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政治法律期刊 熱度: 時間:
理論探討
關注()《理論探討》TheoreticalInvestigation(雙月刊)1984年創刊,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為指導,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黨的基本路線,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研究和探討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提出的各種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理論探討欄目設置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政治學研究、哲學論壇、經濟縱橫、領導科學研究、黨建研究、爭鳴與探討、政策學研究。
理論探討收錄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萬方數據庫、知網數據庫收錄
1、中文核心期刊:
1992-2011年連續6屆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1992)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11)
2、南大核心期刊:
CSSCI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2012—2013)來源期刊(含擴展版)、CSSCI(2014-2015)來源期刊
3、影響因子:
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0.774;總被引頻次:1204
截止2014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840;綜合影響因子:0.366
4、理論探討雜志榮譽:
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
全國百強社會科學學報
1992、1996、2000、2004年連續四屆被評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閱讀推薦:理論學習
《理論學習》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閱讀推薦:搜論文知識網是一個專業致力于期刊征稿、論文發表、寫作指導、文獻參考等服務項目的綜合服務網站,為客戶提供了權威、專業的服務。用心服務是我們的運行宗旨,客戶滿意是我們的工作目標。經過多年的發展,本站與國內上幾百種權威期刊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系,已擁有大批的固定客戶群,覆蓋全國大部分省市。
理論探討最新期刊目錄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央八項規定重要論述的核心要義、鮮明特質及實踐進路————作者:張浩;羅喬麗;
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領導推進黨的作風建設過程中,圍繞如何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形成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央八項規定重要論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央八項規定重要論述有其豐富的核心要義,包括地位作用論、目標任務論、推進策略論、實施方法論、踐行效果論等,在實踐中展現出高超的治黨智慧、堅韌的政治定力、強烈的憂患意識、真摯的為民情懷、突出的擔當精神等鮮明特質。在新時代新征程...
規范性維度的反向張力——哈貝馬斯法哲學思想的中心線索————作者:王子桐;
摘要:法哲學思想是哈貝馬斯全部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規范性維度的反向張力”為核心線索,試圖通過主體間交往理性與語言共識彌合現代法中事實性與規范性的對立。其理論建構呈現三個階段:在《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階段,他揭示了晚期資本主義公共領域被權力精英主導,法律逐漸工具化且規范性維度缺失的困境;隨后,在《什么是普遍語用學》與《交往行為理論》階段,他轉向語言哲學,以言語行為理論重構主體間共識的生成邏輯,并...
數字時代社會保障多方利益沖突的協調機制研究————作者:曹信邦;張清潔;
摘要:在數字時代背景下,數字經濟正在以數據要素為新型生產要素、以數字技術為核心推動力、以數字平臺為基礎載體,推進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重構經濟增長和勞務關系的新型經濟形態。立足數字技術、數據要素和數字平臺三大核心要素,從理論層面闡釋數字時代背景下數字經濟給多方主體帶來的機遇、挑戰以及利益沖突,可以發現,數字經濟的發展通過勞動互補效應、崗位替代效應、崗位創造效應、漣漪效應和生產率提升效應等引致異質性勞動者...
以人民為中心:中國式現代化語境中的人民話語————作者:郭煒;
摘要: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和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唯物史觀的必然要求。縱觀黨的歷史,人民話語經歷了不同的發展階段,反映出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歷史時期對人民主體地位認識的深化。“以人民為中心”是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緊密聯系中國社會實際,指導解決中國發展問題的科學理念,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和實踐性。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開辟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以人民為中心”不僅是其指導思想的重要呈現,也...
中共黨史黨建學話語體系建構的價值、困境與進路————作者:臧秀玲;馮亞昆;
摘要:建構中共黨史黨建學話語體系是加快推進中共黨史黨建學一級學科建設的必然要求,基于中共黨史黨建學服務黨和國家的戰略需求,中共黨史黨建學話語體系建設在推動中國自主知識體系建構、鞏固并提升中國共產黨國際話語權方面須發揮更大作用。中共黨史、黨的建設等二級學科話語體系經過長期積淀已具備深厚基礎,但作為一級學科的中共黨史黨建學話語體系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面臨著諸多困境,主要表現為一級學科視域下中共黨史與黨的建設...
