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9 11:05:04
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最新期刊目錄
鼓室成形聯合咽鼓管球囊擴張術治療粘連性中耳炎的療效分析————作者:李紅敏;王朋飛;朱曉丹;李玲;張園;王樂;葉放蕾;
摘要:目的 比較鼓室成形聯合咽鼓管球囊擴張術(eustachian tube balloon dilatation,ETBD)與單純鼓室成形術治療粘連性中耳炎(adhesive otitis media,AOM)的臨床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43例AOM伴咽鼓管功能障礙(eustachian tube dysfunction,ETD)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行鼓室成形聯合ETBD患者22例為實驗組,單純行鼓...
飽和氫生理鹽水對卡那霉素耳毒性保護作用的研究————作者:陳遠臨;勞云燕;邢巍巍;
摘要:目的 研究飽和氫生理鹽水(saturated hydrogen saline,SHN)對卡那霉素(KM)耳毒性的保護作用。方法 將42只SPF級BALB/c雄性小鼠隨機分為NS組(腹腔注射生理鹽水10 ml/kg,1次/天)、KM組(皮下注射卡那霉素750 mg/kg,2次/天)和SHN組(腹腔注射飽和氫生理鹽水10 ml/kg,1次/天,同時皮下注射卡那霉素750 mg/kg,2次/天),每組均...
豚鼠耳蝸外側壁周細胞的分布及形態學觀察————作者:范術杭;塞娜;孫健斌;王琴;郭維維;韓維舉;
摘要:目的 觀察豚鼠耳蝸外側壁周細胞的分布、形態結構并分析其功能特點,為耳蝸病理生理學研究提供參考。方法 顯微鏡下解剖分離豚鼠血管紋和螺旋韌帶,利用HE染色、免疫熒光染色等對耳蝸外側壁進行顯微成像,觀察周細胞的形態結構特征。結果 周細胞在血管紋及螺旋韌帶上均有分布。血管紋邊緣細胞形狀規則、排列整齊,血管紋基底細胞呈不規則的扁平狀。血管紋中間層毛細血管沿耳蝸螺旋走行,毛細血管間相互交織成網狀,周細胞位于毛...
耳蝸微音電位檢測在嬰幼兒聽神經病診斷中的研究進展————作者:陳羽涵;蘭蘭;王秋菊;
摘要:耳蝸微音電位(cochlear microphonics,CM)是評估外毛細胞功能完整性的一種客觀檢測方法,也是定位診斷聽神經病(auditory neuropathy,AN)的重要手段之一。當聽性腦干反應(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缺失或嚴重異常,耳聲發射(otoacoustic emission,OAE)未引出時,CM檢測在嬰幼兒AN診斷中發揮重要作用。本...
嗓音中醫開喉亮音法治療單側聲帶麻痹的臨床研究————作者:尚艷華;梅祥勝;王冰;趙丹丹;劉媛媛;馬瀟瑤;許冬玉;王瑞雪;賈麗;熊丹丹;李元欽;
摘要:目的 探討嗓音中醫開喉亮音法治療單側聲帶麻痹的臨床療效。方法 60例單側聲帶麻痹患者,隨機分為中藥組(30例,補陽還五湯治療8周)和開喉亮音組(30例,嗓音中醫開喉亮音法治療8周);以歷史文獻組(使用聲帶注射填充術治療單側聲帶麻痹的臨床研究類文獻)作為對照。治療前后進行簡化嗓音障礙指數量表、嗓音聽感知-總嘶啞度評估、嗓音客觀聲學檢測(聲強、基頻、基頻微擾、振幅微擾、諧噪比)及空氣動力學檢測(最長發...
嗓音矯治技術對少年合唱團嗓音的干預效果————作者:張童;朱云;祁利華;王承璘;屈歌;
摘要:目的 探討嗓音矯治技術對變聲期少年合唱團嗓音的影響效果。方法 選取西安某中學合唱團33名團員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干預組(n=18)與對照組(n=15),對照組沿用合唱團常規訓練,干預組在常規訓練基礎上,結合嗓音矯治技術。兩個月(八次課)后以元音/a/為發音語料,分別在干預前后對其平均聲壓級(average sound pressure level,AvgSPL)、基頻微擾(jitter)、振幅微擾...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對氧磷酶1水平與全頻下降型突聾的相關性研究————作者:王梟維;邢巍巍;
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對氧磷酶1(paraoxonase 1,PON1)、葉酸、維生素B12(VitB12)與突聾的相關性。方法 選取單耳全頻下降型突聾患者76例作為病例組,同期行健康體檢的、一般資料相近的50例為對照組。采用化學發光微粒子免疫法檢測兩組血清葉酸、VitB12水平,采用酶聯...
