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政治法律期刊 熱度: 時間:
長江論壇
關注()《長江論壇》(雙月刊)創刊于1993年,是由中共武漢市委黨校;武漢行政學院主辦的刊物。
《長江論壇》以宣傳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宗旨,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重點研究長江流域、武漢與中部的戰略發展問題,密切關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的經濟前沿問題和社會熱點問題,及時宣傳國際國內的創造性成果。獲獎情況:2000年,《長江論壇》被評為武漢市優秀期刊;2006獲評第五屆湖北省優秀期刊;2008獲評第六屆湖北省優秀期刊;2010年獲評第七屆湖北省優秀期刊。
長江論壇欄目設置馬克思主義基本問題研究 、武漢、中部與長江流域發展研究 、經濟理論與實踐 、社會問題研究 、學術探賾 、域外瞭望
長江論壇收錄萬方收錄(中) 上海圖書館館藏 國家圖書館館藏 知網收錄(中) 維普收錄(中)
閱讀推薦:和平與發展
《和平與發展》PeaceandDevelopment(雙月刊)1984年創刊,是綜合性國際問題研究刊物。發表當代國際政治、經濟、社會等方面的分析文章和研究成果,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和資料。讀者對象為國際問題研究方面專家、學者、有關部門領導和大專院校師生。
長江論壇最新期刊目錄
《長江論壇》2025年度重點選題
摘要:<正>《長江論壇》是中共武漢市委黨校(武漢市行政學院)主管主辦的社科類學術期刊。現根據期刊定位、欄目設置和時代發展需要,經過廣泛征求意見和充分論證,確定2025年度重點選題(主要但不限于以下選題),公告如下,敬請關注、賜稿。一、馬克思主義與現時代1.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論闡釋2.中國式現代化與人類文明新形態3.“兩個結合”研究4.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研究闡釋二、長江文化與長江經濟帶1.長江文明的...
馬克思對亞里士多德時間觀的繼承與超越——兼論“質性時間說”對《資本論》的誤讀————作者:范高高;
摘要:從自然或實踐角度揭示時間的本質,一直是哲學探究的重要主題。《資本論》作為馬克思揭露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奧秘”的最重要著作,同樣隱含了一種特殊的哲學時間觀。然而,有學者提出以不包含任何量化因素的“質性時間”來理解《資本論》中的哲學時間觀,卻是一種嚴重的誤讀。這不僅是因為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從未直接或間接地表達過這種形而上學的時間觀,而且因為從這種純粹“質性時間”到“量化時間”的邏輯轉換面臨嚴重困難。從...
從批判走向建構:現代性的物本詰難與人學路向——以《共產黨宣言》為考察中心————作者:安朝國;付林軒;
摘要:作為人類社會發展天然尺度的現代性從未退場。深入馬克思主義誕生之地《共產黨宣言》的理論范本之中,不難厘定馬克思恩格斯就資產階級現代性批判拉開了氣勢磅礴的思潮序幕。毋庸置疑,在關涉現代性問題的長期論爭之中,“人”“物”從屬關系的選擇取舍深刻隱喻著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內在的立場“分水嶺”。視之于《共產黨宣言》文本敘事行文的“主線”與“綱領”之中,馬克思恩格斯毫不猶豫地將資產階級物本主義現代性置之于無情的現...
論我國國際民事間接管轄權制度的完善————作者:鄒國勇;蔣飛蘭;
摘要:在承認與執行外國民商事判決時,被請求國法院對原審法院管轄權的審查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步驟。在學理上,關于間接管轄權的審查標準有派生說和非派生說2種觀點。各國立法和國際條約中對該制度的立法模式主要劃分為指引式、列舉式、混合式3種模式。2019年《海牙判決公約》統一了世界各國有關間接管轄權的規則,我國的司法實踐和2023年修正的《民事訴訟法》也逐步確立了間接管轄權制度。但是,我國仍需要優化專屬管轄的適用范...
制度性集體行動視角下城市群府際合作的內在邏輯——兼論我國城市群府際合作的特征與問題————作者:楊海華;
摘要:制度性集體行動理論視角下,城市群府際合作的一般運作邏輯可被概括為:作為理性主體的地方政府基于預期合作收益-成本和合作風險的權衡與博弈,決定著府際合作的建立和具體執行;由于收益、成本和風險結構因博弈情境而異,合作機制選擇必定是情境化的;按參與者結構和任務復雜程度由低到高排列,最常見的有效合作機制包括嵌入式、約束性契約式、授權式和國家權力縱向干預式等四種。以京津冀、長三角兩大城市群為樣本的觀察表明,我...
