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政治法律期刊 熱度: 時間:
西部蒙古論壇
關注()《西部蒙古論壇》是國內財經信息方面的專業指導性刊物。自創刊之日起始終恪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普及與提高相并重,倡導服務創新,推動財經事業發展,為經濟發展和財經事業傳播服務,為廣大財經研究工作者的學術交流和財經科研服務。力求集全國各級財經研究機構成功管理經驗之精華,納百家理論研究之精髓,突出改革,突出新論,開拓視野,探索新領域。
《西部蒙古論壇》以報道經濟信息領域的信息研究、信息資源建設與利用等方面的理論方法、研究成果、現代技術應用等為主,形成了面向實踐、注重新技術、追求新理論的特色,鑄就了求實創新的學術風格,成為中國經濟信息領域具有權威性與專業指導性的學術刊物。所載論文既反映了我國經濟信息事業發展歷程,又引領我國經濟信息事業發展方向,為我國經濟信息事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西部蒙古論壇》貫徹黨和國家的經濟工作方針政策,貫徹理論與實踐、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方針,反映我國經濟信息學及財經行業探索與科研工作的重大進展,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 堅持“以交流促創新,以創新促發展”的辦刊宗旨,堅持刊物品質第一位的辦刊理念,全力打造一個貼切于新時代要求的學術交流平臺。
西部蒙古論壇欄目設置學者專論、歷史研究、文化研究、史詩研究、文學研究、語言文字、風俗習慣、社會經濟等
西部蒙古論壇收錄知網收錄(中) 萬方收錄(中)
閱讀推薦:跨世紀
《跨世紀(學術版)》Cross Century,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正式批準,河南省社會科學院主管主辦的社科類學術期刊。本刊遵循“嚴謹、求實、公開、優質”的方針,力求體現“現代”、“實用”、“綜合”三大特色,注重傳播教育發展新理念,最終教育改革新走向,注重教育改革新熱點,探索教育發展新路子,展示教育改革發展新成果。讀者對象:社科工作者,大學師生,科研機構人員。
西部蒙古論壇最新期刊目錄
內蒙古西部公路口岸的發展困境及對策研究——以策克口岸為例————作者:李洋;何生海;王夢龍;
摘要:口岸作為對外開放的窗口、經貿往來的通道和友好交流的陣地,在提升地方經濟、保障人民生活、維護國家穩定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策克口岸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境內,是我國第四大、內蒙古第三大陸路公路口岸。隨著我國“一帶一路”的建設和中蒙俄經濟走廊規劃的推進,策克口岸經濟發展取得了一系列成績,但也面臨諸多現實問題。本文針對策克口岸發展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與建議,以期對策克口岸高質量發展提供理...
共赴國難:抗戰時期邊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構筑——以新疆科學考察活動為例————作者:張傳卿;陳英博;
摘要:九一八事變后,為避免其他邊疆地區遭遇東北之變,時人倡議開發西北,建設邊疆。在雪恥圖存的輿論氛圍下,國人對新疆的態度乘風轉舵。新疆由“邊緣”一躍成為國際交通線的命脈——保持國家統一完整的“門戶”和抗戰救國的重要大后方。為開發利源,服務國家抗戰之需要,各考察團爭相奔赴新疆。他們一邊抱以蹈厲之志,開展嚴謹的科考活動,為建設新疆提供理論依據和經驗指導;一邊借機宣傳抗戰,爭取團結新疆各族民眾。與此同時,新疆...
晚清重臣壁昌邊疆治理研究述論————作者:楊亞婷;劉志佳;
摘要:壁昌是晚清的治疆能臣,其在保衛邊疆安全方面亦具備卓越的指揮才能與軍事素養,為晚清陸疆乃至海疆的和平穩定均做出了重要貢獻。近年來圍繞其邊疆治理的研究逐漸升溫,目前相關研究成果主要聚焦于壁昌在陸、海邊疆的治理政策、兵學思想及文學成就。本文在綜合現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旨在歸納相關研究成果的特點,進一步拓展壁昌在陸、海疆治理方略對比分析、宦績評價等方面的研究空間,以期深化對壁昌邊疆治理實踐及其歷史影響的理...
