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政治法律期刊 熱度: 時間:
調研世界
關注()《調研世界》核心期刊征稿,創刊于1988年,是由國家統計局主管、中國統計學會主辦的刊物,國內外公開發行。該刊物依托全國統計系統龐大的調查和科研力量,堅持調研與實踐融合,調研與創新互動,調研與成果共享,是調查信息的發布載體,科研成果的交流平臺,決策管理的重要智庫。刊出的內容主要以各類統計調查分析、研究報告、科研成果為主,涵蓋各種調查方法、方案設計和調查理論、制度建設、能力評價等內容。
調研世界雜志欄目設置
決策、權威發布、研究、調查、新觀察、視點、方法
調研世界雜志榮譽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含擴展版)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
調研世界雜志社簡介
1、《調研世界》文稿應資料可靠、數據準確、具有創造性、科學性、實用性。應立論新穎、論據充分、數據可靠,文責自負(嚴禁抄襲),文字要精煉。
2、《調研世界》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排列應在投稿時確定。作者姓名、單位、詳細地址及郵政編碼務必寫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時須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錄稿通知后不再改動。
3、《調研世界》文章要求在2000-2400字符,格式一般要包括:題目、作者及單位、郵編、內容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等。文章標題字符要求在20字以內。
4、文章中的圖表應具有典型性,盡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線表;圖要使用黑線圖,繪出的線條要光滑、流暢、粗細均勻;計量單位請以近期國務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為準,不得采用非法定計量單位。
5、為縮短刊出周期和減少錯誤,來稿一律使用word格式,并請詳細注明本人詳細聯系方式。
閱讀推薦:中國青年研究
《中國青年研究》是中國青少年研究會會刊,并入選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來源期刊(CSSCI)、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
調研世界最新期刊目錄
數字經濟如何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作者:郝涵宇;杜聰慧;陳偉雄;涂志輝;
摘要:本文基于2012—2022年中國30個省(區、市)的面板數據,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構建數字經濟與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綜合評價體系,實證分析數字經濟對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影響效應,并運用面板門檻模型分析兩者之間的非線性關系。研究發現:數字經濟發展能夠顯著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且結果具有穩健性。調節效應表明消費賦能、創新賦能、開放賦能是數字經濟助力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的具體路徑。區域異質性分析表明,東部地區和西部地...
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創新質量測度及網絡結構分析————作者:徐藹婷;陳鏡如;梁彥彥;
摘要:在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戰略背景下,集成電路產業兼備創新質量提升、產業動能激活的關鍵作用。本文將發明專利質量作為創新質量的量化代理指標,解析發明專利生命周期特性,基于技術(T)、經濟(E)、法律(L)三維度及創造、申請、審查、運營四階段,構建“TEL—全流程”測度體系,實證考察中國271個城市集成電路產業創新質量的時空演進規律和網絡結構特征。研究發現: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創新質量整體呈穩步提升態勢,高創...
大型追蹤調查樣本流失規律及模式—以中國家庭追蹤調查為例————作者:孫妍;王赫;潘修明;張春泥;
摘要:本文基于中國家庭追蹤調查2010—2022年七輪數據,分析家庭樣本流失模式及變化趨勢。研究結果表明,以截面視角的流失率來衡量,家庭樣本隨著追蹤期數的增加,流失規模逐漸擴大,但流失速度呈現前快后緩的特征。從追蹤視角來看,最常見的流失類型是樣本家庭在不同輪次間處于失訪與完訪狀態間來回切換的搖擺流失,這意味著將曾經失訪的樣本保留在追蹤庫中有助于減少樣本的損耗。社會外部環境的變化導致的訪問模式轉換,也會引...
中國居民可持續消費“知—信—行”影響關系研究—基于1730份問卷調研的實證研究————作者:肖峰;韓兆洲;
摘要:采取可持續消費模式是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的應有之意,更是中國政府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知—信—行”理論,利用調研所獲得的1730份問卷資料,運用描述性統計、結構方程模型和多群組分析的方法,研究中國居民可持續消費知識、態度和行為狀況及其關系,得到以下研究結論:第一,中國居民可持續消費知識水平還有待提高,可持續消費態度與行為之間存在“態度—行為”缺口...
人才集聚模式對科技創新效率的影響機制及異質性研究—基于省際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作者:常家源;李占芳;馬婧;
摘要:本文聚焦于人才集聚對區域創新效率的影響機制,基于2007—2022年中國省際面板數據,分析人才集聚強度、質量及潛力的動態演變與空間分布,并深入探討其對科技創新效率的多元影響。研究結果表明:人才集聚強度呈現東高西低態勢,人才集聚質量明顯提升,人才集聚潛力分布不均衡。但整體人才集聚水平對科技創新效率的影響呈倒“U”型關系并存在異質性特征。經濟發達地區與人口凈流入地區的人才集聚對科技創新效率的影響呈倒“...