向下推責:事權改革中的組織避責行為與邏輯——以A市土地執法領域事權為例————作者:葉貴仁;王玥;
摘要:事權改革旨在理順上下級職責關系、為基層賦權,而實踐中卻出現了上級政府向鎮街推責的異化行為,放權變成了釋負。結合帕森斯的社會行動理論構建“情境-反應-行為”分析框架,研究發現,問責壓力和任務壓力的日益擴大為上級政府創造了“想推責”的環境條件;而綜合行政執法改革使政府層級間的權責利分配格局處于動態調整中,為其推責行為提供了制度空間。在此情境下,上級部門結合理性選擇與規范導向產生了推責的行為偏好,并借助...
邁向公共管理:應急管理學科建設若干基本問題的再思考————作者:容志;陳志宇;
摘要:學科建設承擔著知識傳承、知識發現和知識創新的重要使命。精準的學科定位是學科建設的前提和基礎。應急管理學作為正在成長的新學科,其學科定位、屬性和研究范疇等基本問題還存在較多爭論。以災害和突發事件為邏輯起點,按照“突發事件(災害)-應急活動-管理性活動-應急管理學科”這一邏輯理路,應急管理學科應在定位上回歸公共管理學科,在屬性上保持公共性。其中,重點關注應急管理制度、應急管理政策、應急管理組織和應急管...
“機構并入”式改革:鄉村振興局并入農業農村部門的回溯性研究————作者:丁建彪;
摘要:隨著全國范圍內鄉村振興與農業農村“機構并入”改革的落幕,對這一當代中國機構改革史上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改革方案進行回溯性研究,有助于厘清和把握機構改革具備的合理性依據、遵循的科層制邏輯以及未來功能優化的路徑選擇。本次機構改革的合理性依據體現在鄉村振興機構頂層設計不健全、作用發揮不充分、部分職責功能可替代以及階段性過渡產物等方面;科層制運行邏輯體現在“并入后”的新機構職能定位更加清晰、事項分解更為科...
中華文明賡續發展的文化主體性闡釋————作者:胡菊華;毛世坤;
摘要:文化主體性是一個民族和國家塑造“精神自我”和實現“精神上的獨立自主”的內在要求。中華文明內蘊文化主體性的確證、持守和鞏固,文化主體性為中華文明賡續發展提供主體支撐和內在動力,二者并行同構、辯證統一反映了中華文明的連續性和發展性。“兩個結合”映射中華文明生命更新與現代轉型的主體表達,彰顯了中華文明的時代特質和現代力量。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要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深化“兩個結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
我國綠色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機制、挑戰與路徑————作者:史春林;韓寧;
摘要:積極發展服務貿易、綠色貿易、數字貿易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戰略部署。綠色貿易高質量發展是我國積極應對全球貿易調整的戰略選擇,表現為以綠色技術創新為強大內驅力、以全球市場需求為巨大牽引力、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導向力的“三力合一”邏輯機制。綠色貿易高質量發展也面臨著綠色貿易壁壘層出不窮、綠色貿易發展區域差異較大、貿易結構不平衡現象依然突出、關鍵綠色低碳技術尚未實現自主可控等挑戰。應通過打造綠色貿易平臺...
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的理論闡釋和實踐遵循————作者:齊衛平;譚敏;
摘要: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內容。文化建設是黨和國家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形成黨的文化領導權思想是中國共產黨在具體實踐中內生性演化的結果。提出黨的文化領導權有著深厚的歷史基礎,黨領導文化建設的長期實踐積累了豐富經驗。強化黨的文化領導權,不僅是黨領導文化工作的歷史延伸,更是創造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現實要求。新時代以確立黨的領導的根本領導制度和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
改革開放以來黨建學科的研究現狀與展望——基于《理論探討》40年來“黨建研究”專欄發文的分析————作者:謝菲菲;
摘要:改革開放后,黨建學科進入獨立化發展新階段,本文以在該領域影響力較大的期刊《理論探討》為樣本文獻,運用CiteSpace軟件對其40年來“黨建研究”專欄發文進行可視化分析,并依據結果進一步評析黨建學科研究重點、前沿和有待深耕的領域,推動新時代黨建學科建設和學術研究。概言之,既有學術成果研究議題設置全面、研究內容兼具政治性和學理性、研究對象與中共黨史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交叉重疊、研究趨勢呈現階段性和時...
條塊聯動與松散耦合:城市突發自然災害應急協作網絡的動態演變——來自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的案例分析————作者:王永杰;陳渝;
摘要:上級政府(部門)特別是中央部委在重大自然災害中的介入指導,是我國應急管理體系的重要優勢,但對于中央部委如何在介入過程中重啟條塊關系并推動協作網絡演變的研究很少。基于整體性治理理論,運用社會網絡分析方法,對河南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中應急協作網絡的動態演變進行分析,研究發現:面對復雜多變的突發自然災害,應急網絡需要相時相機而動,保持條塊聯動與松散耦合;上級政府尤其是中央部委的介入,對于推動應急...
