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政治法律期刊 熱度:282 時間:2025年5月23日 星期五
声明:①本页面非期刊官网,不以期刊名义对外征稿,仅展示期刊信息当做参考资料.如果您要投稿、要查稿,请移步至期刊官网.②如果您是期刊负责人且不想本平台展示期刊信息,可联系在线人员予以删除.③如果需要期刊学术咨询服务可以联系学术顾问:服务详情
《南方人口》人口研究雜志,創刊于1986年,是由中山大學人口研究所主辦的理論與實踐結合,學術性、知識性、實用性和可讀性兼有的綜合性人口學刊物。本刊是理論與實踐結合,學術性、知識性、實用性和可讀性兼有的綜合性人口學刊物。
《南方人口》被列為首屆全國中文核心期刊(1992),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為適應我國信息化建設需要,擴大學術交流渠道,本刊己加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和"中國期刊網"。熱誠歡迎各界朋友賜稿和訂閱。
南方人口雜志欄目設置
計劃生育研究、流動人口、人口與經濟、人口與社會、研究生人口論壇
南方人口雜志榮譽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含擴展版)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
南方人口雜志社征稿要求
1、文稿應資料可靠、數據準確、具有創造性、科學性、實用性。應立論新穎、論據充分、數據可靠,文責自負(嚴禁抄襲),文字要精煉。
2、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排列應在投稿時確定。作者姓名、單位、詳細地址及郵政編碼務必寫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時須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錄稿通知后不再改動。
3、文章要求在2000-2400字符,格式一般要包括:題目、作者及單位、郵編、內容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等。文章標題字符要求在20字以內。
4、文章中的圖表應具有典型性,盡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線表;圖要使用黑線圖,繪出的線條要光滑、流暢、粗細均勻;計量單位請以近期國務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為準,不得采用非法定計量單位。
5、為縮短刊出周期和減少錯誤,來稿一律使用word格式,并請詳細注明本人詳細聯系方式。
6、編輯部對來稿有刪修權,不同意刪修的稿件請在來稿中聲明。我刊同時被國內多家學術期刊數據庫收錄,不同意收錄的稿件,請在來稿中聲明。
閱讀推薦:西安社會科學
《西安社會科學》是由中共西安市委黨校主辦的副省級社科理論刊物,創刊三十多年以來,以其獨特的風格,緊跟時代步伐,把握社會脈搏,倡導學術前沿,推崇新人新作,為黨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與研究服務,力求所載文章能夠反映理論研究的最新成果,是西安市委市政府領導、社科理論研究者、黨校和行政學院系統教師和有關學科的大學生、研究生必讀刊物。
搜論文知識網并非《南方人口》期刊的官網或雜志社,為客戶提供期刊征稿、論文發表等中介服務,在客戶與期刊 雜志社之間搭建了一座省時、省力的便 捷橋梁。本站與《南方人口》等上百家同類正規期刊保持著多年的密切合作關系,切實提高客戶期刊發表的質量與效率。通過本站發表論文,客戶將獲得更大 的 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南方人口最新期刊目錄
婚姻狀況對居民主觀福利的影響——基于CFPS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作者:吳晶;曹奧博;周彩;
摘要:本文利用2010-2020年中國家庭追蹤調查(CFPS)的面板數據,分析了婚姻狀況對居民主觀福利水平的影響。研究顯示:已婚對居民幸福感的正向影響最大,而離婚顯著降低了人們的整體幸福感;但對于幸福感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工作滿意度和生活滿意度,婚姻狀況帶來的影響并不一致:已婚及同居會顯著提高人們的生活滿意度,但同時會降低工作滿意度。機制檢驗表明:一方面,婚姻有助于提高相對收入和改善心理健康,進而對生...
《南方人口》啟事
摘要:<正>《南方人口》是理論與實踐結合,學術性、知識性、實用性和可讀性兼有的綜合性人口學刊物。本刊物被列入首屆全國中文核心期刊,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還被《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選用為來源期刊。為適應我國信息化建設需要,擴大學術交流渠道,本刊已加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和“中國期刊網”。熱誠歡迎各界朋友賜稿和訂閱。一、來稿要求立論明確,言之有物,語言精煉,圖表清晰,字數以11000-1...
