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政治法律期刊 熱度: 時間:
美國研究
關注()《美國研究》國際政治論文發表雜志,創刊于1987年,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管、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中華美國學會主辦的專業學術性刊物。
《美國研究》主要刊登:中國學者關美國問題研究的成果。內容涉及:美國的政治、經濟、外交、軍事、文化、文藝思想、社會問題等領域。讀者對象:美國問題研究人員、外事工作者、相關專業高等院校師生及對美國問題有興趣的人士。有英文目次。
美國研究雜志欄目設置
美國人論美國、書評、信息
美國研究雜志榮譽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含擴展版)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
美國研究雜志社征稿要求
1、文稿應資料可靠、數據準確、具有創造性、科學性、實用性。應立論新穎、論據充分、數據可靠,文責自負(嚴禁抄襲),文字要精煉。
2、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排列應在投稿時確定。作者姓名、單位、詳細地址及郵政編碼務必寫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時須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錄稿通知后不再改動。
3、文章要求在2000-2400字符,格式一般要包括:題目、作者及單位、郵編、內容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等。文章標題字符要求在20字以內。
4、文章中的圖表應具有典型性,盡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線表;圖要使用黑線圖,繪出的線條要光滑、流暢、粗細均勻;計量單位請以近期國務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為準,不得采用非法定計量單位。
5、為縮短刊出周期和減少錯誤,來稿一律使用word格式,并請詳細注明本人詳細聯系方式。
6、編輯部對來稿有刪修權,不同意刪修的稿件請在來稿中聲明。我刊同時被國內多家學術期刊數據庫收錄,不同意收錄的稿件,請在來稿中聲明。
閱讀推薦:政治學研究
《政治學研究》政治期刊發表,是全國唯一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政治學專業學術理論刊物,中國社會科學院主管,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主辦。本刊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學術理論研究方向,以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研究為主,理論聯系實際、學術結合時代,以科學和實事求是的態度不斷追蹤政治學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理論前沿和學術熱點。
美國研究最新期刊目錄
經濟依然優先:搖擺州經濟與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作者:宋國友;肖方昕;
摘要: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落下帷幕,特朗普以較大優勢擊敗民主黨候選人,再次當選總統。搖擺州的投票情況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此次大選的結果,經濟表現成為塑造搖擺州投票傾向的重要變量。本文選取國內生產總值、通貨膨脹、收入及就業等主要經濟指標,分析了搖擺州的經濟表現。七大搖擺州在2024年選舉周期內的經濟數據表明,通貨膨脹侵蝕經濟進展、經濟成果分布不均、增長逐漸失去動能、總體發展不及前任等因素,共同造成搖擺州的...
美國區域貿易協定中的勞工規則:演進與影響————作者:洪朝偉;崔凡;
摘要: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全球范圍內納入勞工標準的區域貿易協定數量顯著增加。《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中首次以附件形式納入勞工條款,此后,美國不斷完善勞工規則中的權利覆蓋范圍,將自由貿易協定中的勞工標準與國際勞工標準掛鉤,提高勞工規則的可執行性。《美國-秘魯貿易促進協定》標志著美國區域貿易協定勞工規則模板的形成。《美墨加協定》繼承了《美國-秘魯貿易促進協定》和《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的部分勞工條款,并進一...
從分散到統一:美國國家公園體系形成的歷史考察(1872~1933)————作者:高科;
摘要: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開啟了一個大規模建立“國家公地”的時代,創建了包括國家公園、國家軍事公園及國家紀念地在內的諸多自然與文化遺產保護區。這些保護區最初由內政部、農業部以及陸軍部等聯邦機構分別管轄,管理體系較為分散。20世紀初期,在推動設立國家公園局的立法活動中,立法者曾嘗試建立一個統一管理這些保護區的國家公園體制,但未獲成功。1916年國家公園局成立后,該局抓住了美國大眾旅游興起的歷史機遇,...
產業政策復興還是革故鼎新?——兼論“鐵銹帶”興衰與美國新產業政策————作者:李優樹;馮秀玲;龔英剛;
摘要:復雜經濟學理論為21世紀的新產業政策提供了有效的解釋框架。產業政策的演進要適應經濟系統的復雜變化。美國“五大湖工業區”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基本按照復雜經濟系統的演進模式在發展。然而,自20世紀70年代后,該地區逐漸淪為“鐵銹帶”。排除技術沖擊和經濟系統未能連續適應復雜環境變化的因素,美國政府在全局控制者與非全局控制者之間的反復橫跳,是“鐵銹帶”加速衰敗的政策性因素。為重振國內制造業,緩解社會階...