喀爾喀部巴克蘇木家族的準噶爾部經歷探究————作者:吳昌連;
摘要:噶爾丹東征喀爾喀,將扎薩克圖汗部貴族巴克蘇木連同其數十名屬民擄走并安置在吐魯番。策妄阿喇布坦又將他們安插在伊塞克湖附近。這個喀爾喀游牧集團在準噶爾前后生活了60余年。乾隆二十年,巴克蘇木之孫普爾普車凌率屬眾投順清朝,成功回歸故土生活。他們的這段經歷是特殊歷史背景下的產物,客觀上促進了準喀之間的關系
俄羅斯卡爾梅克民間舞蹈的文化認同體系建構————作者:雅茹;
摘要:卡爾梅克民間舞蹈是俄羅斯多民族絢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更是俄羅斯高加索北部區域獨特文化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源自早期衛拉特蒙古文化的卡爾梅克民間舞蹈,在高加索北部地區40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有機融合了周邊其他民族文化的各類元素。經過在俄羅斯卡爾梅克共和國為期一年多的田野調查,筆者發現卡爾梅克民間舞蹈是該民族獨有的特色文化、區域文化以及國家文化的直觀體現,與之相伴的是“民族-區域-國家”三位一體的文...
蒙古文和回鶻文“esen tügel”復合詞的“tügel”詞義研究————作者:高如和;
摘要:本文通過比較蒙古文文獻和回鶻文文獻中常見的“esen tügel”復合詞,從而得出蒙古語“tügel”一詞的“平安”義項是該詞自回鶻文借入蒙古文,并形成復合詞“esen tügel”時,受語義聚合關系的影響和制約而衍生出的新詞義的結論。這能說明,比較兩種語言的復合詞的詞義演變能揭示出兩個乃至多個民族間語言文化交流的豐富內涵與互動模式
政治文獻蒙古文翻譯事業概述(1947—2024)————作者:張樂;奈日斯格;
摘要:政治文獻蒙古文翻譯事業是民族語文翻譯的重點領域。本文通過回顧政治文獻蒙古文翻譯從無到有、從分散嘗試到統一規范的發展過程,將其分為起始期、發展期和新時期三個階段,并對各發展階段進行了梳理及概括,嘗試鉤沉政治文獻蒙古文翻譯事業的發展脈絡,以期為民族語文翻譯研究提供些許參考
關于衛拉特蒙古史詩《寶瑪額爾德尼》中的三個母題————作者:趙文工;
摘要:本文探討了衛拉特蒙古史詩中三個母題的文化蘊含。1.喻示母題:指出喻示者的身份反映出史詩的“英雄時代”特征;2.賜飲母乳母題:探討英雄結義母題中蘊含的民俗文化因素;3.血祭母題:以牲血浸泡兵器母題:論述血祭禮儀中的“血崇拜”和“牛崇拜”意識
基于互文性的劉亮程小說《本巴》與史詩《江格爾》之對話————作者:阿布都外力·克熱木;沙德克·艾克熱木;
摘要:新疆籍作家劉亮程以蒙古族英雄史詩《江格爾》為題材再創作的長篇小說《本巴》榮獲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引起了國內文學界廣泛的關注和普遍反響。史詩與小說的互文性對話,是這部作品的一個焦點,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遺產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思路。《本巴》與《江格爾》之間存在著多方面的互文性關系,相互交織,共同構成了文化的新篇章,為民間文學與作家文學長期爭論不休的互動互融關系又提供了一個典型個...
《孔子項讬相問書》蒙古文譯本的搜集整理與分析————作者:瑪瑙花;
摘要:孔子與項讬論難的故事是我國民間文學藝術瑰寶之一。該故事一直流傳至現代,流傳地域遍及我國中原、西域、北部邊疆、臺灣等地區以及蒙古國、日本、越南、泰國等國家。它自漢代以前開始醞釀,經長期的發展,被創作成為一篇變文體裁的通俗文學作品,即《孔子項讬相問書》。目前已知敦煌變文《孔子項讬相問書》寫卷有漢、藏兩種文字。在敦煌遺書中雖未發現其蒙古文寫卷,然而其蒙古文譯本在國內外卻有豐富的收藏。筆者將搜集、整理國內...
論青海蒙古文鄉土小說研究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問題————作者:巨寶山;
摘要:<正>~
論與《尸語故事》相關的幾個問題————作者:金花;
摘要:<正>~
論《江格爾》經典化——以兩本普及版《江格爾》為例————作者:烏力吉倉;
摘要:<正>~
《西部蒙古論壇》征稿啟事
摘要:<正>《西部蒙古論壇》(蒙、漢文合排),創刊于1989年,前身為《衛拉特研究》,是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管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本刊所刊發稿件的學科范圍涵蓋西部蒙古歷史地理、宗教文化、社會經濟、文學藝術、語言文字以及相關民族關系史的研究,并積極追蹤和力求選用國內和國際蒙古學前沿性研究成果和學術熱點文章,廣收遍含蒙古學和相關學科的研究成果。竭誠歡迎國內外專家、學者及廣大讀者鼎力相助,踴...