人口流動對生育意愿的影響研究——基于遷移流動和社會流動的視角————作者:楊玲;鄧斌;
摘要:人口流動一般分為水平流動和垂直流動,前者指遷移流動,后者則為社會流動。目前學界的理論與實證研究大多僅從單一維度分析流動如何影響人們的生育決策與生育水平,并最終如何調整一個社會的生育率,缺乏對這兩種流動共同影響的綜合研究。在我國,人口大量流動、由市場與勞動力部門轉型導致社會分層進而產生的社會流動,以及生育率快速降低三者并行,且遷移流動和社會流動往往相互伴生。因此,本文基于2017年中國綜合社會調查(...
相對地位對夫妻生育意愿的差異影響研究————作者:丁仁船;王欣怡;蔡弘;
摘要:本文基于779對夫妻匹配數據,探究了夫妻相對地位對丈夫生育意愿、妻子生育意愿及夫妻生育意愿差異的影響機制。研究發現:第一,夫妻具有地位優勢的一方,其個體生育意愿反而越低。第二,從社會經濟地位來看,具有優勢的一方,其個體生育意愿越低;從家庭地位來看,無論夫妻中哪一方具有優勢,均會抑制妻子生育意愿。第三,婚姻存續時間越長,相對地位對夫妻生育意愿差異的影響越小甚至消失。且當丈夫生育意愿大于妻子時,無論丈...
子女代際支持的雙向表述差異研究————作者:張航空;馬琦峰;楊磊;
摘要:傳統子女代際支持研究長期立足于單向表述視域,卻忽視了同一家庭中親子兩代人的雙向表述差異。本文使用2020年中國家庭追蹤調查數據,探究我國老年父母與成年子女就子女代際支持問題的表述異同現象,并檢驗了代際關系對雙向表述情形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第一,與西方發達國家相似,我國亦存在著一定規模的子女代際支持雙向表述差異現象;第二,未發現老年父母更加傾向于做出積極的代際關系回答,基于西方語境提出的代際利益假...
職業流動與收入分配——來自數字經濟時代青年群體的實證研究————作者:周云波;劉貝玙;
摘要:數字經濟作為推動我國就業結構調整的新引擎,如何做好青年勞動群體就業工作,發揮其穩就業、增收入的積極作用,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現有文獻更多關注數字經濟對就業的替代與創造效應,忽視其重塑職業流動性而影響勞動者收入增長及收入分配格局。本文基于2012-2022年中國家庭追蹤調查數據(CFPS),運用分位數回歸模型,探討了數字經濟時代下職業流動對青年群體的收入效應和收入差距的影響及作用機制。研究發現:(1)...
我國城鎮在職人口就業穩定性的變化趨勢分析————作者:蔣帆;魏東霞;
摘要:就業穩定性是決定就業質量的關鍵因素,對就業穩定性進行科學監測具有重要意義。基于2006-2019年中國社會狀況綜合調查數據,運用國際通行的Hall方案測算了我國城鎮在職人口的4年留職率,分析其就業穩定性在上述時期的變化趨勢。結果表明:(1)城鎮在職人口的就業穩定性在2008年以后持續下降,城鎮就業呈現出顯著的短期化趨勢。(2)相對于中老年、非高等教育、私有部門以及第二產業在職人口,青年、高等教育、...
長期護理保險、傳統家庭照料與老年心理健康研究————作者:邢慧霞;荊濤;閆勇;
摘要:傳統家庭照料和正式照料作為我國老年人的主要護理模式,是決定老人心理健康和晚年福利的關鍵因素。本文利用微觀調查數據CHARLS同時將長護險、傳統家庭照料以及老年心理健康聯系在一個框架內,深入探究了三者可能存在的內在聯系。研究發現,傳統家庭照料只能降低老年人是否抑郁的可能性,而長護險對老年人的抑郁程度和是否抑郁兩個指標都有明顯改善效應。異質性分析表明,長護險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響因年齡以及性別的不同有...