持續灌流模式耳內鏡下不翻外耳道鼓膜瓣修補鼓膜穿孔的療效————作者:屈永平;吳亞蘭;彭平;雷燕萍;何文霞;
摘要:目的 探討持續灌流模式耳內鏡下不翻外耳道鼓膜瓣運用耳屏軟骨-軟骨膜修補鼓膜穿孔的臨床療效。方法 回顧性分析行耳內鏡下鼓膜修補術的70例(70耳)患者的臨床資料,按手術先后順序分為持續灌流模式組(觀察組)44例和常規模式組(對照組)26例,兩組均采用耳內鏡下不翻外耳道鼓膜瓣運用耳屏軟骨-軟骨膜移植物修補鼓膜穿孔,所有患者術后隨訪6個月,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拭鏡次數、術后鼓膜愈合率及聽力改善效...
基于持續元音多波段倒譜特征的兒童聲帶小結檢測————作者:雷簡菡;劉陽;劉伯權;劉恒鑫;
摘要:目的 提出一種檢測兒童聲帶小結的有效的嗓音聲學客觀評估方法。方法 對48例兒童聲帶小結患者及40例嗓音正常兒童的持續元音/a/進行多波段倒譜分析,提取各波段的13個梅爾頻率倒譜系數(MFCC1~MFCC13)、5個倒譜峰值(DAP、DQP、EP1、EP2、EEP)及6種倒譜距離(D1~D6)作為子帶特征,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對兩組聲學特征參數進行差異比較,...
人工智能輔助耳科臨床診療研究進展————作者:任柳杰;郭天翔;傅窈窈;張天宇;
摘要:<正>近年來,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術飛速發展,特別是在深度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領域,正在推動醫療模式的深刻變革[1]。AI通過復雜數據的自動特征提取和模式識別,基于統計數據的精準預測,已廣泛應用于疾病診斷、治療方案優化和患者管理等方面,顯著提升了醫療效率和質量。醫學與...
英國正規聽力學教育體系發展及對我國聽力學教育的啟示————作者:徐帥;趙鑫宇;梁冰;黃治物;
摘要:<正>聽力學教育是培養聽力康復人才最重要的途徑,我國聽力學教育事業正蓬勃發展,但仍有很多不足,人才培養的數量和質量均有待加強[1-4]。英國是聽力學教育起步較晚、發展較為完善的國家,包含各層次的學歷教育及非學歷教育,對聽力師認證的最低要求是獲得本科學位并通過臨床實踐考核[5]。本文通過梳理英國正規聽力學教育的發展,以期為我國聽力學教育的發展提供參考。1英...
沉痛悼念吳展元教授
摘要:<正>我國著名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專家、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中心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吳展元教授,因病醫治無效,于2025年2月3日5時10分在武漢逝世,享年91歲。吳展元教授是我國耳顯微外科、顱底外科、頭頸外科的先驅者之一,對我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作為《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創刊人之一和首屆副主編之一,他對雜志的發展給出了很多良好的指導和建議...
健康聆聽,無礙溝通:守護聽力,暢享美好生活————作者:韓東一;
摘要:<正>三月三日,全國愛耳日如約而至。今年愛耳日的主題是“健康聆聽,無礙溝通”,這一主題深刻揭示了聽力健康與溝通交流之間的緊密聯系,也提醒著關注聽力健康的重要性。1聽力損失:一個不容忽視的全球性健康問題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全球約有4.66億人患有殘疾性聽力損失,其中我國聽力殘疾人數高達2 780萬,居各類殘疾之首[1,2]。聽力損失不僅影響個體的聽覺感知,更會對其語言發展、認...