資源配置對新質生產力的非線性影響—基于門檻效應的檢驗————作者:徐君;劉征宇;朱微笑;陳圣武;
摘要:實現資源合理配置是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因素,研究資源配置對新質生產力的影響具有理論意義以及應用價值。本文將資源配置劃分為資源配置效率與資源配置結構兩個維度,基于2013—2022年我國30個省(區、市)面板數據,采用雙固定效應模型、門檻模型實證檢驗資源配置對新質生產力的影響。研究發現:資源配置效率、資源配置結構能夠顯著促進新質生產力的發展,且這一結論通過多種方式的穩健性檢驗;資源配置對新質生產...
新發展理念視角下浙江省海洋經濟發展指數的體系構建與測算————作者:賴瑛;陳培雄;楊洋;
摘要:本文基于新發展理念,提出了海洋經濟“三階六維”的多指標評估體系,進而基于指標數據的調研,采用遞階多層次綜合評價法對浙江省海洋經濟發展指數進行了測算。結果發現:2019—2021年,浙江省海洋經濟發展質量穩中向好,指數年均增速4.0%。2021年,浙江省海洋經濟發展水平再上臺階,總指數為112.3,比上年增長5.1%。其中,海洋經濟實力穩步增強,海洋特色產業加快發展,海洋科技創新水平顯著提升,海洋生...
新發展理念視角下浙江省海洋經濟發展指數的體系構建與測算————作者:賴瑛;陳培雄;楊洋;
摘要:本文基于新發展理念,提出了海洋經濟“三階六維”的多指標評估體系,進而基于指標數據的調研,采用遞階多層次綜合評價法對浙江省海洋經濟發展指數進行了測算。結果發現:2019—2021年,浙江省海洋經濟發展質量穩中向好,指數年均增速4.0%。2021年,浙江省海洋經濟發展水平再上臺階,總指數為112.3,比上年增長5.1%。其中,海洋經濟實力穩步增強,海洋特色產業加快發展,海洋科技創新水平顯著提升,海洋生...
數字經濟如何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作者:郝涵宇;杜聰慧;陳偉雄;涂志輝;
摘要:本文基于2012—2022年中國30個省(區、市)的面板數據,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構建數字經濟與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綜合評價體系,實證分析數字經濟對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影響效應,并運用面板門檻模型分析兩者之間的非線性關系。研究發現:數字經濟發展能夠顯著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且結果具有穩健性。調節效應表明消費賦能、創新賦能、開放賦能是數字經濟助力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的具體路徑。區域異質性分析表明,東部地區和西部地...
數字經濟驅動中國制造業全球價值鏈升級的效應研究————作者:周榮榮;焦思潔;劉浛洲;
摘要:本文運用數字化水平指數,比較分析了2020年包括中國在內的12個國家工業數字化水平差異。同時,以出口增加值分解法,測定2007—2021年中國制造業55個行業全球價值鏈的地位及分工指數。結果表明,制造業分工指數和地位指數總體呈現穩中有升的趨勢,說明制造業競爭力不斷提升;運用隨機效應模型實證分析數字經濟對中國制造業全球價值鏈位置和分工地位的路徑機制及效應,驗證了數字經濟及經濟發展水平提升對制造業全球...
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創新質量測度及網絡結構分析————作者:徐藹婷;陳鏡如;梁彥彥;
摘要:在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戰略背景下,集成電路產業兼備創新質量提升、產業動能激活的關鍵作用。本文將發明專利質量作為創新質量的量化代理指標,解析發明專利生命周期特性,基于技術(T)、經濟(E)、法律(L)三維度及創造、申請、審查、運營四階段,構建“TEL—全流程”測度體系,實證考察中國271個城市集成電路產業創新質量的時空演進規律和網絡結構特征。研究發現: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創新質量整體呈穩步提升態勢,高創...
中國居民可持續消費“知—信—行”影響關系研究——基于1730份問卷調研的實證研究————作者:肖峰;韓兆洲;
摘要:采取可持續消費模式是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的應有之意,更是中國政府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知—信—行”理論,利用調研所獲得的1730份問卷資料,運用描述性統計、結構方程模型和多群組分析的方法,研究中國居民可持續消費知識、態度和行為狀況及其關系,得到以下研究結論:第一,中國居民可持續消費知識水平還有待提高,可持續消費態度與行為之間存在“態度—行為”缺口...