長期護理保險對農村代際支持的影響————作者:劉勇;劉俊霞;楊雪;
摘要:農村失能家庭的長期照護問題不僅是健康老齡化的重難點,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關鍵。基于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數據,采用多時點雙重差分法考察了長期護理保險對農村地區失能家庭子女代際支持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長期護理保險沒有擠出子女代際支持,反而使得農村子女增加了對父母的代際經濟支持。主要影響機制是,長期護理保險促進照護服務市場發展,增加了農村家庭選擇正式照護的機會。異質性分析表明,長期護理保險提高了農村低...
數字鴻溝對老年人生活質量的影響——基于代際支持的調節作用————作者:張笑寒;王偉;
摘要:在數字化和老齡化不斷加深的雙重背景下,提升城鄉老年人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文章基于2018年中國老年社會追蹤調查(CLASS)數據,探討數字鴻溝對老年人生活質量的影響以及代際支持的調節作用。研究發現:第一,數字鴻溝對老年人生活質量產生不利影響,且城市老年人受到的影響小于農村,農村高年齡段的老年人受到的影響大于低年齡段,而城市則相反。第二,機制分析結果證實,數字鴻溝主要通過降低老年人社會適應性和造成...
退出隔代撫養后中老年人勞動供給的變化——基于CHARLS數據的實證分析————作者:宋林;劉昊海;
摘要:本文基于CHARLS 2011—2018數據,利用相關隨機效應模型探究退出隔代撫養后中老年人勞動供給的變化情況。研究發現退出撫養后中老年人的勞動供給水平并未回升,低于未參與撫養的中老年人。女性中老年人勞動供給組間差距更大,城市-農村型中老年人在退出隔代撫養后農業勞動供給回升。對影響中老年人勞動供給的時間替代和收支效應通過時間負擔變化和經濟負擔變化機制進行驗證后發現中老年人在退出撫養后社交和代際交往...
數字融入與老年人心理健康——朋友網絡和孤獨感的鏈式中介作用————作者:李豪豪;蔣煒康;李卓群;
摘要:本文利用2018年中國老年社會追蹤調查(CLASS)的調研數據,基于再社會化理論,對數字融入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響進行分析,并著重探討朋友網絡和孤獨感在其中發揮的作用。研究結果表明:(1)數字融入與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呈顯著正相關,采用傾向得分匹配方法控制樣本選擇性偏誤后這一結論仍然成立。(2)數字融入通過加強老年人的朋友網絡,進而提升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3)數字融入通過降低老年人的孤獨感,進而...
《南方人口》啟事
摘要:<正>《南方人口》是理論與實踐結合,學術性、知識性、實用性和可讀性兼有的綜合性人口學刊物。本刊物被列入首屆全國中文核心期刊,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還被《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選用為來源期刊。為適應我國信息化建設需要,擴大學術交流渠道,本刊已加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和“中國期刊網”。熱誠歡迎各界朋友賜稿和訂閱。一、來稿要求立論明確,言之有物,語言精煉,圖表清晰,字數以11000-1...
老年人喪偶后的居住安排:自身意愿、實際結果及其偏差————作者:張韻;鄧思懿;
摘要:喪偶是老年人在晚年常見的重大事件。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及高齡化進程的加快加深,喪偶老年人數量將持續增長,因而喪偶后老年人的生活安排亟需引起更多關注。本文基于CLHLS2014-2018數據,分析了老年人喪偶后的居住意愿、實際居住安排與意愿一致性及其影響因素。研究發現,喪偶事件顯著增加了老年人與子女同住的意愿,老年人喪偶后與子女同住的意愿增強主要是出于對子女的情感支持的需求而非對子女經濟支持的需求。此...
