黨百余年農地政策的演變經驗與啟示————作者:王鷺;
摘要:<正>農村土地政策關乎農民權益、農村社會政治穩定。中國共產黨歷來高度重視農地政策創新,注重利用農地政策“杠桿”撬動民族復興的車輪,探索了盤活農地資產、實現農民富裕的有效途徑。梳理中國共產黨百余年農地政策演變,總結農地政策演變的經驗,有利于從黨的百余年農地政策中汲取智慧,最大限度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保障
中國紅色文化國際傳播路徑創新分析————作者:許金生;
摘要:<正>2021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是加強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重要任務。”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此時代背景下,我國將探索國際傳播途徑作為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紅色家風融入當代大學生家庭教育的路徑研究————作者:周艷;
摘要:<正>紅色家風是中國共產黨人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中形成的家庭風尚和生活作風。紅色家風的內涵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愛黨愛國、忠于理想的家國情懷;二是嚴守紀律、廉潔奉公的清廉本色;三是艱苦樸素、勤勞節儉的持家傳統。好家風孕育好的黨員干部,好黨員率先垂范,帶出好的公民,從而帶動形成好的社會風氣
新時代黨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政教育有機融合探析————作者:陳麗如;
摘要:<正>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強調,要抓好青少年學習教育,著力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2024年2月中共中央發布《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明確規定要用好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渠道,推動黨史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發揮黨史立德樹人的重要作用
“五史”教育融入職業院校思政課研究————作者:李志軍;
摘要:<正>歷史是思政課重要的教學資源。“五史”教育融入職業院校思政課,有效提升職業院校課程教學質量,2022年7月25日,教育部等十部門發布了《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強調建設“大思政課”實踐教學的重要性,要求各地教育部門積極對接“大思政課”實踐教學要求,創新實踐教學方式。在此背景下,積極探索“五史”教育融入職業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中,對于提升職業院校思政課的科學性和實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高校文化自信培育路徑————作者:楊晨;
摘要:<正>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驅動下,文化自信意識的樹立成為社會共識,高校作為高素質人才培養的主陣地,承擔著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要任務。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著大量民族智慧、文化結晶,通過科學提煉與轉化,可成為高校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要養分,激活大學生群體的文化認同感,進而形成文化自信意識的根基
依托非遺文化鑄牢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機制研究————作者:陳苗;
摘要:<正>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高校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陣地,非遺文化蘊藏著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資源,是新時代增強民族文化認同和精神歸屬的重要載體,依托非遺文化鑄牢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國式現代化精準融入思政課的價值、邏輯、路徑————作者:焦艷;
摘要:<正>《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實施方案》強調要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中國式現代化理論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其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之中是必然之舉
高校思政工作數字化轉型的實踐路徑探析————作者:魏倩楠;
摘要:<正>新媒體時代,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習慣。高校應順應時代發展,加快思政工作數字化轉型和創新,方能有效增強工作感染力,提升思政教育的實效性。國家相繼出臺系列政策文件,如《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實施方案》等,為思政工作數字化變革指明了方向,但推進這一過程仍面臨諸多問題和挑戰,亟待加強理論探索和實踐創新
紅色資源融入高校思政課的價值意蘊——以山東抗戰文化資源為例————作者:劉明合;王玉萍;
摘要:<正>山東是遭受日本侵略較早較深的地區之一,作為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以省為主體的抗日根據地,山東建立了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3800萬齊魯兒女同仇敵愾,挺身抗爭,浴血奮戰,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共斃傷俘日偽軍60多萬人,在全國抗戰歷史中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山東抗日戰場的貢獻是巨大的,在中國共產黨黨史、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中國革命史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
將習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新時代高校思政課堂的實施策略————作者:陳美竹;岳強;
摘要:<正>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在提升個體思想道德素質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伴隨著現代社會的轉型,全球化、市場化、網絡化影響著人們的價值判斷以及價值選擇,部分大學生在道德認知和行為上出現了偏差,道德滑坡現象時有發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不斷改革和創新,以更好地應對挑戰。習近平文化思想內容豐富、邏輯嚴密、博大精深,它為新形勢下的高等教育事業提供了堅實的理論支撐和實踐指南
從延安精神探求新時代高校思政建設思路————作者:賀揚;
摘要:<正>延安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人民群眾進行革命斗爭中形成的,凝聚了中國共產黨人在極端困難環境下奮發圖強、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和堅定信念。作為黨的寶貴精神財富,延安精神不僅在過去的偉大革命斗爭中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而且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中依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新時代背景下高校黨支部建設工作探討————作者:姚靜靜;
摘要:<正>高校黨支部建設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時代,高校黨建工作尚存在諸多問題,如問題導向不夠突出,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融合不深,黨支部建設中激勵機制不完善等。針對這一現狀,從突出問題導向,協同黨建業務發展,優化黨支部建設激勵機制的角度出發,深入剖析高校黨建工作的難點問題并提出對策,以期為推動高校黨支部建設與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深度融合,以黨建引領高校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一些思路
基于成果導向學習理論的高校黨建工作創新路徑探析————作者:張小康;鄧壽群;
摘要:<正>在新時代背景下,高校黨建工作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成果導向學習理論(簡稱OBE)是一種以學習成果為導向的學習方式,其核心是強調學習者的主體地位和學習目標的明確性。在高校黨建工作中,可以借鑒成果導向學習理論,構建適合自身特點的黨建工作模式。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高校黨建創新引領學校綜合管理高質量發展————作者:宋亞瓊;胡旭宇;
摘要:<正>高等院校黨建工作創新,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強化政治核心,引領學校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高校黨組織建設創新是新時代學校黨建工作建設、發展和完善的工作目標,也是黨建工作發展的新思路。在加快推進高校黨建工作與教育教學、學術科研研究、社會服務等方面的深度融合過程中,全面提升高校的核心競爭力,培育創建黨建示范高校、黨建標桿院系和黨建先進支部,深入開展...
學生黨員發展質量保障體系構建及實踐路徑研究————作者:陳淑君;林瓊;陳偉軍;
摘要:<正>學生黨員發展質量一直是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學生黨員發展質量的提高是推動高校黨建和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指標。國內有多位學者均已詳細剖析了學生黨員質量的影響因素,并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和措施,但隨著新時代高等教育的改革發展、網絡媒體的普及和應用等,學生黨員發展質量仍面臨新的挑戰
基于學生黨史認知的紅色文化教育實效性研究————作者:趙浩杰;
摘要:<正>黨史教育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基于學生黨史認知的背景下開展紅色文化教育是回應黨史教育的應有之意和現實選擇。從理論上看,紅色文化教育和黨史教育具有多種邏輯耦合和理論關聯,因此,在實踐中要不斷把握黨史教育與紅色文化教育之間的內在關系,不斷推進黨史教育和紅色文化教育同步并行、共同發展
相關政治法律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