助聽行業發展的新引擎——國家標準《聲學 助聽器驗配管理》發布————作者:郗昕;曹永茂;
摘要:<正>助聽器驗配是對聽障者最主要的干預措施之一,對提高交流能力、改善生活質量、參與社會生活有顯著作用[1]。依托系統性、專業化的驗配服務,大多數助聽器潛在用戶有望從中獲益[2]。20年前我國相關機構和學術團體已經注意到助聽器專業驗配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分別發布了若干行業規范:2005年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聽力語言康復專業委員會的《中國小兒助聽器驗配程...
中文版聆聽自我效能感問卷信度和效度評價————作者:姜汶伶;朱珺妍;周嵌;金宇琪;任燕;李海峰;黃治物;
摘要:目的 研譯中文版聆聽自我效能感問卷(Chinese listening self-efficacy questionnaire, C-LSEQ),并探討其信度和效度,為聽力損失者提供一種簡便、可行、有效的評估方法。方法 通過直接訪談法,對172例年齡≥60歲的老年性聾患者進行C-LSEQ問卷調查,并進行純音聽閾測試、普通話噪聲下言語測試和老年聽力障礙篩查量表簡化版調查。初評兩周后,從中隨機抽取20...
青年人群擴展高頻聽力調查及其特征分析————作者:董新宇;林穎;高前進;武子琪;杭鵬飛;樊小勤;趙哲勱煒;齊柳;陳俊;查定軍;
摘要:目的 調查青年人群擴展高頻聽力并分析其特征。方法 對空軍軍醫大學230例2023級入學新生(男101例,女129例,年齡17~19歲),進行聽力檢測,包括聲導抗、常規頻率和擴展高頻純音測聽及畸變產物耳聲發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s, DPOAE),根據擴展高頻純音測聽結果分為正常組和異常組,比較兩組間常規頻率聽閾。結果 230例學生擴展高頻...
《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第十四次全國聽力學及嗓音言語醫學暨第十一次全國人工聽覺技術學術會議征文通知(第一輪通知)
摘要:<正>擬定于2025年7月在貴州省遵義市中建建國酒店(具體時間詳見第二輪通知)召開由《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編輯委員會聯合遵義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協辦的“第十四次全國聽力學及嗓音言語醫學暨第十一次全國人工聽覺技術學術會議”,同期召開《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第十四次編委會、聽力及嗓音學組會議。本次會議形式以大會專題報告、論文交流、圓桌討論及疑難或典型病例分析為主。歡迎全國同道踴躍投稿參會,望各位學組成員...
雙側蝸神經發育不良患兒人工耳蝸植入后聽覺言語康復效果及影響因素分析————作者:張曉;楊揚;劉薇;劉瀚迪;陳敏;馬寧;劉冰;邵劍波;劉海紅;鄭軍;張杰;
摘要:目的 分析雙側蝸神經發育不良(cochlear nerve deficiency,CND)患兒人工耳蝸植入(CD)后聽覺言語康復效果及其影響因素。方法以20例雙側CND患兒為研究對象,其中,5例雙側植入,15例單側植入;顳骨CT顯示蝸孔狹窄14例,蝸孔閉鎖6例;伴其他內耳畸形8例,不伴其他內耳畸形12例;內聽道MRI顯示1根神經5例,2根神經6例,3根神經8例,4根神經1例;術中EABR未引出6例...
年齡相關性聽力損失與認知功能評估橫斷面研究:言語識別率與純音聽閾的預測價值————作者:刁聰;王強;劉敏;王藝博;趙宇;孟照莉;
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聽力狀況與認知功能的關系,探討年齡相關性聽力損失聽覺干預的時機。方法納入老年受試者266例,采用純音測聽、聲導抗測試以及言語分辨率測試進行聽力學檢查,采用中文版簡易精神狀態檢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和數字符號替換測試(digit symbol substitution test,DSST)進行認知功能評估;采用回歸分析和ROC...
功能性構音障礙兒童的喉部輪替運動能力特征研究————作者:黃天翊;王曉雨;趙紋笙;KIM Hakyung;劉恒鑫;
摘要:目的 探討功能性構音障礙(functional articulation disorder,FAD)兒童不同語料下的喉部輪替運動能力特征。方法 對上海市普通幼兒園4~6歲的FAD兒童23例和典型發育(typical developing,TD)兒童21例,采集五類聲學參數:喉部輪替運動(laryngeal diadochokinesis,LDDK)(/?a/、/ha/、/??/、/h?/)的平均速...
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來自網友的投稿評論:
第五編 醫藥、衛生核心期刊推薦