代際支持對我國老年人口醫療服務利用的影響研究————作者:胡耀嶺;臧紅霞;楊博天;
摘要:在快速老齡化的背景下,如何提高老年人的醫療服務利用水平成為當前社會的重要課題。本文基于安德森醫療服務利用理論和代際支持動機理論,利用2013-2020年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數據,構建二元離散Probit模型,通過傾向得分匹配法驗證研究結論穩健性,并對不同年齡、性別和居住地區的老年人群體進行異質性分析。研究發現:一是代際支持中的經濟支持對老年人醫療服務利用的促進作用顯著高于情感支持;二是代際支持對...
長期護理保險對老年人多維相對貧困的影響——基于CLHLS 2011-2018的實證分析————作者:謝明明;楊潔;朱銘來;
摘要:基于2011-2018年中國老年健康影響因素跟蹤調查數據(CLHLS)三期面板數據,采用雙重差分模型(DID)分析了長期護理保險政策實施對老年人多維相對貧困的影響。研究發現:(1)長期護理保險政策顯著緩解了老年人多維相對貧困;(2)機制分析表明,長期護理保險通過提高健康水平改善老年人多維相對貧困;(3)異質性分析顯示,長期護理保險對老年人多維相對貧困的緩解作用在重度失能和重大疾病患者中更為顯著。最...
新人力資本視角下的貧困資助對兒童健康的影響研究——基于CEPS數據的實證分析————作者:黃維;顏佳琳;
摘要:基礎教育領域的貧困資助是我國教育精準扶貧的重要戰略舉措。本文基于新人力資本視角,利用中國教育追蹤調查(CEPS)兩期數據,采用傾向得分匹配的固定效應模型,實證檢驗貧困資助對兒童健康的影響。研究發現:貧困資助能夠顯著提升兒童健康水平,具體表現在對兒童身體健康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上。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檢驗,結果仍然具有穩健性。進一步分析發現醫療保險(新農合)在貧困資助與兒童身體健康之間起到中介作用...
提高丈夫的育兒參與可以降低妻子養育的機會成本嗎?——基于工資收入的視角————作者:黃偉;楊浩;
摘要:實現中國式現代化需要人口高質量發展加以支撐。我國人口高質量發展戰略下的一大難題是生育率不足。生育率不足與養育子女的高昂成本關系緊密,然而,養育子女的機會成本往往被忽視。本文利用中國家庭追蹤調查(CFPS)2016-2020年共3期的調查數據,實證丈夫育兒參與對妻子養育機會成本的影響。結果發現:(1)丈夫育兒參與對妻子養育的機會成本具有抑制作用;(2)丈夫育兒參與通過緩解時間約束、提高社會資本降低妻...
家庭子女結構對勞動者多重就業行為的影響研究————作者:張洪;夏博陽;
摘要:本研究聚集于多重就業現象,即個人同時從事多份工作。盡管已有大量研究考察生育對勞動力市場參與的影響,但生育對勞動者多重就業影響的研究相對較少。本研究利用2018年中國勞動力動態調查數據,探討了家庭子女結構對父母多重就業的影響,主要涉及子女數量和性別。結果顯示,子女數量與多重就業行為顯著相關,二孩家庭的多重就業概率顯著高于一孩家庭,但在三孩及以上時影響減弱。農業戶口和男性勞動者在子女數量增加時更傾向于...
收入對退休決策的影響——基于實際與意愿退休年齡的比較分析————作者:馬仕龍;朱火云;
摘要:新的延遲退休政策給予勞動者退休決策的自主權,使退休決策呈現更加多樣化和復雜化的特點。利用2018年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CHARLS)數據,運用現代行為經濟學理論的雙曲線貼現模型實證分析和比較了收入對勞動者意愿退休年齡和實際退休年齡的影響差異。研究發現,勞動者的退休決策存在時間偏好的不一致,意愿退休年齡顯著高于實際退休年齡;勞動者的收入與意愿退休年齡呈現先減后增的“U”型關系,與實際退休年齡則表...
相關政治法律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诉邮箱:qianyanxs@163.com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