求優勢以安全:奧巴馬政府以來美國核安全戰略的演進————作者:劉磊;朱晨龍;
摘要:最近十余年美國大戰略逐步轉向新的大國競爭,其核安全戰略也經歷了諸多調整。然而總的來看,奧巴馬以來的歷屆政府都保持著對持續尋求核優勢以實現國家安全的關切。奧巴馬政府注重核裁軍、鼓勵國際合作以應對非傳統安全挑戰,并試圖降低對核武器的戰略依賴,但也同時開啟了核武器現代化進程,以確保美國及其盟友的安全。特朗普第一任期更側重于增強核威懾力與實力,強調“定制”威懾,以應對大國競爭的挑戰。拜登政府則試圖在維護核...
當前美國的“覺醒”和“反覺醒”運動:緣起、演變和影響————作者:張業亮;
摘要:“覺醒”和“覺醒主義”是近十年來美國興起的一種政治和文化現象。“覺醒”一詞含義的演變大體經歷了以下三個階段:在從20世紀初到21世紀頭十年的漫長時期里,“覺醒”一詞一般被用來號召黑人對遭受的種族歧視“保持清醒”;在2014年密蘇里州弗格森市警察殺害邁克·布朗事件爆發后,該詞作為進步主義新左派的一種哲學和意識形態,特別是用來表達他們在種族、性和性別認同等社會和文化問題上的主張和政策。目前,保守派吸納...
主持人的話————作者:刁大明;
摘要:<正>2024年是美國大選年,正副總統、國會兩院議員以及各州和地方層次選任官員都進行了改選。從選舉之初看似頗具確定性的在任總統喬·拜登與前任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二賽”開始,整個選舉過程貫穿著司法起訴、刺殺未遂、總統退選、副總統臨陣接棒等一系列罕見的不確定性因素。如此戲劇性的總統大選及其必然具有重大影響的結果持續引發著全世界的高度關注
美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的成立、職能及運行————作者:石培培;
摘要:美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的創建是對2008年金融危機的直接回應。為確保消費者金融產品和服務公平、透明和具有競爭力,該機構整合了以前分散在多個機構的消費者保護責任,在促進美國金融消費者保護、金融普及教育和改變金融監管方式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然而自成立以來,美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就深陷爭議旋渦。民主黨和共和黨的政治和意識形態分歧使其成為一個高度政治化的機構。機構的局長負責制被質疑缺乏問責制和透明度,機構資金...
2024年大選與美國政治的未來走向————作者:刁大明;
摘要:持續伴隨著不確定性因素的2024年美國大選,本質上是2016年以來又一次以民怨情緒集中宣泄為主題的選舉。民主黨因經濟與通脹、移民與邊境管控以及應對外部危機等議題上的“在任者包袱”等不利原因而處于相對劣勢,哈里斯的接棒也并未逆轉最終的失敗。特朗普再次利用民怨情緒以選民票的一定增長實現了“準連任”。2024年大選標志著美國政治步入保守派主導的新周期,兩黨在選民結構和區域分布維度上都將持續變化,兩黨政治...
2024年美國大選與“后-后冷戰時代”的美國外交戰略————作者:節大磊;
摘要:相對實力的變化以及國內民意的持續沖擊,使美國冷戰后長期奉行的自由主義霸權外交戰略難以為繼。特朗普第一任期和拜登政府共同為美國“后-后冷戰時代”的外交戰略描繪了基本輪廓:美國的所謂“領導權”的褪色,海外軍事干預的減少,海外推廣民主的興趣大幅下降的同時價值觀被工具化,以及在國際經濟層面的保護主義和產業政策的興起。一方面,特朗普即將開始的第二任期的外交戰略在政治、軍事、價值觀和國際經濟四個方面依然會體現...
終局之辯——2024年大選背景下的美國對華戰略辯論————作者:達巍;
摘要: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美國戰略界圍繞對華戰略的“終局”問題進行了新一輪辯論。“基于體制的終局”“基于秩序的終局”“基于政策的終局”以及“不設終局”,是辯論中的主要觀點。辯論顯示,美國對華戰略認知趨于更加消極。目前很難預測特朗普上任后,以上何種觀點會成為特朗普政府的戰略選擇,但是美國戰略界對“終局”的共識還遠未形成
試析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在巴以問題上的共識、差異與影響————作者:張文宗;王蘇輿;
摘要:美國對以色列的跨黨派支持,特別是強有力的軍事支持是巴以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的重要原因。冷戰結束后,美國兩黨輪流主導的政府和國會在對待巴以“兩國方案”上存在一定差異。民主黨相對而言比較重視和推動“兩國方案”,而共和黨則更同情以色列右翼政府,特朗普首次執政時期幾乎完全站在拒絕“兩國方案”的以色列內塔尼亞胡極右翼政府一邊。2023年10月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后,美國兩黨均支持加大對以色列的軍援以摧毀哈馬斯,...