美國“基于規則的秩序”的話語策略及其悖論————作者:魯宸;劉宏松;
摘要:作為近年來美國著力推廣的國際政治“熱詞”——“基于規則的秩序”已成為當前統領美國對外政策的常用話語。盡管美國有意將“基于規則的秩序”與國際法和現行國際秩序等既有概念混淆,但從制度、規則和原則三個層面看,其本質是美國掩飾非多邊主義規則外化的政治話語。美國對“基于規則的秩序”的話語運用主要通過兩種策略:一是示范性話語策略,通過塑造“民主價值觀”并樹立模范形象以維系盟友和伙伴關系;二是排他性話語策略,將...
制度性集體行動框架下的中國協作治理:本土化應用與一般性拓展————作者:鎖利銘;賈小崗;
摘要:作為第三代政策過程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制度性集體行動框架(ICA框架)更加強調政策過程的動態非線性特征,重點關注主體互動過程與制度結構的雙向作用,成為觀察中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府際關系重構演化的重要模型。基于構建自主知識體系的目標,梳理ICA框架的緣起、演化與應用并明確中國場景下相關研究的本土經驗與一般性拓展。初步來看,中國ICA框架的相關研究已形成“尺度-結構-領域-模型”四個主...
新科技時代生產力的物質前提和主體向度——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視域下的新科技時代生產力問題————作者:藍江;
摘要:馬克思以及后來的主要的國外馬克思主義學者提出的生產力理論,立足的背景都是工業生產力的問題,盡管其原則性問題沒有發生變化,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他們所面對的具體問題會發生一系列的變化。在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新技術革命背景下,新科技時代生產力存在兩個不同的向度:一是其發展的物質前提,即技術革命、生產要素的配置和產業轉型升級;二是其主體向度,即我們需要在這個背景下培育新的勞動者,這種勞動者具有數字素養...
從世界歷史目的看“價值語詞”內涵的中西差異——以“自由”內涵的中西比較分析為例————作者:吳宏政;
摘要: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全人類共同價值”,即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這六個“價值語詞”在西方的價值體系中早已被使用。盡管中西使用很多相同的“價值語詞”,但這些“價值語詞”只在作為“抽象符號”的“語詞”時才是相同的,每一個“價值語詞”的理論內涵卻是不相同的。相同的“價值語詞”之所以具有不同的理論內涵,歸根結底是因為中西對“世界歷史目的”持有的根本立場不同。資本主義私有制放棄了世界歷史的“終極...
效率與公平的均衡:個人養老金制度高質量發展研究————作者:白維軍;曲鋒;
摘要:個人養老金制度是人口老齡化背景下我國養老金體系市場化建設的重要舉措,其既可憑借市場機制的效率優勢提升養老金保障能力,也可憑借保險制度的社會機制提升養老金體系的公平程度。當前,個人養老金的投資效率不高、稅收優惠效率偏低、資金規模效應不足,個人養老金制度發展的效率受到嚴重制約;而有限的目標群體、長期的封閉運行、個稅遞延產生的累退效應又限制了個人養老金制度的公平屬性延展。有鑒于此,我國應著力推進個人養老...
財稅政策促進中國綠色低碳發展的機制、問題與對策————作者:沈劍飛;高佳琳;
摘要: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綠色低碳發展模式是對傳統增長模式的替代和升級,必然會帶來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大變革。財稅政策主要通過資源配置優化機制、微觀激勵約束機制和創新外溢補償機制促進綠色低碳發展,在此過程中,面臨著財稅政策促進綠色低碳發展的效率亟待提高、綠色投融資政策體系有待完善、主體稅種激勵約束功能不強以及環保稅種設定不合理、政策采購對綠色低碳發展的引...
問責階梯與行動邏輯:糧食政策如何才能夠落地——以糧食安全責任制為研究對象————作者:鄧大才;
摘要:糧食安全政策如何落地,糧食安全責任如何影響地方政府及其負責人的行動策略,是黨和國家一直關注的重大問題。過去三十年來關于國家糧食安全責任制的制度主義研究和田野調查表明,國家的行政責任和政治責任可以通過構建問責階梯來實現。從糧食安全責任和問責階梯的理想類型來看,共存在四個階段13個等級的階梯。研究發現,雖然在糧食安全政策實踐中不存在完整的問責階梯,但是問責階梯、問責強度、行動策略之間存在顯著的因果關系...
相關政治法律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