新時代黨的榜樣文化建設現實審視與路徑探析————作者:曹丙燕;賈雪蓮;
摘要:中國共產黨經由對中華民族“榜樣教化”傳統批判性繼承和創造性轉化而形成的榜樣文化,作為其領導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各個歷史階段對于型塑社會價值、實施社會教化、弘揚社會正氣、引領時代精神都發揮了培根鑄魂性的重要作用。當前時期,其發展面臨社會“亞文化”興起、新媒體快速發展,以及極端個人主義文化價值觀的加速滲入等多方面的挑戰和沖擊。為此,需要順應時代發展形勢和要求,在牢守黨性原則和人民性立場...
監護人知情同意原則的實踐困境與完善路徑————作者:肖鵬;管清澍;
摘要:未成年人的個人信息保護是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美國和歐盟在相關立法中,最早規定了父母的可驗證性同意規則,我國法律參照美歐經驗引入了未成年子女監護人知情制度,但存在頂層制度設計缺陷和各方主體履行瑕疵2大方面的問題。面對困境,在審視知情同意困境基礎上,進而提出完善該規則的路徑建議。打破數據治理和個人信息保護涇渭,提出未成年人個人信息分級分類管理、基于“場景完整性理論”動態界分知情同意的年齡,通過細化隱私...
智能時代的技術與資本:共存形態與超越————作者:劉夢琪;
摘要:技術與資本是探究現代社會運作機制的關鍵要素。借用考古學中對不同時期人類活動形成的地層之間的相對關系的共存形態的表述,能夠對技術與資本交互性的雙主體關系做出理論導引。在技術資本化的過程中,資本呈現出技術化特征,共同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形態的變化。技術與資本的耦合在技術革新與資本積累的推動下經歷結合、穩固、膨脹的歷史階段,從權力關系的視角來看其作用形態體現出雙重性特征。在智能時代的新形勢中,探究二者...
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內涵、特質與時代價值————作者:王發龍;
摘要: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理念,本質上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網絡空間的具體體現。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政治文化與馬克思主義人類共同體思想相結合而形成的一項重大理論創新,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理念有著豐富而深刻的理論內涵,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直面問題、求真務實的實踐品格,以及心系人類命運福祉的博大情懷。作為解決全球互聯網發展與治理問題的中國方案、中國智慧,其在準確把握世界互聯網發展總體歷史方位...
老年人數字化生活權的法治保障————作者:矯立岳;李長勇;
摘要:隨著我國老齡化格局加速形成,數字技術的發展導致數字技術代際撕裂的現象日益嚴重,老年弱勢群體被數字壁壘隔離在外,出現了“銀發數字鴻溝”之殤。在此背景下,保障老年人數字化生活權益的呼聲持續高漲,催生了老年人數字化生活權這一新興權利。老年人數字化生活權是互聯網接入權的理論迭代,兼具生存權和發展權的雙重屬性,旨在維護老年人在數字社會美好生活的尊嚴,是“以人民為中心”這一中國人權發展和保障邏輯在數字時代的體...
列寧執政黨建設思想對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實踐啟示————作者:譚壯;
摘要:在領導俄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過程中,列寧對無產階級政黨如何通過加強自身建設提升執政能力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實踐探索,提出了一系列關于解決無產階級政黨執政難題的重要論述。作為馬克思主義建黨史上的一次偉大思想創新,列寧執政黨建設思想著重從牢記初心使命、凝聚全黨共識、補齊能力短板、永葆奮斗精神、自覺省思糾偏、營造清正生態等六大方面系統闡述了無產階級政黨加強自身建設、鞏固執政之基的核心要義所在。盡管俄共(布)...
論寧德模式的概念內涵、理論特質和實踐品格————作者:牟成文;
摘要:寧德模式是習近平同志主政福建寧德期間帶領廣大干部群眾在將馬克思主義反貧困思想同中國尤其是寧德反貧困具體實際和中華優秀反貧困傳統文化相結合過程中所摸索出來的一整套好做法與經驗。寧德模式具有前瞻性和科學性的理論特質,這能從習近平同志圍繞寧德扶貧開發工作所提出的“弱鳥先飛”、“滴水穿石”、“經濟大合唱”、“森林三庫”等重要理念中得到集中展現。寧德模式的實踐品格則主要體現于其所具有的中國價值和世界意義之上...