美國的“混合戰略”實踐——特朗普政府第一任期美國在太平洋島國地區的對華競爭————作者:陳曉晨;呂桂霞;
摘要:“混合戰略”是指融合使用多種戰略手段,以非戰爭形態實現競爭性政治目標的方略,具有多維性、融合性、對抗性和模糊性等概念特征。特朗普政府第一任期內美國在太平洋島國地區的對華競爭,即是美國對“混合戰略”的實踐。在這一時期,為了服務于全方位對華競爭的戰略目標,彌補該戰略目標與有限可用資源之間的差距,美國在太平洋島國地區有意識地實施“混合戰略”。具體而言,美國融合使用外交介入、信息傳播、軍事安全合作部署和基...
美國對外援助中的“安全-發展聯結”問題————作者:郭語;
摘要:“安全-發展聯結”是國家和國際政策層面的重要議題,是分析國家安全與發展關系的理論框架。長期以來,美國一直是全球最大、最重要的雙邊援助國,對外援助是其實現全球戰略目標的重要手段。美國的對外援助一直具有“安全-發展聯結”的特征。雖然這種聯結時強時弱,但根深蒂固。近年來,隨著大國博弈和地緣競爭在政治、經濟、科技、輿論領域全方位展開,美國對外援助再次呈現出“安全-發展聯結”的強特征。這突出表現在援助機構與...
2024年《美國研究》總目錄
摘要:<正>~
致謝
摘要:<正>諸多學者在2024年為本刊進行了匿名審稿。本刊編輯部謹對他們的支持與幫助表示誠摯謝意,對他們嚴謹而認真的學風表示敬佩
美國東盟經貿關聯及其制約因素解析————作者:張麗娟;馮卓;
摘要:美國與東盟的經貿合作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得以加強。自克林頓政府以來,美國歷屆總統的東盟經貿策略各有不同,總體目標是拓展和升級美國與東盟經貿關系以發揮東盟的地緣經濟作用。關于雙邊貿易依存度的研究發現,自2010年以來,美國對東盟進口貿易依存度持續上升,2018年之后上升更快。美國供應鏈重塑對東盟產生了一定溢出效應,對高科技產業的影響尤為明顯。從中間品貿易和產業關聯視角來看,美國-東盟貿易中的“中國...
以競爭為名的秩序改革——美國對華經濟競爭的底層邏輯————作者:肖玙;
摘要:針對美國對華經濟競爭呈現出的主動性、螺旋上升態勢和風險偏好,本文提出了一個將對外經濟競爭與經濟秩序改革聯動的解釋框架,即霸權國借由與崛起國的經濟競爭來驅動改革共識,進而重塑更有利于自身的國內和國際經濟秩序。通過對2009~2023年美國對華制造業競爭進行溯因分析可以發現,在自由主義原則下,美國難以實現制造業的復興,因此轉而以對華競爭為名強化其在產業政策方面的國內外聯盟,以加速并擴大制度調整,撬動傳...
宣傳與情報的共生:冷戰前期香港美國新聞處對新中國信息的搜集、分析和利用————作者:翟韜;
摘要:冷戰前期,美國新聞署以及其駐香港的美國新聞處對華進行了大量的情報工作。20世紀50、60年代,隨著美國和新中國在各個領域對抗逐漸激烈,美國新聞署的對華情報工作總體發展趨勢越來越重要,最后甚至超越了宣傳工作本身,成為宣傳部門對華工作的頭號目標。就工作類型而言,香港美新處對華情報工作主要分為兩大類:搜集和傳播涉華信息、研究和分析涉華信息;就情報搜集和關注的焦點而言,宣傳機構的搜集和研究主要集中在新中國...
美國與墨西哥邊境非法移民問題探析————作者:沈鎮;
摘要:美國與墨西哥邊境的非法移民問題是當前美國社會最具爭議的議題之一。新冠疫情結束后,美墨邊境非法入境人次和非法移民總量激增至歷史峰值,尤其是來自中南美洲國家以家庭為單位的非法移民大量涌入美國,并導致邊境壓力驟增、未成年無法妥善安置、本土安全隱患增加等。特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在美墨邊境非法移民問題上政策迥異,民主、共和兩黨在非法移民治理上缺乏基本共識。隨著2024年總統選舉臨近,美墨邊境的非法移民問題再次...
相關政治法律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