同治年間清政府對新疆蒙古族的治理政策探微————作者:郭瑞鵬;
摘要: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新疆面臨內憂外患的危機。這一時期,清王朝對新疆蒙古族的治理措施主要有五個方面:例行賞賜,拉攏蒙古族貴族;保留軍府制,因俗而治,任用蒙古族官員;進行無力的撫恤救濟;安置游牧各部落民眾;利用蒙古族人民鎮壓起義。蒙古族對這些治理措施的回應主要有四個方面的表現:拒絕出兵去鎮壓起義;向清政府追討欠銀,索要俸餉;厄魯特對清政府安插(置)政策的反對;蒙古族反抗納捐,不滿清政府的壓榨。蒙古族對...
在草原文明與伊斯蘭文明之間:登基儀式視角下早期近代中亞國家建構的政治轉型————作者:陳博宇;
摘要:16至19世紀的中亞經歷了由蒙古式游牧汗國向伊斯蘭式定居埃米爾國的轉變。政治儀式是政治邏輯的外在表征,反映了轉型過程。舉氈立汗是游牧民族登基儀式中的重要環節,這種傳統隨蒙古帝國的擴張來到了中亞地區。盡管該儀式在帖木兒帝國時期趨于沉寂,但在16世紀初布哈拉汗國昔班尼王朝建立后重新流行起來,并延續至19世紀沙皇俄國征服前夕。中亞的舉氈儀式的轉變,一方面融合了伊斯蘭元素,另一方面又吸納了中亞本土的政治符...
元代蒙古宮廷宴饗制度小考——“斡脫”“打弼”與“喝盞”補釋————作者:敖日其楞;
摘要:“喝盞”為蒙元時期獨有的宮廷宴饗禮俗,是結合了鳴贊、拍板、奏樂、進酒等諸多程序的完備禮儀。本文通過對“斡脫”“打弼”等詞進行補釋,可知“喝盞”傳統應追溯至大蒙古國建立前夕,為沿襲已久的草原舊俗。這一宴饗禮俗的保留與發展,反映出元朝統治者將自身政治禮儀與中原傳統禮儀相結合的特點
明末蒙古巴林部三酋史疑考辨————作者:李鐵夫;烏蘭其木格;
摘要:明代蒙古巴林部有三個此前存疑的人物,現考證清楚。黑孛羅是朵顏衛貴族,其家族屬于巴林部塔布囊階層,其有一子莽急死于1587年;卜言兔是巴林首領速把亥長子,和田清錯證其死于1594年;錫爾胡納克都棱是速把亥之子卜言顧的長子,在林丹汗帳下官至左翼三萬戶總管,1635年歸附后金
清代外扎薩克蒙古諸部駐京王公匯考————作者:劉維棟;
摘要:外扎薩克蒙古諸部駐京王公集中于賽音諾顏部策凌家族與土謝圖汗部桑齋多爾濟家族。策凌子孫多有常駐京城經歷,尤其是拉旺多爾濟及其后嗣,基本久駐京城,鮮有回旗。桑齋多爾濟、蘊端多爾濟父子曾擔任庫倫辦事大臣,子孫也多與清朝宗室聯姻。厄魯特部駐京王公是噶爾丹子塞卜騰巴爾珠爾、達瓦齊子孫及阿喇布坦后嗣納木扎勒等,舊土爾扈特部郡王帕勒塔于清末駐京生活。外藩蒙古王公駐京與清朝滿蒙聯姻制度密切相關,且他們為清朝的邊疆...
元代的兩個捏古思氏學問家族————作者:王帝元;
摘要:元朝延祐戊午科狀元護都達兒與至順庚午科狀元篤列圖兩人都姓捏古思氏,系出自蒙古古老的捏古思部族。文章從考察捏古思部族的源流與發展入手,提出元代顯名的捏古思家族更可能的淵源。進而分別考察兩人所屬家族基本情況與仕宦經歷,前者家族中有進士、舉人各一人,后者家族出現進士三人。兩人的仕官有相似之處,品行也都屬突出。文章利用元人文集,對一些細節問題進行了考證厘清,以展現元代蒙古學問家族的完整形象
相關政治法律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