新時代創新致富的內在機理、現實困境與實踐機制————作者:吳朝邦;
摘要:馬克思認為財富是人的創造天賦的絕對發揮,說明致富與創造兩者緊密相關。創新是創造的對象化,創新使財富獲得質的增長。在我國,“創新孤島”“要我創新”“跟跑慣性”“財富幻象”等現象仍然存在。因此,新時代推進創新致富,應在全社會弘揚創造精神、堅持人民創新主體地位以及構建支持全面創新的體制機制
《哥達綱領批判》中的分配正義觀及其時代價值————作者:葉政;余曉;
摘要:《哥達綱領批判》是馬克思論述其分配正義觀的標志性著作。在該書中,馬克思基于對拉薩爾主義虛假公平分配原則的系統批判,一方面深刻揭示了生產方式決定分配方式的普遍歷史規律,進而闡明了分配正義的歷史階段性;另一方面,立足唯物史觀對無產階級經由“兩個階段”的革命實踐在未來社會建立一種以“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為根本原則、共同富裕為本質特征的分配正義的歷史必然性作出了科學的分析。馬克思的這些真理性認識對于推進以...
以數治稅背景下納稅人稅收信息權的法律完善————作者:趙菁;劉鑫瑞;
摘要:隨著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稅收征管領域亦迎來了“以數治稅”的新時代。這一變革顯著提升了稅收征管的效率與精準度。然而,在此過程中,納稅人的涉稅信息泄露風險潛在增加,這不利于納稅人稅收信息權的實現,且構成了對稅收公平、正義的挑戰。這種困境的出現,主要由于現行納稅人稅收信息權的法律依據尚不充分、監管機制尚不完善,以及對信息泄露事件的救濟措施相對有限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為了有效應對這一挑戰,現行法律的完...
論數據資產登記制度的構建————作者:張龍;姜悅;
摘要:“數據二十條”指出,要“研究數據產權登記新方式”。數據需要滿足標準才能成為登記的客體,從保護個人隱私、商業秘密、公共安全的角度看,涉及人格利益的個人數據、公共管理機構所掌握的數據和商業秘密不能成為數據資產登記的客體。數據集合存在可交易性,且位于數據價值鏈的中心位置,應當成為數據資產登記的客體。數據產品沒有登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不應成為數據資產登記的客體。數據資產登記的主體應當是數據持有者或數據處理...
我國制定原子能法的困境與破局————作者:蔡午江;魏宇璁;
摘要:當前,全球氣候變暖情勢愈演愈烈,國際局勢愈加緊張,核能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方面的重要性愈發凸顯。但是,長期以來,我國在原子能領域基本法缺失。由于《原子能法》內容的龐雜性、功能定位的分歧、核工業監管體制的不斷改變等因素,立法工作反復被提上議程但又數次被擱淺。我國《核安全法》頒布后,原子能立法開始呈現出體系化立法傾向。2024年4月24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
預防接種疫苗損害救濟中的國家責任————作者:鐘珺雯;
摘要:我國現行的預防接種損害救濟制度存在私人責任與國家責任之間的錯配,以及預防接種損害與違法職務行為之間復雜的因果關系。這些問題不僅不利于對受種者的損害救濟,也不利于接種損害的有效預防,更進一步影響了預防接種工作的實施。鑒于預防接種所具有的行政屬性,其損害填補責任超出了普通侵權責任在私主體間救濟的極限。因此,應當建立以國家補償責任理論為核心的新型損害救濟制度。基于公益犧牲補償理論,并以公法危險責任為骨干...
在經驗與理論的反思平衡中探路農村“新質治理”——兼評“創新基層治理”研究叢書————作者:王木森;
摘要: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以來,我國農村基層治理創新蓬勃發展,一種可稱作中國式農村基層“新質治理”的全新治理格局加速形成。作為對這一發展形勢的理論反映,“創新基層治理”研究叢書通過在深度經驗觀察與深入理論思考的交互激蕩中努力尋求反思平衡,不僅全景式地展現了中國式農村基層“新質治理”發展的總體圖景和主要經驗,而且從五大方面對這一全新治理形態的本質特征和內在規定性作出了富有見地的理論建構和實踐闡釋,為...
政策均衡與要素協同:中國式基層治理現代化的演進邏輯——基于重慶經驗的扎根理論分析————作者:蔣琪;周振超;
摘要:運用扎根理論分析方法對71份共計19余萬字全面反映重慶市基層治理實踐的調研材料作系統化概念編碼、范疇提煉和“故事線”建構,本文提出了一個有關中國式基層治理現代化演進邏輯的一般解釋框架:中國式基層治理現代化本質上體現為“黨建統籌”引領下不斷實現“政策均衡”和“要素協同”的螺旋上升式發展過程。作為一種初步的理論嘗試,這一研究進路很大程度上突破了“地方性治理經驗歸納研究”的視角和方法論局限,所建構的中國...
相關政治法律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