人才集聚模式對科技創新效率的影響機制及異質性研究——基于省際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作者:常家源;李占芳;馬婧;
摘要:本文聚焦于人才集聚對區域創新效率的影響機制,基于2007—2022年中國省際面板數據,分析人才集聚強度、質量及潛力的動態演變與空間分布,并深入探討其對科技創新效率的多元影響。研究結果表明:人才集聚強度呈現東高西低態勢,人才集聚質量明顯提升,人才集聚潛力分布不均衡。但整體人才集聚水平對科技創新效率的影響呈倒“U”型關系并存在異質性特征。經濟發達地區與人口凈流入地區的人才集聚對科技創新效率的影響呈倒“...
資源配置對新質生產力的非線性影響——基于門檻效應的檢驗————作者:徐君;劉征宇;朱微笑;陳圣武;
摘要:實現資源合理配置是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因素,研究資源配置對新質生產力的影響具有理論意義以及應用價值。本文將資源配置劃分為資源配置效率與資源配置結構兩個維度,基于2013—2022年我國30個省(區、市)面板數據,采用雙固定效應模型、門檻模型實證檢驗資源配置對新質生產力的影響。研究發現:資源配置效率、資源配置結構能夠顯著促進新質生產力的發展,且這一結論通過多種方式的穩健性檢驗;資源配置對新質生產...
歡迎訂閱2025年度《調研世界》
摘要:<正>《調研世界》是由國家統計局主管、中國統計學會主辦的學術刊物、國內外公開發行自1988年創刊以來,《調研世界》堅持調研與實踐融合,調研與創新互促,是調查研究與統計學術研究成果的發布載體,統計學術的交流平臺,決策管理的重要支撐
歡迎訂閱2025年度《統計研究》
摘要:<正>《統計研究》是由國家統計局主管,中國統計學會、國家統計局統計科學研究所主辦的學術刊物,國內外公開發行。自1984年創刊以來,在廣大作者、讀者的關心支持下,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辦刊特色,成為統計領域最具權威性和影響力的理論刊物。近年來,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統計事業的發展,《統計研究》作為“交流科研成果,繁榮學術研究,創新理論知識,推動實際工作”的窗口,密切反映著統計學術的新動向和新思維,在學術...
大型追蹤調查樣本流失規律及模式——以中國家庭追蹤調查為例————作者:孫妍;王赫;潘修明;張春泥;
摘要:本文基于中國家庭追蹤調查2010—2022年七輪數據,分析家庭樣本流失模式及變化趨勢。研究結果表明,以截面視角的流失率來衡量,家庭樣本隨著追蹤期數的增加,流失規模逐漸擴大,但流失速度呈現前快后緩的特征。從追蹤視角來看,最常見的流失類型是樣本家庭在不同輪次間處于失訪與完訪狀態間來回切換的搖擺流失,這意味著將曾經失訪的樣本保留在追蹤庫中有助于減少樣本的損耗。社會外部環境的變化導致的訪問模式轉換,也會引...
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與新質生產力——來自滬深A股制造業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作者:陳志恒;孫世豪;
摘要:本文基于滬深A股制造業上市公司2015—2022年數據,借助爬蟲技術歸集企業年報中的“數字化轉型”關鍵詞,刻畫出企業數字化轉型程度,并基于新質生產力核心特征構建綜合評價指標體系,運用熵權法對我國新質生產力發展水平進行測度,實證檢驗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對新質生產力的影響及傳導路徑。研究發現,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顯著提升了新質生產力發展水平,上述結論在經過一系列穩健性檢驗后依然成立。研究還發現,數字化轉型能通...
數字技術應用、價值鏈重構與就業結構轉變————作者:馬麗麗;李強;
摘要:本文利用我國2003—2021年18個行業的面板數據,研究了數字技術應用和價值鏈重構對我國就業結構的影響,以及數字技術應用通過價值鏈重構路徑對就業結構產生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數字技術應用顯著提升了就業結構中高技能勞動力和中等技能勞動力占比,同時對低技能勞動力占比具有顯著的降低作用;價值鏈重構顯著提高了高技能勞動力和中等技能勞動力占比,顯著降低了低技能勞動力占比;數字技術應用和價值鏈重構在不同行業...
城市數字化轉型驅動居民消費的空間效應與影響機制研究————作者:李冀愷;林海森;張嘉豪;尹玉婷;
摘要:本文利用2003—2022年我國238個城市面板數據,通過熵權法構建城市數字化水平評價指標,并基于空間杜賓模型和空間中介模型,研究了城市數字化轉型驅動居民消費的空間效應和影響機制。研究結果表明:城市數字化轉型對居民消費具有正向溢出效應,城市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會通過“升級效應”培育新型業態和“收入效應”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驅動居民消費。分區域來看,城市數字化水平對中部、東部地區的居民消費刺激作用明顯,...
相關政治法律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